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7月1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马安妮

阅读提示

在新疆油田的勘测中,工作人员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不仅发现了大量稠油,还检测出这些稠油中的环烷基含量高达69.7%,属于优质环烷基稠油。这里的石化人凭借科技创新,陆续解决了稠油难采、难输、难炼的问题,走出了一条稠油深加工的新路子。

在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克石化)展厅内,陈列着一款无色无味的食品级白油,很难想象它的“原身”是黏稠难闻的黑色稠油。

“的确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6月25日,面对记者的疑惑,克石化首席专家李荣笑着介绍,白油被称为轻质矿物油,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和物理性质的多样性,被广泛运用在消费领域中,“这款食品级白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机械润滑与冷却、脱模抛光等方面。”

从建厂初期年产15万吨的油田自备小炼厂,发展成年加工能力600万吨的世界级环烷基产品基地、全国最大的高档白油生产基地……60多年来,克石化以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企业蝶变,走出了一条稠油深加工的新路子。

一度令人发愁

克石化炼油三部车间主任马洋拿着一个玻璃容器,三分之二的空间被黑色物质所侵占。“这就是稠油,高酸、高钙、高黏,就算刚刚放进瓶子,也没法倒出来。”说罢,他将瓶口朝下,稠油纹丝不动。

据介绍,原油按组成分为石蜡基稠油、中间基稠油和环烷基稠油;按比重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稠油属于重质劣质原油,基本上都是环烷基的。”马洋说,国内环烷基稠油主要分布在东部渤海湾盆地和西部准噶尔盆地,是炼制压器油、特种燃料油、沥青等产品的稀缺原材料,被称为石油中的“稀土”。

在新疆油田的勘测中,工作人员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不仅发现了大量稠油,还检测出这些稠油中的环烷基含量高达69.7%,属于优质环烷基稠油。

这些稠油虽然含优质的环烷基组分,却因其高酸、高钙、高黏的特性,导致难采、难输、难炼,一度成了克拉玛依石油人心中的“愁油”。

“还记得刚发现稠油时,大家特别高兴,但在试采过程中发现,稠油冷却到二三十摄氏度,就会变得特别坚硬,根本用不了。”李荣回忆道。

为了让稠油顺利开采并运输,克拉玛依石油人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在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稠油开发方式后,他们找到了一种产量贡献最多的方式——注蒸汽开发。有员工回忆,“有一段时间,还不到冬天,就能看到整个油区被雾气笼罩”。此后,稠油开发转而采用大面积转汽驱方式,如今采用的是可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多相协同复合蒸汽驱技术。

从1958年发现稠油,到2006年依靠自主创新开采出第一批超稠油,原本被国外知名石油开发公司3次判为“开发禁区”的克拉玛依超稠油开采区,终于踏上了运输之旅。

据介绍,早期稠油的运输是以油罐车为主,成本比较高。2015年克石化建成全长102.26公里的稠油输送管道后,通过“稀释运输工艺”,降低稠油黏度,并控制温度保障其流动性,让稠油能够顺利运输。随后,它们被细分为高凝稠油、低凝稠油、稀油三大类,进入克石化厂区。

打开“神秘开关”

1986年,克石化接下了研究如何加工稠油的重任。此时国内稠油加工工艺几乎是一片空白。“当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顶着压力想办法去解决一个个难题。”李荣说。

试炼初期,稠油中的环烷酸就像能“咬钢嚼铁”的老虎,将设备吞噬得千疮百孔,一指多厚的钢板不到两个月就被腐蚀得薄如纸张。不仅如此,钙等重金属会在催化裂化、加氢过程中导致催化剂活性减弱甚至消失,使装置被迫停产且容易发生事故。

一开始,克石化计划将环烷基稠油加工成普通润滑油或汽柴油产品,但在反复试验过程中,高度腐蚀、环烷基稠油黏度指数低等问题让研究团队不得不调整攻关方向。在大量研究后,他们发现环烷基稠油在生产变压器油、冷冻机油、橡胶油等产品上有着天然优势。

