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13 | 查看全部
不运动,意味着没有认真上大学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77次

  在加州只待了一个多月,我就身不由己地爱上了运动—不是某一项运动,而是“运动”这一生活方式。
  
  走进我访学的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校园,学校运动队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上面写着:“学习和运动是我们的傲人传统。”原来,美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巧妙地把运动和学习融合在了一起。
  
  我的朋友小孙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理科男,来UCSD交流一个学期。某天晚上8点多,他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健身房人山人海”。这个“人山人海”的健身房位于学校新建的RIMAC运动馆内,室内面积达1100平方米,可容纳上百人。
  
  小孙告诉我,他的3位室友—两个美国人和一个印度人都在健身。在他们的“刺激”下,以前以学习为主的小孙实在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也加入了健身的队伍。
  
  我的另一位中国朋友Penny即将完成在美国的学业,她在忙着找工作之余,也坚持健身,每周都和室友互相监督,一起苦练腹肌。她的观点是:健身不仅能带来好心情和好身材,而且是融入美国社会的“门槛”,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她笑言:“在美国,如果身材不好有赘肉,甚至可能会被认为没有认真上大学。”
  
  学校对各类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动也不遗余力。UCSD在秋季学期提供的体育课程和运动项目约为两类:一类是长期课程,共计17类351门,细致到有氧运动、球类运动、武术、舞蹈、水上运动,等等;另一类是短期项目,共计8种50个,如户外探险。
  
  这些课程项目,聘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或资深的运动爱好者担任教练,向所有的在校学生、学者开放,大部分免费,只有极少数会收取少量授课费。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我也选修了以前从没尝试过的柔道课。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这不是必修课,也不是选修课,而是完全不算学分的“兴趣课”。
  
  班上只有几个同学,柔道老师已经在高校兼职教了20年柔道,而他的本职工作竟然是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21 | 查看全部
爱丁堡的三件小事
时间:2014-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一次网络“骂战”
  
  伦敦奥运会期间,我在伦敦和一位留学生朋友吃饭,谈到英国人的禁忌,他举了个学校的例子:有的大学生卫生搞得很差,清洁工在门口皱着眉头说:“乱得像猪窝。”这时候只要淡淡地回一句:“你这是歧视吗?”那老兄马上脸色大变,连连说“我道歉”,然后落荒而逃。
  
  英国人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但他们说话偏偏有很多“雷区”,简直除了天气和首相谁都不能骂。这一点在咱国恰恰相反,在很多领域百无禁忌,有时都让你搞不清哪个才是自由社会。我刚到爱丁堡第一个月,就领教到了英国人的“不自由”。
  
  由于对苏格兰历史感兴趣,到爱丁堡第二个月,我就想搞一个小调查,了解对《勇敢的心》的印象、对苏格兰独立问题的见解等等。找谁去调查是个问题,我灵机一动,女儿在学校的足球俱乐部踢球,俱乐部有一个用来发通知的公共邮箱,学生家长都会上去收看通知,家长们大多是苏格兰人,所以,我就把小调查发在公共邮箱里,家长都能看到。我挺佩服自己聪明。
  
  很快就收到了第一封信,这封信不仅回复了我,其他家长也都能看到。回信的大意是:这个公共邮箱是用来首发足球信息的,不是谈论政治的,所以我的问卷很冒失,他不愿意回答这些问题。这下给我闹了个大红脸,看来触动了他们的禁忌。“英国人给我个下马威啊”,我自言自语,然后发现收到第二封信,这封信也是公开的,所有家长都能看到。第二封信说道:“这是多么垃圾的话啊,他们刚刚到爱丁堡,谁都不认识,请教我们几个问题很正常。如果你不想回答可以私下拒绝,把这些话公开出来是很粗鲁的。我就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
  
  得,英国人打起来了,这下还闯祸了。据我的日常经验,这样的网上争论往往以一通对骂结束,再狗血一点会变成地面约架。我跟这些家长每周末都要见面,如果见了继续跟我较真,或者他们自己打起来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24 | 查看全部
战场上的疯狂炸弹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38次

  让战场陷入黑暗的石墨炸弹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使用了石墨炸弹,摧毁了南联盟几座大城市70%的电力系统,导致供电系统瘫痪。
  
  看来,石墨炸弹的威力确实不小。那么,石墨炸弹是如何攻击电力系统的呢?
  
