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1:54 | 查看全部
长相与魅力时间:2013-11-27 作者:未详 点击:921次    长相是天生的,虽说现在科技发达,有了各种美容的技术,但还是无法像捏泥土那样随意改变人的长相和容貌;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中所有的容貌变化,一出生就被注定。对于长相而言,其实是可以因为每个人天天所思所为而改变。
  
   经验的多少、知识的众寡、思考的深度、行动的决心……一个人内在的这些累积,会一点点地改变着人的外表和容貌、气质、长相。也可以说,反映一个人这种内在变动的就是中国人所谓的脸色,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
  
   美国总统林肯的一位朋友,有次向他推荐某人为阁员。林肯却没用他。推荐的朋友问林肯为何不用他。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哦?可是,这岂不太严厉了?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脸孔负责呀!”“不。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孔负责。”
  
   日本经济学家、教育家小泉信三曾说:“精于一艺或是完成某种事业之士,他们的容貌自然具有凡庸之士所无的某种气质与风格。读书亦然,读书而懂得深入思考的人,与全然不看书的人相较,他们的容貌当然不尽相同。”“潜心熟读伟大的作家、思想家的巨著时,的确会使一个人变得与别人不一样,这件事当然也会显现于一个人的长相。”
  
   完成某种大业的人,有其风格,有其魅力。即使不与他有所深谈,只要与他在一起,就让人觉得三生有幸。此即所谓的魅力,是一个人具有的声望与感化力,它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成的,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晶。妙就妙在,它会先显露于一个人的长相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2:04 | 查看全部
手头的幸福时间:2013-11-27 作者:未详 点击:555次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
  
   鬼曰:“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足矣。”
  
   冥王曰:“要银子使,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但这样的安闲清福,难给你享啊。”
  
   说实在的,我很为故事中的鬼赞叹,他不仅品性高阔,心境辽远,而且还谙识人生要旨。
  
   你看他对来生的打算,不取富贵,唯求素朴清雅,淡泊一生,可谓无欲无求了吧。哪料,冥王兜头一瓢凉水:要银子,可多多给你,这样的清福,实在难以成全。
  
   刚开始读到这个故事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鬼的愿望极低,已经低到尘俗里了。几万银子都可以随便相送,怎么会满足不了这样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简单要求呢?难道金钱和富贵,还抵不上尘俗里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吗?
  
   现在,我懂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冥王真是把这个纷扰的尘世看清了,也参透了。
  
   是的,这个世界,富贵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清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只有“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的生活,才是人生至境,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每一个日子,看起来很清淡,但都是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自己真正活过的每一天。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不断地奔跑,甚至奔命,追逐的,是世俗的需要,而非心灵的需求。富可敌国的人,未必找到了快乐;权倾一方的人,未必寻觅到了幸福。快乐和幸福,说到底,不是金钱和权力,只是心底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2:14 | 查看全部
将爱时间:2013-11-28 作者:未详 点击:119次   李大眼袋是子子家的一只猫。此刻,李大眼袋把自己平摊在阳台上,四脚朝天,呼噜呼噜的鼻息声显示出它的舒适安逸。艾玛拨拉它一下,它睁开眼睛,幽幽地走到子子的身边,蹭了蹭子子的手掌,又找了个舒适的姿势躺下。艾玛很是气恼,嚷道,你连亲娘都不认了呀,你个小没良心的。
  
  子子在一边温暖地笑。
  
  李大眼袋今年五岁,两年前,艾玛把李大眼袋过继给子子时,自有她的小心思,她想,离开的这段日子,李大眼袋便是她与子子的纽带。
  
  国外的两年,艾玛经常与子子发邮件,了解李大眼袋的近况,顺便聊些她的近况,并礼貌性地问及子子的近况,这些近况包括李大眼袋的粮食问题,艾玛在国外的租房问题,以及子子近期的恋爱等问题。好在一切皆在艾玛的掌控之中。
  
