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中企互动】事评——开课了(更新至第三十七节)

发表于 2014-10-2 14:18:39 | 查看全部
学习了获奖老师的感言,学到了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5:53:16 | 查看全部

回 170楼(xinyanjunlan) 的帖子

感谢你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16:58:07 | 查看全部
第二十节   169期第一名获得者马勇老师文章解读  

         【169期事评话题(《班组天地》杂志组稿)】健身室福利床垫文化,你认同哪一个呢?

    本期共有23位老师参加。其中陈良栋和马勇两位老师是首次参与。    

    第一名:

    【反方】“床垫文化”就是一股创业的精神    马勇

    点评:文章犀利的笔触剖开了两种文化的趋同性——即“健身室文化与床垫文化都是让人累了放松的方式,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但同时作者笔锋一转,“但笔者看来,这两种文化侧重点截然不同,前者是一种注重体现关怀的人文文化,后者则是一种激励员工的创业文化(将两种文化细分开来),这两种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笔者更认同后者文化,这还得从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理性分析,注重量变到质变的把握,因而是自己的论证非常厚实,充满能量,观点也就鲜明坚定了。


----------------------------------------------------------------   


《“床垫文化”就是一股创业精神》的写作感想
马勇
  

   先说个题外话吧,今儿李新宇老师在QQ上和我联系,告知我这篇事评被老师选上了,获得了第一名,今儿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算是今天最令我高兴地事了。能在这个平台结识各位老师是我的荣幸,同时我的东西能被老师认可,也是对我的肯定,借这个机会深深向各位老师鞠一个九十度的躬,谢谢各位老师!  

   我深知写作水平还需要很大的提升,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但是能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想,是我写作勇气史上的一个进步。

   第一次参与事评写作,没经验,生怕写不好。写不好是一回事,但是不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怕出丑就怕没有,所以就写了这篇事评。

   当看到论坛里发布的这个事评事例后,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首先是因为我对华为企业能走到今天这步由衷的敬佩,一步一个脚印是用多少汗水和心血来铺垫的啊。我自己用华为手机已经四部了,从最初的小直板机,到今天的大屏智能机,每一部手机身上都能看到华为手机在进步,对华为我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我想作为一名中国人都会有着对民族企业的那份血水相连的情感吧。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感在内,所以我在选题时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反方的观点。之所以选择华为的“床垫文化”,是对中国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的肯定。中华民族五千年孕育出的勤劳和智慧,让这片土地生生不息,中国人从来就不缺智慧,中国人从来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华为如此,阿里巴巴也如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因为华为这种有着血性的近乎残忍的文化模式,才让华为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华为是一个缩影、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更是华夏儿女奋斗的典型代表。这篇事评写起来完全是有感而发,因为我对华为的“床垫文化”所剑指的创业拼搏的精神完全赞同。

   李新宇老师在留言里点评说过,道理说得再好,没有结合实际,那只是一种空洞,没有血肉空有外表的文章那叫华而不实。李老师说的很对,所以我在文章里融入了我所在企业的实际。其实,我的企业也很有代表性,五十年代英雄地中四井的日喷八百吨的辉煌,让整个中国沸腾起来,石油工业的腾飞离不开冷湖石油所作出的贡献。时光飞逝,六十一甲子,冷湖油田从未停止她前进的步伐,几代石油人为之奋斗的梦想从未中断,一代代石油儿女将自己的伟大与平凡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中,冷湖油田得以繁荣和发展。

   李新宇老师让我写写这篇文章当时的构想,我哪会呀,我还在起步学习阶段,分享经验我还差得很远,老师对我的肯定我铭记在心,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千言万语在一躬,只有认真的去写,用心去写,用自己的思想去创作。我想,纵然是平铺直叙,也是一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一个孩子的故事,在20年的人生历程中,一直在和生与死做着较量,虽然后来终究没逃过死神的追捕,但是在生命绽放的过程中,一直从未熄灭自己的理想。马云说,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我想是的,理想没有实现,那是距离成功还有走一段路程,只要未停止追寻的脚步。