  石墨炸弹主要是由非制导的战术弹药布撒器和子弹药构成的子母弹。每个布撒器中含有约200个子母弹,内装石墨纤维和少量炸药,每根石墨纤维直径为1/10毫米量级,石墨丝在空中呈飘浮状。
  
  在作战时,先由作战飞机把布撒器投放到目标区域上空,然后布撒器自动打开,撒播出成群带着小降落伞的子弹药,在目标上方爆炸。这些爆炸物释放出成团的石墨丝,搭接到高压变电设备或输电线路上,导致电力系统短路甚至发生爆炸,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最终使电网瘫痪。
  
  让战场变成火场的云爆炸弹
  
  美军在打击塔利班政权的空袭战中,使用了云爆炸弹,这种炸弹是世界上最大的常规炸弹,全长5米,直径1。5米,重量约6。8吨。
  
  这种炸弹的威力可杀伤5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目标,将方圆500米内的物体烧个精光。这种炸弹最初是在越南战争中被投入使用,美军用来清剿藏身于树林内的越南游击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再度使用它来对付战壕内的伊拉克士兵。俄罗斯军队近年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也曾使用过这种炸弹对付车臣游击队。
  
  云爆炸弹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达到冲击、震荡人员或装备等目标。云爆炸弹在被发射后,会在空中释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将整个目标团团包围。气体引爆时不但会造成极大的震荡气流,而且会将附近空间的所有氧气燃烧殆尽,造成局部缺氧,不但会殃及军事目标,更会祸及平民。
  
  摧毁卫星和导弹的电磁炸弹
  
  电磁炸弹可有效地摧毁空间中的各种卫星和来袭导弹。电磁炸弹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极强的电磁脉冲波,能量甚至远远超过自然雷电释放出的能量。电磁炸弹的威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电磁炸弹产生的电磁脉冲波将被所有带电的金属和天线接收,这种强大的电流将会损坏电网设备,从而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
  
  穿了“隐身衣”的炸弹
  
  炸弹也能够隐身?隐身炸弹是伴随隐身飞机发展起来的,其目的是降低被拦截的概率,增强突袭、攻击能力。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AGM-129型隐身巡航导弹,能将雷达波向各个方向散射,而且雷达截面不到0。01平方米,应用主动电子对抗装置,不易被雷达探测和跟踪。
  
  “见缝插针”的钻地炸弹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仅仅用17天时间就顺利完成了GBU-28A/B激光制导钻地炸弹的研制,该炸弹可穿透30米厚的泥土或6米厚的混凝土,有力地摧毁伊拉克军队的掩体。美国已为B-2A隐形轰炸机研制了900公斤级的“佳姆”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钻地炸弹。为了破坏和封锁机场跑道,英国研制了JP233反跑道钻地子母炸弹,母弹内装有30枚反跑道钻地炸弹和215枚防跑道修复的杀伤地雷。
  
  “杀人于无形”的次声炸弹
  
  次声炸弹是指装有能发射出大功率次声波设备的炸弹。它通过定向辐射抵达敌方,使人体随着次声波产生强烈的共振,以扰乱和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进而达到杀伤有生力量的最终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31 | 查看全部
 第二封信之后,我相继收到几封私下来信,有的对第一封信表示反对,有的简单回复了我的问卷,印象最深的是一封慰问信,这样写道:“我感到抱歉,你一定为他们的争论感到尴尬,但愿不会破坏你对苏格兰的印象,苏格兰人还是很热情的。顺便说一下,我是英格兰人。”
  
  我的调查是周五上午发的,正当我惴惴不安,当天下午收到最后一封信,第一封信的主人写来的:“我为上午的信感到后悔,不该发表那样的言论,周末了,心情不太好,真不好意思……”
  
  这就是一个小型公共事件的结果,这个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英国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通过辩论,使这个事件以理性的方式结束。我很佩服对我拍砖的那位“网友”,一个小小的网络空间,只有是非辩论和公共舆论,根本不具有强制权力,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在经过公共争论之后,这位苏格兰汉子竟让感情服从于理智,向我这个初来乍到的菜鸟沉痛道歉。这不可思议,尤其当我认识到,我去错了地方,谈错了话题,第一个不礼貌的其实是我的时候。
  
