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5:51 | 查看全部
一封没有寄出的信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14次   两年前的一个秋天,一支地质勘探队在一场暴雨中失踪了。人们找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结果。第二年春天,当地的雅库特人找到了其中一位队员的遗体,就是队长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萨宾宁。雅库特人在萨宾宁的怀里发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面有一张他们找到的金刚石矿的地图和一封他写给妻子的信。
  
  一
  
  亲爱的维拉,我们现在相距是如此遥远!现在,你在遥远的莫斯科已经进入了梦乡,而我和其他地质队员们正在飞往辽阔的北国,此时此刻,我非常想为你做点什么,让你感到快乐和幸福,于是我动手给你写了这封信。
  
  等我回去后,我将亲手把这封信交给你。你读这封信的时候,我就坐在你身旁,默默地看着你的脸,看着你的头发,看着你的手。你读完这封信,就什么都知道了,我们就不必提我的事了。我们只谈你,谈你这段时间的生活。
  
  我忘了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这支勘探队的队员了。我们一共4个人。先给你说说谢尔盖吧,他是当地人。我们几个人中他年龄最大,也最有经验。他个子不高,神情平静,不苟言笑。谢尔盖什么都会,我们没有他简直就像没有手和脚一样。
  
  另外两名队员是格尔曼和塔妮娅,他们都还年轻。
  
  现在已经很晚了,该休息了,明天还要早起。晚安。
  
  我们在一条小溪边开始了勘探工作。格尔曼建议把这条小溪叫“萨宾宁小溪”,我觉得还是叫“维拉小溪”好。因为“维拉”是“信心”的意思,表示我们对我们的事业充满了信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队员们没有反对,都同意了。当然了,他们也知道“维拉”是你的名字。
  
  维拉,告诉你一件好事!昨天谢尔盖找到了一块金刚石。对,一块真正的金刚石!我现在没时间写信了。我们现在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维拉,我们胜利了!
  
  昨天我和塔妮娅一起去勘探,一下子就发现了很多金刚石。
  
  格尔曼说,他感到这辈子真没白活,因为他参与了一个有益于全人类的重大发现。
  
  塔妮娅听完后大笑起来,塔妮娅和格尔曼不管怎么说都还是孩子,他们俩的年龄加在一起还不到50岁。
  
  就这样,金刚石矿终于找到了。
  
  维拉,我终于找到了我一生中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在这片杳无人烟的雅库特原始森林里,我寻找着自己的幸福,我的这份幸福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因为我的这份幸福充满了艰辛。
  
  除了工作,我生命中的另一大幸福就是你。因为我知道,走遍千山万水,我最终还是要回到你身边,回到我们的家。其实,我一直都是在向你靠近,跋山涉水,风雨兼程……回家了,回家了,就要回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06 | 查看全部
 二
  
  你好,维拉!很长时间没给你写信了,因为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
  
  那天晚上,我们在“维拉小溪”岸边支好帐篷,吃过晚饭,就躺下睡觉了。那天的天气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太累了,就没有把食品和电台从船上搬到帐篷里来。当然,这是我们的错,首先是我这个队长的错。大家都睡着了,谁也没有听见外面下起了暴雨。
  
  第一个醒来的是谢尔盖,当时是早上6点。谢尔盖叫醒了我们,但我们已经无法走出帐篷了。
  
  “我们的船!”突然,谢尔盖大叫了一声。我们朝岸边望去,岸边已经空了,我们的那几条小船都不见了。原来停船的地方已经被涌上岸的河水淹没了。这条小溪已经变成一条湍急的大河,河上漂浮着一棵棵被河水冲倒的大树。
  
  我们立刻沿着岸边向下游跑了过去,心里尚存一丝侥幸:也许我们能找到船呢。
  
  果然,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我们的一只小船卡在了几棵树之间。那只小船上有食品和电台,这可是唯一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的东西。
  
