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回复: 55

2025年11月27日企业热点新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庆 通讯员蔡震)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和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1月26日上午,随着试运行高铁列车从广州白云站开往湛江北站,标志着广湛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线路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模式。按照计划,广湛高铁将于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通车后,广州中心城区与湛江中心城区将实现最快1.5小时通达。

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401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途经广州、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等城市,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广湛高铁设广州白云站、佛山站、佛肇站、新兴南站、阳春东站、阳江北站、马踏站、茂名南站、吴川站、湛江北站10座车站。

广湛高铁自8月份启动联调联试动态检测。目前,全线旅客乘降、信息客服、防灾、综合视频等联调联试阶段的各项试验内容已全部完成,已具备进入试运行阶段的条件。试运行主要是按试验大纲要求,进行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等项目测试,模拟线路正式运营状态,对高铁运输组织、列车接发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实战”检测,为正式开通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广湛高铁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极大地提高通道的输送能力,有效改善粤西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对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高速铁路通道,加速广东省交通互联互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湛高铁

正线全长401公里

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

设广州白云站、佛山站、佛肇站、新兴南站、阳春东站、阳江北站、马踏站、茂名南站、吴川站、湛江北站10座车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日前,随着最后一榀箱梁预制完成,中铁北京局成达万高铁项目开江南制梁场箱梁预制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开江南制梁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占地95.6亩,主要承担269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制及架设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架梁230榀,剩余39榀预计将于12月底前全部完成架设。

自制梁场建成投产以来,项目始终以打造“工厂化、智能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数智梁场为目标,引进自动化钢筋加工生产设备、梁面振捣整平智能一体机、智能张拉、压浆一体台车、自动养护喷淋系统等多种智能化设备,实现了从钢筋加工到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作业,在保障工艺标准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施工中,项目部紧盯关键节点,不断优化施工组织,严控材料验收与工序衔接,通过科技创新、首件管理、三级验收、“四会”制度等措施,实现对箱梁预制全过程的精准监控,有效杜绝了高差超标、错台、线形不顺直等质量问题,全面提升了预制箱梁的实体质量。

据悉,成达万高速铁路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一条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亢兴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河港物资秦皇岛中心仓顺利通过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组织的现场评审,以188分的高分(满分200分)荣获“五星级仓库”称号,标志着河北港口集团的仓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据悉,“星级仓库”评定依据国家标准《通用仓库等级》(GB/T21072)执行,涵盖管理水平、设施条件、人员素质、信息化建设、绿色节能等五大核心维度,共设一至五星五个等级,其中五星级为最高等级,其评定标准与国际领先水平接轨,是衡量仓储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

河港物资秦皇岛中心仓作为河北港口集团集采配送体系的核心枢纽,承担着港口生产建设所需各类物资的存储、分拣、配送等任务。近年来,中心仓持续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引入WMS仓储管理系统、AGV自动导引车、智能货架等先进设备,构建起“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仓储运营模式,大幅提升了仓储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河北港口集团集采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评为契机,持续深化仓储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智慧化运营水平。同时,将与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在大型企业物资云仓储网络体系建设、物流数据市场化应用、智能仓储人才培养与认证三大方向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行业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河港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赵斐 陈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以往混凝土振捣质量靠事后抽检,合格率仅95.7%,如今在实时监测下合格率飙升到99.5%!”近日,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天陇铁路项目部传来喜讯,项目创新工作室研发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检测的试验装置”获得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复杂地质隧道混凝土施工质量实时监测难题。

作为西北地区关键交通干线,天陇铁路特长隧道穿越复杂地质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直接关乎工程长期安全运营。长期以来,混凝土振捣作为确保结构密实的核心工序,始终受困于实时监测缺失的行业痛点。传统事后抽检模式不仅存在监测滞后、参数缺失等问题,75%的隧道拱顶质量缺陷源于振捣不均引发的局部空洞,且依赖人工经验的操作方式导致人为误差大、抽检率不足20%,既影响施工进度,更埋下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行业“瓶颈”,该专利装置创新性融合传感器技术、物联网与AI算法,构建起“监测-反馈-优化”的数字化闭环系统。装置通过嵌入振捣棒或模板的高精度传感器,每秒采集超100组含气量、密实度等核心数据,经无线传输至控制终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实时输出可视化关键参数的分析结果,发现异常时能自动预警并指导工人调整操作,实现“边施工边优化”的主动预防式管控。结合隧道岩溶区、断层带等地质特点定制的抗干扰模块,更确保复杂环境下数据精度误差小于1%。

自2025年初全面部署以来,该装置已累计监测混凝土点位超5000个,缺陷率下降80%,此前在混凝土施工中频发的空洞、离析等问题基本消除。除质量飞跃外,单点检测时间减少85%,推动整体施工进度加快15%,既释放了人力成本,又大幅降低返工损耗,实现质量、效率、效益三重提升。此次技术突破,标志着混凝土施工从“经验依赖”迈向“数据驱动”,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提升方案。(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黄石俊 何杏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26日,随着最后一孔771吨重的预制箱梁精准落位,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天)津潍(坊)高铁站前七标圆满完成911孔箱梁架设任务,成为全线率先完成箱梁架设的标段,为后续桥面铺装、轨道铺设等施工按下“加速键”。