  这件事让我对苏格兰人颇有好感,当然,我不能说他们是英国人,那是禁忌。由于跟当地人接触机会有限,我对英国的政治运作、政府管理知之甚少,但我对一个组织了解不少,且感触颇深,就是我女儿他们学校的家长委员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33 | 查看全部
名校校训——塔尔萨大学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塔尔萨大学校训:智慧,信念,服务(英文:Wisdom,Faith,Service)。
  
  这则校训旨在勉励学子追求人生智慧,坚定理想信念,服务社会大众。智慧是情感和理智合一的能力,是使人得以超越虚幻的认识,从而获得把握真理的能力;信念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是行动的力量之源;服务社会指明行动的方向,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只有在此过程中,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校训号召学子秉持感恩的心,以所学所得回馈和服务社会,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ofTulsa,简称UT)是一所位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立于1894年,其前身是基督教会为印第安女童设立的提供初级教育的寄宿学校。俄克拉何马州位于美国西部腹地,南邻得克萨斯州,拥有美国最多的印第安原住民人口。该州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地理面积都居美国中游,有多条重要河流流经此地,石油、天然气产量居全美之冠。大学所在地塔尔萨市是该州第二大城市,它以优雅的居住环境而被评为“美国16个最佳居住城市”之一。
  
  塔尔萨大学是一所小型私立综合性大学,大学现有学生约4700名,其中国际生所占的比例接近14%。由于石油工业是俄克拉何马州经济的基础,石油工程类专业在塔尔萨大学得以充分发展,并成为该校实力最强的专业,其教学和研究水准在美国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中排名第4。该校商学院和法学院的声誉也在全美百强大学之列。另外,其美国原住民法研究、能源政策及立法、英语、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心理学以及产业心理学和部分工程领域的专业也有杰出的表现。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登的2015年“美国最佳大学”的排名中,塔尔萨大学的本科综合质量在全美大学中位居第88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46 | 查看全部
 家长“接管”了学校
  
  女儿上的是爱丁堡规模较大的一所小学,入学第一个月她就加入了足球队。这所小学共有十来支足球队,男女各占一半,教练全都是学生家长,他们作为志愿者,义务负责每周一次的训练和比赛,训练设施很专业,有位教练还曾当过职业队守门员教练。学校每年组织两次足球赛事,春季杯和秋季杯,男生女生分开,邀请本市五所小学来参加,各个年龄组都有,仅女足就有十几支球队参加。
  
  我全程观摩了去年的秋季杯,由一位叫比尔的家长担任组委会负责人,30名家长义务分担了赛事的组织、裁判、教练、后勤工作(他们都是自愿报名的志愿者),我认识的家长在场上当起裁判,相当认真。球场边有一个摊位,妈妈们在家烤好面包蛋糕带过来义卖,所筹款项用作赛事的奖杯和奖品等费用,剩下的就买足球设备。(每学期开始会有新队员入队,妈妈志愿者就在场边摆摊,摆满学生家长捐的旧足球鞋,1镑1双卖给新队员,所得款项交给学校足球俱乐部。)后来比尔通过邮箱告诉我一些数据,那届秋季杯一共6个学校、10余支球队、125名女孩、38场比赛、122个进球,由30位家长组织起了一届非常专业的赛事。比赛结束后,由校长过来给冠军球队发奖,而所有参赛的小队员,都被奖励了一块巧克力或一块蓝莓花生。
  
  负责这一切工作的,是小学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分为训练比赛、财务、后勤等部门,而它的上面,是一个叫家长委员会的机构,这个委员会由学生家长组成,是一个自治组织,它的规模远超过小学的行政组织,委员会下又分出环境、财务、慈善、足球俱乐部等分支。学校只负责教好学生,其他事务基本都由家长委员会去做,比如圣诞集市、义卖活动、学校120周年庆等。家长委员会对各位学生家长负责,我定期会收到委员会的邮件,介绍本学期的工作,征集各活动志愿者,并欢迎家长去旁听会议。
  
  女儿的教练告诉我,他当教练很多年了,因为他的三个孩子都在这里上学,老二明年毕业,但老幺刚上三年级,刚好到踢球的年龄,所以他又得从三年级的教练当起,每周末陪女儿训练,直到小学毕业。
  
