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41|回复: 8

[过往话题] 【参论】靠罚款治理“闯红灯”,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3-4-13 11:40: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观点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欢迎对罚款治理“闯红灯”的是与非进行辩论。

【事评话题】靠罚款治理“闯红灯”,你怎么看?
        近日,北京等地交管部门对中国式过马路开展整治行动,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北京罚款10元,四川将行人闯红灯罚款提高至50元,西安提高至20元。对于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有袭警行为的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人民网4月12日)
        不管红灯绿灯,不管车来车往,在路口凑够一拨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确很普遍,眼下各地陆续出台了严格的治理措施。
        那么,靠罚款,能罚得出马路文明吗?认同者、请选择【正方】发表观点;否则,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论。  
        我们期待在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中,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欢迎你选择观点
进行评说!   
    
         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      
         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3年4月19日  周五晚12时。


附:
关于企业事评的写作原则和基本要求

关于事评稿件抄袭行为的处罚规定


提醒事项
1、禁止抄袭,要原创。获奖还必须是平台首发。
2、注意用评论的语言、语气、格式,不要平铺直叙地写成经验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11:41: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3 20:06: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19:36: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6 10:09:24 | 查看全部
【反方】法律及规定是道德或要求的最低线,用罚款治理“闯红灯”只是手段,起警告作用,但此手段不能制度化。治理时,“闯红灯”现象减少,就会鼓吹出了成效,“运动”(我国喜欢把一项工作开展叫做什么什么“运动”)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根本是治标不是本,有甚者标都没治好。对文中“对于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有袭警行为的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是正确的,违反法律的就要严肃处理,但“闯红灯”应劝导为主。记得十几年前,在安徽合肥主干道或人流量较大的路口看到有几位老年人,带着交通协管员的袖章,帮助指挥杏仁过马路,遇见“闯红灯”的行人,就会劝导他们,并给他们带上一条带有“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绶带,要求逮到下一个“闯红灯”的行人才能离开,“面子”问题是国人最在乎的,和罚款相比“面子”之事体大,可想而知效果如何。如今,在安徽淮北市的主要道路路口都会看到驾校“准学员”进行疏导行人过马路,一者,劝导行人的不文明行文;再者,在劝导的同时给自己以教育。同时,淮北市还利用各大庆祝节日,组织大中小学生、妇女组织、共青团组织、老年人进行安全出行劝导,也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此,只把自己的理解和所见写出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7 08:29:29 | 查看全部
应该是支持的,遵守红绿灯的人还是多数,对于那些不遵守的,应该给一定的苦头尝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4:26:20 | 查看全部

回 4楼(chinaggc) 的帖子

请把内容发新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08:29: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9 16:03:41 | 查看全部

回 6楼(wxpzp) 的帖子

已发,谢谢老师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