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7月9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4 | 查看全部
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

据近日上观新闻报道,记者从上海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上海推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以“绿、黄、红”三色作为安全等级标识,并直接关联从业资格。同时,上海“快递外卖行业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会根据相关指标,对配送站点实行1至5星的动态星级评定(5星为最优);对平台企业实行“高风险”“低风险”两个风险等级的评定。

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行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受限于工作性质与订单配送时效性要求等,外卖、快递骑手很大程度上成了城市道路上最“赶时间”的群体。近年来,由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等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快递外卖配送人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难看出,在每日的奔忙中,一些骑手的违规行驶给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这当中有一些骑手交通守法意识淡薄的因素,也与平台的算法和规则有关——为了赶单、多接单,保证收入,他们不得不越“跑”越快,否则就可能因订单超时收到差评。好在近年来,平台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让骑手跑得更稳一些。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上海市推出骑手“交通安全码”,在评定骑手行驶规范的同时,将平台企业、站点的总体情况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将交通安全责任从骑手个人层面延伸到了站点和平台层面,这样的综合治理方式系统性更强。在快递、外卖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强的背景下,这种以站点、平台企业为抓手的“源头治理”,有利于提升骑手整体的守法意识,也敦促着平台对配送时限算法进行优化,从而促进整个交通治理和安全。

期待在城市治理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中,类似“交通安全码”这样的机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让每一位骑手都能安全行驶、平安归来,为城市道路上的每一名交通参与者筑牢安全防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陈曦

信息繁杂的时代,“去伪存真”是一个永恒课题。我们乐见有关方面各担其责,合力将网络科普引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我们也期待更多专业人士主动走向科普舞台中央,用良币驱逐劣币,让真科普的声音嘹亮起来,传播开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医疗科普是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医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来传播健康科普知识。但是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国家卫健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的整治力度。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不少医生主动“触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医学知识、临床案例,并与网友实时互动,答疑解惑。毫无疑问,专业、负责任的医疗科普能够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也能打破信息不对称,增进医患双方的互信和理解。一些医生博主凭借生动、清新的科普风格“破圈”“出圈”,广受网友好评。

不过,这股浪潮中,也有一些“网红医生”在借科普之名“夹带私货”。这当中,有的博主确实是医生,但打着传播知识的幌子,在线收费看诊、推销高价“神药”和偏方,甚至“跨专业输出”,什么流量高蹭什么,为带货做准备;有的则是社会人员“套”上白大褂,与网红孵化机构合谋,用医生的名头招摇撞骗,编造诸如“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耳朵有折痕预示冠心病风险”等谣言,或是演绎一些狗血剧情,为了吸睛、涨粉、变现,无所不用其极。

表面是科普,背后是生意。这些“精心包装”的“伪科普”很容易对公众造成误导,尤其是数字素养偏弱但更关注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一旦听信“伪专家”的话,购买其推荐的所谓“特效药”,轻则钱财受损,重则延误病情、危及生命。“伪科普”的大行其道,也在无形中稀释着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干扰正常诊疗秩序,有损医护人员的形象。

医疗科普应以科学为根本,既不容真医生大肆敛财,也不容假医生兴风作浪。破解“网红医生”布下的“迷魂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医疗机构应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为医务人员参与自媒体画出红线;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须加大惩治力度,严查假冒医务人员等行为,“顺藤摸瓜”揪出其背后的运营团队。对博主的“安利”和“种草”,屏幕前的人也要提高鉴别能力,身体出现不适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而不是迷失在“伪科普”中的一句句“马上见效”里。

让人担忧的是,心怀鬼胎的“伪专家”不仅存在于医疗科普领域。一段时间以来,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诸多“网红律师”“农业专家”“金融大V”等,其简介中的“权威”头衔、奖项让人眼花缭乱,也因此粉丝众多。然而,“塌房”往往就在一瞬间。类似虚假人设背后,很可能是一条灰色产业链。

2023年,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从事金融、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网站平台应当进行严格核验,并在账号主页展示其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认证材料名称,加注所属领域标签。对未认证资质或资质认证已过期的“自媒体”,应当暂停提供相应领域信息发布服务。