  艾玛再一次靠近李大眼袋,若无其事地说,这次回来,妈妈不准备走了,妈妈留下来陪你好不好。李大眼袋好像不堪打扰,站起来伸个懒腰走了,留下子子与艾玛在露天的阳台上看着天空中慢慢变幻出两颗心的形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2:24 | 查看全部
连枝共冢时间:2013-11-28 作者:未详 点击:172次   他和她两小无猜。
  
  暮春的四月风暖莺娇,就在这四月,快乐的时光戛然而止。12岁的他和父母举家迁到了浙江。他和她相约,木槿花开了,他就会来看她。
  
  转眼,18出头的她姣美可人,玩伴纷纷出嫁,而她却待字闺中;年过28,形单影只的她如花解语,芳容窈窕,追随者众,但她依然一一谢绝,她期盼着他能早日归来。
  
  执著的她,日日相守,夜夜相盼。这一盼又是10年,思念就像这窗前的木槿一样,扎根吐绿,纵横交错。
  
  生不能同舍,死可同穴,她要为他们置一块墓地,看着墓穴前的两株木槿已经长得根叶相连,连枝共冢,她心悦不已。
  
  莺歌燕舞,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归来了,而她已经鸡皮鹤发。
  
  原来,他就要和她相守一生的时候,在借宿唐山时,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发生了,幸免于难的他失去了记忆。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恢复了点滴记忆。他一直把她的照片随身珍藏,在照片后面有一行模糊的字迹:紫青,爱你一世,亘古不变。
  
  原来在他心里,一直保留着对她的真爱。虽然他的记忆曾经全失,但他留给她的爱却始终没有失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2:36 | 查看全部
陈坤:不快乐是生命中的盐时间:2013-11-28 作者:未详 点击:143次   有时候,陈坤会想:没有那些童年的不快乐,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有些事,只是不愿提起,却无法忘记。小时候,他一直在外祖母家长大,11岁才回到母亲身边。母亲的家里,还有继父,以及异父的弟弟。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陈坤小时候经常吃不到肉,他对自己说:这不算苦。他从来不曾膝下承欢过,已经在努力当一个负责的大哥:把肉让给弟弟吃,心疼弟弟,告诉弟弟要听话。
  
  记得有一次,母亲无意中提到:过几天是自己的生日。陈坤省了好几天的早点钱,终于能够在菜市场给母亲买一个面包,他在电影里见过人家在面包里夹肉或者香肠,但他没钱了呀。他在菜场徘徊了很久很久,终于看到一个摊子,在卖熟透的西红柿,很便宜。他赶紧买了下来,夹在面包里,送给了母亲。
  
  从那之后,母亲就一直爱吃这种夹了西红柿的面包。
  
  在学校里,他是班里唯一一个父母离婚的学生,这常常让少年陈坤被另眼相待。同学们去郊游,都不肯带上陈坤;老师挑了些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跑步或者踢球,都没有陈坤的份。可是有一次,上补习课,一个新来的老师来班上通知:田径队的同学可以不用上课,直接去活动。老师不知道谁是田径队的,陈坤就举起了手说:我是。
  
  那一刹那,他觉得特别荣耀,像被一个团体接纳了。
  
  他真的去了,老师很奇怪:“你怎么来了?”接着让他跟着其他队员一起跑了一圈,但最后还是说:“你明天不要来了。”
  
  陈坤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去河边游泳。船舶空载的时候,船舷离水面特别高,他最喜欢爬上去,以漂亮的吸腹动作,一个飞燕式直跃入水。水声泼溅,仿佛刹那间,他分身为二,一个是表演者,另一个是观看者,为自己轻轻地鼓掌喝彩。
  
  他也常常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比如说,幻想母亲常常陪在自己身边,叮嘱自己加衣服,教导自己做功课。有时候,在他心目中,母亲与老师合二为一,既严厉又温柔,无论在哪里,都一直陪着自己。
  