  我不了解英国的政府,但通过这个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就可以一斑窥豹,让人领略英国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以学校、社区、教堂、职业为区分,数量庞大的民间组织建构起了英国社会的运作体系,他们而不是政府,组成了英国的肌体和血液。去年比利时曾有一年没有政府,竟然没有乱套,让我国人大为诧异,现在想想,如果英国政府宣布散伙,对善于制定规则、组织能力极强的英国人来说,这都不叫个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47 | 查看全部
跑着跑着就到了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90次

  上师范的时候,我被选拔为学校的运动员。我爆发力比较强,擅长短跑,常常参加短跑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快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赛。体育老师对我说:“万米越野赛,你也要参加!”我听了,惊讶地张大嘴巴,不情愿地说:“万米?我不擅长长跑啊!”老师笑笑说:“试试吧,就当作锻炼,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坚持不下来也不要紧。”
  
  越野赛那天,我在起跑的枪声中迈开了脚步,心里却想:跑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平时短跑训练得比较多,我迅速超越了身边的很多同学。跑了一段以后,我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节奏,跑起来并不觉得累。就这样,我慢慢进入了状态。赛程过半的时候,我已经跑到了队伍的前半部分。这时我感到累了,但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被我超越,我还是鼓足勇气跑了下去。当累到一定极限时,我竟然感觉不到累了,双脚有节奏地向前奔去。很多长跑健将,之前我只能望其项背,现在我竟然能够一个个超越他们。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跑下去。我对自己说:“好好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跑着跑着,我竟然看到终点了!我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力量,便加速奔跑,开始冲刺。因为经常练习短跑,所以在冲刺过程中,我所向披靡,一路超过了所有的选手,冲到了最前面。当我第一个冲到终点时,我自己都恍惚了:这是真的吗?周围响起欢呼声,体育老师跑过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让我刮目相看!”我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连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次胜利是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有时候,人的能力真的是无穷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但跑着跑着,就战胜了自己。蓦然回首,一切都成了身后的风景,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境界—人生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却不停地向前奔跑,跑着跑着就豁然开朗起来。记得多年前,我爱上了写作,每天都像一只舞蹈着的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酝酿蜂蜜。我把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字一个个写到纸上,心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章能发表在报刊上,哪怕只有一篇,那该有多幸福!散发着新鲜油墨香味的报刊,一定有文字的馨香,闻一闻,会像酒一样醉人吧?就这样,我写着写着,真的闻到了像酒一样醉人的文字的馨香。于是,我更加沉醉于写作。如今,我已经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600多万字的文章。很多文友向我请教写作经验,我只说了3个字:“写下去!”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意做得很红火,资产过千万。有一次,当大家谈起小时候的梦想时,他说:“我小时候想,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饼,这辈子就值了!”我笑了,想起作家莫言曾说过,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然后就是想娶石匠的女儿当老婆。
  
  或许,我们不曾有过什么鸿鹄之志,以为自己是一只飞不高也飞不远的麻雀,但只要你肯坚持,说不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说过一句话:“人的潜能其实远超过自己的想象,你不挖掘就永远不会知道。”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跑多远,所以就坚持跑下去吧!跑着跑着,就跑到了春暖花开的彼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58 | 查看全部
做一个安静的“学霸”就是最好的青春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高中时班上有一名男生A,成绩特别好,考试成绩永远在全年级排名前三,是全校公认的“学霸”。
  
  说到“学霸”,大家肯定会想到相貌平平、戴着高度近视眼镜、整天埋头苦读的书呆子形象。其实不然。A个子很高,五官清秀,篮球也打得不错,最重要的是家境优渥,无论是文具用品还是穿着打扮都很讲究。按理说,这样一个“高富帅”应该活得自信而洒脱,可他偏偏性格内向、腼腆,讲话时总是低头看鞋,跟人对视时还会脸红。
  
  同班一个学期,我跟他说话的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春节过后,A忽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极度自恋,且热情到病态。他每天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到谁都兴奋地打招呼,哪里人多就往哪里跑,参加所有能参加的社团活动,抢尽一切可以出的风头,每分每秒都不让自己闲着。
  
  最夸张的是,他竟然开始唱歌。要知道,曾经无论是什么班级活动,他都是宁死不唱的。当年林俊杰的歌很火,他最喜欢的是《江南》,一天至少唱三遍,早中晚各一次。更要命的是,他五音不全,唱得极其难听。
  
  每天晚自习后,你要是在熄灯之前路过宿舍,准能看到一名男生站在走廊上,拿着扫把当麦克风,忘情地唱:“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深深看你的脸……”作为舍友我真的觉得很丢人,几次想拉他回宿舍睡觉,却死活拉不动。
  
