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49:11 | 查看全部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可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49:28 | 查看全部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浪漫的人,所以手机里少不了存着许多风花雪月的短信。但我存得最久、直到现在都舍不得删的一条短信却与风花雪月完全无关,那是一句如果不明前因后果甚至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话:“需要资金吗,今天?我去给你送钱,三千够吗?”
  发送短信的日期是2003年4月15日。离现在,已是一年多了。
  2003年1月,我得了一场重病,停掉手里一切工作,做手术,住院。世人都羡慕白领时尚自由的生活,只有身在其中,才知什么叫“手停口停”。那时我才换了工作不久,又刚交了半年的房租,住院押金加治疗所花杂费,几乎立时捉襟见肘。我又骄傲惯了,从不在朋友们面前诉苦,自以为也没人看得出来。
  就在用钱最紧张的时候,一个平时交往很好的朋友来看我,“缺钱不?”我只当他是普通的客气,所以很随意地答:“还好啦。”他又叮嘱说:“如果真缺钱就告诉我啊!”
  我笑着点头,却并没有认真地去记着他的话。
  过了几天,忽然收到他发来的短信:“需要资金吗,今天?我去给你送钱,三千够吗?”心里没来由地一震,眼泪都快出来了。他是认真的啊!认认真真的,实实在在的,想要帮助我。他知道我不会主动开口,所以特别再发短信来问——所谓患难之交,这就是了吧?
  住院期间,时时收到朋发们的短信,多是殷勤问候、祝愿早日康复。知道自己并没有被人遗忘,心里也是觉得温馨的,但无论如何都不如那条短信让我感动感动至今。
  一年能有多少天?在这个以短信说话的时代,365天可以收过多少条短信?可是这条短信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我的手机里,我无数次地去翻看,甚至不去翻看也可以把它的每一个标点倒背如流,却始终舍不得删除它。
  那么一种患难情谊,是这辈子也删除不了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49:40 | 查看全部
一个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就不管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了。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中又面临着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摊儿,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点头答应了。
  于是一辆平板车往矿上一停,馄饨摊就开张了。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也从未少过12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许多矿工的妻子新发现自己的丈夫养成了一个宙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下井之前必须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般猜疑,甚至采用跟踪、质问等种种方法来探求究竟,结果均一无所获。甚至有的妻子故意做好早饭给丈夫吃,却又发现丈夫仍然去馄饨摊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恩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队长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队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有一种承诺可以抵达永远,而用爱心塑造的承诺,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12个秘密其实只有一个谜底:爱可以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0:01 | 查看全部
我曾经到南方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会爱上南方这些美丽的城市,因为我是为了逃避北方的风沙到南方的。
  很有一段时间我替自己高兴着,那时我一个人吃饭,没什么朋友。所以,只顾着看南方美景与美人了,南方的美人太瘦,让我恨起自己来,我的体重怎么能超过50公斤呢?
  终于熟了,大家一起去吃饭,男男女女,从广式酒楼到街边大排档,我总是咋咋呼呼地结账,北方人嘛,一向这样,开始的时候颇有些女豪杰的样子,到月底囊中见空时才发现,凭什么总是我结账啊?那些男人呢。点菜时都会点着呢,从天上飞的到地下跑的,他们哪样没点过?
  我很郁闷。
  于是再去吃饭,不点菜,只吃。吃完了就在那呆坐着——尽管脸有些红,真不好意思在那坐着,但想想自己那点银子,还是镇定下来冷眼看着,反正我又没点菜。他们点的那些蛇啊蝎子啊我又不爱吃,哪一次,我不是冷着一颗心回去?今天我偏不结账!
  四五个人冷坐着,终于服务生说,哪位把账结一下?
