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日前从青海油田公司获悉,截至10月31日,青海油田新能源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大关,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油气田挺进新能源“蓝海”,迎来里程碑式新跨越。 青海油田油气产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坐落于“中华水塔”“三江”发源地的青藏高原,被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三山环抱,地貌戈壁纵横、荒漠广布,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保护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与此同时,青海油田传统油气业务面临自然递减加剧、成本管控趋严等挑战,亟待加快“油气+新能源”融合发展步伐,大力推进绿色转型,破解多重发展难题。 近年来,青海油田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量身定制油田新能源“三步走”发展路径,构建“三新十元”发展新格局,新能源业务持续拓展版图、全线挺进。截至目前,青海油田新能源装机规模102.88万千瓦,总体项目自投运以来,累计完成新能源当量30万吨标煤,获取清洁电力指标350万千瓦。 同时,青海油田锚定“千万吨级综合能源”目标,优化战略接替布局,部署10个新能源外部供能项目,其中,集团公司单体单期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海西200万千瓦风电项目进入EPC招标环节。特别是作为集团公司首个气电支撑的新能源融合示范项目,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成绩亮眼:180万千瓦的总装机规模中,30万千瓦燃机与100万千瓦光伏已成功并网,投运至今,累计发电超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9.23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15万吨。 此外,青海油田深耕内部清洁替代战场,打造绿色低碳高原油气田,建立项目池管理机制,统筹部署16个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清洁替代。目前,青海油田已在涩北、牛东气田打造了2个“绿色气区”,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耗;在乌南、英东、边远、花土沟区块打造了4个“低碳油区”,实现节能技术与生产场景深度融合;在跃进、南八仙区块打造了3个“零碳井场”,令绿色生产模式成为常态。截至目前,青海油田清洁替代项目装机2.88万千瓦,累计发电量5574.8万千瓦时、节气453万立方米、减碳6万吨。 今年3月初,青海油田成功拿下电力业务许可证,正式跻身发电、售电双赛道。截至目前,青海油田已获取绿色电力证书超20万张,绿证交易累计成交超15万张,让高原上的清洁电力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可观效益。(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焦玉娟 姚紫川 李孟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