  从那时起,陈坤就发现了世界是分层次的,一层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而另一层是一个华美的、无所不有的幻想世界。他在两个世界里自由驰骋,无往不利———也就是凭着这样的能力,他一步步,走进了电影的领域。
  
  电影,无非就是梦中的梦,他甘愿做一个造梦的人,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梦所惧,与所有人分享。人家耐不住寂寞,而他已经习惯;人家渴望喝彩,而他能听见自己内心鼓掌的声音。
  
  他终于明白:童年的痛,就是为了此刻的成功在打底。也许,历经孤单才有表达欲,及其表演才华;也许,被拒绝的痛,让他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人生。那些不快乐,是生命中的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3:12 | 查看全部
缘分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273次   有一种情意:不是深情,没有海枯石烂的亘古;不是薄情,没有冷淡无谓的漠然;不是苦情,没有寒凉萧瑟的凄然;只是倏然而过的相交。它的名字是缘分,也许是真情,也许只是错误,但总有一刻在为这美丽的邂逅而静静欢喜。缘分在浩翰人生的海面勾勒爱情交织的风景。
  
  缘分太脆弱,抵挡不了岁月的消磨。一次不经意的淡化,便是永久性的遗忘。彼此沉默太久就连主动都需要勇气。因为害怕尴尬的难堪,所以只能一直沉默。缘分是有心的生命,需要真情的呵护。
  
  缘分需要珍惜。缘分的错过纵使是风景,也是凄凉哀伤的黑白。一次不经意的想起,便是无言的伤悲。相遇是缘分,相知是美好,相离是相弃,相弃是残缺。曾经的欢声笑语随风遗逝,徒留今朝的满地狼藉,轻也遗憾,重也怨恨。
  
  不在意才不在乎,不在乎才不期望,不期望才不失望。不要让在意的人失望,因为远去了的不只是影,还有那一念想。对一个人好,不是因为一个人多么好,只是因为缘的牵引、情的惦念。缘分织的情意,情意是人间最美好又最奢侈的情感。别总抱怨缘分太浅,是人为的疏忽打碎一地深情。
  
  缘分需要诚挚。真挚的情意应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为那一时拥有;不去想结局或悲或喜,只为这一刻满足。源于诚,结为情;发乎心,结为爱。美好的缘分方能谱写下情思,浇灌出“人世圣花——爱叶情花”。两情相悦的心动,使其萌芽;其乐融融的厮守,使其绽放;离别后的绵绵思恋,使其香漫天地。美,在于真善。
  
  相信爱满人间,相信美在人心。付出最诚挚的情,洒下最深情的意,笑就笑开一朵朵灼灼桃花。如果,相识就是缘分,残途也是风景,安好总是共同的心愿。不计较得与失,不伤悲离与别,曾经的美好足以成为今生的典藏。因为付出,所以没有遗憾。
  
  一片叶子,不同的风吹出不同的声响。一线丝分,不同的心编辑不同的情丝。这情,可以是记忆中的真实,也可以是想象中的美好,不在天命,尽在人为。有缘便相识,相只应相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3:23 | 查看全部
静心等待绽放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567次   儿子喜欢折纸,我给他买了一本《折纸大全》。没事的时候,他就比照着折折叠叠的。
  
  儿子总捡自己喜欢的折。上个周末,儿子跪在沙发旁折“绽放的玫瑰”。他按着书上写的一步一步操作得很顺利,到最后翻转时却卡了壳。
  
  我说,先从前面简单的折起,应该有翻转的说明。对我的话,儿子很是不屑,径自一遍一遍地折了拆,拆了折。仍然不成功,儿子忍无可忍,噌的一声,纸玫瑰凋落,一半在沙发这头,一半在沙发那头。
  
  看着儿子气嘟嘟的小脸,我走过去,牵起他的手说,走,咱们去公园玩儿。儿子听了,高兴得又蹦又跳。
  
  春天的公园,郁郁葱葱,姹紫嫣红。树上的鸟儿、叽喳,嘀啾,好不热闹。上次和儿子来,早春,整个园子仍然寂静,荒芜。我对儿子说,知道这扑扑拉拉的花红柳绿怎么来的么?
  