于是,克石化趁着全厂设备大检修之际,将塔盘、管线、弯头及机泵等易受腐蚀的部件全部换成了不锈钢材质,攻克了酸腐蚀难题,并将环烷基稠油加工生产出了变压器油、橡胶增塑剂、全封闭冷冻机油等高端产品。

随着克拉玛依油田开采出的稠油产量增加,克石化研究团队在原有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采用中压加氢、高压加氢、混合稠油等加工工艺,提高了产品的黏度指数,开始生产特色、高品质润滑油。

2000年,国内首套3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在克石化建成投产,该公司跻身全球高档润滑油生产企业行列,并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公司一争高低的实力。

就像打开了环烷基稠油加工的“神秘开关”,克石化相继生产出特色沥青、BS光亮油、油基冷却液等环烷基稠油系列特色产品。2011年,他们凭借《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项目拿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稠油深加工技术从空白到国际领先的历史性跨越。

拓宽运用领域

据马洋介绍,初期他们主要生产工业白油,之后利用原有的加工工艺,先蒸馏出润滑油原料,再通过高压加氢工艺,去除硫、氮等物质,二次加氢脱除芳香烃等有害物质,生产出高档白油。

随着15万吨/年白油加氢装置于2022年9月建成投产,克石化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白油生产基地。

如今,克石化生产的高档白油已通过国家食品卫生认证和美国NSF中心国际、本地双认证,形成了涵盖食品、医药、化妆品、疫苗等领域的白油产品链。

疫苗白油是动物疫苗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灭活疫苗。2006年,克石化便开始研发疫苗白油,经过不断探索,最初研发出两种黏度低、无色、无味、无毒性的疫苗白油。然而,首批疫苗白油根本跟不上病毒变异的脚步,没能通过国内几家标杆企业的测试。

“只要疫苗白油中存在过多的‘非理想分子’,就会造成动物大批量的死亡,所以研发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细致严谨。”克石化研究院负责疫苗白油研发项目的教震介绍说。

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之后,教震带领团队深入禽用疫苗市场调研,与疫苗生产企业加强交流,系统了解相关知识。

2023年,科研团队重整旗鼓,再次开启禽用新型疫苗白油课题研究的相关实验,最终解决了安全吸收性与长缓释期相悖等问题,实现了疫苗白油的国产代替。

截至目前,克石化已累计生产销售高档白油产品120余万吨。除了国内市场,还销往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哈啰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

事件:近日,由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完成注册,注册资金为12.88亿元,三方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哈啰方面表示,该公司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

成立于2016年的哈啰,从共享单车业务起步,现有业务涵盖移动出行服务及新兴本地服务。移动出行方面,该公司有两轮共享服务(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和四轮出行服务(哈啰顺风车、哈啰打车等)。新兴本地服务则包含小哈换电、哈啰租车等。

点评:近两年,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概念火热,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仅在国内,该赛道内就已有百度萝卜快跑、滴滴、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多个品牌。

哈啰联合蚂蚁集团、宁德时代进入Robotaxi行业,从优势来看,哈啰作为出行平台拥有运维能力和经验,蚂蚁集团能够在AI基础建设方面助力,宁德时代则可以为车辆硬件提供支持。这也对应了Robotaxi开发所需的三项核心能力,即运营、技术、造车。

不过,市场前景广阔和集齐业务开展所需条件,并不代表哈啰在Robotaxi领域的发展能一路畅通。一来是因为国内市场已有诸多走在前面的竞争者;二来就Robotaxi行业而言,想要规模化落地,既需要法律法规上的推动和支持,也需要商业模式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成为哈啰在Robotaxi赛道上要面临的挑战。

多地美团优选暂停接单

事件:近日,包括四川、湖南、上海等在内的多地用户发现,美团优选APP和小程序已无法下单。目前,广东、浙江等区域的美团优选仍在继续运营。2020年,美团优选上线,曾被认为是美团重要的新业务拓展项目,但此后几年间该项目始终处于亏损状态。