  没人答应。我的屁股像长了钉子,扭来扭去。终于有人说话了,是一个男人,他说,我们AA制,像国外那些白领一样,多好。 www.xiexingcun.com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我亦松了一口气,却觉得有什么涌上心头,心里酸酸的,牙也痒痒,恨得。
  为了点菜和吃饭,重新回了北方,虽然风沙大了些,但心里是温暖的。
  与北方男人一起吃饭,他扔过菜单子来:妹妹,想吃什么点,哥带的钱多。其实,也许他口袋里没多少银子,但我喜欢这样的男人,打肿脸要充胖子。
  五个人吃饭,要点八个人吃的菜,北方男人就是这样。我在南方点菜时,那些男人会说,够吃就可以了,一般五个人吃饭,顶多剩点猫食,没有办法,谁让他们这样精明?要让孩子们学习“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最好送到南方去和他们吃饭。
  在北方,大碗的漂着红辣椒的水煮鱼总让人眼晕,点菜时受的宠爱还没有完,结账的时候刚要摸钱就被镇压了,怎么着?看不起哥哥我,这不是寒碜着我玩吗?当下心里就舒服多了,像三伏天喝了冰雪水,这样的宽容和温厚让人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小女子而已。
  并不是要占那点小便宜,只是想要那份被宠爱的感觉。奖金发了,也约上三五知己去吃,提前说好了,这次我请,你再不让我请,下次也不去吃你,这才把那好请客的哥哥灭掉一次。
  让他点菜,居然有些缩手缩脚,怕花多了你的银子。不像南方男人那样优雅地看半天菜谱,然后吐出几个字,那几个字,往往值几十块。   说来别人不信,我是为了吃和点菜才回的北方,虽然风沙是大了些,但心里是柔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0:13 | 查看全部
卡姆是我童年的朋友,我们俩都喜爱音乐。卡姆如今是一位成功人士。
  卡姆说,他也有过穷困潦倒只剩一块钱的时候,而恰恰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命运有了奇迹般的转变。
  故事得从70年代初说起。那时卡姆是得克萨斯州麦金莱市KYAL电台的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结识了不少乡村音乐明星,并常陪电台老板坐公司的飞机到当地的音乐中心纳什维尔市去看他们演出。
  一天晚上,卡姆在纳什维尔市赖曼大礼堂观赏著名的OLEOPRY乐团的终场演出——第二天他们就要离去了。演出结束后,一位熟人邀他到后台与全体OPRY明星见面。“我那时找不到纸请他们签名,只好掏出了一块钱,”卡姆告诉我,“到散场时,我获得了每一个歌手的亲笔签名。我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一块钱,总在身上带着,并决心永远珍藏。”
  后来,KYAL电台因经营不善而出售,许多雇员一夜之间失了业。卡姆在沃思堡WBAP电台好不容易找了个晚上值班的临工,等待以后有机会再转为正式员工。
  1976年到1977年的冬天冷得出奇,卡姆那辆破旧的汽车也失灵了。生活非常艰难,他几乎囊空如洗,靠一位在当地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的帮助,有时搞来一点过期的盒饭,才能勉强使妻小不饿饭,零用钱则一个也没有。
  一天早晨,卡姆从电台下班,在停车场看到一辆破旧的黄色道奇车,里面坐着一个年轻人。卡姆向他摇摇手,开车走了。晚上他上班时,注意到那辆车还停在原地。几天后,他恍然大悟:车中的老兄虽然每次看见他都友好地招手,但似乎没有从车里出来过。在这寒冷刺骨的下雪天,他接连三天坐在那里干什么?