   理想未必在前方,而地狱却永远在你的后方。

   个人如此,作为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没有为理想拼搏的动力,最终会停留在幻想的原地。

   说了这么多废话,也没有说清楚文章的构思,各位老师,请恕学生无理,文章未必要有一定的格式章法,只要笔随心动,有感而发,就一定能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也许别人未必看好,但是自己一定要看到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为自己的梦想而活,才有为自己理想去拼搏的资本。



马勇老师近照

马勇老师近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0 17:14:37 | 查看全部
太好了,学习的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2:16:09 | 查看全部

回 173楼(wcfyyq666) 的帖子

感谢你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3:03:41 | 查看全部
有一个实力派大牛,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6:02: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0:10:29 | 查看全部

回 175楼(鲁宝林) 的帖子

争取更多的人来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0:10:53 | 查看全部

回 176楼(刘纯庆) 的帖子

也欢迎各位都能把这里当做一个征服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5:23:26 | 查看全部
第二十一节   170期第一名获得者吴丹老师文章解读  

         【170期事评话题(《班组天地》杂志组稿)】你认为职场中“资格证书”和“工作经验”孰轻孰重呢? 
 本期共有26位老师参加,收到事评征文27篇。其中曹吉祥、赵明军两位老师是首次参加。王瑞平老师撰写了两篇。      

    
----------------------------------------------------------------   

第一名:奖励100元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中立】 时代发展,需要文武全才 吴丹 [align=justify]    
    简评:作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论述能文能武是时代进步所需,“老革命”即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遇到考证的新问题时应顺应时代发展,才能走得更远。同时也指出考证的诸多不合理处,并针对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设性意见。
   
---------------------------------------------------------------------    


       《时代发展,需要文武全才》写作心得 


[align=justify]
      111日一大早,平台李新宇老师便发来信息,祝贺我的《时代发展,需要文武全才》一文再次获得第170期企业事评有奖征文一等奖。 
   猛一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着实很高兴,很感谢李老师在第一时间向我发布获奖消息。在这里,我还是要继续感谢各位平台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热心帮助,没有大家的倾情教诲,我是不可能再次获奖的。 
说起这期事评,虽然第一印象感觉题面并不算新颖,但确实在职场中广受关注,是大家经常谈起的话题。很多人常对我抱怨说考资格证不过是借此博取上位的噱头,在实际工作中并无多大用处,听得多了,就感觉资格证书确实没有工作经验重要。 
  但在开始写作之前,我慢慢梳理自己的思路,却越来越发现职业资格证书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事实上,资格证对于从业者来说,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直观地证明了人们所具备的从业资格,还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从业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很多企业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与重视。所以,在写作时,我转而将自己的观点确立为:资格证书与工作经验,不能厚此薄彼,能将二者完美结合者,方为企业需要的文武全才。 
  为了增加资格证书重要性论述的厚重感,我不惜笔墨,一口气引用了三个相关链接,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强调资格证书的重要性,使之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然后,我将笔锋一转,从不同人群的考证结果,引申出资格证书的认证过程不仅对人们工作经验的考量,同时也注重对从业者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测评。之所以很多经验独到的人考不上资格证,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理论知识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于是,我得出结论,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双提高,才更容易考取资格证书。 
  然后,我进一步结合身边案例,详细分析人们的考证过程中面临的遭遇,深入剖析其存在的原因,从中查找资格考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逐一提出改进意见,使本篇事评渐趋丰满。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本篇事评,有意回避了人们在习惯上对资格证的诟病讨伐,不去谈其中的所谓“猫腻”与不公平,而是坚持用客观、正面的思维方式,认定国家推行考证制度的客观公正性,明确提示人们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证经”关系,自觉学习,全面发展,使自己既拥有高超的工作经验,又拥有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既干得好活,又考得起证,从而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真正成长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文武全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