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06 | 查看全部
  黄色
  
  黄色光在深海是一种很少见的光,因此大多数深海生物都无法察觉到它。然而,属于环节动物的浮蚕偏偏就利用了这种颜色的光作为自己生物发光的色彩。浮蚕本身的颜色并不固定,它们身体的色彩往往取决于最近吃的什么食物。然而,那道流动于它们附肢末端的黄色光芒却是辨认这些动物的标识。科学家至今不知道这种生物光的作用,这难道是它们在黑暗中辨认同伴的秘密信号?
  
  白色
  
  就像很多洞穴生物一样,很多生活在深海底部的动物都由于缺乏色素而呈现出白色。它们和生活在深海中层的生物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它们有地方可以隐藏。海底的沙砾、以及一些固着生活的生物,都为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提供了很好的隐蔽处。因此,拥有浅色的身体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22 | 查看全部
国外政府如何应对公共环境危机
时间:2014-12-08 作者:未详 点击:162次

  面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如何积极的防范和应对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与我国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在较早时间,便开始研究和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制度,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信息公开是环境监管的
  
  重要一环
  
  信息发布是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政府积极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前提与基础。在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政府首先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消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
  
  1986年,作为对印度博帕尔有毒化学物泄漏事件的回应,美国颁布了《应急计划与社区知情权法案》,旨在保障公众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知情权,更好地应对紧急事件。这一法案建立了一个面向公众的有毒物质排放清单,规定企业每年必须公开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排放信息。这个清单要求公开的污染物种类达666种。
  
  此外,对于需要申报污染物排放信息的企业,法案中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企业每年需向美国环保署申报相关数据。美国环保署将所得数据输入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库中。公众可以通过数个网上数据库方便地获得详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及地图等资料。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高级律师、环境法项目主任王立德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美国早在1986年,就在世界上第一个颁布了《有毒化学物质排放清单》,英文简称TRI制度。王立德说,这个制度重点放在环境信息公开上,“主要是公开污染源的排放数据,目标是促使企业改善环境表现,提高政府的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公众监督。”
  
  据王立德介绍,目前,加拿大、菲律宾、韩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都采取了类似的制度。
  
  这些国家为什么这么关注环境信息公开?王立德说,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减少污染。比如说美国建立这个TRI排放名单以后,从1988—1999年,有毒物质的排放降低了将近一半。王立德提供的数据显示,1988年与1999年相比,美国340种化学污染物排放下降了45。5%。
  
  对于公众来说,公众了解了环境信息后,他们就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跟政府、企业、联系媒体,来监督企业的污染行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27 | 查看全部
一张地图刷新“世界观”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美国在中国的什么方向?东边?”
  
  “错!是北边。”
  
  “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哪个大洋?太平洋?”
  
  “错!是北冰洋。”
  
  这是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给出的新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被中国军方认可了。
  
  这两个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人印象中的常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长期使用的地图有关。国内发布的世界地图都是横版的,这样看起来,从中国飞往美国确实需要跨越太平洋。因此,一些参与军工科研的专家也有这样的误解。
  
  事实上,《竖版世界地图》在设计完成的十几年里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直到2014年才正式出版。
  
  其实《竖版世界地图》在公开发行之前,已经在多个单位作为国防科研内部用图使用了。中国军方开发北斗卫星系统时,因为采用了这份地图,才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失误:一旦有来自美国方向的导弹来袭,挂在太平洋上空的卫星肯定要比挂在北极附近的卫星更晚看到它。
  
  2006年10月,在一次测绘行业的学术年会现场,一位专家正在台上介绍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开发的类似于GPS的全球定位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
  
  当时这位专家说:“由于考虑到卫星发射和运行成本问题,‘北斗二号’将优先选择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太平洋被重点考虑,卫星覆盖范围也将越过中国国界向东延伸达5000千米,因为这关系到‘中美军事较量’。而向北只覆盖到中国版图的最北端。”
  
  郝晓光当时就急了,也顾不上专家的面子,站起来就予以反驳:“方案严重忽略了北冰洋的重要性,美国在中国的北边,而不是在东边。”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郝晓光的建议是,北斗系统应该向北覆盖面积更大的信号,而不是将更多的卫星“挂”在太平洋上空。在传统的横版地图上,由于北半球被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北极地区被切断,那条最短的线无法在地图上呈现。
  
