123456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6月4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5-6-4 14:28:2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赵思源

“我们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这个平台,紧跟国家战略与企业目标,一方面对公司各创新工作室效能进行整合提升,另一方面便于配合公司科技系统推广最新成果。”日前,在中铁六局太原公司季度科技成果推进会上,该公司工会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8名创新带头人齐聚该公司郝利斌创新工作室,与领军人郝利斌组成联合团队,配合研究绿色低碳高性能混凝土。“再经过几次调配,我们就能将粉煤灰这样的固体废料在混凝土制备中的用量提高,这样另一项原料——水泥的用量就能再度下降,能节约不少成本,也是低碳混凝土制备的重要突破。”郝利斌介绍说。

“混凝土制备原料里,水泥占大头,而每生产一吨水泥,就要排放等量的二氧化碳。”如何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通过原料替代,降低水泥用量,成为重点攻关方向。郝利斌将目标放在火电厂固体废料,混凝土制备的原料之一——粉煤灰上,带领团队历时两年攻关,首创《低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优化技术》科研课题,将每方混凝土所需粉煤灰用量提升20%。如今,该技术借助中铁六局员工创新交流会、太原公司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在企业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C50以下混凝土制备中,年度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施工现场,高占比的粉煤灰用量亮相混凝土制备工序中,“挑战”着水泥的重要原料地位。“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让每栋建筑都留下绿色低成本的基因。”在该公司工会组建的创新联盟配合下,郝利斌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目前,他正在带领团队攻关建筑垃圾在混凝土制备中的应用,“把再生骨料这样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用于制作高性能混凝土,这项探索在我们的试验室内已经初步实现了”,相关技术一旦成熟,将破解再生骨料特性复杂、配比失衡等行业难题,在C50以下混凝土制备中实现再生粗骨料完全替代,为每方混凝土节约砂石用量1.7吨。从员工创新工作室到试验室再到建筑工地,该公司用创新配方书写着循环经济新篇章,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生动范本。

近年来,中铁六局太原公司以郝利斌领军的全国铁路总工会员工创新工作室为引领,整合其他8家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工委、中铁六局创新工作室,形成创新工作室联盟,不断深化员工创新活动,依托企业工会管理机制、助推资金支持,紧跟国家、行业发展新方向,结合西渝高铁康渝段、西延高铁等重点工程建设,为一批又一批专利、QC、工法、“五小发明”等成果培育提供创新沃土。仅2024年,该联盟实现创效3308万元,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4项,国家级QC成果1项,省部级工法5项,企业科技进步奖2项、工法4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4 14:28:42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高帅琪

6月3日,在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印子峪采场上,无人驾驶电动宽体矿车沿着蜿蜒的运输道路行进不息,载着物料上坡下坡,车轮碾过碎石路面发出规律的声响。然而,在这片繁忙景象背后,频繁的上下坡作业正悄然产生着大量能耗。

2024年底,水厂铁矿响应行业变革趋势,率先引入无人驾驶电动宽体矿车。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复杂的工况对车辆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矿车频繁上下坡带来的能源消耗与设备损耗问题,成为制约运输高效运行的关键瓶颈。

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汽运作业区陈小松创新工作室与外部技术团队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作用,围绕无人驾驶矿车制动系统电缓行介入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实现下坡反向充电,增强续航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两个团队成员历时2个月攻关,创新性地将电缓行技术融入无人驾驶矿车制动系统。通过精准算法控制,使车辆在下坡时自动启动电缓行装置,将传统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回馈至车载电池,实现“下坡反向充电”。应用该技术后,综合节能效率提升10%,并可减少机械制动磨损。

“此次创新是矿山传统生产场景与前沿智能技术一次深度融合。”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陈小松表示,“电缓行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更验证了无人驾驶系统在矿山场景下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平台应用,拓展AI算法与能源管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助力矿山运输向更加智能化的目标持续迈进。”

下一步,首钢矿业公司汽运作业区陈小松创新工作室还将围绕无人驾驶矿车的多车协同、全局能源优化等方向持续研发,描绘智能矿山运输更高效、更绿色、更协同的未来图景,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