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39:44 | 查看全部
  李清照写自己还没出嫁,“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荡完秋千,流点香汗,衣衫轻薄,这画面,那叫一个性感。咦,有帅哥来了,想走不舍得走,想看又不敢看,靠着门回眸望一眼,假装在闻花香。这首词的主题,就是绯闻少女,其中心思想,就是哪个少女不怀春。
  
  结了婚,更可以明目张胆秀恩爱了。“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老公呀,我近来又瘦了,不是因为酒喝太多,而是因为想你入骨啊。“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都成骨感女生、纸片美人了,老公,你真的不心疼吗?
  
  难怪赵明诚怜她爱她,这样敢爱敢恨的女子,简直像现代穿越过去的呀。李清照不仅在情场大胆率真,在文坛也够狂妄,她写了《词论》,将北宋最当红的大词人一一批评了个够。柳永?太俗!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三个人是学问大家,但写起词来,基本上就是把诗改得参差不齐就冒充词嘛,山寨啊山寨。大家都听懂了吧?说这么多,结论就是,整个北宋只有一个像样的词人,就是李清照嘛,这真的不是小S附体?
  
  于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使用单向度评价。李清照当然有贤淑优雅主流的一面,但99%的大众都以为这是李清照的全部,拒不承认她也有狂放不羁的时候。
  
  2。对于没有癖好的人要警惕。李清照爱玩、爱喝酒,这正说明她的人格完善了,可爱了。明代文学家张岱就说了句很经典的话,人无癖好不可交,无痴者无真情也。完美的人往往都是心机鬼、虚伪达人,如果碰到这样没有任何怪癖的人,要先做好被算计的心理准备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39:55 | 查看全部
户外真人秀:观众看得嗨,主创累cry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2014年下半年,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成为市场主流,为了收视率,明星们在镜头前各种被虐,引来粉丝一片疼惜;在镜头后的工作人员比明星还要虐,但他们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拍摄之苦最难尝:徒手搅粪,累到吐血
  
  《极速前进》第四期节目,贡献了今年户外真人秀的“最反胃任务”——在印度斋浦尔,陈小春、郑伊健、钟汉良等要亲手将牛粪团成一团糊在墙上,明星们只搅了几次,就惹得钟汉良直
  
  呼“这辈子不会再有第二次”。
  
  除了挑战心理极限,户外真人秀更多地挑战着身体极限,其中对摄像师的体力挑战最大。
  
  拍摄《一年级》时,节目组在教室里设置了一处暗柜,摄像师需要钻进去捕捉孩子们上课时的各种细节。可是暗柜里空间狭小透风性差,每个躲在柜子里的摄像师都要靠意志力来支撑。拍摄结束后,每个藏在柜子里的摄像师基本都需要有人搀扶着,让血液逐渐流通,才能重新自如行走。
  
  后勤跟不上:冷水泡面吃馊饭,大姑娘野地如厕
  
  在拍摄《奔跑吧,兄弟》韩国特辑当天,工作人员的盒饭早上8点就送了过来,由于济州岛日照特别强,饭到中午开吃时已经馊了,只能硬吃下去。
  
  能与“馊盒饭”打个平手的,是另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冷水泡面”。录完当天节目已经是半夜12点,艺人因为节目需求有烤全羊和美酒,工作人员就只有泡
  
  面,而且要求10分钟内吃完,来不及烧开水,“于是我吃到了人生中第一次冷水泡面,吃完就在火堆旁开会,一直开到凌晨两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0:05 | 查看全部
 但相比如厕问题,这些都不算什么了。《囍从天降》拍摄第一天,节目组颠簸了6个小时才到杨山村,三个女孩下车后却找不到厕所。“你们女孩,往那边山坡上走。”一个同事喊道,三个人走了很远,终于找到了一个两面靠山的小山坳。一个90后的姑娘仰天长啸“下辈子一定要做男人”!
  