据了解,为破解高铁施工中现浇作业风险高、质量把控难、周期长等难点,津潍高铁站前七标项目团队在全路首次提出了“一体架设式桥面附属设施工艺”,简称“三墙一体化”施工,指的是将高铁桥梁桥面系中的A墙、B墙和防护墙与箱梁进行一体化预制。该工艺将传统高空作业工序搬在梁场与箱梁进行一体化预制,减少了现场高空作业风险;与梁体一同浇筑、养护与运输,保证了施工质量;实现“三墙”与梁体架设同时完成,使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

“三墙一体化”施工工艺对线型和标高控制要求极高,需考虑相邻架设梁体“三墙”顶面标高和位置,同时还要考虑电力、通信、信号、通讯槽等专业相关要求。对此,项目部采用了高速铁路预制箱梁架设精准控制技术,研发视觉测量装置,实现制梁、运梁、提梁、架梁全工序的数字化、可视化管控。单日最高架设箱梁3孔,创造了高铁建设“速度与品质”双提升的典范。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路网结构,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侯晓静 张若旭 王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25日凌晨2时30分,随着平漯周高铁商周特大桥关键桥梁结构历经140分钟“天窗”施工顺利完成转体,标志着平漯周高铁全线首个跨越已运营高铁线路转体工程顺利完成,为后续桥梁架设施工及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建设的商周特大桥由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中铁七局承担施工,是目前河南省内首个采用“无边跨”设计的转体桥,关键桥段全长161.5米、重量约9925吨,是国内同类高铁跨高铁的大吨位、大长度转体工程,也是高铁建设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为克服横跨高铁运营线路的难题,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先在郑阜高铁侧方沿线路方向完成桥梁主体结构浇筑,再巧妙利用铁路‘天窗’作业时段,操控桥梁原地旋转并完成对接,确保了高铁运营和建设施工双推进、两不误。”中铁七局平漯周项目部二工区项目总工王文科说道。

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作业,施工团队优化设计方案,取消桥梁两端常规现浇边跨段,最大限度减少对郑阜高铁运营的干扰,节省作业时间180余天;同时,联合技术团队及行业专家,创新施工工艺,采用整体支架分段现浇法;运用先进的BIM模型开展施工模拟,提前排查管线碰撞等潜在风险;在施工现场部署360度无死角监控设备,紧盯桥梁转动角度、速度、位置及微小变形等关键数据,实现全程可视化监管,以“绣花式”精细操控完成毫米级微调,确保大桥桥梁结构精准对接。

据了解,平漯周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东至郑阜高铁周口东站,正线长度199.679公里,计划于2027年年底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郑渝高铁、京广高铁、郑阜高铁等南北大动脉的“便捷联络线”,兼具跨区域长途运输与本地城际通勤功能,为西北地区经中原腹地直达长三角地区开辟全新高速通道,对优化区域铁路运输格局、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浩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27日,乌江白马航电枢纽上下游围堰成功合龙,这也标志着目前重庆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项目——乌江白马航电枢纽正式进入大坝主体施工阶段。

据介绍,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概算总投资113亿元,电站装机48万千瓦,项目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预计在2028年完成大坝浇筑,2029年实现三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建成后,不仅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7.62亿度,还可渠化航道45.3公里,船闸年通过能力1060万吨,将打通渝东南和黔东北地区进入长江黄金水道“最后一公里”,对推动乌江航运的全面复苏、促进乌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台记者 李洪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记者从中铁十四局集团了解到,11月27日,随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完成最后一环掘进拼装,津潍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津沽海河隧道顺利贯通。

津潍高铁起自天津枢纽滨海站,终至济青高铁潍坊北站,正线长度348.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津沽海河隧道盾构段全长约6.5公里,是津潍高铁全线唯一一条隧道,也是海河上第一条高铁隧道,被称为“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隧道起自天津枢纽滨海站附近,采用国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津城一号”掘进施工,最大开挖直径达13.8米。

“盾构一始发就下穿盐田,盐池区域地层含盐量高,腐蚀性离子含量约为正常地层环境的160倍,对盾构设备和钢筋混凝土抗腐蚀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据项目现场负责人逄栋介绍,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先后下穿高腐蚀性的盐池区域和富水、软弱地质等不良地层,并下穿中央大道立交桥、西南环铁路、海河等一系列风险源。

为确保盾构施工顺利推进,盾构机配备同步双液注浆系统、主驱动伸缩系统及同步推拼系统,较传统盾构施工效率最高提升40%。同时,建设者还对盾构机设备进行耐腐蚀升级,为盾构管片涂装防腐材料和使用加强型防水工艺,实现盾构机安全穿越高腐蚀性地层。

