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3:15 | 查看全部
 不受欢迎的免费教育
  
  另一项最近戳中台湾人民吐槽点的公共政策,是台湾“初升高”不再收费。
  
  从2014年起,在台湾上高中和职高不再需要通过“基测”(类似于大陆的“中考”),也不用再交学费,换句话说,台湾把“九年基本教育”延长到了12年。
  
  台湾家长对此怨声载道。
  
  台湾女作家刘岱——也是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太多样化的复杂升学管道,以及感觉仓促、不够严谨的新政策,反而弄得家长一个头两个大。”12年基本教育制度的“免试入学”颇有削弱明星高中和私立高中的意味,而免学费则使职高失去自己学费低的优势,招不到学生。
  
  甚至连许多学生也认为:怎么能不考试呢?
  
  2012年4月,一次对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3000名国中生(初中生)的调查显示,45%的学生觉得还是目前的“基测”制度比较好,而50%的学生则认为,12年基本教育制度会令学生素质变差,建议暂缓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3:27 | 查看全部
 食品也不安全,都去骂马英九
  
  在吃这件事上,台湾一直让人羡慕,但当地部分民众的感受似乎有所不同。
  
  以近年来媒体一连串的爆料来看,一个台湾人下班后在路边买的珍珠奶茶,里面的粉圆可能由毒淀粉制成,奶茶可能含有塑化剂;超市的泡芙则可能是用过期原料制作的;到五星级饭店吃饭总安全吧?不一定。也许用了大统公司的“黑心油”。
  
  这段时间,台湾媒体接连报道食品安全问题,让民众有了这样的“恐慌”。但也有台湾民众认为,还是相信政府:“毕竟有问题还是给发现了,政府管那么严,谁再敢乱来?”
  
  除了各种不安全食品,老无所依也是台湾人的重要困扰。台湾的社保是“三轨制”,公务员、军人、教师等是一个系统,农民是一个系统,剩下的,就被划入了“年金保险”中。不过,“剩下的”很多人都不愿意缴纳这份年金保险,因为他们“始终觉得这个制度会破产,老了以后也没有钱拿”。而劳保基金的亏空和破产也一直在被讨论着。
  
  有舆论认为,台湾福利制度之所以对政府财政产生巨大压力,除了老龄化等自然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选举。在台湾,每次选举政客都要“买票”——就是在选举时,用政策讨好选民赢得选票。比如台湾中南部的农民,前几年每个月有4000新台币的补贴,几次选举之后,这个数字就涨到了9000新台币。
  
  幸好,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有同一个应对方法:去骂“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3:44 | 查看全部
 对台湾人来说,骂马英九是一件时髦的事,一旦岛内出现任何不顺遂的事情,舆论都会习惯性地指向马英九。不论是经济不景气、制度有缺陷,还是民众健康受到威胁,甚至一名罪犯潜逃,都要骂马英九——全怪他。
  
  公布PM2。5值,很少有人查询
  
  当然,在和大陆人一起为医疗、社保、食品安全忧心忡忡的同时,台湾人民也有自己的一点点“优越感”。比如,虽然台北的房价高得离谱,但台湾的户籍制度很宽松,户口可以随便迁。当年蔡英文参选新北市市长时,提前半年将自己的户口迁去新北市即可。所以,并不存在有房子才能在台北落户、没有户口就不能在城市里上学之类的连锁问题。
  
  PM2。5带给台湾人民的困扰也不如大陆这么多——2011年台湾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31。8微克/立方米,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网公布的数据,2013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日平均PM2。5浓度为110微克/立方米。平均下来,台湾的空气质量还不错,但在台湾内部的对比中,中南部地区PM2。5问题稍严重一些。在台湾普通民众的感受中,空气质量问题的威胁不是太严重。
  
  大陆人民饱受PM2。5困扰,台湾政府部门也顺势提供了一个供民众查询的网站,不过,真正关心这个、上网站去查询的台湾人,还真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4:52 | 查看全部
席慕蓉:诗意的人生时间:2014-07-12 作者:未详 点击:209次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画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写这首诗的女子,上天却好像特别优待她,在她最美丽的时刻,幸运地遇见了他。
  