  最怕出意外:大风吹垮道具棚,明星受伤当场缝
  
  户外真人秀得靠天吃饭。《极速前进》的印度站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节目组搭了一个当地风格的棚子,明星们要在棚子里完成给石膏像涂颜色的任务。本来一切正常,可突然就风急雨大,等到李小鹏开始拍摄时,风已经大到把棚子吹得摇摇欲坠,为了保住辛苦搭建的棚子,节目组不得不爬上棚顶进行加固,但一切补救都不及大风大雨来得迅猛,眼见棚子保不住了,所有选手和工作人员紧急撤离,5秒钟后,整个棚子垮塌了。
  
  户外真人秀越玩越虐,各种意外受伤少不了,所有节目组里必备医疗保障人员。李小鹏在漂流环节耳朵进水引发旧疾,耳朵出血;辰亦儒的眼睛被撞到,好在没什么大碍。《奔跑吧,兄弟》韩国站,李晨跟金钟国“决斗”之后消失不见,就是因为光荣负伤——被金钟国甩飞撞伤眉骨,最后缝了22针。
  
  相比而言,工作人员为了拍摄也有不少挂彩的,身体不适者更多。
  
  亲历伤痛的小C回忆道:“在美国站撞伤大腿,在印度被暴雨淋到拉肚子发高烧,在阿布扎比的沙漠里脸被晒肿……太多了,脑袋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很多个当时觉得要崩溃要大哭要骂人想回家要辞职的不同场景。”
  
  为何辛苦也愿干?赚得多见识广,也有人是真爱
  
  一位摄像师把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称为“跟拍狗”。户外真人秀节目组把女人变成了男人,再把男人变成了“狗”,为何还有那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
  
  首先,激情源自年轻,当然,也有人是因为理想,《极速前进》的美术设计表达了他的荣幸与骄傲:“我和各个国家的艺术指导合作,去了一生可能都不会再去的世界角落……累不算什么,舒服是给死人留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0:16 | 查看全部
海峡对岸的那个男生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信佐:
  
  我不曾叫过你的名字,也从未向别人提起,因你是我内心的一处隐秘,说出来,怕遭人非议。先来讲讲我怎么认识你的,那是一个极其狗血的开端。
  
  我大学学的是英语,我学会了翻墙上网,交到一些外国朋友,也有了自己的脸书账号。那一年,你也在脸书里安家落户了,但我并不晓得。
  
  直到五年前,我交了个非常难缠的男友,他盘问我的一切行踪,限制我和异性交流。我忍无可忍,趁他外调期间提出分手,他却一心觉得是我结交了新欢,非要看看情敌的模样。然后我很随意地,真是很随意地,在脸书上找了张照片发给他。是的,我用了你的照片,因为你长得够帅,可以瞬间浇灭他的气焰。抱歉,我无法和你事先商量,这句抱歉藏了五年。
  
  许是让你无辜当了道具,我多少有些不安,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关注起你来,只当作闲暇的调剂,或了解台湾同胞的窗口。我说的鼠标,你叫滑鼠;我说的博客,你叫部落格;我说的电子监控,你叫测速相机;我说的地铁,你叫捷运;我称右边宝岛,你喊左边大陆;我敲着简体中文,你用着繁体汉语。我们有很多相似,又那么不同,因此我从不去打扰你。
  
  说来有趣,去年我开始给杂志社投稿,有一篇小说的主角,借用了你的名字。那是我头回发表作品,在一家大型刊物上。或许那次之后,我潜意识里把你看作了幸运星,对你的留意又多了几分。尽管如此,形式上也并无突破,仍是不时翻阅你的动态,不经意地评论两句,你会偶尔点个赞,或极稀有地回复我。你有你的圈子,我有我的世界,虽说网络时代,人们的交际范围无限扩大,却也衍生出许多隐患,我们不清楚网络那头的人是谁,有着什么目的,或许因为生活忙碌,也无暇了解。总之,这么久以来,我们从未熟络过,你大概根本想不起我。
  
  有一瞬间,我会觉得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0:26 | 查看全部
 我知道你的身高体重,记得你的生日星座,懂得水瓶男的奇思妙想和善感纠结。
  
  我知道你出生在嘉义,十六岁到台中求学,后来辗转到台北。
  
  我看过你从十二岁到现在,十几年间的蜕变相册,也读过你的一两则恋爱经历。
  
  我知道你尝试过杂志编辑、艺术设计、市场调查、网游管理、发廊经理、商场导购、进柜撤柜等各种工作,是小有名气的“打工达人”,还因此上过三次电视。
  
  我知道今年7月12日,你和朋友合资的咖啡厅,在台北东区开业。
  
  我知道你2009年骑着摩托环岛,也看过你游日本的照片,读过你来上海体验生活时写下的杀价心得。
  
  我和你神交已久,但知道得越多,越不敢告诉你。毕竟发现有人在暗中窥视自己,一些人会反感。如果说,两个人的相遇是缘分,那单方面的“遇见”是宿债,抑或恩赐?你始终向我展示着勤奋刻苦的一面、青春时尚的样貌和人生多彩的风景,我毫无妄想,只想谢谢你,另外有点可惜,你不知道我。
  