  谢尔盖手扶着树一步一步朝小船靠了过去,但就在这时,不幸发生了:谢尔盖在水里摔倒了。我们立即跳进了水里,但谢尔盖已经不见了踪影。
  
  就这样,我们被困在了雅库特原始森林深处,没有向导,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也没有了电台,所有的东西都被大水冲走了。
  
  这场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我们收好帐篷、睡袋,装上衣服、罐头,拿起枪就上路了。
  
  你好,维拉!我们还在原始森林里赶路。我们正在朝南走。我想,在第一次寒流来临之前,我们应该能走出这片森林。
  
  我们很冷,饥肠辘辘,而且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今天又出事了。格尔曼摔倒了,可能是腿骨折了。我们给他做了根拐杖,但他走起路来还是很吃力。
  
  格尔曼烧得很厉害。他让我把金刚石矿的地图拿给他看。我给了他,他仔细地看了很久,然后才还给我。我们默默地坐在篝火旁,心情沉重极了。
  
  我想明天我们可能无法继续赶路了。
  
  格尔曼的伤口大概是感染了,于是我让塔妮娅背着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大约有30公斤,我背着格尔曼。
  
  现在我和塔妮娅准备到树林里去打猎。格尔曼跟我要了一张纸。
  
  昨天夜里发生的事让我实在无法下笔。连我这个40岁的人也忍不住哭了。
  
  昨天夜里,格尔曼走了,可我们正在熟睡。早上,当我们醒来的时候,他已经不见了。帐篷里留下了一张字条:
  
  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我必须要这么做。道理很简单,我一个人牺牲了总比我们三个人都牺牲了要好。我的睡袋里还有一听罐头,别忘了拿。我走了,别找我。请多关照塔妮娅。
  
  我们找了格尔曼两天,但一无所获。第三天我们开始继续赶路。塔妮娅一直默不作声。格尔曼的离去让她痛苦万分。今天塔妮娅走了7000多步就晕倒了。
  
  我点了一堆篝火,给她喝了点茶,吃了点东西,让她睡下了。维拉,现在我正坐在篝火旁给你写信。冬天好像真的到了,今天太冷了。
  
  今天一大早就下起了雪,我们没有出帐篷,一直躺在睡袋里。塔妮娅让我给她讲讲你的故事,讲讲你的头发什么颜色,眼睛什么样,心地是不是善良。塔妮娅还让我给她讲我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先表白的……我给她讲的时候,她边听边哭。
  
  后来,她突然紧张不安地问我,那张金刚石矿的地图是否还在。我把地图拿出来给她看了看,她这才放下心来。
  
  塔妮娅睡着了,我要到树林里去打猎。
  
  维拉,我的维拉,我实在无法写下去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昨天我去林子里打猎去了很久,回来时发现塔妮娅不见了。这是她留下的字条:
  
  亲爱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我走了。我早该这么做。大家都在等待我们那张金刚石矿的地图,我们当中必须有一个人活下来,这个人就是您,因为您的体力最好。如果不是因为我和格尔曼,您早就走出这片原始森林了。我的睡袋里还有一听罐头,您别忘了带走。永别了。
  
  亲爱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您一定要回到她身边去,您是那么爱她!我和格尔曼也早就相爱了。但我们一直把这份爱恋深埋在心底,以免影响我们的工作。我多么想和格尔曼结婚,和他永远在一起啊!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生命已经不在,我们的幸福已经远去。但我希望您能幸福!我最后还有一个请求,请替我给我妈妈写一封信。
  
  我找了塔妮娅整整一天,但没找到。维拉,现在我的生命已经不属于我一个人了,我必须活下来,把地图带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16 | 查看全部
 三
  
  维拉,我离你越来越近了。今天我走了53000步。我一定能走出这片森林。这是我的使命。
  
  维拉,今天我一整天都在思索我这一生。我算得上成功吗?也许应该算得上吧。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至于我的肉体是否还会存在,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终于为俄罗斯找到了金刚石。
  
