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7 15:59:23
|
查看全部
《管理周刊》
每月一例,请企业管理者谈,如你换做是他,你会怎么处理。
【案例】
李逸飞,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办公室主任。在没有任何后台的情况下,他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全靠自身的勤奋与努力。
办公室工作本就繁琐至极,而且这家企业的办公室工作还囊括了企业的党务和宣传工作,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李逸飞手下有七八人,无一人可用。原来,这些下属不是跟市里领导“沾亲”,就是跟企业高管“带故”。他抱怨说,这些下属全部是来坐着领工资的,每天迟到早退,他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企业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领导的支持,他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高管的提拔。
有人支招:再找个人吧?可是企业编制有限,再招人没有编制,也显得办公室人员太过庞大。真是左右为难,遇到事情多的时候,李逸飞只能去基层借调人员上来工作。但是,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儿。请问,作为管理者的你,遇到这事该怎么办?
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做,就谈具体做法,不要谈正确的道理,100字左右即可。
谈案例对策-----
本期见报(四人)作品:
甘肃煤炭产业集团华亭矿党群工作部副部长 杨永青
办公室主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这是管理者的大忌。一来,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能发挥集体力量共同做好工作。二来,让年轻人自由散漫下去,使这些年轻人失去了上进心,不能为企业培养后续人才。三来,由于自己害怕得罪人,任由那些年轻人迟到早退,无形中助长了不良风气。
从人力资源角度看,再无用的人也有可用之处,关键是有没有将人放对地方。因此,一定要根据员工特长、性格等安排工作。对于那些在办公室坐不住的员工,就让他负责宣传工作,给他们购买相关专业书,让他们下基层收集新闻线索,写好初稿,然后再由李逸飞来修改。时间长了,他们越来越爱干,也就有了成就感。对于善于应酬的人,就让他们负责会场布置、办公室接待工作。对于喜欢安静、做事仔细的年轻人,就让他们负责组织工作、收文、发通知等。对于喜爱文学的人,可以让他们从写简单的公文开始,引导他向一位合格的秘书发展。
只有坚持这样做,员工的能力就能提升,他们的亲戚只有感谢李逸飞的份儿了。同时,企业领导还会对李逸飞刮目相看,那么他离进步也就不远了!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宣传干事 张继涛
给每个人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按规定时间考核,做到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完不成任务的,第一次罚款,第二次谈话,第三次将此人上交人事部门,如果遇到“说情”的官,李逸飞可以这样汇报:“他工作还是挺努力的,就是出了一点差错。”
陕煤化集团神南矿业公司安全环保部一级业务主管 关智平
一要善管。在部门内部业务分工上下功夫,让每一位下属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标准及完成时间,做到责任到人。
二要注意培养下属。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领导要善于当一名好老师。
三是有制度保障,奖罚分明。制度前面一视同仁,工作没有达标,就要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工作突出,要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工作特殊突出,要按制度奖励。
四是敢于担责。领导要善于放手让下属大胆工作,但对于下属的工作失误,领导要敢于去承担责任。
川煤集团芙蓉公司红卫(武乐)煤业职工教培主管 罗勇
如果我是李逸飞,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杜绝“员工偶尔犯错也无妨”的想法和员工投机取巧事情的发生。
二要找准核心价值观,用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引导他们积极工作,同时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压力与大家交流,获得他们的认同。
三要把员工当骨干培养,适当放权,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
此外,不能随意从基层借人,要给员工足够的信心,可把他们分党、政、工等不同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团结协作,形成一种凝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