某种角度上,“专业人设”正在成为收割流量的一把“新镰刀”。对此,网络平台不能作壁上观,一方面要加强内容审核,以技术力量击穿伪装,及时清理“伪科普”内容、账号;另一方面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用更多科学的、严谨的、真实的内容,压缩那些虚假浮夸、低劣甚至违法违规内容的生存空间。

信息繁杂的时代,“去伪存真”是一个永恒课题。我们乐见有关方面各担其责,合力将网络科普引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我们也期待更多专业人士主动走向科普舞台中央,用良币驱逐劣币,让真科普的声音嘹亮起来,传播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冯跃龙

连日来,新疆多地进入“炙烤”模式,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6日,位于新疆哈密北部的戈壁腹地,局部气温超过40摄氏度。在中建三局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五标段)施工现场,千余名建筑工人正头顶烈日,安全、保质、高效地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作为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新能源基地外送工程,这也是“疆电入渝”工程的起点。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风机吊装及光伏板安装工作。

上午11时,记者来到项目光伏作业区,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与地面升腾的热浪相互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烤箱”之中。

四川籍安装工谢宏斌和工友们正专注地进行光伏板安装工作。一块光伏板重量超过15公斤,需要两人配合进行安装。“这板不仅重,还特别烫手,现在摸着就有点发烫,到中午温度估计五六十摄氏度,在板上面打个鸡蛋估计都能熟。”谢宏斌边擦着脸上的汗珠边说道,安全帽下,他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湿透,衣服上也留下了一道道深浅不一的汗渍。

“光伏设备安装要求极高,得先打好支架再装面板,保证整片排面角度统一,还要逐排逐项检查组件安装情况,确保各组光伏组件正常运行。”工友刘兴旺一边调整光伏组件与地面的角度,一边向记者介绍。

在紫外线极强的戈壁滩上,工人们“全副武装”,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工人安全帽下漏出的头发不时地滴落汗水。高温下安装光伏板极耗体力,每隔一段时间,工人们就要躲到光伏板下的阴凉处短暂休息。“确实热得难受,不过我们都带着藿香正气水,提前喝下预防中暑。”刘兴旺说道。

在距离光伏区数公里的风力发电机吊装现场,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工人顶着烈日灼光,进行风机吊装作业。“这里仅一片风叶就长达110米,重量达160吨,要将其吊装到120多米以上的机舱上,难度可想而知。”安装工张彦奎介绍道。

过程中,热浪裹挟着沙粒,不断地打在工人的安全帽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吊装过程中,需要二三十名工人配合千吨级以上的履带吊车,还有十多个工人协助。仅一片风叶从开始起吊到预定位置就需要60分钟左右,风轮的法兰面要和机舱的法兰面严丝合缝地衔接好,拧紧螺栓,这项工作才算完成。”中建三局现场负责人孟扬扬介绍,这意味着整个吊装过程,工人们都要在现场密切配合。

在地面组装区,排队牵拉缆风绳的工人们喊着号子,咬牙拉着缆风绳,稳定着风中摇摆的庞然大物。“吊装作业要求极高,必须经过严格的数据测算,还要看天气‘脸色’,风速超过8m/s时不允许起吊上装。吊装这庞然大物可不敢松劲,就算再热也要先保证好风机平稳落成。”普工张龙脸颊上不断有汗珠划过,他抽不开手去擦,只能任由汗珠顺着脖颈流淌,在衣领处留下深深的水渍。

在离地面一百多米高的塔筒内,甘肃籍安装工蔡强和几名工友正在等待吊装,为确保内部施工环境空气流通,筒内安装了通风机,即便如此,在以玻璃钢为材质的塔筒内施工仍像置身在烤箱一般闷热。“在筒内施工就和‘蒸烤’一样,尤其是随着塔筒越组越高,离太阳越近就越是闷热,所以时不时必须下去透透气。”蔡强说道。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为应对高温,项目部制定了高温应急预案,每天作业前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根据气温灵活调整作业时间,避开中午最热时段。”项目经理罗发海介绍,项目部还在作业区现场设立临时休息室,配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和急救设备,定期送上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食品搭配冰袖、防风墨镜、手套、凉席等抗紫外线护眼的日用品,加强防暑知识宣传,让工人科学防暑、安全施工。