  与横版地图以经线切割地球的方式不同,郝晓光编制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以北纬15°为界线,投影到平面上的北冰洋被完整保留。从地图上看,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北冰洋,成为被欧洲、美洲国家包围的“地中海”。
  
  国家海洋局基地考察办公室将《竖版世界地图》作为内部用图。2006年,《竖版世界地图》还被国防科工委采用,作为军事用图。
  
  由于全世界2/3的陆地和4/5的国家都位于北半球,这张地图特别适合展现国际航线。
  
  2014年3月24日,《中国海洋报》在展现马航失联客机搜索航线示意图时,就使用了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中国地图》。
  
  另一个例子是,国航开通北京直飞纽约的北极航线时,因为途经北冰洋的航线在传统的世界地图上无法正确画出,而在郝晓光的世界地图上则可以直观地用直线标出,所以,有关部门也采用了郝晓光的地图。据测算,上述航班经太平洋的航线是1。9万千米,而经北冰洋的航线是1。1万千米。航程相差8000千米。
  
  近年来,各国争夺北极的动作越来越大。除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北极还拥有全世界30%的天然气、19%的石油和9%的优质煤。而且北极航道的开发,将带动许多国际航线的变化。
  
  事实上,2013年,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这代表着中国在北极的存在感也确实越来越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33 | 查看全部
 应急法律体系和
  
  应急防灾部门
  
  美国经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从宪法、综合性法律《国家紧急状态法》到各项具体的单行法都规定有紧急状态方面的法规内容。此外,还有直接规范危机处理的应急预案和计划。其数量可观,内容十分详尽。
  
  日本是按照防卫(属于战争状态法范畴)或非防卫(属于非战争状态法范畴)的分类,把紧急状态分解到《应对外来武力攻击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等法律中。
  
  俄罗斯的应急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以宪法和紧急状态法为基础,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俄罗斯联邦战时状态法》《俄罗斯联邦反恐怖活动法》等100余部配套的联邦法律、法规和大量总统令、政府令。紧急状态法启动以后即成为“小宪法”,在其统领之下又有很多具体的部门法规。
  
  美国,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为国土安全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主要是美国联邦应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联邦应急计划将应急工作细分为交通、通信、消防、大规模救护、卫生医疗服务、有害物质处理等12个职能,每个职能由特定机构领导。美国应急体系已形成整体的国家应急网,具有立体化的特征。
  
  日本的紧急状态处置机构体系有常设机构和临时应急机构。常设机构有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内阁应急事务和危机管理专门机构。临时机构中针对各种原因产生的紧急事态一般都规定了建立应急机构。在内阁官房设立一位内阁危机总监,辅佐内阁官房长官和内阁官房副长官,根据命令统一管理除国防事务外的有关危机管理事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40 | 查看全部
老象的智慧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30次

  加拿大动物学家安妮达格在她的书《老年动物的社会行为》中写道:“有时一个动物会在群体中处于智慧老者的地位,因它的知识和经验而受到珍视。”老象对象群的作用非常重要,以致当多头有经验的老象被偷猎者猎杀之后,整个象群的稳定性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象群失去了其文化知识:怎样和其他大象相处、交流,怎样解决冲突,怎样在野外生存。老象的记忆力可能拯救整个象群。老象很容易记得,在一片干旱的土地上,可以在哪里找到水,哪怕它们上一次去那里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它们知道怎样挖起沙子感受其下的潮湿度,以及应该和人类保持距离。老祖母为它们的群体做出所有的日常决策,保护后代不受外界的侵害。在坦桑尼亚,一头老母象观察它的象群在水潭中洗澡,突然,它把长鼻子伸进泥泞的水中,扯出一条4米多长的鳄鱼,并把它拖上岸。老母象把鳄鱼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摔到地上。为确保万无一失,它还用脚踩踏鳄鱼,直到另一头大象过来。
  
  变老之后,身体上的退化似乎并不会影响老象。例如一头老母象在六七十岁时还生了3头小象,它甚至还亲自给其中的一头哺乳。它领导和控制着象群,必要时非常具有攻击性。然而,在这头行动敏捷的老象死后,对它的尸检却表明,它长年患有静脉曲张和动脉栓塞,还长有一个主动脉瘤。当然,没有任何一头大象注意到它是多病缠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43 | 查看全部
美国:提前准备顶住飓风
  
