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0 16:21:08
|
查看全部
现实中,这种植入芯片提高作战能力的设想并非第一次出现。美国国家科学院2010年5月公布了一份报告指出,神经科学可以大大改进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比如,士兵携带数字芯片“助手”上阵,这个“助手”可以通过电磁波侦察出附近存在的威胁并发出警报,如果“助手”系统崩溃,生物探测器能向中央指挥中心发出信息,增派援军。
而去年10月,科学法则网站发表的一篇论文与科幻片更相似:脑机接口技术能打造出“超级战士”。比如,装有一枚大脑芯片的分析师将能够很快地完成海量情报数据的筛选,而与计算机搜索算法融为一体的战斗机飞行员将能够迅速锁定敌方目标。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像这一技术应用于生活中。比如把装有英文单词的芯片装入学生大脑负责记忆的区域,从此不必忍受背单词之苦。
注定“难产”的超级战士
“超级战士”的设想听起来确实神奇,但是目前看来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待解决。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洪波坦言,以“超级战士”而言,即使将含有计算机算法的芯片植入大脑,芯片也无法工作,因为不知道脑神经如何与芯片连接。
脑神经与芯片连接,就像国际空间站与一节火车对接,前者比后者复杂得多。电脑芯片有自身工作语言,大脑也有。遗憾的是,“我们还不知道大脑如何思维,也不清楚信息如何编码。只有这些都搞清楚了,‘超级战士’才有可能出现”。
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林龙年同意这一看法,“现在对大脑原理研究并没有突破。目前对脑神经的研究就像面对一个黑箱,既不能打开,也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内部状况,只能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确定大脑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大脑在什么位置计算、记忆,也就无法确定芯片应该植入何处,如何接入数据,更不要说让芯片数据进入人意识范围并控制。”
除了脑神经学方面的困难,“超级战士”还要克服生理上的排斥反应。这个过程需要服用药物减轻排斥强度,再由神经刺激法,把人的某些神经钝化。这些并不容易做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