“项目部调整作息、发放防暑物资,让我们感受到关怀,干劲更足了。还是第一次有工地给我墨镜戴。”重庆籍安装工蔡强笑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宋香凝

6月30日,随着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在昆2-3井连续管精准替浆至7170米设计井深,井内气流稳定涌出,各项施工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青海油田首次完成7000米以上超深井连续管作业。此次作业填补了青海油田超深井连续管施工作业技术空白,为后续同类复杂井况的连续管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昆特依基岩气藏作为青海油田重点勘探开发区域,目前该气藏已部署3口试采井,各井均展现出良好的油气显示,并且在基岩地层成功获取工业气流,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关键阵地。其中,昆2-3井位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东段昆特依一号构造,完钻井深达7170米,地层温度高达182℃,属于井控一级风险井。该井面临着超深、高温、高压以及井控风险极高的多重挑战,犹如横亘在该区块油气开发之路上的“拦路虎”,让传统作业设备和技术难以“施展拳脚”。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迅速响应,将昆2-3井作业项目列为重中之重,全方位调配优质资源,组建了一支由资深技术骨干和经验丰富作业人员构成的专业团队,利用先进模拟分析技术,结合大量历史数据与理论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多轮严谨论证,反复推演每一个风险点和技术难点,确保方案科学可行。

同时,井下作业公司领导班子联合行业专家成立24小时驻井指导专班,深入一线实时跟踪施工动态,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施工筹备阶段,作业团队对设备进行了多次调试磨合,全力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并开展系统培训,助力团队快速提升作业技能,为项目顺利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诸多难题接踵而至。由于超深井作业对于井下作业公司而言尚属首次,作业人员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同时新引入的8000米连续管作业机也处于磨合期,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都需要进一步熟悉和优化。面对施工摩阻高、超限压等一系列风险挑战,井下作业公司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优化作业参数,各项施工指标均精准达到设计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7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杨宏智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在新疆油田首口“套中固套”试验井成功下井应用,标志着中国石油完全掌握了高端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制造及应用技术。

近年来,随着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不断深入,老井产量衰减严重、低产井逐年增多,在此背景下,井筒再造重复压裂技术成为老井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在实验井井筒套管中下入小尺寸的套管重建井筒,实施重复压裂,实现挖潜剩余油气的目的。显而易见,该技术对管柱的通过性、承压性能等要求更加苛刻。

为响应油田迫切需求,宝石管业科研团队第一时间深入油田现场,与新疆油田采油工艺技术团队开展数轮技术交流,确定产品性能指标及作业工艺。历经多轮次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中国石油首款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并顺利实现下井应用。

“本次下井采用的BJC-FJ直连型套管性能卓越,质量可靠,下入过程顺畅,可以说是给试验井量身定做的。”新疆油田采油工艺专家表示,这次成功下井,是集团公司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据了解,此次“套中固套”井筒重构井深超过5500米,重构井筒长达2000米,为下井作业带来极大挑战。为确保套管下井工作万无一失,宝石管业研究院与天津专用管公司组建精锐技术服务团队,奔赴油田作业现场,全程跟进下井全过程,为现场作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保障。

下井作业前,宝石管业技术服务人员与现场作业人员积极开展专项技术交底会议,双方围绕井眼实际条件、套管性能参数、套管地面检验、上扣条件、下套管流程、连接工具检验、参数校核等关键环节要点,开展深入研讨分析,制定科学严谨且详尽的施工方案。同时,技术服务人员严格把控质量关,对套管的外观质量、通径、螺纹接头,上扣等进行逐根检测。考虑到现场大风极端天气可能造成螺纹接头风沙污染,服务人员多轮次清理套管内外螺纹接头表面,确保每根套管满足入井条件。

作业过程中,宝石管业技术服务团队全程坚守作业现场,与作业队伍密切配合,套管起吊、运送、对扣、拧接及入井等环节的高效衔接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最终,经过连续38小时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全部套管的下井工作。经固井施工,井筒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标志着此次下井作业取得圆满成功。

“宝石管业此次提供的直连型套管不但性能卓越,而且现场技术服务团队专业技术硬、服务质量好,充分展现了顽强战斗力和高效执行力。”西部钻探井下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技术服务给予高度肯定。