  儿子摇头。于是我给他讲了种子发芽,出土,生长,绽放的过程。同时告诉他,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等待。儿子似懂非懂地“噢”了一声。
  
  婉蜒的鹅卵石小路上,飘荡着蝴蝶兰的香味儿。旁边的长椅里,一个孕妇被埋在明晃晃的阳光里,眯着眼,两只手叠放在隆起的肚子上,时尔,轻轻摩挲,红嘟嘟的嘴唇翕翕张张。儿子望着她说,妈妈,阿姨跟谁说话?
  
  这时,孕妇抬起那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有些许娇羞地对儿子说:“阿姨在跟肚子里的宝宝说话呀。”说完,又低头抚摸她的宝宝。我怕儿子再说些不着调的话,一边拉着他走,一边说,每个妈妈都要经过十个月的辛苦孕育和等待,才能和自己的宝宝见面。我摩挲一下儿子的头发,接着说,可这样的等待,充满希望,是幸福的。
  
  儿子忽而挣脱我的手,跑向前面的小河。岸边,坐着珍上垂钓的老人。
  
  每年暑假,我总让儿子回农村的老家住几天。每次回城,儿子总是满怀兴奋地期盼下一个暑假,好让母亲再带他去村西的小河里捞鱼。
  
  老人看见蹲在旁边的儿子,笑哈哈地抚抚他的头。一老一少,看上去,仿佛祖孙。老人眯着眼,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儿子则不停地问这问那,但问的最多的是,鱼儿怎么还不上钩?老人说,如果它们都那么快上钩,我就得早早扛着桶回家了,怎么还能坐在这里看水,看风,看天空?
  
  我轻轻走过去,老人扭头看了我一眼,笑笑,接着说,小子,从前我和你一样,每次钓鱼,心倒先被鱼儿钓了去,悬得难受。我一次一次地朝外拉鱼钩,可越是心急,鱼就越是不上钩,有时一天都钓不到一条。自从看了姜子牙钓鱼的故事后,我就学精了,我只钓鱼儿,而不让鱼儿钓我。一边看风景,一边慢慢等待。还别说,从那以后,我钓的鱼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话音未落,老人抓起鱼竿猛地用力向上一挑,一条几十厘米长的大鱼跃出水面,在鱼钓上摇头摆尾。儿子高兴得跳起来,一边喊,钓到了!钓到了!
  
  老人把鱼放到旁边的小桶里,弄了弄鱼线,重新把鱼竿放进绿幽幽的深水里。儿子仍然蹲在一边看,却不再问这问那,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儿。
  
  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说,妈妈,我要从第一页学起。
  
  我知道,儿子说的是折纸。我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静心等待绽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3:36 | 查看全部
忍之魅力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465次   2012年6月24日下午,我在台北市免税商店大门前等车时,看见一位中年先生右手臂上刺了一个大大的“忍”字,想必是刺字时有些疼痛,那字体显得特松散笔画也细长,一笔一划都泛着青光,刺得多残酷,那字上方,紧贴着“忍”字有明显的刀伤,想必是经过一场搏杀所留下的标记,刀伤的上面有一大块高低不平颜色深浅不同刺刺巴巴的疤痕,想必是忍受过肌肉溃烂的痛苦;为什么忍受痛苦在手臂上刺下“忍”字,那肯定是后悔莫及的诠释。
  