  答案第二天有了:当他走近黄色道奇时,那个男人摇下了窗玻璃,卡姆回忆:“他作了自我介绍,说他呆在车里已好几天了——没有一分钱,也没有吃过一餐饭;他是从外地来沃思堡应聘一个工作的,不料比约定的日子早了三天,不能马上去上班。”
  “他非常窘迫地问我能否借给他一块钱吃顿便餐,以便挨过这一天——明天一早,他就可以去上班并预支一笔薪水了。我没有钱借给他——连汽油也只够勉强开到家。我解释了自己的处境,转身走开,心里满怀歉疚。”
  就在这时,卡姆想起了他那有歌手签名的一块钱,内心激烈斗争一两分钟后,他掏出钱包,对那块纸币最后凝视了一会儿,返回那人面前,递了给他。“好像有人在上面写了字。”那男子说,但他没认出那些字是十几个签名,装进了口袋。
  “就在同一个早晨,当我回到家,竭力忘掉所做的这件‘傻事’时,命运开始对我微笑,”卡姆告诉我,“电话铃响了,达拉斯市一家录制室约请我制作一个商业广告,报酬500美元——当时在我耳里就像100万。我急忙赶到那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那活儿。随后几天里,更多的机会从天而降,接连不断。很快,我就摆脱困境,东山再起了。”
  后来的发展已尽人皆知,卡姆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都春风得意:妻子生了儿子;他创业成功,当了老板;在乡村地区建了别墅。而这一切,都是从停车场那天早晨他送出最后一块钱开始的。
  卡姆以后再没见过那个坐破旧黄色道奇车的男子,有时不禁遐想:他到底是一个乞丐呢?还是一个天使?
  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是对人性的一场考验,而卡姆通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0:26 | 查看全部
两个十分了得的朋友先后遇到坎儿,朋友甲进了拘留所,朋友乙进了监狱。一时间,素日围在他们身边靠他们吃喝的那些狐朋狗友作鸟兽散,也有一些人起初未显薄情,嘘寒问暖,打点关系,帮助照顾家里人。但这样的人终归还是越来越少了。朋友甲出来得快些,也不过是八个月,不离不弃的朋友落了有四五个。朋友乙经过不屈不挠的申诉,两年后逃脱囹圄,他的朋友只剩一两个而已。
  物是人非,大家聚在一起喝酒,都感慨着世态炎凉。朋友甲或许是自觉友多,便安慰乙。乙道:“迟饭是好饭。这时的朋友少不见得是见坏事。眼儿大的箩筛着顺,但筛出的杂屑就少。眼儿小的箩筛得虽然涩,但筛下的肯定都是好面。”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坐在阳台上看天纷纷扬扬地落雪。“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问刘十九》。白居易在未雪之时,煮酒以待将至的朋友。酒蚁碧透,火色正艳,朋友来到围炉而坐,絮话夜谈,窗外的雪这时候已经飘起来了吧,酒香染着雪舞,优美而浪漫。这时与你对坐的朋友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呢?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把朋友的种类和雪联系在一起,我突然觉得无法想象。晴天,和你聊大雪小雪节气风向的朋友,该是那种最一般的衣食茶米的朋友吧?那么雪花徜徉里和你谈诗论道的朋友,该是那种怡情雅趣弹筝抚琴的朋友。雪中牵手漫步的朋友,该是知己。雪中送炭的朋友,该是挚人。——这便是朋友中最深情的一种了吧?
  然而,不。 还有雪后呢。曾记得有一年大雪连连,在雪中大家还呼朋引伴的出去闹雪。雪住之后,温度陡降,雪路肮脏,每日房檐下响着悠长而清脆的雪化声。不得不出门的时候,裤脚必定要粘上泥浆。于是,大家都在屋里安分呆着,很少再有人去那冰冷凛冽的世界踏步。“下雪不冷消雪冷。”——俗话提炼得多么意味深长。宛若短暂的灾难来临时,尚会有许多人凭余热相助。但若一直陷在井里,愿意伸出的手就会越来越少。
  消雪时分,是极致的寒。在消雪过程中站立的人,宛若裸体,脆弱孤独,不言而喻。而有太多的人习惯锦上添花,有许多人习惯雪中送炭——这是另一种锦上添花,连对待灾难也喜欢只衬在氛围热闹的那一瞬。然后,便是庸常简陋的消雪时分:一捆木材,一叠铜板,一双旧靴,一块方巾,一壶开水,一碗咸菜……再来临的朋友,还是朋友吗?他就是印在你生命骨脉里的亲人,就是和你用心灵建造起血缘关系的亲人,就是值得你用全部诚挚的热泪来拥吻的亲人。
