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反方获奖事评的剖析与讲解
前言:新规实施后,事评评比规则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让大家熟悉新规的同时,也能认真学习好文章,本节对新规后第一期获奖者蒲永燕老师的作品进行剖析,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带来一些启迪。
133期【事评话题】你对限制“群租”怎么看?
北京日前出台租房新规,出租房屋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米。对此,管理者认为:限制“群租”可以减少群租住房可能引发的治安、消防等问题;租房者感叹:谁不想住得宽敞些?可面对不高的收入和很高的房租,不让群租、又不能露宿街头,我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加艰难。
那么,你对限制“群租”怎么看呢?认为应该限制“群租”的,请选择【正方】进行评论;否则,认为不应该限制“群租”的,请选择【反方】发表观点
第一名:《限制“群租”并不可取》(直接提出观点。) (反方 作者:蒲永燕)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租住房屋则是更多的低收入者无可奈何之最佳选择,按理说,租住房的价位应该是大家能够承受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租房房价也很高,尤其是许多一线大城市房价太高,导致“群租”现象的发生也不奇怪。(开门见山,提出现阶段为什么会出现“群租”现象。)
北京日前出台租房新规,出租房屋单个房间不得超2人,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米。对此,管理者认为:限制“群租”可以减少群租住房可能引发的治安、消防等问题;租房者感叹:谁不想住得宽敞些?可面对不高的收入和很高的房租,不让群租、又不能露宿街头,我们的日子会变得更加艰难。(引出新闻来源。)
买房买不起,租房也租不起,限制“群租”对于低收入者来讲的确是一件不公平的举措。尤其对于身处一线的基层员工、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以及其他低收入者来讲,本来收入就不高,在打拼的日子里精打细算,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了,在租房中即便“群租”的花费也已经心疼不已,再强迫其在租房中增大成本,对他们来讲就太残忍了。说的轻一点,他们因为居所难定会导致生活不顺,从而影响工作,对于弱势群体来讲,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来看,这是不合理的;说得重一点,租房费用高,必定会影响到企业员工工作心情,造成员工的不稳定情绪,人心不稳,企业哪有发展的前途呢?所以说,对于限制“群租”必须要慎重。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纸令下,那样会伤了职工群众的心。(从不同方面引证“群租”人群及限制“群租”所带来的弊端。)
要解决“群租”隐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出解决建议。)
首先,国家要加强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修建一定数量的公租房、廉租房,租费定制合理,并完善租住制度和条件,让大部分人都能够租的起,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缓解目前的住房压力,抑制房价攀升,更为可贵的是,让想住房的人都可以住到房屋。(要想让老百姓承受得起,国家必须首先完善租住制度和条件。)
其次企业也要想方设法为员工减轻压力,能够提供单位集体宿舍的尽量给予提供方便,那样的话,员工也可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和温暖,会从心底增强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在工作中则会更加爱岗敬业。笔者所在的小城镇,地处西北边远一隅,经济也不甚发达,可是房租也不便宜,通常一间50至60平米的房屋月租也需800至1500元,对于每月领取2000元左右工资的职工们来讲肯定租不起房屋。笔者单位为职工提供了标准化的集体宿舍和食堂,不但加强安全监管和卫生管理,而且纳入绩效考核,使职工不再为住宿和吃饭犯愁,从而更加安心地工作,对单位和职工都是好事情。(从本企业实际出发,指出企业所要担负的责任,通过集体宿舍,解决新职工的燃眉之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群租住房者来讲,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尽可能选择知道底细、脾气相投的人当合租人,合租前立下约定合同,对于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要条例清楚,依据条例行事,只有大家都在正常、正确的轨道行走,才会稳妥地向前进。(结尾再次给群租者提醒,学会保护自己,自己的安全自己负责。)
蒲永燕老师自述写作体会:
能够在本期的事评稿件评比中喜获第一名的成绩,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同时也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欣慰,总算对得起平台那么多老师的关心和提携。下面我就本期事评稿件的撰写过程做一些说明,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对于事评,我最大的感触是自己所选择的观点和感情取向应该是一致的,当一看到本期的话题“你对限制‘群租’怎么看?”时,我的直觉告诉我,我应该持反对观点,因为“群租”者大多都是生活在最一线的企业基层员工或者自由谋生者,他们的工作收入不高,生活境况必定不会太好,作为媒体人应该站在大多数的利益立场方面说话,当确定了这个观点后,我先从引发“群租”的诱因高房价说起,给“群租”现象的发生找到更加合理的理由,进而客观地分析了“群租”族被限制后可能会出现的几种不良后果。既然限制“群租“不可取,那就应该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我考虑到作为公共资源的公租房、廉租房应该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最佳途径,所以从国家的层面进行了论述,接着我根据自己单位在解决职工住宿方面的实际经验,对企业也做了相应的要求和做法,最后,从租房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提出了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方式。全文的构想和完成就是如此,虽然谈不上精致,但是从布局上来看,基本做到了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论说有力,这也是一篇评论稿的基本要求。
另外,我想说一说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首先,对每期的事评稿件要“早”看,看到后就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进而确定自己的观点,如果当时有思路,就立即拿起笔记下来,如果思路不清晰,就利用闲暇的时间反复琢磨,先在脑海中勾画好“框架”,也就是通篇该从哪儿入手,写几部分,大框架一画好,就开始着手提笔写,写完后还要反复通读,最基本的是要自圆其说;其次,作为企业员工,写的事评稿件就应该有可读性和可执行性,不能理论性太强,也不能空谈,要联系企业实际,联系身边的现象进行论述,那样更真实、更有力;还有一定非常重要,我基本上每一期都坚持写,而且平台老师们发的每一篇事评稿件我几乎都进行了学习,多学习平台其他老师的稿件,积极进行点评,通过认真通读别人的文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学到不少知识,所以,诚挚地希望平台老师多参加稿件互动点评,这样大家的写作水平就会更快地提高。
最后要说的是,我的稿件也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对于文字的雕琢方面不够细致,在知识的积累方面也不是很丰富,这也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希望得到老师们的继续帮助和关怀。
专家老师简评:此文说理清楚,文字通顺,言简意赅,既对限制“群组”予以批驳,又提出解决“群组”问题的可行办法,即国家、企业多从积极方面考虑问题,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