津沽海河隧道的顺利贯通,为津潍高铁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潍高铁北接京津城际铁路,南接济青高铁,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路网结构,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樊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2025年以来,中外运物流华南有限公司工会(以下简称“外运物流华南公司工会”)坚持内外兼修,聚焦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需求,对内搭建技能比拼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对外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鼓励货车司机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价值认同。

对内 以赛促训强技能

外运物流华南公司工会以锻造“技术过硬、素质一流”的工匠队伍为核心任务,通过“以赛促训、机制保障、内外赋能”系列举措,探索出一条特色人才培育路径。工会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组织开展叉车操作、货物盘点、系统应用、货车驾驶、消防实操等多工种劳动技能竞赛,并将竞赛范围从内部逐步拓展至社会及外协单位。例如,在第二届技能大赛(货车驾驶项目)中,成功吸引了广州市黄埔区10家车队、50名选手踊跃参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在“双十一”、CNY等业务高峰期间,公司工会组织职能部门员工成立“支援突击队”,作为“以赛促训”的有效延伸。经过系统化安全与操作培训,员工深入电商作业一线参与支援,累计支援已超过700人次。此举不仅有效缓解了基层操作压力、降低了旺季用工成本,也增强了职能员工的业务理解与协同能力,打破部门壁垒,使“匠心精神”从赛场延伸至业务一线,进一步激活了组织整体效能。

“只要有工会举办的劳动技能竞赛,我都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叉车工谢斌从事货运行业已有18个年头,他连续八年参加黄埔区总工会举办的技能竞赛,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每次都名列前三名。今年,在“羊城工匠杯”广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赛中,他荣获“物流叉车安全赛”冠军。目前,他已被纳入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名单,并有望于2026年落户广州。

此外,工会还与公司签订了《岗位技能绩效等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设立“带徒津贴”,根据培训课时和培养人数为内训师发放课酬及奖励,并对通过考核的徒弟进行薪级上调。合同还设立了“荣誉津贴”,为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的先进职工,发放一次性500元的荣誉津贴。这些举措为企业落实“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激发了产业工人的积极性。

对外 服务升级暖人心

为增强职工凝聚力,外运物流华南公司工会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包括升级“司机之家”、搭建女职工“绽放台”、成立文体兴趣小组等,让货车司机在忙碌之余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2025年以来,工会对原有“司机之家”进行了升级改造,活动空间从移动集装箱扩展为400余平方米的固定场所,配备空调、电视、热水、淋浴、洗衣、Wi-Fi等设施,并新增“户外健身角”和“户外休憩区”。该站点与“妈妈小屋”“工会职工服务站”联动,形成功能完善的“工会服务综合体”,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除了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里还常态化开展“夏日送清凉”“冬至送温暖”“码上入会”“倾听司机的声音”座谈会等活动,让司机在休憩之余,更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职业荣誉感。2025年8月,该站点入选广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首批职工技能提升实训路线。

工会还设立了女职工“绽放台”,为女职工打造多维成长通道,涌现出一批以“女宣导员”“爱心女主播”“女性外运工匠”为代表的巾帼力量。她们不仅在内部积极传播文化、传授技能,更走出企业、服务社会。

董洁莹是公司行政人事部人力资源高级主管。入职8年来,她将工会“走基层”活动作为成长阶梯,从参与者蜕变为核心“女宣导员”。在工会搭建的平台上,她持续学习,先后取得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师二级等资格,获评“助理政工师”职称,并被广州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授予“黄埔最具潜力内训师”称号。作为工会“关心关爱女职工计划”的关键成员,她积极推动“两癌”筛查、健康体检、健康讲座等举措落地,切实守护女职工健康。董洁莹表示:“作为女宣导员,我们每季度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党的政策、公司经营重点和工会福利,让一线职工更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并通过现场答疑,帮助他们安心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谢婉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11月27日在广东珠海开幕的2025亚洲通航展上,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与17家客户签署多型通用航空发动机及相关动力产品的合作协议或意向采购合同,订单总金额超10亿元。

  此次航展,中国航发带来58型通航动力产品,其中ATP120发动机、纯电推进系统等29型产品为首次亮相,全方位展示中国航发适用于直升机、中小型公务机/运输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多样化平台的动力解决方案和科技创新成果。

  据介绍,ATP120发动机采用全寿命周期低成本设计理念,可广泛应用于通航飞机、无人侦察机、教练机等平台,并具备向混合推进系统、氢燃料发动机等多种方向扩展的潜力;纯电推进系统,可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时的升力以及平飞时的拉力。

  “近10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国产通航动力研制能力和技术水平进步明显,已具备与世界先进发动机同台竞技能力,未来将向更经济、更可靠、低排放、高智能方向发展。”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说。

  根据中国航发预测,未来20年,我国通用航空器保有量将突破1.3万架,通航燃气涡轮发动机总需求量将接近1万台,市场总价值达172亿美元。

  中国航发党组副书记吴颖湘表示,近年来,中国航发突出全类型布局、全功率覆盖、全生命周期保障,推动通航动力产品系列化、谱系化发展,并持续建立竞争优势。未来,希望与产业链相关企业、机构探索协同发展新模式,助力我国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温竞华、宋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