  我尊重衣食茶米的朋友,欣赏弹筝抚琴的朋友,喜欢牵手漫步的朋友,珍视雪中送炭的朋友。而我最理想的是,消雪时分的朋友。希望自己如果将来遇雪,也会有一些消雪时分的朋友,哪怕只有一位,我也会视为莫大的幸福。——固然不希望朋友遇雪,但当大雪飘飘,我希望我就是那种消雪时分的朋友,那种在寂寞的夜晚敲响朋友门环的朋友。
  因此,当心里暗暗希望能和那个人成为朋友而又因此人气势正盛不想靠近时,我就会不无卑鄙的想:若是他在消雪时分,那该多好啊。那时,我的脚印镌刻在一片泥泞之中,一定会清晰得如一朵朵梅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0:38 | 查看全部
休和查利是我大学时期最要好的朋友。休与我已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友谊,而查利则在15年前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15年后,我和休重新找到了查利,也重新找到当年的友情。
  我们三人第一次见面大约是在30年前的斯沃思摩。我当时才17岁出头,是个胆小内向的布鲁克林技校毕业生,来到这所小型的教友会学院时,别人已经第二学期开学。在教学主楼的教室里,两个男孩使我吃了一惊。他们似乎象征着整个学院的风度:休正对约翰·东尼那些深奥的诗作大发议论,查利则专注于吐出一串串烟圈。我对这些都是一窍不通。他们比我大两岁,看上去比我懂得多得多。休长得酷似影星马龙·白兰度;不过无论是他本人或是其他人都很清楚,他肯定会成为一名作家。查利满头微卷的红发总是乱蓬蓬的,似乎有不少比仪表更重要的事得去考虑。他今后很可能成为心理学家,但那时他正被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生活方式和出众的才华所吸引。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三人不停地交换着讨论的话题———上帝、文学、人性,以及最热门的主题———姑娘。我认为正是这种整日整夜的长谈使我们早先的友谊牢不可破,因为这种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在一起,这在后来的日子里就难以办到;此外,还有参加辩论的冲动,以及表现自己欲望和对新思想新观点的接收。
  我和休都是纽约人,出身于忠实的犹太教徒家庭,查利则是波士顿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的独子。他的母亲是一位瘦弱的护士,很少与儿子交流思想;他的父亲已经住进了一所精神病疗养院,事实上也再未离开过那里。那些年,我和休都有了不少改变,但基本上依照的是传统文化。查利的成就是最令人吃惊的:他几乎在短短数年中,就重新塑造了自己。
  查利最先结婚生子。1955年,他与一位南方女子结合,我充任男傧相。数以百计的宾客们身着盛装,围在新娘身边;查利则只有他的母亲、姨母、姨父,再就是我的一家和休。
  五年后,从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中摆脱出来的查利来到了纽约,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终于再一次结婚———新娘是一位优雅含蓄的女士,她对我们三人之间那种亲密而喧闹的关系似乎颇为不快。当我们各自组织自己的小家庭时,查利的新夫人渐渐把他引出了我们原先的圈子,我和休一直很忙,根本无暇注意到在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查利夫妇已与我们失去联系。
  15年过去了。休已是一位成功的小说家,我则是一名出版商。在一次晚会上,我偶然邂逅了一位熟知我们过去的女士。“你知道查利的消息吗?”她说,“他又离婚了,眼下住在安纳波利。”