  就这样,短短半个月,他就从一个安安静静的“学霸”变成了一个让人讨厌的“人来疯”。偏偏他的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老师在找他谈过几次话后,也就放任不管了。
  
  一个月后,他的自恋开始升级。有一天,他忽然开始去每个宿舍串门,说自己将于星期天下午在操场上举办个人演唱会,希望大家都去捧场。为了能通知到女生,他特意做了一张海报,张贴在女生宿舍楼下。很快到了星期天下午,操场上还真聚集了不少人。果然,他一开唱大家就开始起哄,扔空矿泉水瓶子砸他。但他不为所动,依然忘情地唱着,直到后来教导主任跑来把大家轰走,这场闹剧才结束。
  
  说也奇怪,在演唱会之后,A忽然又恢复正常了,仿佛他体内的另一种人格又重新掌握了身体的支配权。转眼两年过去,没人再记得这件事。
  
  后来我跟A成为关系不错的朋友,偶然说起他当年的事,他大方地坦白,他是因为当时看到一句话,跟现在微博上流传的某个段子很相似:“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
  
  说也奇怪,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他极度恐慌,后来他愈发钻牛角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轨迹。最终他决定改变,却没想到用力过猛,变成了“人来疯”。但也正是那次失败的改变让他明白,自己还是喜欢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学霸”。
  
  其实处在那个年纪的我们,或多或少都面临着A那样的迷茫,总担心自己的青春会苍白无趣、满是遗憾,于是有
  
  些人想方设法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拼了命地盲目折腾,然而这又何尝不是落入了另一种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安心做好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或许,这就是最好的青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4:08 | 查看全部
 背着野餐去游行
  
  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她想参加游行,并给我看一个传单,原来周末要举行一个骑自行车游行,活动由自行车爱好者之类的协会组织,目标是督促政府修建更多自行车道。爱丁堡这个名字苏格兰语叫“斜坡上的城市”,道路狭窄而且弯曲,上坡下坡起伏不平,机动车道尚且不宽裕,自行车道就更窄得可怜,不少路段自行车道窄得像超市购物车,两自行车并排,肯定有一个被挤上机动车道。所以,骑自行车是个挺危险的事。这事如果搁在咱们国,你自行车道这么窄,分明是逼上梁山,也就休怪我不客气,咱组团骑上机动车道,汽车被堵住了,政府就知道扩建自行车道了,用毛泽东的话讲,这个办法叫“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但英国人没这么自由,他们用的是最规矩的办法。
  
  从知道消息开始,我的自行车就不断被插上传单,上面写着口号、诉求、游行线路,并特别提醒:游行结束后在议会门口的草地上野餐。野餐对女儿很有吸引力。
  
  周六下午两点,我和女儿到达游行聚集地,已经旗帜招展,每人骑着自行车,背着野餐包,爱丁堡大学主路上成了自行车博览会。女儿的一个同学和姐姐、爸爸、妈妈全家出动,像去郊区轻松游玩。估计全爱丁堡的警察都来了,在游行沿线指挥车辆绕行,为游行队伍护航。游行走的是最繁华的大道,最后在爱丁堡议会大门口落脚。到议会之后,各种旗子和标语插上一个土坡,有人开始轮流演讲,演讲完毕,有议员接过请愿书,向大家表决心。那时候,大家席地而坐,吃着喝着,享受着下午的阳光,一次完整的游行就算完成了。
  
  游行结束后,我和女儿顺着盘山公路骑行,我问同路人,自行车游行有用吗?他指指我们脚下漂亮的自行车道,说是去年游行之后政府修建的。
  
  我简单记录的这三个小事,第一个讲的是公民个人,第二个是民间组织,第三个是公共事件,他们组成了英国最基本的细胞结构,是英国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非要给三件事总结一个中心思想,可以这样写:这是一个老百姓自己管理的国家。而政府这种东西,只是英国人自我管理的一种形式,相当于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家长委员会”,如此而已。
  