点评:美团优选收缩,是曾经火热一时的社区团购行业退潮的又一个缩影。此前几年,包括同程生活、十荟团、京喜拼拼等在内的多个竞争对手陆续退场,剩下的拼多多、淘宝买菜运营规模也比最初小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团优选多地停运的当天,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与“次日达+自提”的社区团购相比,即时零售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购物体验,成为近两年快速发展的消费形式。美团在拓展即时零售业务的同时收缩美团优选业务,一来可以止损,二来能将后者的人力资源和供应链经验转移至即时零售业态,实现“再利用”。

不过,正如当初的社区团购大战,除了美团外,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也都在加大即时零售业务的投入。在新的较量中,谁能突出重围,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给出答案。

白酒企业以低度化寻求新增量

事件:近期举行的五粮液股东大会上,五粮液管理层透露,将系统性地推进年轻化战略,考虑到年轻人对低度酒的偏好占比超过60%,五粮液将在下半年推出29度五粮液等契合年轻人口味和审美的新产品。

除五粮液外,泸州老窖相关人士透露该公司也在研发更低度的白酒产品。此前,洋河在春季糖酒会期间推出了33.8度的微分子白酒新品,并计划于今年9月上市更多低度新品。

点评: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持续,越来越多酒企正在主动作出改变。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年轻化”正成为酒业发展潮流。低度酒利口性更好,相对也较为健康,因此在年轻群体中受到青睐。白酒企业想要寻求营收增量,开发低度酒就成了一大主流方向。

29度五粮液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白酒饮用高度化的趋势而停产。今年6月份,五粮液已经在针对29度五粮液进行市场测试,测试内容也更偏重于香气、口感、饮后反应等体验感。

此前,白酒企业在年轻化上也多有尝试,比如茅台曾推出年轻化的酱香咖啡、巧克力等产品,但热度基本都难以持续。低度白酒想要真正成为年轻消费者酒单中的常驻选择,除了在口味上实现突破、寻找合适的消费场景外,还需要在观念推广、市场教育上多下功夫,以重塑人们对白酒的印象和饮酒习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李晓伟

AGV机器人负责智能上包,智能码垛机器人对筒纱按质按量分流……走进山东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魏桥纺织)的绿色智能化车间,记者发现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已经是车间里绝对的主角。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是一家拥有国内外18个生产基地、10万名员工、2800亿元总资产的特大型企业,在纺织领域拥有集“纺织—印染—服装、家纺—再生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魏桥纺织是该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纺织业务的子公司。

过去,纺织企业的不少工序都要依靠“人海战术”,动辄数百名纺纱工围着一堆机器转。而今天,高科技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魏桥创业集团的智能纺纱设备已实现了生产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以及在线监测信息化。

目前,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的纱线、棉布两项产品产能均居全球第一。“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承压背景下,我们从科技、数智化、绿色、开放四大维度,探索出突围路径。”该集团副总经理黄平义说,2024年,该集团开发各类新产品3000多个,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多种纤维混纺占比越来越高,功能性面料和智慧纺织产品越来越多,多款产品获评2024年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微纳米镶嵌纺抑菌家纺套件荣获山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

袜子怎么穿都不臭,归功于魏桥纺织研发的全棉消臭复合功能面料。该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团队攻克了消臭功能性材料与微纳米纤维结合的技术难点,让袜子在保持全棉质感及舒适体验感的同时,更具备“消臭+抑菌”功能。

类似的功能性新技术,魏桥纺织每年要推出几十项。“我们在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持续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黄平义表示。

在魏桥纺织绿色智能化三厂的细络车间,挡车工张静驾驶着智能导航巡回小车,根据系统推送的导航路径,精准定位到故障点,随即着手处理断线问题。

“现在一天走的路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但处理断头的效率反而提升了5倍。”她展示着平板电脑上的实时数据——平均处理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不到1分钟。而在这之前,她每天要在62台细纱机间穿梭,用肉眼捕捉纱线断头,弯腰接线的次数超过上千次。

魏桥纺织上线的自研智能管理系统在生产线上安装了15万个传感器,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与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联动,实现了设备的有序运转和高效管理。

在绿色智能化车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织材行业机器人”项目去年已顺利通过中期验收,今年下半年就将完成结项验收:已建成的机织示范线上,14类机器人带动实现93.5%的产线自动化率,专用末端执行器可完成织材柔性对象的繁杂作业,专用机器人则可在织材产线中不同工序和设备间进行高效衔接,确保长流程跨工序的智能管控。