  我走进隔壁房间,打电话找到了休。我俩一致认为,无论查利是否愿意和我们见面,我们都应该去看看他。我很快设法搞到了他在安纳波利的电话号码,带着少许紧张与兴奋拨通了电话。“我和休想去看看你。”我结结巴巴地拿着话筒说道:“什么时候?”那熟悉的声音答道,仿佛我们昨天刚刚聊过。
  我和休抵达巴尔的摩———华盛顿机场时。查利已经在等着我们了,明显发胖了的身材,稀疏的,却是红褐相间的头发,查利站在那儿,神态一如往昔。我们同时发出惊喜的叫声,仿佛小孩子赢得了少年棒球队冠军。三个人旁若无人地大喊大叫,笑着、拥抱、亲吻。然后挽着臂膀,我们感到自己无可匹敌,又成了重新聚会的“三巨头”!我们钻进汽车,查利兴奋之至,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15年来的各种经历,以至于错过了高速公路的岔道,使我们在到达安纳波利前不得不绕了30英里的弯路。查利告诉我们,他的父母都已过世,他也曾希望第二次婚姻能使他重新振作精神,但几个孩子出世后又告分离,他再一次过起了孤独的生活。
  我和休在旅馆登记住宿,仍用当年大学里的老办法决定床位:抛硬币。查利笑了:“嘿,我买了这个。”三只完全相同的礼品盒里,装着三条一模一样的领带:栗色的底,印着蓝色的条纹。尽管天灰蒙蒙的,正飘着细雨,我们仍然雀跃着把领带打上,顿时又成了三位神采奕奕的“三剑客”。
  我们又手挽手地在安纳波利的街道上闲逛。在一家餐馆里,我们用最大号的酒杯喝葡萄酒。我看见休和查利像我第一次遇见他俩一样又肩并肩坐在了一块儿,对作家们的作品大发评论;而我也和从前一样,像个学生似的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着兄长们的高谈阔论。我们接着喝酒,继续逛街,试橱窗里的帽子,看绘画展览,四处溜达;我们饮啤酒,吃成打儿的牡蛎,在当地的大学和海军学院里,我们被年轻人包围着,一瞬间我们又找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
  那天晚上,我和休躺在旅馆的床上,回顾着我们三人之间不同寻常的友谊。我们尤其想弄明白许多年前我们是如何互相影响的。最后我俩都感觉到,从查利那里学到了谈吐隽永,那种讽刺式的幽默感把幽默与趣味带进了我们的思想与语言之中。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查利的小公寓里和他共进早餐。我告诉了查利前一晚我与休的谈话,查利笑了。休看着查利,静静地说:“查利,如果说我俩从你那儿学到了不少东西,你又从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查利凝视着我们。“我想你们应该知道,”他说:“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1:05 | 查看全部
男的朋友:半夜会找你打电话聊天到很晚。
  男朋友:半夜看你在网上会赶你下线。(当然你可以拗几分钟) 
  男的朋友:他会找你出去玩,叫你放弃正理或逃课。
  男朋友:他会催你写作业,或者想要跟你讨论功课。 
 男的朋友:在你生病时,会讲好话关心你。
 男朋友:在你生病时,他会关心你到很烦,而且逼你去打针。 
 男的朋友:他会尽量说好话来讨好你,你会觉得他很棒。
 男朋友:他所说的话,都是关心你的,但通常像是在命令你,你会觉得他干吗这么做。 
 男的朋友:他什么都会配合着你,只要你高兴。
 男朋友:他会帮你辨别是非,但你会觉得他管得太多。 
 男的朋友:他会说他要给你最大的快乐。
 男朋友:他只能给你保证,你跟他在一起,他是最快乐的。 
 男的朋友:他不在意你的生活细节,即使你做错了什么,他也不会给你指出来。
 男朋友:他会注意你的一举一动,告诉你什么地方做错了,什么地方该如何做,该如何与别人交往。 
 男的朋友:他会帮你买宵夜,送宵夜,载你上下课。
 男朋友:他会帮你买宵夜,不过他会提醒你,吃什么比较健康,,他会载你上下课,不过他得是顺路,因为他不能为你而逃课。因为他逃课成绩便会不好,成绩不好,不会有好工作,那你们将来日子怎么会好过?他会想的很多。 
 男的朋友:他不在意你去做什么,和什么人交往。
 男朋友:他很在意你做什么,和什么人交往,特别是和别的男孩子交往,他会告诫你不要和什么人交往。 
 男的朋友:他只想现在。
 男朋友:他已经预见将来,该怎么自我努力,好给你幸福。 
 男的朋友:他会说,我喜欢你!