  是啊,金刚石,我找你找得好苦啊。格尔曼、塔妮娅,还有谢尔盖,他们是为了让我能够走出去而牺牲的,是为了这张地图能够送到人们手中而牺牲的。我一定要走出去,为了他们,为了这三个为我献出生命的人,我没有理由放弃。
  
  我经常躺在雪地上昏睡过去。
  
  我梦见了很多城市,都是在这片原始森林里建起来的新城。这一座座新城里矗立着一排排雪白的房子,一条条街道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情侣们在悠闲地散步。
  
  我最后一次检查了一遍地图。这张宝贵的地图还在我的怀里。永别了,维拉。一定要找到塔妮娅妈妈的地址,给她写一封信,也给格尔曼家写一封。
  
  谁若先找到我……请把地图……尽快交给那些搞地质工作的人。永别了……我多么想活下去啊,维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24 | 查看全部
 四
  
  第二年春天,萨宾宁被雅库特人找到了,他们把萨宾宁保存下来的所有材料都转交给了其他地质学家。现在,在萨宾宁发现金刚石矿的地方正进行着大规模的建设,一个叫金刚石格勒的城市正在兴起。这座城市中有4条街道,分别以萨宾宁勘探队4名队员的名字命名。人们还计划给他们修建一座纪念碑。这样,人们远远地就能瞻仰这座纪念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34 | 查看全部
与传言不一样的韩复榘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104次   2013年4月,由韩复榘次子韩子华口述、周海滨执笔的《我的父亲韩复榘》出版。书中完整地再现了韩复榘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一个与传言不一样的韩复榘。
  
  一
  
  很多人认为父亲是山东人,这是错误的。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汉子。他身高180厘米左右,略瘦,却很健壮,皮肤白皙。李宗仁对他的第一印象不是预料中的赳赳武夫,而是“白面书生”。
  
  父亲表情刻板,不苟言笑,几乎没有任何肢体语言。他说话一急,便有些口吃,因此,他说话很慢、很简短,但语气很坚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父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过良好教育,说话从不带粗口,即使发脾气骂人,也是如此。
  
  父亲出任山东省主席后,依然保持老西北军的简朴传统。他平时穿一身灰布军装,白布袜,黑布鞋,与士兵的区别仅在于不打绑腿,只有在阅兵或谒见蒋介石、冯玉祥时才认真打上绑腿,这时再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名大兵。他若是去南京或北平开会,会正式一点,换上黄呢军装或一袭长袍。
  
  父亲一生与裘皮、绸缎无缘,但也有例外:他有一件羊皮军大衣,那是当年冯玉祥赏他的,留作纪念;父亲爱用白绸手绢,母亲曾对我说:“你爸爸身上最讲究的就是这两块手绢了。”
  
  父亲当过骑兵团长,平时又酷爱骑马,但他从不穿长筒皮靴。父亲晋升二级上将后,南京方面发给他一套金碧辉煌的军礼服,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他一次也没穿过,连着装照也没有。
  
  父亲之所以如此,并非出于低调,而是觉得穿上这样一套行头像舞台上的戏子,很滑稽。他从来不戴任何勋章、奖章,也并非出于谦虚,倒是因为自负,他自命战功卓着,尽人皆知,无须戴那些小零碎儿来炫耀。
  
  父亲吃饭很随便,平时在办公室单独用饭,每餐两菜一汤,都很平常。他爱喝酒,尤其爱喝老家酿造的老白干。下酒菜永远是两小碟,一是香椿炒鸡蛋,一是小葱拌豆腐。父亲酒量很大,每次饮半斤白酒毫无醉意,但也会以此为度,从不酗酒、醉酒。
  
  父亲的烟瘾很大,而且只吸软装大号哈德门牌纸烟,当时这是一种很大众化的烟,有钱人一般都要吸罐装“绿炮台”。父亲吸这种廉价烟也未必是出于节约,可能是他在长期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养成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46 | 查看全部
 二
  