山东是纺织服装产业出口大省。来自山东省工信厅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到2月,山东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开门红,主要运行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业收入464.37亿元,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利润11.02亿元,同比增长39.7%,高于全国38.4个百分点。

在当前形势下,这份成绩得来不易。“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已超过90%,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小单快返逐步成为企业生产常态;而有了智能技术支撑,企业深挖新增长点,在新赛道里闯出一片天。”山东省工信厅轻工纺织产业处处长管晓艳介绍。

作为出口大户,魏桥纺织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持续加大重点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设备的连续化、自动化水平。”黄平义说,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开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的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重点在微纳米镶嵌纺产品、无染上色系列产品、功能性系列产品、智能纺织品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今年我们又投资建设了40万锭智能化纺纱技术改造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智能制造生产体系。”黄平义介绍,另一项“微纳镶嵌无水上染”项目也已攻克纤维着色关键技术,较传统工艺可大幅降低水耗和染化料使用量,目前国内外有多个知名品牌都已抛来橄榄枝。今年一季度,魏桥纺织出口同比增长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7月1日,是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线通车50周年的日子。

电气化铁路,是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体现。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新中国自主创新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奏响了中国铁路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50年后的今天,记者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宝鸡出发,登上绿皮火车,穿越巍巍秦岭,奔向天府之国成都,探寻宝成铁路的耀眼轨迹。

“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

6月的秦岭,郁郁葱葱。海拔1314米的秦岭站,是宝成铁路全线海拔最高的车站,站前广场上镌刻着几个大字——“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这就是宝成铁路精神。

建在车站旁的宝成铁路纪念馆,记录下一个个亮眼成就:中国第一台电气化铁路专用牵引变压器,中国第一台牵引变电所“四合一”集控台,中国第一套铁路成套通信设备和调度集中设备……

“我1970年参加工作,攀上接触网开展高空作业,与其他职工并肩作战,直到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70多岁的王玉珍讲道。宝成电气化铁路建设期间,她与20名同时参加工作的女工组成了接触网女工班, 担任第一任工班长。50年前,王玉珍参加了宝成铁路电气化通车典礼,并代表建设者发言。

50年间,宝成铁路历经多次设备扩能改造,不断提升运输品质,造福沿线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开行在宝鸡、广元间的6063/6064次列车,全程350公里,途经30多个车站,横跨陕甘川。列车上,有卖山货的村民,有走亲访友的老乡,有上下班通勤职工,还有走读的学生。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秦岭最美慢火车”。

50年,时光流转,见证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电气化铁路尚属空白。1958年,宝成铁路率先探索电气化改造,为我国现代铁路发展打开突破口。1975年,宝成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电气化时代。

50年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正酣,将以350公里的时速,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超过12万公里,电气化率达75.8%。这背后,凝结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也书写着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与中国标准的崛起之路。

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标准”

半个世纪过去,从高原雪域到繁华都市,从手工架线到智能运维,一条条电气化“钢铁动脉”纵横神州大地,一项项关键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电气化铁路,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希望。

“现代化铁路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在‘四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曾表示。在现代化铁路发展中,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控制,统称“四电”,是高铁的动力来源和神经中枢。

技术标准是现代铁路建设的根基。多年来,中铁电气化局在牵引供电、接触网系统、智能装备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掌握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简统化”接触网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技术标准接触网。这种接触网,简而言之,就是简单、统一、标准化的接触网产品。此前,我国接触网多采用德、法、日等多国多种制式,型式多样、种类庞杂。2015年国铁集团立项课题,中国铁设主持、中铁电气化局主要参与研制,新型简统化接触网系统应运而生。

较传统结构相比,“简统化”接触网腕臂零部件在数量上减少39%、螺纹副减少57%、紧固力矩种类减少50%,而产品制造的稳定性、零部件集成度却全面提高。满足高铁供电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接触网安装和维护效率提升了1/3,为统一全套标准装备、智能识别零部件故障提供了基础保障。