  我决定了,如果这封信得以发表,我会把当期的杂志寄给你。无论你能否读到信的内容,我都会继续默默关注你,祝福你。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跨越海峡,到你的店里坐坐,尝一口你朋友做的蛋糕,希望上面抹着你阿母收购的蜂蜜;点一杯你熬煮的奶茶,我知道,那里面有你阿爸精炒的茶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0:37 | 查看全部
残疾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73次

  母亲早早关掉店面回家了,台风天本来不会有人出门的。父亲也如期做完上午的锻炼回来了。我起身要去关上门,却被父亲叫住:“为什么关门?”
  
  “台风天,不关门待会儿全是水。”
  
  “不能关,我待会要出门。”
  
  “台风天要出什么门?”
  
  “我要锻炼。”
  
  “台风天要做什么锻炼?”
  
  “你别害我,我要锻炼。”
  
  “就休息一天。”
  
  “你别害我。”
  
  父亲连饭都不吃了,拿着拐杖就要往门外挪去。
  
  我气急了,想抢下拐杖,他拿起拐杖就往我身上打。打在手臂上,马上是青色的一条。母亲赶紧起身去把门关上。父亲咆哮着一步步往门口挪,他右手要拿着拐杖维持平衡,偏瘫的左手设法打开那扇门,却始终打不开。
  
  他开始用拐杖死命敲打那门,边哭边骂:“你们要害我,你们要害我,你们就不想我好,你们就不想我好。”
  
  那嘶喊的声音锐利得像坏掉的拖拉机拼命发动产生的噪声。邻居开始有探头的,隔着窗子问怎么了。
  
  我气急了,走到门口,把门打开,你走啊你走啊,没有人拦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0:49 | 查看全部
 父亲不看我,用拐杖先探好踩脚的点,小心翼翼地挪动那笨重的身躯。身体刚一出门,风裹着暴雨,像扫一片叶子一样,把他直接扫落到路的另一侧了。
  
  他躺在地上,挣扎着要爬起来。我冲上前要扶起他,他显然还有怒气,一把把我推开。继续一个人在那挣扎,挣扎,终于瘫坐在那了。
  
  母亲默默走到他身后,用身体顶住他的左侧,他慢慢站立起来了。母亲想引着他进家门,他霸道地一把推开,继续往前走。风夹着雨铺天盖地。他的身体颤颤悠悠、颤颤悠悠,像雨中的小鸟一样,渺小,无力。邻居们也出来了,每个人都叫唤着,让他回家。他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往前挪。
  
  挪到前一座房子的夹角处,一阵风撞击而来,他又摔倒了。
  
  邻居要去帮他,他一把推开。他放弃站起来了,就躺在地上,像只蜥蜴,手脚并用往前挪……
  
  最终他彻底筋疲力尽了,才由邻居帮忙,把他抬回了家。然而,休息到四点多,他又自己拿了拐杖,往门口冲。
  
  那一天,他就这样折腾了三次。
  
  第二天,台风还在,他已经不想出门也不开口说话,甚至,他也不愿意起床了。躺在床上,茫然无措的样子。
  
  没有声息,但他的内心里某些东西确实完全破碎了。这声音听不见,却真实地弥漫开,还带着味道,咸咸的,飘浮在家里,仿佛海水的蒸汽一般。
  
  他躺在床上,仿佛生下来就应该在那儿。
  
  不言不语了几天,他终于把我唤到床前,说:“你能开摩托车带着我到海边兜兜风吗?”
  
  那个下午,全家人七手八脚总算把他抬上摩托车,和负责开摩托车的我,用一块布绑在一起。
  
  秋天的天光雪白雪白,像盐一样。海因而特别好看。我沿着堤岸慢慢开,看到有孩子在那烤地瓜,有几个少年仔喝完酒,比赛砸酒瓶子,还有一个个挑着箩筐、拿着海锄头的渔民,正要下海。
  
  父亲一直没说话。我努力想挑开个什么话题。我问:“以前不是听说你收的兄弟,是这片海域最牛的帮派的吗?那条船上的人在向我们招手,是你以前的小弟吗?”
  