  父亲出身“草根”,也许是曾经遇到过太多的不公平,他坚持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从来不乘人力车和轿子。他认为世界上最不平等的事莫过于人拉人、人抬人。他严禁家中仆役称呼主人为“老爷”“少爷”。于是,我们弟兄三个分别被称为“大学生”“二学生”“三学生”。一次,父亲偶然听到一个仆役管我二伯叫“二爷”,立即尖刻地训斥他:“你就那么爱当孙子?”从此,“二爷”变成“二先生”。
  
  父亲并不嗜赌,私生活也是严肃的。父亲与青岛市市长、海军第三舰队司令沈鸿烈私交甚笃,他每次去青岛,沈鸿烈必盛情招待。
  
  一次,沈鸿烈向何思源谈起父亲当年去青岛的往事,说:“韩先生这个人真奇怪。你说他好赌,他只打打麻将,而且打上几圈就让给别人;你说他好嫖,他常常睡干铺。”自以为对韩复榘的脾气秉性相当熟悉的沈鸿烈,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是个骄傲的人,他自尊、自信、自负,他的“傲”在西北军是有名的。
  
  若干年后,何应钦与何思源谈起父亲之死,何应钦说:“韩被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听命令,二是刚愎自用。”
  
  西北军人都知道,韩复榘胆大包天。有人说:在韩复榘的字典里,没有“怕”字。父亲当年发动“甘棠东进”,率领一万子弟兵与十几万西撤的大军背道而驰,擦肩而过,令人瞠目。
  
  当冯玉祥雄踞北国、如日中天时,父亲敢于离他而去;中原大战结束,西北军土崩瓦解,冯玉祥走投无路,父亲把他恭迎到泰山,完全不考虑蒋介石的感受;石友三被“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正、副总司令联手打垮、通缉,只有父亲不怕结怨蒋介石、张学良,把落魄的石友三藏进山东省政府。
  
  七七事变后,当时备受官方与民间误解的张自忠逃离日本人控制的北平,首先想到的是去济南,而不是别的地方,因为他最了解父亲的性格。父亲桀骜不驯,率性自由,从不轻易服从,对绝大多数国人早已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人身依附关系,有一种本能的抗拒。
  
  傅瑞瑗于上世纪80年代说过这样的话:“韩先生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受一点气,不能忍,太容易冲动,‘小不忍,则乱大谋’,最终落一个悲剧的结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6:58 | 查看全部
 三
  
  父亲每月薪俸675元,特别办公费1000元,特别开支费2万元,这些都是在预算以内。特别开支费包括支付顾问、参议的薪水、车马费,以及馈赠、应酬等项开支。另外如冯玉祥带一营卫兵在泰山居住两三年,亦由此款供给。
  
  父亲去世后,何思源曾追问财政厅长王向荣,韩复榘是否还有其他收入。王说,财政厅有一项牌照税收入,每年十二三万元,全部给韩主席。这样,韩复榘个人每月可自由动用的钱不过3万元。“纵令侵吞贪污也是有限度的,比之那些贪得无厌,拥资亿万的大军阀,真是小巫见大巫。
  
  父亲生前曾有三处房产:一处在北平,是张学良送的;一处在青岛,是沈鸿烈送的;一处在南京,人称“韩公馆”,只有这处房产是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自己花钱建造的。当时各省疆吏,为表示服从中央,纷纷在南京购置房产,他当然也不能例外。
  
  “韩公馆”建成后,冯玉祥一家搬进去住,直到南京沦陷,房屋毁于炮火,父亲及我们家人一天也没住过。
  
  父亲不敛财,也不理财,究其原委,主要是没兴趣。在西北军时期,军中就流传“大大咧咧韩向方”之说。无论是在西北军,还是在山东,父亲即使算不得穷人,也绝不是什么有钱人。
  
  西北军解体后,前西北军人纷纷投资银号、公司、货栈等,即使副官、参谋也动辄入股几万、十几万,而父亲仅在东亚毛呢公司有股,此举纯属为公司董事长宋棐卿捧场,并非为牟利。
  