最高速度和最全场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其难,速则慢。

开通电气化铁路之前,宝成线宝鸡至秦岭区段,上坡使用3台蒸汽机车,前拉后推,列车运行时速仅有20~25公里。1975年,打通秦岭天堑,宝成铁路由原来的平均20公里提升到50公里,显著提升“蜀道”通行能力。

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开始大提速。第二年,广深铁路开通,列车运营速度达到200公里,标志着我国铁路向着高速化迈进。

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京津城际开通。3年后,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实现国产化的高铁——京沪高铁建成开通。

京沪高铁的枣庄至蚌埠间先导段,曾经见证过世界铁路运营试验速度的最高纪录——时速486.1公里。如今,京沪高铁1318公里的旅行,最快只需4小时18分钟,速度成就了时空的快速切换,京沪高铁也成为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是世界高铁的标杆。

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速度和规模的跃升,更在于其对复杂环境的强大适应力。在高寒、高温、高湿、高海拔等多种极端自然条件下,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实现了从容应对。

从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到山区高铁贵南高铁,从戈壁沙漠铁路格库铁路到大风沙铁路兰新高铁,中国电气化铁路正以覆盖全地形、全气候、全场景的能力,不断积累复杂环境下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实践经验。

50年间,一代代电气化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绘就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钢铁脉络;中国电气化铁路从追赶到领跑,托举起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7月1日,是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全线通车50周年的日子。

电气化铁路,是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体现。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新中国自主创新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奏响了中国铁路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50年后的今天,记者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宝鸡出发,登上绿皮火车,穿越巍巍秦岭,奔向天府之国成都,探寻宝成铁路的耀眼轨迹。

“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

6月的秦岭,郁郁葱葱。海拔1314米的秦岭站,是宝成铁路全线海拔最高的车站,站前广场上镌刻着几个大字——“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这就是宝成铁路精神。

建在车站旁的宝成铁路纪念馆,记录下一个个亮眼成就:中国第一台电气化铁路专用牵引变压器,中国第一台牵引变电所“四合一”集控台,中国第一套铁路成套通信设备和调度集中设备……

“我1970年参加工作,攀上接触网开展高空作业,与其他职工并肩作战,直到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70多岁的王玉珍讲道。宝成电气化铁路建设期间,她与20名同时参加工作的女工组成了接触网女工班, 担任第一任工班长。50年前,王玉珍参加了宝成铁路电气化通车典礼,并代表建设者发言。

50年间,宝成铁路历经多次设备扩能改造,不断提升运输品质,造福沿线百姓,助力乡村振兴。

开行在宝鸡、广元间的6063/6064次列车,全程350公里,途经30多个车站,横跨陕甘川。列车上,有卖山货的村民,有走亲访友的老乡,有上下班通勤职工,还有走读的学生。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秦岭最美慢火车”。

50年,时光流转,见证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电气化铁路尚属空白。1958年,宝成铁路率先探索电气化改造,为我国现代铁路发展打开突破口。1975年,宝成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电气化时代。

50年后,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正酣,将以350公里的时速,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核心组成部分。

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超过12万公里,电气化率达75.8%。这背后,凝结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也书写着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与中国标准的崛起之路。

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标准”

半个世纪过去,从高原雪域到繁华都市,从手工架线到智能运维,一条条电气化“钢铁动脉”纵横神州大地,一项项关键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电气化铁路,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希望。

“现代化铁路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在‘四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曾表示。在现代化铁路发展中,牵引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控制,统称“四电”,是高铁的动力来源和神经中枢。

技术标准是现代铁路建设的根基。多年来,中铁电气化局在牵引供电、接触网系统、智能装备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掌握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简统化”接触网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技术标准接触网。这种接触网,简而言之,就是简单、统一、标准化的接触网产品。此前,我国接触网多采用德、法、日等多国多种制式,型式多样、种类庞杂。2015年国铁集团立项课题,中国铁设主持、中铁电气化局主要参与研制,新型简统化接触网系统应运而生。

较传统结构相比,“简统化”接触网腕臂零部件在数量上减少39%、螺纹副减少57%、紧固力矩种类减少50%,而产品制造的稳定性、零部件集成度却全面提高。满足高铁供电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接触网安装和维护效率提升了1/3,为统一全套标准装备、智能识别零部件故障提供了基础保障。