  长期以来,美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但美国政府在面对"卡特里娜"飓风时,暴露出来的种种管理缺陷与不足,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危机管理能力。在应对紧随其后的“丽塔”飓风中,美国政府显然吸取了上次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登陆路易斯安那州,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美共有超过1800人在飓风及飓风导致的洪水中丧生。飓风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800亿美元。时任布什总统备受批评,并因此在政治上大为失分。
  
  2005年9月,“丽塔”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随即,美国国土安全部根据《国家应急计划》宣布“丽塔”飓风为“全国性重大事件”,并正式启动全国性应急机制,统一部署人力物力,协调救灾抢险。正是因为美国政府提前准备,调配有度,从而成功顶住了“丽塔”飓风。
  
  早在“丽塔”飓风登陆前的两天,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安全事务)已经设立了地面指挥中心。为保证避难居民食品的正常供给,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在两个州共储备约165车冰块、185车水及98车食品。为应对“丽塔”飓风,美军特意预留26架搜救直升机,并派出6艘军舰前往墨西哥湾地区,以备不时之需。飓风登陆前两天,美军直升机共执行39次飞行任务,撤离未来灾区多家医院的几千名病人。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出动大量警力,协助居民撤离,并为撤离过程中燃油耗尽的居民提供汽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50 | 查看全部
独具慧“眼”看世界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30次

  大自然鬼斧神工,在动物世界里,造就了动物千奇百怪的眼睛。
  
  可以再生
  
  螃蟹的眼睛长在两个杆柄上,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柄眼”。柄的基部可以活动,因此柄眼可以升起,视角能旋转180°;也能倒下,连杆柄一起藏进眼窝。更奇特的是,如果螃蟹的一只眼睛坏了,过不了多久,它还能长出一只新的眼睛来。
  
  会调节视力
  
  普通的鱼在强光照射下便看不清物体,但在东南亚一带有一种奇特的鱼,它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视力来适应强光,从而看清周围的事物。当光线太弱、视物不清时,它又会通过自身调节来增强视力。
  
  四眼鱼
  
  四眼鱼是一种淡水鱼,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河流里。它的每只眼都可一分为二:由一条水平的黑色带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构造,各有自己的焦距—上半部分的眼睛能看清天空,以防来自空中的危险;下半部分的眼睛能看清水里的物体,以便捕食和防备水中的敌害。
  
  互相抑制
  
  鲎是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它形体古怪,头胸相连,形如马蹄,所以又叫“马蹄蟹”。因其嘴周围有6对长爪,行动宛如蜘蛛,故又称“鲎蛛”。
  
  一日三变
  
  猫眼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早晨光线不太强时,它的瞳孔稍大一些,像中间粗两头细的枣核;中午光线强时,瞳孔成为一条细线;到了晚上,光线变弱,瞳孔变得又圆又大。因此,猫在黑夜里也能看清老鼠的活动。
  
  眼观六路
  
  蜥蜴(变色龙)的眼睛可以“眼观六路”。当它的一只眼睛盯着前面的猎物时,另一只眼睛却监视着后方的情况,两眼分工明确,互不干扰,既便于捕食,又能预防不测。令人吃惊的是,它的眼睛可以旋转360°。
  
  天然“速度计”
  
  象鼻虫的复眼是天然的“速度计”。它能根据各只小眼测得的数据,准确计算出自身应飞行的速度,以躲避敌害的追击。
  
  超常复眼
  
  苍蝇共有5只眼睛,其中3只较小的是单眼,用以感觉光度的强弱;另外两只为复眼,每只由3000多只小眼组成。众多小眼都自成体系,既能各自独立工作,又能互相配合。因此,苍蝇的眼睛具有高速度、高精度的分辨能力,这就是人们用苍蝇拍从背后打苍蝇时会被它发现的原因。
  
  视动不视静
  
  青蛙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对运动的物体却明察秋毫,并能迅速确定方向、位置和速度,进而选择最佳的攻击时刻。蛙眼有4种感觉细胞,分别负责辨别、抽取视网膜图像的不同特征,把一个复杂的图像迅速分解成几种易于辨认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2:56 | 查看全部
 日本:防灾意识极强
  
  日本是一个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极强的国家。在日本的应急机制中,内阁官房负责危机管理。内阁官房是首相的辅佐机构,它还设有由首相任命的内阁危机管理总监,统一协调有关危机管理的事务。
  