  忍,变化之纲,功名之舟,成事之旅,大匠之绳。它与涵养、眼光、胸怀、领悟、技巧、克制、规则、智慧等词语相链接。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一个人的,事情不会总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在把想法通过办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阻力和麻烦。人为制造的、客观存在的和偶然发生的,会上你感到时不予我、英雄气短的无奈,会让你有穷途末路、求救无门的尴尬。因而,有很多事、很多话、很多气、很多苦、很多欲、很多情,需要承受,需要忍耐。忍,不是受窝囊气,不是忍气吞声。因为,气不畅,则智昏;智昏,则易失言失态失事;最终,还会失去忍。所以,忍,有时是怯懦的表现,有时是愚昧冲动的栅栏,有时则完全是刚强的外衣。
  
  懂得忍,才会知道何为不忍。当忍,则忍,俯首躬耕,勤力功作,无语自显品质;不当忍,则不忍,拍案而起、刚烈激昂、奔走呼号、自溢英豪之气。因为,一味忍让,意味着丧失原则而助长其嚣张气焰;一味忍让,意味着软弱可欺而丧失人格,面临步步进逼而走入绝路。所以说:强调“忍”,不如强调“忍化”。
  
  忍化,是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遇事态度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办事用柔化、分化、转化等办法,避其正面冲突,躲其锋芒,游而击之,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忍是理智的痛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忍,不是不痛,是痛也不吱声。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忍”字头上一把刀,临事不忍把祸招,若是忍住心中气,事后方知“忍”字高。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
  
  如果“刀”与“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世界就美好了,天地就宽旷了;如果“刀”与“心”挨得太近,必然流泪流血,受到作害的仍然是心。如果把“心”放大了、宽了、广了;“刀”就远了,小了、锈了、钝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以不变应万变。其实,越往好处想,心就越宽;越往坏处想,心就越窄。如果心小了,窄了,所有的小事就变大了;心大了,宽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心胸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气魄就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就有多大。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忍与爱,相辅相成。上要容下,下要忍上;主动时容,被动时忍;强者要容,弱者要忍;成事要容,生存要忍;容忍是手段,成功是目的。爱得多,忍得少,生活就幸福;爱得少,忍得多,生活就痛苦;爱生活,忍磨难,快乐常相伴;爱家庭,忍个性,亲情常融融;爱事业,忍困苦,成功在眼前;爱在前,忍在后,天长又地久。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容忍别人就是容忍自己,就是给别人一个理解和喜欢自己的机会。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佻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学会容忍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
  
  忍与让,亲如姊妹。让,是一种不争、让步退让、谦让廉和、忍让任凭、礼貌礼让。礼,是一种内在心灵美的展现,是减少人际关系紧张的润滑剂。忍让,是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善解人意,捕施宽容,尽着别人,温良恭俭让。一个有涵养的人,不会在枝节问题上与人争吵,芝麻小事,尽着别人,温良恭俭让。一个有涵养的人,不会在枝节问题上与人争吵,芝麻小事,何值计较,而缺乏教养的人常常在鸡毛蒜皮里找别人的岔字。一个有理智的人,能忍一时之气,忍一时之苦,忍一时之快,忍一时之痛,忍一时之贪,可免百日之忧,得一世之福。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则逞一时之勇,可酿成晋果;一个蛮横强暴之人,无理不让人;一个争强好胜之人,得理不让人;一个自知之明之人,无理也让人;一个宽宏大量之人,有理也让人。
  
  忍让的度量因人而异:谦虚自重的人,能待人厚重,尊重别人;宽宏大量的人,其度量如海,一忍再让;骄傲自满的人,则目空一切,恶语伤人;助人为乐的人,为别人分忧,不计得失;狭隘自私的人,则胸襟狭窄,毫发必争。
  
  忍让者,像一块炭,先去温暖别人,即使对方是一块冰,又焉不能化!世间事,常常是冲上一步狭路见,退后一步天地宽,经得住诱惑,忍得住寂寞,忍得住委屈,受得住折磨,人间就会少去多少纷争,我们的生活就会增加更多的轻松、平静与祥和。
  