  他在后面安静得像植物一样,像他从来不存在一样。
  
  回到家他才开了口:“好了,我心事了了。”
  
  我知道,他认为自己可以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1:46 | 查看全部
从来都没忘记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265次

  《快乐大本营》有一期是电影《匆匆那年》专场,主演彭于晏、倪妮、魏晨、郑恺、张子萱等现场纷纷爆料了各自上学时的初恋秘事,魏晨说了一段关于初恋的故事。“认识这个女生是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上,那个时候第一次见她,后来很奇妙的是在下一个学期,我们俩就变成同一个班的同学了,然后好像是她跟我讲过,还是听她的朋友讲过,她很喜欢吃那个大白兔奶糖,然后我就每天下午上学之前在她铅笔盒里放一颗大白兔奶糖……”
  
  最后魏晨输掉了游戏,惩罚是在节目现场给初恋女友打电话。
  
  再次拨通电话的他,脸上露出了难以捕捉的笑容,可他还是忍不住用哽咽的声音说出了那句:“喂,你好。”他有些语无伦次,有些不好意思,他的眼眶红了,眼睛里都是泪。后来他索性蹲下来讲电话,“蹲下来”这个举动其实也是一种无措的表现,如果真的是云淡风轻,完全可以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跷跷二郎腿什么的,嘘寒问暖地说几句也就罢了。而魏晨没有,他表情里的微妙变化在特写镜头下一览无余,眼中闪动着的泪光也暴露了他的真实心情,正如他自己微博写的那样“那年很美”,是的,无论多久,这段记忆都是美的,无论多久想起来,心情都会如当年一样,悸动不已。节目播出之后,“魏晨初恋女友”在网上掀起了热议,一度登上微博热门话题第一,网友们都在感慨:“他的声音在笑,泪在飙,电话那头的她可知道”“哪里有什么突然想起,其实从来都没忘记。”
  
  这种无论何时都能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情愫,也许就是所有人的匆匆那年吧。那一年,爱悠悠,恨悠悠,一切都匆匆而过,在层叠的岁月中,只留下清浅的记忆痕迹,不痛,亦不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1:58 | 查看全部
人生除以七
时间:2015-03-12 作者:未详 点击:5897次

  漫漫人生路,我开始有意识地除以七,听听自己,也听听光阴的脚步,看看自己,也看看历史的轨迹,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5岁那一年,我的母亲去世,我人生的记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记忆中那年夏天,院子里的老槐树落满一地槐花如雪,我穿着一双新买的白力士鞋,算是为母亲戴孝。母亲长什么样子,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只记得姐姐带着我和两岁的弟弟一起到劝业场的照相馆照了一张全身合影,特意照上了白力士鞋,便独自一人去了内蒙古修铁路。那一年,姐姐17岁。
  
  七年之后,我12岁,读小学五年级,用节省下来的早点钱,买了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是本《少年文艺》杂志,一角七分钱。我人生读到的第一篇小说,是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马戏团来到了镇上》。讲的是马戏团第一次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两个来自农村的小兄弟,没有钱买入场券,便帮助马戏团把道具座椅搬进场地,换来了两张入场券。坐在场地里,好不容易等到第一个节目小丑刚出场,小哥俩就累得睡着了。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那样深刻,小说里的小哥俩,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弟弟,也让我迷上了文学。我开始偷偷地写我们小哥俩的故事。
  
  19岁那一年的春天,我高中毕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初复试都通过,录取通知书也提前到达了,但“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大学之门被命运之手关闭。两年后,我去了北大荒,把那张夹在印有毛体中央戏剧学院红色大字的信封里的录取通知书撕掉了。
  
  26岁,我在北京郊区当一名中学老师,那时我已经回到北京一年,是因为父亲突然脑溢血去世,我才无奈回京的。熬过了近一年待业的时间,才得到教师这个职位。和父亲一样,我也得了高血压,医生开了可以只工作半天的假条。每天下午,我骑着自行车回家,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叫《希望》。在那没有希望的年头,小说的名字恶作剧一样,有一丝隐喻的色彩。
  
  33岁,我“二进宫”,到中央戏剧学院读二年级。那一年,我有了孩子,1岁。孩子出生的那一年,我在南京为《雨花》杂志修改我的一篇报告文学,那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报告文学。我从南京回到家的第二天,孩子呱呱坠地。
  