  另外,日本还针对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设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主席由首相担任,成员包括防灾大臣及其他大臣等,其主要职能是制定《防灾基本计划》及《地区防灾计划》,在发生非常灾害时,制定紧急措施并推动其实施。
  
  2011年“3·11”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日本全民自救和政府对肇事者东电公司的处罚都让世界刮目相看。他们就是从一次次惨痛的教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管是应急还是赔偿法律,都有依据。臭名昭著的东电公司最终变卖资产赔偿当地渔民,以及提高核电站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02 | 查看全部
德国工程师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15-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37次

  一位华人朋友买了一幢漂亮的新别墅,我们去帮忙搬家。这位建筑工程师朋友用来拆卸家具的工具,只有极袖珍的小螺丝刀和小钳子。我笑着对他说:“这些就像儿童玩具,在德国,有了房子得置备像样的工具才行。”朋友理直气壮地说:“我又不是工人!”
  
  是的,我们都是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的熏陶下长大的,何况他还是博士毕业。才高八斗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动手也不屑于动手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德国,男人都是工人!我的德国籍老公也是工程师,他的工具箱分3层抽屉,整齐地放着38把各种型号的螺丝刀和20把各式钳子,还有小仪表、量尺、各种胶带、线笔,等等。而这些只是便携工具箱里的东西,他家里的工具库里还有20台锯、钻、刨、切、磨等各种用途的电动机器,挂在墙上的各类大小型工具,几十盒不同型号的钉子,等等。可以说,那是一个小型车间。我们家的房子都是他自己动手装修的。
  
  德国男人在外从事各种职业,一回到家共同的爱好就是动手鼓捣。他们普遍爱逛建材商场,喜欢买各种工具,喜欢自行设计、装修房子,给孩子做木马、摇椅、木板拉车……乐此不疲。我感觉,中国的留学生和移民来到德国后的种种不适应,主要跟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欠佳有关。通过这20年的观察,我认为,德国人的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并非天生,而是来自德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独立从幼儿开始
  
  德国人的育儿观念和做法与我们的差异巨大。孩子从出生起就独自睡觉。晚上给宝宝喂饱奶、换好尿布,父母就会关灯离开,培养孩子独立按时睡觉的习惯。有一次我去德国朋友家做客,他们家8个月大的小女儿见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很兴奋,到了睡觉时间,女主人将孩子抱回房间,喂完奶安置妥当后,就关上门回到客厅与客人们继续聊天。孩子不肯睡觉,在屋里号啕大哭,这个孩子的母亲照旧和客人们谈笑风生。直到孩子哭累睡着了,这位母亲都没进房看一下。这是我第一次领教德国父母的“狠心”。
  
  西方国家的孩子走路摔倒,父母不扶、不抱,等孩子自己站起来,这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闻。在德国,旁人是不能插手亲子矛盾的,对此我有深刻的教训。刚来德国时,我所住公寓楼的4楼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有一个4岁的女儿,金发碧眼,洋娃娃一般。那个小女孩经常独自在楼下封闭的后花园里玩。一天,她母亲在楼上叫她,女孩玩累了想让母亲抱她回家,就坐在一楼台阶上使劲哭。母女俩僵持了30多分钟。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弯下腰问她怎么了,小女孩立刻就紧紧搂住我的脖子不松手。我将小女孩抱上楼,本以为那位年轻的母亲会感谢我,不料她用暴怒的声音说了声“谢谢”就关上大门。我的尴尬直到今天还挥之不去。
  
  小孩子吃饭常不专心,边吃边玩,德国父母的做法是不吃就把饭菜收走,没吃饱就饿一顿,绝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端着碗追着、哄着喂。在德国,极少看到几岁的孩子哭闹不休耍脾气的。孩子的独立性就这样给磨炼出来了。
  
  在玩中学习
  
  德国幼儿园的教室里都有橱柜,上面放有瓶装矿泉水和杯子,孩子们想喝水就自己随时倒,杯子自己洗。幼儿园采取混龄制,小孩子们的杯子由大孩子们帮他们洗。放学前,孩子们会自觉将玩具收拾好,将水杯摆进橱柜。
  