  其实,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等一等就安全了,让一让就过去了,忍一忍就和谐了,何不忍一时争千秋形势比人强呢。
  
  学会忍,是人生的基本谋生课程;懂得忍,游走于人生之旅方容易得心应手。因为。当你用手指着别人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几个手指勾着自己,人家还没事,自己先不行了。
  
  没有一种不通过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不能忍辱,怎能负重?“忍”字当头,征服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3:46 | 查看全部
曾国藩的低调哲学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557次   曾国藩之所以能位极人臣,成为“千古完人”,成为世人仰望的楷模,和他低调的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却丝毫不张扬,一直处事谨慎,低调行事。
  
  有一回,他的家人准备在老家重新修建一所房子,他的弟弟请人设计好了图纸后,派人将图纸送到了曾国藩手中,曾国藩看过以后,感觉房子盖得有些大了,便将图纸进行了修改,将原设计中的“大房子”改成了“小房子”,要弟弟照此图纸建房,并在信中解释道:“我所修改的图纸原来规模太宏大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书院修建得过于壮丽,特别不合时宜。我只担心劫数还没有结束,或许还有其他的疑虑,弟要和乡里贤达绅士认真商议。去年沅弟修建的房屋太大,我现在还认为这是隐患。这件事情又是沅弟和你做主,不能不从一开始就要慎重。弟领悟盈虚消长的道理一直很有心得,这件事也应该三思而后行,这是极重要的嘱咐。”
  
  在古代,有些官员为了引起皇帝的重视,就经常给皇帝上奏折,以此来表现自己。但曾国藩从来不这样做,不但自己不这样做,还在信中中叮嘱弟弟也不要这样做:“金陵的战况,弟自己上奏也可以,但是弟要以不常常奏事为妥当,凡是总督、巡抚以经常奏新鲜事、不同寻常来表现自己。你我二人正处在鼎盛的时期,弟在这些地方要退一步想想。”
  
  曾国藩之所以在身居高位时依然低调、不张扬,是因为他懂得“树大易招风、官大易招祸”的道理。人如果太得意了,祸事很可能马上就来了。所以他对弟弟说:“可能但凡做大官,处于安逸、荣耀的境遇,就随时可能招来危险、导致羞辱。古人常说富贵经常让人走向危险,就是这个意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1:13:55 | 查看全部
莫哈维沙漠的虾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498次   在沙漠地区,植物依靠休眠的种子在干季幸存下来,昆虫则凭借休眠的幼虫得以繁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有一些鱼虾能够依靠休眠的卵经历数年干旱而生生不息,美国西南部莫哈维沙漠的虾即是一例。
  
  莫哈维沙漠是个极其干旱的地方,经常出现超过50摄氏度的高度。这个沙漠中的虾产的卵无论大小还是外形都像极了沙粒。每当春季雨水降下形成湖泊时,虾卵就开始孵化,但这样的降雨每两到五年才有一次。很快,水中就出现了数百万的小虾,它们以湖中的微生物为食。一周之内,小虾的体长就从最初的1毫米长到了1。5厘米。
  
  湖中的虾快速成熟的同时,湖水也在以同样的速度蒸发,因此,莫哈维沙漠中的虾一生都在和时间赛跑。出生后的第十二天,它们长到大约三厘米长,这时,数以百万计的卵已经在雌虾的下体形成。同时,湖水也只剩下一大洼泥乎乎的水面。第十三天,虾将卵产在湿泥中,接着,在确保自己的物种能够幸存下去之后,它们伴随着最后一滴湖水的蒸发死去了。
  
  如果来年雨水充足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湖泊,卵就会孵化,于是虾开始了又一轮快速的生命循环:长大,成熟,产卵,死亡。有些年头,雨水不多,形不成湖泊,在这种情况下,卵将再休眠一年,甚至更长。
  
  莫哈维沙漠的虾小得微不足道,它们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却令我肃然起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