  那时候她在欧洲留学,除了学校和宿舍,她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国同学会组织联谊活动,热心的会长硬是把她接了去。人群中她听到了一声标准的国语,浑厚低沉,很有磁性,她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那个男声说他要去车站接人,所以先走了,不过如果有时间他会再回来吃饺子。她还来不及回头看他长什么样,迷人的声音就在关门声中消失了。那天晚上,直到曲终人散,再也没有进来过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5:05 | 查看全部
 忙碌的学习充实了她那颗怀春的少女心。不善交际的她再被会长强迫去参加联谊会已是半年后了。那天她去得很早,房门开着,却不见有人,她正想转身离开,突然一声轻轻的喵呜声传来,她循声望去,角落里几只圆滚滚的小猫正躺在猫妈妈身下,从小就喜欢猫的她像发现了宝贝似的一边快步跑过去,“哎呀,好可爱哟!”一边伸手去抱。
  
  这时候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小姐,别碰,让它们的妈妈把这碗饭吃完好吗?”
  
  她突然想起来,这就是那个她等了一个晚上的那个男低音,她好奇地向男生看过去,那个男生也正好转过脸来。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结婚前夜,女孩告诉男生,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嫁给你吗?
  
  第一,她爱听他的声音。第二,因为他爱猫。一个爱猫的男生,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爱猫,一定也爱太太,爱小孩。
  
  她猜得没错,她的丈夫很爱她,也很爱小孩。
  
  星期天的早晨,当阳光透过纱帘照进来的时候,她还慵懒地躺在床上,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开始他们声音很小,渐渐地,高兴了,热闹了,便高声歌唱起来了。这时候,会突然传来一声男低音,浑厚低沉富有磁性,“小声一点,你们的妈妈还在睡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5:15 | 查看全部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她是位诗人,作家,其实画家兼教师才是她的职业,而她走上艺术这条道路却不是因为天赋和爱好,而是被数学老师逼出来的。有一次考试后,数学老师报分数,报到最后,老师用轻视的眼光看着她,当“零分”两字硬邦邦地从老师的嘴里吐出来的时候,满脸羞愧的她毫无办法,唯有把头深深地低下去。(www.rensheng5.com)
  
  所以当她了解到艺术系的课程里没有一门数学课时,她毅然选择了报考艺术系。大学毕业后,她去欧洲留学,两年后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回到台湾后,她成了一名大学教授,专职画家,尤喜画莲,每年要开个人画展,画作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她就是席慕蓉,一个会写诗的画家。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她的作品处处呈现出对爱的渴望,对生命的感恩。因为她相信,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尤其爱情,你若善待他,他就会善待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5:28 | 查看全部
蔡琴:八万遍的快乐时间:2014-07-12 作者:未详 点击:238次   著名歌手蔡琴自出道以来,发行唱片50多张,获奖无数。

  她的嗓音低回委婉,淳厚沉稳,极富感染力。

  蔡琴给歌迷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诸如《你的眼神》《相思河畔》《情人的眼泪》等。
  
  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蔡琴时,问她:“在你演唱过的众多歌曲中,哪首是你自己最喜欢、最让自己动容的呢?”

  蔡琴回答说:“是我的成名曲《恰似你的温柔》,这首歌我已经唱了8万多遍了。”
  
  记者听了,表示有些不理解:“唱了8万多遍,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吗?”
  
  蔡琴微笑着解释说:“不会呀,我总是以芭芭拉·史翠珊来激励自己,她的代表作《TheWayWeWere》也唱了很多遍,但是每遍都有不同的感觉在里面。演唱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和体验。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把它当成是第一次演唱,所以我一直都很有激情,我很享受这种感觉。”
  
  原来,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进去,才能享受到其中的美好;

  只有懂得享受,才能远离枯燥和乏味,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5:40 | 查看全部
片刻的忏悔时间:2014-07-13 作者:未详 点击:126次   一
  
  小车拐入北四环匝道时,那辆助动车忽然撞上了隔离栏杆,停滞了片刻,车倾倒了,车上的人慢镜头似的也倒下了,不是那种带点挣扎的遽然跌落,而是软绵绵地、四仰八叉地倒地,倒地后便一动不动了。
  
  是初冬的傍晚,离我们七八米远,那人戴着口罩、棉帽,看不清面目,看形态,像是一个刚迈入老年的男子。
  
  他是自行撞上隔离栏杆的,周边无车也无人。这一点毫无疑问。我一刹那的疑惑是,他是因为目力不济撞上去的,还是忽然眩晕,令助动车一时失控?
  