  德国的小学教育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为自己的朋友和父母制作生日贺卡和节日礼物。德国有一个传统的儿童节日—马丁节,过节的重要方式是儿童在晚上举着灯笼跟着骑士马丁大游行。在每年马丁节前,老师都会和全班学生一起制作纸灯笼,那一周的课程内容就是设计样式、寻找材料并制作出漂亮、结实的灯笼。马丁节夜晚的大游行,简直就是各个班级独一无二的自制灯笼大展示。
  
  德国孩子有自己的储蓄罐,里面的零花钱是他们靠做家务活、替父母擦车、为邻居家的花园剪草等劳动挣来的。我儿子8岁时就开始洗全家的碗盘,他知道零花钱不是白给的,要靠自己挣。他15岁那年,我们家买了一块土地建造新房,建筑公司的整个建造过程他都目睹甚至参与了,看图纸、选材料,很长见识。当他在大学放假去建筑工地打工时他已然得心应手。
  
  德国小学教学还包括集体郊游、野外宿营、大自然探险、足球比赛等活动。经历了好动童年期所神往的各种户外野趣,他们锻炼得更加独立、坚强。我儿子10岁时独自乘飞机往返中国,我们没有办托管业务,只是将他托付给在机场偶然认识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儿子丝毫不胆怯,不但与那名留学生混成了哥们儿,还要求空姐带着他参观了整个飞机及驾驶舱,一路开心不已。
  
  体育是小学生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们除了需要学习书包外,还必须备有体育包,并且他们要独立整理好运动服和运动鞋。孩子们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当地的各种民间体育协会,参加训练和体育赛事。他们会将这些体育爱好坚持一生。
  
  度过了4年轻松快乐的小学时光,孩子们已积累了一定的体能和眼界,进入中学后,开始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探索。在每周一次的工艺课上,他们学会了制作较复杂的杯子、陶盆及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所以,他们挣零花钱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给低年级学生做家教,照看邻家小孩,这些工作我儿子和他的同学都做过。
  
  德国教育还有两点特别之处: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班干部,每个班级只有一个学生代言人,其职责是将同学们的意见向老师或校方提交。学生代言人由学生选举产生,老师或校方从不参与。从小学到大学,考试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老师不得公开成绩、不许排名,更不能以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出优劣等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是德国教育的重要责任。所以,孩子们能够互相尊重,多具有不攀比、不巴结、不嫉妒、不歧视、真实坦诚的优秀品质。
  
  在严格的大学中百炼成钢
  
  迈进以“宽进严出”著称的德国大学,艰难辛苦的治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没有辅导员,从联系学校、选择专业、报到注册、寻找住房,到选择课程、复习考试,再到半年工作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验课题,全靠学生们自行安排筹划。
  
  德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这些自我管理的能力,而这些是刚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所欠缺的。一个中国留学生朋友告诉我,小组上实验课时,德国同学思路清晰、操作有序,而她基本是茫然地看着,等着抄实验结果。但她能拼考试。
  
  德国教授极其严谨,要是考试成绩不及格,他们绝不会手下留情。越是精英大学,要求越严格;越是理工科专业,越重视创新。在一路不断地淘汰中,闯过一门门严格的考试,最终拿到学位证书的毕业生,才能以真才实学走进“德国制造”的工程师队伍。他们认真、严谨,以制造出质量过硬的大到重型工程机械、小到生活厨房用具为己任。回到家里后,他们也乐于亲自动手美化生活。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回答中国网民有关德国教育的问题时说:“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德国的工程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13:06 | 查看全部
莱茵河水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1日深夜,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桑多兹(Sandoz)化学公司的一个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装有约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质随着大量的灭火用水流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桑多兹公司事后承认,共有1246吨各种化学品被扑火用水冲入莱茵河,其中包括824吨杀虫剂、71吨除草剂、39吨除菌剂、4吨溶剂和12吨有机汞等。有毒物质形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向下游流去。翌日,化工厂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后,再一次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多数鱼类死亡,约480公里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
  
  该事件发生后,法国环境部长于12月19日要求瑞士政府赔偿3800万美元。瑞士政府和桑多兹公司表示愿意解决损害赔偿问题,最后由桑多兹公司向法国渔民和法国政府支付了赔偿金。该公司还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改进措施,成立了一个“桑多兹-莱茵河基金会”以帮助恢复因这次事件而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向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捐款730万美元用于资助一项历时三年的恢复莱茵河动植物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