此次成功下井应用,充分展示了宝石管业开发的BJC-FJ直连型套管的优异性能,为非常规油气老井二次开发提供了装备利器,对进一步增强公司高端油套管创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7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董明明

近日,由中铁九局电务公司参建的吉林通化地区普通铁路外迁工程安全正点开通运营。这一工程的投运,不仅优化了通化地区的铁路运输格局,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也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通化地区普通铁路外迁工程是沈白高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区域铁路网络布局的关键一环。该工程的实施优化了通化地区的铁路运输格局,构建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现代化运输体系,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客货混跑导致的运输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中铁九局电务公司通化外迁项目部创新施工组织模式,通过强化过程管控、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有效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例如,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有效减少施工接口冲突,克服专业交叉干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动态调整资源配置,采取平行作业和重点突破,确保了各工序紧密衔接、工程高效推进;秉持“质量安全双优”理念,全程盯控关键环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为工程按期优质开通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提升通化地区铁路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7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兵 通讯员 李巍

近日,由中铁九局承建的小积山隧道正式开工建设。该隧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群贤路高架南侧、绍诸高速东侧、泾哨公路西侧区域内,全长207米,是中铁九局绍兴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TJSG-02标的关键性工程。工期为2025年7月5日至2026年3月31日。

这一重大工程的启动,标志着绍兴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取得了重要进展,也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了解,小积山隧道区间埋深0~29.11米,主要穿越强风化砂砾岩、中风化砂砾岩土层,岩体破碎,属浅埋软岩隧道,且存在f1断层穿越隧道洞身,影响长度约为20米,存在岩土与围岩坍塌风险。此外,施工中对隧道自身、周边构筑物的监控量测、通风、防尘要求高,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较高。

隧道明洞段长度33米,暗洞段长度174米。在施工工艺方面,小积山隧道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工艺、暗洞段采用“CD中隔壁法”和“三台阶法”施工工艺。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项目开工后,结合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明确要求,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发挥自身在隧道施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质量管控,确保小积山隧道按时贯通。

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市区东西融合发展的市域快线骨干线,兼具市区线和市郊线功能,建成后与1号线形成Y型骨干网络,将开启绍兴地铁“组网运营、双线换乘”的发展新阶段,使绍兴地铁网更加完善;同时,对加强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速构建内畅外达、协调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市域交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促进全市域协同和区域融合,进一步实现杭绍地铁“一张网”等具有重大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8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子元 通讯员 展焱烽 薛凯

7月6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威至张掖段(以下简称武张段)3标首榀箱梁顺利浇筑,正式拉开箱梁预制序幕。

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张段线路全长244公里,设计时速250千米,全线共新建金昌南站、朱王堡站等6座车站。此次进行箱梁浇筑的永昌制梁场是一座戈壁滩上的智慧梁场,该梁场以现代化工程管理为抓手,立足“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建设理念,全面应用智能加工焊接、张拉、压浆、养护等自动化工装设备,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过程监控,通过绿色“智造”,实现低碳转型。

据了解,兰张三四线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陆桥通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甘肃省西部黄金经济带兰州、武威、金昌、张掖等城市的唯一高铁线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9 | 查看全部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通过强化创新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海外市场等途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环境变化的风浪中勇敢搏击,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创新蝶变。

向“新”而行 激活发展动能

超低铝合金、硅基钡合金、硅基锶合金……这些形态各异的合金孕育剂记录着宁夏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的创新转型之路。

十余年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硅铁合金行业成为落后产能淘汰的重点行业,宝马兴庆将视野转向高端合金孕育剂这一新赛道。“公司做实验花了3年时间,耗费6000多万元后已资不抵债,可谓是‘背水一战’。”公司副总经理王凯说。

在锲而不舍的攻关下,2015年底,宝马兴庆全面打通高端合金孕育剂的工艺路线,产销量跳跃式增长,连续多年增速在20%以上,目前年销售额达3亿元,每年科研投入超过1000万元。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有效专利519件,其中发明专利190件;参与修订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20项,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规范化……立白科技集团创新步履不停。

“我们不断推动绿色环保技术革新,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更好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立白科技集团董事长陈泽滨说,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3%,产品配方原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超过90%,拥有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获得“绿色设计产品”认定139个。