  我的同伴看见的同时也“哟”了一声,随即判断:“这人肯定是低血糖!”显然,他也瞥见了这一幕。我脑子里则迅速反应道:“更有可能是脑出血!”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迟疑了一会儿,眼睛已看不清那横陈大道的人和车,但我还是说了一句:“打个电话叫救护车吧。”同伴也已摸出手机,准备下一步的动作。这时司机不容置疑地发话了:“千万别打!打了我们就走不了,接下来会很麻烦,我碰到过……”
  
  我与同伴面面相觑,竟都一下子失语了。而此时忽然生成的失语,之后却像沉重的铅块,长时间地堵在我的心口,搬挪不动,愈堵愈沉。
  
  我为这失语,必定得付出代价。不是物质上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这个无法直观目睹的东西,我又是何等看重。
  
  这是2013年的北京,我已届知天命之年,而我来北京也已经无数次了。
  
  司机是当地人,年龄大约与我相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5:52 | 查看全部
  二
  
  拥挤的地铁站,跟人满为患的火车站一样喧闹。人挤进车厢里,就像被塞进罐头里的沙丁鱼,气喘不过来,心烦,磕磕碰碰也属自然。
  
  吵嚷声起,一个中年男子,也算高大,带着标准的京腔,埋怨和斥责着。另一边是几个异乡人,他们手提或肩扛着行李包袱。也许是他与他们中的一个碰撞了,稍稍有点推搡。
  
  争斗的架势,似乎已然展开。
  
  其中一个痩高个儿,什么话都没说,忽然从兜里取出什么东西,那眼珠子像是要冒出火星子。
  
  只听见挨着他的中年男子喊叫起来:“捅刀子了!他捅刀子了!”
  
  挤作一团、几乎密不透风的乘客迅即闪开,竟然腾出了些许空间,还有人让出了座位,但谁都没吱声。唯有这男子痛苦地捂着腹部,弯下了刚才还显高大的身躯,摸索着座位,嘴里还在无力地叫嚷着:“杀人了,捅刀子了,把他抓住……”
  
  没有人动弹。那个捅刀子的人也一言不发。我的眼睛却紧紧地盯着他。
  
  地铁到站。那人与同伴目光对接了一下,迅速出了车门。中年男子的声音又加大了:“抓住他,抓住他,他捅刀子了……”声息急迫而微弱。
  
  依然没有人动弹。我紧随瘦高个儿下了车,跟着他,一步不差。我的同伴也跟着我,还扯了扯我的衣袖,想要说什么。
  
  我没留意,眼睛里只有这个瘦高个。
  
  瘦高个发觉有人盯着他,想转个方向逃逸。我也转了方向,像钉子一般死死地钉住了他。
  
  幸亏警察闻讯赶来,截住了他的去路……
  
  事后,同伴说:“你刚才是不要命了,你靠人家那么近,如果人家狗急跳墙,你一定吃大亏。”
  
  刚才我真的什么都没想,只有那个捅刀子的人在我眼里。那一幕,至今还清晰如昨。
  
  这是1988年的夏日,北京。我平生第一次到达神圣的首都。那时我正值青春韶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14:26:02 | 查看全部
 三
  
  在通往天津的高速公路上,小车挪不动了。下车一看,前面一溜儿车,车屁股光冒烟,吼着声,不见动弹。再往前走了走,是两辆车抢道,车完好无损,司机却较上劲了,先是张口对骂,之后大打出手,他们的同伴都在劝,但他们仍在对骂,恨不得吃了对方。车严严实实地挡了道,后面的车辆有使劲按喇叭的,但没人下车。
  
  我下了车,看了看情况,暗骂一声,退回到车内,遂拿起写作本,写起字来。
  
  前头又喧哗一片,声波陡激。说是两个汉子又干仗了,这回拿了家伙,看来不流血受伤,绝不会收兵。
  
  我放下写作本,想推门下车。同行的朋友说话了:“你别去管这闲事呀,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何况人家也不知你是什么人,谁会买你账呀!”
  
  言之有理。我推门的手缩了回去。我还是写我的字吧。一篇千字文快收尾的时候,车才缓缓启动。
  
  这是2006年的冬天。我赴京参加培训时,前去天津考察。我已学会淡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