最高速度和最全场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其难,速则慢。

开通电气化铁路之前,宝成线宝鸡至秦岭区段,上坡使用3台蒸汽机车,前拉后推,列车运行时速仅有20~25公里。1975年,打通秦岭天堑,宝成铁路由原来的平均20公里提升到50公里,显著提升“蜀道”通行能力。

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开始大提速。第二年,广深铁路开通,列车运营速度达到200公里,标志着我国铁路向着高速化迈进。

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京津城际开通。3年后,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实现国产化的高铁——京沪高铁建成开通。

京沪高铁的枣庄至蚌埠间先导段,曾经见证过世界铁路运营试验速度的最高纪录——时速486.1公里。如今,京沪高铁1318公里的旅行,最快只需4小时18分钟,速度成就了时空的快速切换,京沪高铁也成为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是世界高铁的标杆。

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速度和规模的跃升,更在于其对复杂环境的强大适应力。在高寒、高温、高湿、高海拔等多种极端自然条件下,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实现了从容应对。

从世界海拔最高的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到山区高铁贵南高铁,从戈壁沙漠铁路格库铁路到大风沙铁路兰新高铁,中国电气化铁路正以覆盖全地形、全气候、全场景的能力,不断积累复杂环境下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实践经验。

50年间,一代代电气化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绘就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钢铁脉络;中国电气化铁路从追赶到领跑,托举起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挖掘机铲斗,每两个月就得倒修,人工更换需要4名职工体力劳动4小时,每次都累得直不起腰。”火热六月,窗外烈日炎炎,在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采掘作业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内,领军人陈明歌眼睛盯着铲斗结构图说:“咱们得想个法子,省时省力,保障安全!”团队成员热烈讨论,设计图画了扔、扔了画。经反复试验,他们成功研制出铲斗快速拆装装置。这一创新成果,不仅让现场的施工人员数量和施工时间均降低50%,也成为了水厂铁矿深化安全生产工作的生动缩影。

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水厂铁矿运用“唱念做”三字诀,为职工营造安全健康的生产作业环境。

“唱”响宣传教育“协奏曲”

“今年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3日,在建材作业区,技术骨干彭菲正在给职工介绍全国“安全生产月”、电气操作安全“十不准”、工厂企业消防安全知识等相关内容。

为了让安全宣传教育“活”起来,水厂铁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教网络。线上开设“安全微课堂”,利用微信群宣传安全事故案例;内网每周刊发安全生产月活动简报,建立“安全案例墙”。线下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领导上台讲安全”活动,营造安全氛围。各作业区在27处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摆放宣传展牌,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安全标语。

“班长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安全。”选矿作业区磁选工序班职工李明杰介绍,“在班前会上强调,在工作现场提醒,在安全例会上曝光……真是安全不离口。”

“念”好学练结合“提能经”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勇往直前’,本环节共计18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6月13日,水厂铁矿安全知识竞赛在职工活动中心拉开帷幕,11支代表队33名领导及职工同台竞技。

水厂铁矿将“学”与“练”深度融合,推出演练、培训、竞赛“三维提能”套餐。5月份开展了排土场滑塌事故专项应急演练和汛期前尾矿库专项应急演练,百余名干部职工参加;6月份举办“铁源杯”职业技能竞赛,把安全操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东排、西排、建材作业区健全完善除铁器无隐患单元检查标准和岗位作业指导书,下发班组开展培训。采掘作业区结合夏季特点,开展防中暑应急处置培训活动。

“我参加了尾矿库应急演练,在其中负责抢险,现场紧张的节奏让我如临其境。”说起应急演练,尾矿作业区职工梁振军感触颇深。

“做”严隐患排查“防护网”

“这个螺栓松动了需要更换!”6月16日,筑排供电作业区内燃点检付孟健记录下传动轴螺丝松动隐患,上传到检修日计划。

“对隐患‘零容忍’,就是对职工生命健康最大的负责。”安全室主任孙瑞彬介绍。

水厂铁矿围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隐患“大起底”排查整治和高风险非常规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扎实推进“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行动。

