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期【事评话题】科技进步与工人饭碗,孰轻孰重?
最近,有几条新闻颇受职工关注,第一条:据6月2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去年海尔裁员16000名,工人被裁失业回家,失去饭碗。海尔裁员这事,据说是引进了机器人替代了工人的岗位操作,所以,多余出来的工人只能被裁。这事让工人们感到了职业压力和生存危机。第二条:据6月6日中国经济网报道,中国2013年购买了世界1/5的机器人,中国进口机器人数量已据全球第一。很快,机器人将要在某些工艺和工种上替代技术工人进行操作,届时,将会有更多工人失业。富士康老总郭台铭就提出“以机器人实现无人化工厂”的构想,预计到2014年至2015年期间能够实现每年100万台机器人的生产规模,到2016年则计划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实现产值突破500亿元。这消息,已经让更多人担忧,担心自己失去工作,无法生存,甚至有人期望政府能有人出来帮工人说话,不让企业引进机器人。但也有人认为,企业引进机器人操作,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是企业高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历史的必然,谁也不可能抵御科技进步。
那么,一方面是工人饭碗问题,一方面是科技进步问题,究竟科技进步与工人饭碗,孰轻孰重?二者“打架”你支持谁?为什么?机器人干活了,工人去哪里呢?欢迎结合企业实际、职场体验进行评论!认为科技进步比工人饭碗重要的请选择【正方】发布观点,认为工人饭碗比科技进步重要的,请选择【反方】进行评说。认为科技进步与工人饭碗同等重要的,请选择【中立】进行论述。
本期新参与的老师有:关莉、徐帆、江坤、雒会龙、涂怀军五位老师。本期共收到30位老师的31篇作品。
经过专家老师慎重评选,评判结果公布如下:
专家老师提醒:事评文章一定要结合现实和自身熟知的情况来谈观点,并以此为事实论据展开自己的观点。不能只是讲道理,讲道理之前是摆事实,既有摆事实,又有讲道理,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不用事实说话,即便道理讲得再好,也有缺憾。
-----------------------------------------------------------
第一名:奖励100元
【中立】 科技进步和工人饭碗“一个都不能少” 雒会龙
简评:作者认为,企业引进机器人不能操之过急,要先考虑好“善后”工作,正确处理好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担当的“良心”企业。机器人再先进,终究是人发明的,人是实现科技发展的载体。企业只有坚持人性化管理,不甩“包袱”,与职工共患难、求双赢,目中有人,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共谋发展大计。
文章视角独特,通过善意提示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观点清晰,有说服力。
-----------------------------------------------------------
第二名 奖励现金50元
【正方】科技发展必会带来幸福生活 廖军
简评:从历史进程讨论科技进步的必然性以及推动人类发展的伟力,结合身边事例说明人有强大的学习潜能,可以随科技进步一同进步。强调个人应顺应大趋势,强化自身学习,必会享受到科技进步将带给人类的幸福生活。
----------------------------------------------------
第三名:奖励现金30元
【反方】以人为本发展是企业最大的发展 计文林
简评:这个议题反方不太好写,但又是我们的必需。作者主要立足于人与机器相比更具智慧和灵性展开论述,强调企业要立足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
-----------------------------------------------------
第四名: 奖励现金20元
简评:构架宏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对机器人和工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讲得头头是道,现实感和纵深感都较强。也许正因为如此,在给工人提供参考出路时稍显不足,还悬停在理性的高处,不如迅速回到地面,迈动双脚走起来。标题建议小改动。
------------------------------------------------------------
第五名并列:奖励现金10元
【中立】机械进步与员工技能有机结合 徐帆
简评:作者认为, 即使机器人时代到来也并不可怕,只要你有‘高上大’的技能,你将仍是机器设备的主宰者。如果你没有高超的技能,不能跟随社会进步,你终究会被淘汰。因此,工人不会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被淘汰,而会因为不适应或不学习而被淘汰。只有机械进步与员工技能进步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优势,创造出更多效益。 作者通过事实和数据说明自己的观点,文章论述清晰,有说服力,有深度。
【中立】机器人与就业并不矛盾,无需谈“机”色变 邢承木
简评:观点立意正确,通过具体的事例较好地支持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文章紧扣主题论述,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
注:本点评,是从作者现有角度、观点引申而来,是固有的逻辑推理,并非完全是点评者的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