 男朋友:他会说,我爱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1:27 | 查看全部
昨天网友问周末怎么安排?我说好友结婚,我收拾漂漂亮亮的喝喜酒去。网友说不能喝多,我酒精监控啊!我笑说好好好。
  却被他不幸言中,我真的喝醉了。
  开始是带着本桌的朋友喝酒,后来就是陪着去敬酒,有人起哄要伴娘喝一高脚满杯的皖酒,伴娘窘,我挡过来,我喝!反正朋友结a婚,我喝多了也不过分吧?谁知到后来跌跌撞撞地一头扎进了洗手间。
  站不稳,手机摔得乱七八糟,人也压缩在女洗手间的格子间里,胃里翻江倒海,我吐得惊天动地,然后有两个妹妹来死命砸门,说你总不能死在洗手间里吧,再不开门就踹开了啊!
  她们搀着我走出来,无数张脸对着我问:你没有事吧?
  女友脱口而出:“带她回家睡觉!”我想我肯定是笑了,然后什么都听不清楚了。
  醒来后发现自己睡在女友的家里,我第一句就问她男朋友呢,她说让他去公司睡了,我说不好意思,她说你别起来,天还没有亮呢,昨天你的手机短信无数,都在问你怎么样,自己看吧。
  我要起身拿手机,她说已经给你放在枕头底下了。
  我倍感幸福,摸出来打开一看,短信好几个,问我怎么样?是否喝多了?怎么没有反应了?出了什么问题了?难道被劫色了?还有未接电话几个,我赶紧回短信说不好意思,昨夜大醉了。看了下时间4点23分,我想朋友都该睡了吧,谁知道立刻就有人回:那现在怎么样?人有没有事?
  我的心里突然涌起感动,胃里是难受的,头是晕的,可是,我躺的被窝是暖的,喝的水是热的,看的字是亲的,我就自言自语说:我要是丢了该有很多人找我吧?可惜有些人却死了很久才被发现。
  女友说你咕噜什么呢,睡啦,现在好受点没?我突然就甜甜地笑了,能不好受吗,友情的万道阳光在照耀着我敏感、脆弱、孤独又伤痕累累的小心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07:51:36 | 查看全部
一辆东风大卡车,在沪杭高速上追尾撞上了一辆厢式大货车。东风大卡车的整个车头凹了进去,司机扭曲在驾驶室里,他身上的鲜血像发动机里的机油一样往下流。东风大卡车后面,停着另一辆卡车,他们是朋友,他眼睁睁地看着朋友在驾驶室里呻吟、求救。
  消防队员赶来了,经过了三个小时,才把司机从驾驶室里抱出来,但司机已经死去多时了。司机的遗体被家人运走了。安葬后,司机的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赶来问他一个问题。
  她问:“我丈夫撞车前,有没有喝酒?"
  他说:“没有。”
  她又问:“有没有疲劳驾驶?"
  他说:“我们刚刚启程一小时。”她的泪掉下来了,又问:“当时他痛不痛苦?"
  他一怔,说:“不痛苦。”
  她问:“真的不痛苦?那有没有说什么话。”
  他说:“没有。”
  她已经泪流满面,她对儿子说:“你爸爸死的时候没痛苦,他很坚强。”
  孩子懂事地点点头。
  其实,他的朋友卡在驾驶室里,痛苦至极。朋友在里面呼天抢地,但是,他无能为力。朋友那满脸的血,绝望的呼救,他回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
  他不想让朋友的妻子知道这一切。否则,这惨状会让朋友的妻子一辈子也无法承受。但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当时消防队员救援的场面却在电视台播出了,镜头中的朋友已经丧失了理智,他在喊救命,不停地喊着。他吃了一惊,马上想到了朋友的妻子会不会看到,如果看到了,她将如何面对?
  他赶往朋友的家,当他走进家门时,朋友的家人正在用餐,电视关着,他们对于他的到来有点意外,招呼着他一起吃。他和他们聊着家常,他们很平静。他想,他们肯定没有看到那一幕。
  从朋友家出来后,他又赶往电视台,找到了制片人。他把这个故事告诉制片人,希望电视台不要再播放这些画面了,死者的妻子、儿子都认为他死的时候没有痛苦,让他们心中永远保留着一份美好。制片人很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从电视台出来时,那位制片人一直送他到大门口,握着他的手说:“但愿这个秘密能一直保持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