2025年以来,水厂铁矿各级人员共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300余条,已全部整改。

“这个‘自动注油装置’太实用了,我们再也不用钻进矿车注油了。”在印子峪排土场停车场,无人驾驶矿车现场接管员王会爽指着新安装的自动注油装置赞不绝口。

水厂铁矿把是否解决现场问题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各作业区领导至少开展一次“四不两直”检查、研究解决一项典型问题。建材作业区组织在卸铁区封闭小门上加装行程开关、在除铁器操作箱增加控制开关,实现自动除铁器全程安全可控。东排作业区组织对DH皮带除铁器区域皮带走台栏杆进行改造,加装防护链,消除安全风险。选矿作业区在新主厂厂房南北两次安装百叶窗,有效降低夏季厂房温度。西排作业区加强检修后安全防护装置恢复、非行人侧小门封闭等问题考核管理。

6月份以来,各作业区聚焦现场问题加强攻关,共解决各类问题30余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武晓玲 何志勇

“要不是机组在磨头磨尾的过程中没有分层割,也不至于一刀煤下来,就换了9个截齿,那可是进口的配件啊,这样过光景可不行……”近日,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综采二队的班前会上,队长孔凡金正对生产一班浪费材料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

“每次磨头磨尾都是分层割煤,昨天着急了点,想着省时间,能多出点煤,没想到浪费了这么多材料配件。”听着队长的批评,采煤机班组长小李低下头,惭愧地说道。

为使员工树立起勤俭持家,节约材料的思想意识,该矿充分利用班前会,针对每班出现的材料浪费行为进行“刨根问底”“查明病因”,将责任追查到个人,让班前会成为浪费材料的“找茬会”。

“每天拆除的高压液管必须如数回收,就算是有损坏的也不允许丢弃,截齿做到以旧换新,每天的锚杆要20个一捆,大小分开,如数回收,以后我们每天在班前会上都要对使用的材料清点,咱们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队长在班前会上说着,大家认真听着,心里记着。

据悉,为了持续加大修旧利废力度,该矿制定了严格的修旧利废考核制度,把材料考核细化到每个班组,由班组自主经营管理,并制定考核指标,与工资绩效挂钩,从以往“坏了就换”转变为“坏了就修”,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赵健

清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青东煤矿灯房是我的“战场”。刷卡声响起,矿工兄弟递来灯牌,我精准定位,取下他的“眼睛”——那盏维系井下安全的矿灯。这可不是简单的收发!

我的指尖在灯头、电缆、接口上跳跃:亮度够吗?电量满格吗?螺丝紧固吗?一丝裂纹、一处磨损都逃不过我的眼睛。这里是安全入井的第一道闸门,我的责任就是确保每盏灯都是井下兄弟的“护身符”。

谁说煤矿只有“黑汉子”?灯房里,我们这群“娘子军”用极致细心筑起安全屏障。每一次严谨的擦拭、检测、记录,都是在为黑暗中的脚步点亮归途。看到夜班兄弟升井,将完好的灯交回时那句“灯亮堂着呢,谢啦!”就是我最暖心的回报。

这方寸天地,连接着“地心”深处的拼搏。矿灯闪烁的光芒,不仅照亮巷道,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团圆期盼。守护这束光,就是守护生命与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6月26日,在京九铁路小池口至孔垄区段,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供电段的接触网工利用“天窗”点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整修。近期,南铁南昌供电段加大设备巡检力度,不断优化设备维护方案,根据即将到来的暑期设备运行情况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维护工作,全力保障暑运期间接触网供电安全。 赖紫轩 胡国林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查看全部

连日来,湖南多地迎来降水集中期,防汛抗灾面临严峻复杂形势。地处湘北的湖南石化基层一线班组员工闻“汛”而动,全面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强化雨污分流,确保安全清洁生产运行。目前,该公司在运行化工装置生产平稳,炼油及部分化工装置检修技改后复产工作有序推进。

图为湖南石化储运部二区八号沟罐区,当班员工冒雨启动污水泵排水,确保清洁生产。 彭展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