2025年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与会嘉宾和记者在观看一款名为“Adam”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离不开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以法治的稳定性增强企业发展的确定性;7部门联合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亮相,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债券市场“科技板”创新推出,支持科技型企业等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法治筑基、制度优化、活水浇灌,民营企业创新更有底气。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4月上升0.3点,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趋势,回升明显;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从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到出台一项项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举措,都为我们创新发展营造了更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环境,让我们更加安心、更有信心。”陈泽滨说。

以“数”为擎 推动产业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增强民营企业发展韧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在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处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屏实时监控,药材自动提取、加工,关键工序生产数字化控制覆盖率达95%……这是由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转型升级的生动场景。

修正药业集团总裁修远介绍,近年来,修正药业启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车间建设,实现中药产品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显著降低药品生产交叉污染的概率,实现总体生产效率提高23.2%,运营成本降低22.2%,不良品率降低29%。

当前,我国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下明确目标——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的城市开展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力争到2026年完成100个城市4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这是2025年5月9日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精工基地拍摄的自动化生产作业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着眼全国各地,《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重庆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7年)》《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多地出台方案,持续激发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愿景与需求。

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平台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信息技术企业等加快打造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其中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数量已超过46万个。

“作为工业互联网企业,我们深切感受到制造业等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旺盛需求。”树根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黄路川说,依托工业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智技术,树根科技的工业AI能够自动生成决策建议,快速处理生产调度、能耗控制、质量检测等问题,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已帮助装备制造、汽车、新材料、消费品等数十个行业提供了工业智能服务。

“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开辟经济发展新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钟文表示,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数字科技布局,加速实体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

通“联”全球 打开广阔市场

从国产机器人亮相国际消费电子展,到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建厂,再到国货“潮玩”引发抢购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2025年5月23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观众在拍摄黑神话悟空半身像。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近年来,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今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占整体进出口比重达57.1%。

海外市场是金山办公重要布局的市场。目前,金山办公全球月活设备数超6亿。

“我们以‘在本地、为本地’作为出海的市场策略和产品策略。”金山办公高级副总裁毕晓存说,作为中国办公软件,“走出去”面临着地区文化、用户习惯差异等多方面挑战。“我们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和技术适配性,连一个逗号都要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习惯,以灵活的本地化运营适应全球市场庞杂且细微的需求。”

安踏加快拓展东南亚市场,积极开启国际化进程;影石创新的全景相机受到国外科技爱好者认可,公司业务和产品已拓展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更多的民营企业阔步向外,通联全球。

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半径不断延伸,“朋友圈”也更加多元。从外贸数据看,今年前5个月,新兴市场贡献更多增量,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合计增长4.2%,对东盟增长9.1%,对非洲增长12.4%,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拓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为了获得新市场和出口机会,更要通过拥抱全球来增强长期发展能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本、技术、销售渠道、供应商网络等,能够为全球市场带来更多资源。

这是在西科冷链广东江门制造基地的产线上,工人对一批出口海外的商用冷柜进行外观检查(2025年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踏浪出海,亦可持续夯实、依靠本土发展优势。

今年2月,联想集团在沙特的新制造基地奠基。这家75%以上营收来自海外市场的公司,在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余个制造基地,在出海策略上仍然坚持约80%的制造业价值在中国完成。

“扎根本土、辐射全球是我们的破局路径,也是我们抵御外部冲击的制胜法宝。”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首席转型官徐赫说,这一策略能够更好依靠国内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体系、物流效率及成本优势,也将持续带动国内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社会价值。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广大民营企业将继续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创新转型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在开拓市场中把握发展新机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记者:张千千、孙飞、马丽娟

海报设计:李梦帆

统筹:陈炜伟、刘羊旸、李安、郜新鑫、聂毅、邱星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09 | 查看全部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的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精研专利技术,提升自动化程度,成为国内摩卡壶生产的知名企业。该公司目前年产摩卡壶超450万套,2024年出口量突破310万套,走出了传统制造企业的升级路径。

7月8日,在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研发人员讨论自主研发生产的摩卡壶细节。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7月8日,在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组装摩卡壶。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7月8日,在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走过摆放摩卡壶的展架。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这是在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拍摄的摩卡壶自动生产线(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