  父亲有没有贪污受贿,山东的民营企业家最有发言权。黎重光回忆当年在山东捐款赈灾的事:“1931年,山东境内黄河泛滥,韩复榘发起募捐,赈济灾民。我适在天津,中兴总公司给我一电,叫我到济南见韩,面交捐款两万元。总公司又给我一信说,韩复榘好名,要投其所好,钱花在刀刃上。我发一电致韩,告以中兴公司捐款数字。他复我一电,欢迎我去。我到济南,先在交通银行办好两万元支票,亲自送交韩复榘。他大为高兴,在珍珠泉北面一厅中设宴款待我……韩复榘自命清廉,对于他的拉拢不能用金钱,而要用别的办法,如前面已讲过,响应他的号召,捐款赈济山东水灾。”
  
  父亲个人生活很节俭,但该花钱的地方则出手大方,从不吝惜。老长官冯玉祥及其卫队住在泰山,每月9000元的开销全部由父亲个人可自由支配的3万元中支付;一些前西北军袍泽、北洋政府时代的失意军人、下野政客找到济南来,父亲都冠之以顾问、参议的名义,按月送钱。这些钱也同样来自父亲个人的“特别开支”。
  
  父亲个人还资助过不少家境贫寒的青年学子和军官到国外留学,每年按期汇款到国外,直至离世为止。反之,父亲对某些南京政府大员的“敲竹杠”却一毛不拔。贺耀祖曾任蒋介石的参军长、徐州行营主任、军委会参谋本部第二厅厅长。一次,贺耀祖致信我父亲,说南京同事薪水皆不够开销,拟向父亲“借”18万元,以便偿还债务。
  
  地方官主动向京官“进贡”,本是官场约定俗成之潜规则。父亲不识时务,等人家京官都放下身段张嘴“借”钱了,他居然还不答应!孙桐萱劝他:“不能多借,可以少借,需要应付一下,敷衍敷衍面子。”他仍是不“借”。后来据孙桐萱说:“此事不但得罪了贺本人,当然也得罪了南京方面的另外一些人。”
  
  上世纪30年代,有记者发现名妓赛金花尚在人间,困居陋室,一时间,赛氏又成为新闻人物。
  
  1936年秋,父亲从报上得知赛金花的消息,以其垂老之年,贫病交加,晚景堪怜,乃资助她国币100元,由国文学校转交。此事公诸报端,一时传为佳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7:12 | 查看全部
 四
  
  坊间流传父亲的笑话很多,无非是说他没文化,是个大老粗。
  
  有人以为行伍出身的韩复榘只是一介武夫,略通文墨而已,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父亲出身耕读之家,我祖父是一位秀才,以教私塾为业。父亲自幼随祖父在塾读书多年,对儒家的典籍有根基,参军后南征北战,但仍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
  
  当代山东着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撰文称:“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至于韩复榘在民间传说中已成为粗鲁无知的军阀典型,其实不确。笔者幼年时,曾瞻望其风采,颇有老儒风范,其诗亦合平仄,通顺可读。”
  
  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韩复榘作战勇敢,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著名学者、教育家于植元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讲:“有一年,我和侯宝林先生在一起半个多月,我说,你那个相声《关公战秦琼》得改,为什么?因为韩复榘虽是军阀,但他是一位学者。他的古文字学、音韵学的修养很深,诗写得好,字也不错。记得黄侃先生有一次在北京讲学,回来很激动地说:‘我发现了一个人才——韩复榘,那么多人听我讲学,只有韩复榘全懂。他对古音韵学超出一般人的理解。他诗写得好,字写得好。’沈阳故宫里有他的字。写文艺作品的人误会了他,他们是把山东督军张宗昌的事给韩复榘安上了,相声上这么一讲,韩复榘就是鲁莽之人了,这个东西很可怕。所以我们现在不学历史,只看文艺作品,看电影,听相声,以后还不一定把人都教成什么样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7:23 | 查看全部
监狱里的物理学家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220次   这事儿听起来像个小说。
  