  40岁,不惑之年。有意思的是,那一年,上海《文汇月刊》杂志封面要刊登我的照片,打电报要我立刻找人拍照寄去。我下楼找同事借来一台专业照相机,带着儿子来到地坛公园,让儿子帮我照了照片,勉强寄去用了。那时,儿子8岁,小手还拿不稳相机,照得晃晃悠悠的。
  
  47岁,我调到了《小说选刊》。大学毕业之后,我从一名大学老师变成《新体育》杂志的记者,又几经颠簸,终于来到中国作协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以为这里是文学的殿堂。
  
  54岁,新世纪到来,我自己却乏善可陈。两年之后,儿子去美国读书,先在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后到芝加哥大学读博士,都有奖学金,是他的骄傲,也是我的虚荣。
  
  61岁,大年初二,突然的车祸,摔断脊椎,我躺在天坛医院整整半年。家人朋友和同事都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相信他们说的,我相信命运。福祸相依,我想起在叶圣陶先生家中看过的先生隶书写的那副对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68岁,正好是今年。此刻,我正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旁边儿子的房子里小住,两个孙子已经一个跟一个地出世,一个两岁半,一个就要5岁,生命的轮回,让我想起儿子的小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子。
  
  回顾自己每个七年,竟然这么快就将人生一本大书翻了过去。

  人生除以七,在生命的切割中,人们容易看到人生的速度,体味到时间的重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22:42:08 | 查看全部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时间:2015-03-12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一
  
  在我上学的22年(1987—2009)中,充满了坎坷与风雨。
  
  7岁时,母亲想让我上一年级,因为交不起钱,只好先上幼儿园,荒废了一年宝贵的时间。12岁时,家里勉强让我上到五年级,我差一点因为交不起考试费用,而失去参加小升初考试的机会。班主任老师来我家做工作,可是,家里实在没钱。结果,班主任代我交了钱。我考了全乡第二名。然而,这个成绩丝毫没有给我带来喜悦,相反,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我家从哪里能弄到学费。邻居家的孩子都没有考上,却因为有钱,可以花钱上初中。当他们兴高采烈、欢声笑语地去镇上上学时,我只能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村里有个好心人,也是同一姓的家里人,想资助我上学,我很高兴。可是,很快希望就落空了。因为他家里人的反对,他也不得不放弃资助我的想法。
  
  那一年秋天,同龄人都在新学校上学,可我,只能在家里放牛。那个秋天,我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和我家共养这头牛的大爷,总是批评我放牛不认真,说牛儿没吃饱。满怀委屈的我,也不争辩,只是在想,我不适合放牛吧。
  
  人是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的。1980年我出生于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我爷爷有三个孩子,我父亲是老小。奶奶在我出生之前不久就去世了。大叔脚残疾。二叔是个瞎子,很早就去世了。父亲读过新式学堂,但为人怯懦,没有主见,且不会生活。母亲则好强。我8岁时,爷爷病逝,家中无一分积蓄,多亏一位医生资助了20块钱,才最终办了丧事。爷爷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母亲无奈,开始四处做生意,一开始是收破烂,后来是做蔬菜生意。
  
  虽然20世纪80年代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我们那个小山村还是笼罩在一片诡秘、落后、封建的风气之中。当我母亲第一次穿连衣裙回家时,全村都沸腾了。随后,她认识了一个生意上的异性朋友,带他回家时,全村更是乱成一锅粥。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大叔以及母亲的那个朋友睡在一起。突然,有邻居急匆匆地大叫开门,父亲起来开了门,一帮人就像凶神恶煞的土匪一样夺门而入。一群妇女稳住了我母亲,一群男人则冲进我们睡觉的里屋。他们将母亲的朋友抓起来,推搡着带到老屋大厅。第二天,他们把他送到了村公所,我看见有村干部在审问,有干部在做笔录,全村人都围在外面看热闹,那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
  
  母亲性格暴躁又很好强,经常与邻居吵嘴、打架,而父亲又软弱,因此母亲和我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辱。有一件很屈辱的事,现在想起来,依然让我很痛苦。那时我还很小,一个邻家妇女和我母亲吵架,结果她拿起淘粪的粪勺盖在我头上。在农村,这种做法是很恶毒的,其用意也很明显,是希望我永远晦气,永远也长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