  看完以上这些,你就会理解英国那些事,比如全世界都知道苏格兰正在闹独立,2014年全民公决,投票选择未来,英国首相卡梅隆到爱丁堡签署协议,承诺会尊重苏格兰人民的选择。因为作为政府首脑他知道,这是苏格兰人民自己的事,他只是个打工仔,他得听人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4:09 | 查看全部
青春期我们是否这样撒过谎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18次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初二年级三班的同学全都兴高采烈,只有向小荣一个人在努力保持冷静。他必须确保接下来的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才能让那张粉红色的百元大钞稳稳地落进自己的口袋里。
  
  没错,这个周四,就是学校一年一度组织春游的日子了。为此,班主任早在上周五就下发了给家长的通知书,向小荣也规规矩矩地让老妈在上面签好了名字。但是,没有人知道,他在这里面耍了一个小花招—他并不是在上周末做好这件事的,而是故意拖到了这周一的早晨,才假装突然想起的样子,抓住正要出门上班的妈妈,让她在匆忙之间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就和向小荣之前设想的一样,当时他那可爱的老妈完全没时间仔细看通知书上的内容,也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故意把“参加/不参加”的选项空在那里。到了学校之后,他趁着同学们都在忙着交作业时,便不动声色地在“不参加”的下方打了个小钩,然后又在“理由”一栏上填上了“看牙”两个字。
  
  果然,班主任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毕竟最近班上总有同学请假去医院“看牙”。
  
  接下来的三天终于波澜不惊地过去了。周四一早,向小荣像每一个要去郊游的同学一样,高高兴兴地起床、洗漱、吃早饭,把妈妈给他准备好的三明治放进书包里,同时,也终于拿到了那张他渴望已久的100元钞票。
  
  向小荣是很需要钱的,虽然他一向不缺钱花。
  
  应该怎么说呢?
  
  他缺的是那种完全属于自己、任由自己支配、买什么都不必经过妈妈同意的钱。
  
  比如说,每天放学后,他的那几个好哥们儿(虽然妈妈说他们都是“狐朋狗友”)很喜欢一起去校门口的小卖店里买辣条吃。向小荣虽然觉得辣条并不是很好吃,但还是很喜欢和大家保持一致。只是他妈妈一直都不同意让他去买这类零食,总会生气地说:“小卖店里的零食不卫生,你为什么不吃爸爸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巧克力呢?”
  
  再比如说,去年过年的时候,向小荣好不容易从爷爷那里磨来了100元的零花钱,兴高采烈地去买那套他向往已久的漫画书。谁知进了书店,他妈妈在翻过那套漫画书之后,就态度坚决地否定了这件事,最终给他换成了一套少儿科普书—《小牛顿》。
  
  总之,在分析对错、讲道理这件事上,向小荣永远说不过他老妈。老妈总是知道什么东西才是“应该买的”。
  
  所以,这个春天开学之后,向小荣就开始偷偷执行起他的存钱计划,隔三岔五地就报告哪些文具坏了,借此从老妈那里骗来一点儿零花钱。但是没过多久,他的这个办法就失灵了—他万能的老妈嫌这样一次一次掏钱太麻烦,就干脆自己到文具批发市场,给她的宝贝儿子买够了起码能用一年的文具。
  
  天啊!望着满满一抽屉的作业本和签字笔,向小荣欲哭无泪。万幸的是,正在他感到人生无望的时候,老师突然通知学校要组织大家去春游!噢,感谢老天!向小荣瞬间就想到了如此完美的“一夜暴富”计划!
  
  成败就看今天了。
  
  出了家门,小荣故作轻松地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头脑中反复计算着应该怎样逃离:既不能太早偏离原先上学的路线,否则可能会被老妈发现异样;同时也不能太晚撤出,不然很容易被认识他的同学们发现。
  
  最终,他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晃进了一个平时没注意过的小路口,然后找了一家十分隐蔽的早点铺子坐下,点了一碗最便宜的馄饨,在那里一直待了大半个上午。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在书店门外消灭了书包里的那个三明治,然后推门进去,欢天喜地地奔向那套他渴望已久的漫画书。
  
  太好了,它们还在那里,就像和他约定好了一样,安安静静地等着他将它们带走。
  
  向小荣伸手把这几本书抱在怀里,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也非常了不起。
  
  但是最后他并没有掏钱把它们买下来。站在收银台前排队时,他突然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也许以后自己还会看到更喜欢的东西想买下来,也许自己还会遇到其他事情更需要花钱。
  
  最终,向小荣把那张粉嘟嘟的百元大钞,小心翼翼地藏在了代数课本书皮的夹层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