  一位美国大学教授,在网上碰到了一个比基尼模特。一来二去,模特告诉他,她已经厌倦了展示比基尼,厌倦了男人的目光,她想要个家,要个孩子。而教授已离婚3年,饱尝了孤独的滋味,想要个妻子……教授提出跟模特见面,模特没有拒绝。刚好,模特正在南美拍摄,两人约好在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岛见面——事情看上去如此顺利,以至于教授甚至乐观地把车停在了机场。
  
  机票是模特订的,从加拿大转机到玻利维亚。然而,在转机途中,教授发现自己的机票——模特帮他买的电子票,意外失效。最终,到达玻利维亚已是4天后,模特已经跟着拍摄团队到了欧洲。她决定帮教授买票到她正在拍摄的欧洲小城。机票很快买好了,从玻利维亚到阿根廷再到欧洲,并附带了一个小条件,希望教授帮她把“遗漏”在玻利维亚的一只手提箱带过来。
  
  当晚,一个穿着严实、看不清面目的男人,在昏暗的路灯下交给教授一只手提箱。教授发现,箱子不是LV也不是爱马仕,只是个普通的黑色衣箱,还是空的。模特告诉他:手提箱对她有重大的“纪念意义”。教授把自己的脏衣服装进皮箱,上了飞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安检时,他被带到了办公室,几个警察逮捕了他,因为模特的箱子中藏着可卡因,重两公斤。
  
  这故事听起来曲折有趣,但它不是故事,它是真的。物理教授名叫保罗·H。福莱姆顿,68岁,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多次与物理学诺奖得主共同工作,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在业内声誉卓着,主要研究粒子、宇宙、暗物质。
  
  事情发生在2012年二三月间,之后,保罗被关进阿根廷的拘留所,关在40人的大屋子里,与大批吸毒、贩毒者在一起。经过狱友们的启发,保罗才意识到自己使贩毒集团损失了两公斤可卡因,他开始害怕“贩毒集团会惩罚那些没完成任务的人”。
  
  因为没有储蓄的习惯,保罗没有任何积蓄——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机票需要模特出钱。老头请不起私人律师,只能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律师为他辩护。其间,北卡大学曾想解聘他,终因终身教授群体的反对和几位诺奖得主的签名抗议信而作罢。
  
  长达数月的审判,让保罗成了智商极高、情商极低的典型。他50岁的前妻出面作证:“他的情商像个3岁小孩。”据说,与前妻离婚后,保罗把自己下个妻子的年龄调到了20岁至35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育能力。保罗找到模特的另一个理由是,他认为,作为一个聪明程度堪称人类前1%的科学家,与一位漂亮程度堪称人类前1%的美女结婚,是个门当户对的搭配。
  
  法律流程漫长,几乎有8个月。其间,保罗坚持用监狱的电话指导博士生,坚持审稿,甚至还写了篇学术文章。10月22日,他的文章在预印本网站上刊出,在文后的致谢中,他写道:“感谢Devoto监狱为我提供了大量不受打扰的时间。”
  
  11月19日,庭审终于开始,保罗被判4年零8个月有期徒刑。判决后,他对前去采访的《纽约时报》记者吐露了自己的愿望:“我的理论能被实验证实。”那样,他就可以站上瑞典的领奖台,拿到奖金,请得起律师了。
  
  保罗曾与3位诺奖得主进行过合作,迄今为止,只有11位理论物理学家做到过这一点,其中6人已获诺奖。他说:“按照这个逻辑,我获得诺奖的概率大约是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9:27:33 | 查看全部
大爱无敌时间:2013-09-08 作者:未详 点击:223次   刘伯承的二儿子问他:“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未听您提过?”刘伯承沉思很久才说:“你问我的这些问题,使我想到的是千百万的年轻寡妇找我要丈夫,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找我要孩子,我心里很不安。”
  
  晚年的刘伯承坚决拒看一切战争片。他说:“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个家庭啊!就因为这个,每次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我至今仍看到他们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