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0:52 | 查看全部
野雏菊知道你的爱
时间:2014-11-28 作者:未详 点击:184次

  一
  
  晚饭后,餐桌被细细擦过,摆上了两样物件:钢笔和白纸。“国庆长假了,咱拟个计划吧。”纪楠轻声说。“唔,随便。”何军含糊地应。从结婚起,每到假日,纪楠就会搬出这两样物件拟计划。起初,何军觉得新鲜,欣赏纪楠做事周到,可十年八年过下来,他早不以为然了。
  
  纪楠写了不少字,开始念:“一号到三号天冷,在家清扫和去超市购物,四号天暖了,活也干妥了,尽情玩……”“那……就五号说。”何军暗想。“我和女儿带酸梅汤,你当然是绿茶喽……”纪楠边写边叨咕。“怎么说呢,直截挑明还是含蓄点儿?”何军眉头紧蹙。“上次的烤串女儿吃得真香,嗯,这次要多买……”纪楠越写越开心,脸上漾起母爱的笑纹。何军始终没找出堂而皇之的理由,烦躁地向阳台走去,纪楠的声音跟在后边:“带副扑克……哎,阳台开窗了,小心着凉——”
  
  夜风从窗口猛灌进来,何军的身体连打几个寒战,可心里的火竟似固化了般,厚重着,凝滞着,烧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0:59 | 查看全部
美国是如何解决春运的
时间:2015-06-19 作者:未详 点击:153次

  洋人不过春节,但确实有“春运”,而且一点也不比中国的客运流量小,那就是圣诞节和元旦新年期间,我们姑且也称之为“春运”。这期间也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有时不提前半年,休想买到回家的票。
  
  在中国一些发达地区,春节的观念也有淡化的趋势。可是,中国人的春节团圆和归乡的观念要比世界上很多有相同习俗的民族强得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除了公务员可以随着工作迁移户口外,其他几乎所有阶层和领域,迁移户口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出于归宿感和生活方便的考虑,相当大一部分人到了春节就要回家,这不光是像有些文人所写的,要回家吃香肠,要看看家乡的小河流,怀念故乡的云。不是的,因为那里仍然是他实实在在的家。
  
  在美国我特别留意了这个现象,也询问了很多美国朋友。大家知道在美国只要你愿意,你到哪里,只要有住址,即使没有工作,也马上成了当地人,可以参加当地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享受和当地居民一样的福利待遇。这在精神上让很多人对所住地有了一定的认同,也就渐渐地减少了一些归乡心切的人口流动。
  
  同样买不到票,为什么美国人忍气吞声,中国人却怨声载道?
  
  有国外生活经验的人也应该知道,如果要在圣诞节期间出门,往往半年前就开始计划,否则就买不到票,或者票价飞涨了。可是,如果是临时起意,上网一搜索,发现没有票了,哎呀,怎么办?
  
  不怎么办,取消行程吧。奇怪了,整天鼓噪不安的美国佬怎么那么老实?他们为什么不到网络上去攻击航空公司,去辱骂铁老大呢?他们买不到票时,为什么不上纲上线去攻击国家领导人,去质疑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呢?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却激起如此大的民愤?
  
  如果那些买不到票的中国同胞在美国遇到同样的事情,如果他们激动,他们竟敢辱骂铁道部门,那么在这样一段话之后,他们就会心服口服地闭嘴:你买不到票吗?因为现在太忙呀,大家都想走,飞机火车太少,没有办法呀。你为什么不早订票,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排队?啊,对了,不是只有你买不到票,除了国家的特殊工作人员(例如为了国家利益奔波的警察和政府公务出差的公务员),就算你是白宫的工作人员,就算你是美国高级警察,就算你是国家领导人身边的红人,就算你是航空公司的,就算你是高干子弟,只要你是因私旅游,对不起,请你排队,对不起,请你在电脑上买票,对不起,请你到旅行社定位!
  
  现在你明白了吗?在美国,除了少数工作人员本人出差及紧急公务外,私人假期和出行,买票一律一视同仁,就算是公司和政府一般的出差,也是和中餐馆打工的非法移民一样:电脑订票,卖票处排队,早到早得。
  
  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好抱怨的?你如果抱怨飞机不太多、火车不够,那么人家告诉你:我们再多,平时没有人坐,我们就不赚钱了。你如果又嫌资本家赚钱讨厌,那么你自己去开航空公司呀,反正这些企业又不是垄断的,你如果不愿意按照经济规律办,你愿意烧钱,那是你的事。
  
  现在你明白中国要怎么解决“春运”问题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1:04 | 查看全部
 二
  
  第二天,何军起床时纪楠已忙开了:洗衣机隆隆转着,各房间的窗帘都卸下来了,冰箱门敞着,里边的箱箱盒盒正排在水槽边。何军无心加入,借口看领导、会老友,天天往外跑。
  
  四号,气温果然回升,一家人去爬山,秋高气爽阳光正好,女儿一路爬,一路兴奋地叽喳不休。纪楠前前后后地照应着,不愿三人拉开距离。从山顶下来,何军只觉周身通畅腿脚轻快,很得意自己如小伙般的体质。
  
  女儿嚷着肚子饿,便找了片草地,铺开绿格餐布,食物一一摆上:剥好壳的茶蛋、剔了骨的烤鸡、炸得喷香的烤串、漂亮的紫菜包饭、翠绿的黄瓜、鲜艳的家制辣酱……何军眼里看着,心里不免惆怅,这两日,何军也带女孩上山了,不过是坐索道车上的,女孩嫌爬山累,又怕太阳晒。何军想野餐,但女孩先说不知带什么,又说草地里有虫,后来两人是在餐馆吃的。何军不介意这点花销,况且风景地的餐馆也不错,什么风味都有,只要钱到,一切OK。用女孩话讲,出来就为享受,带那些罗里罗嗦的干吗。何军也赞同,可总觉不尽兴,想来是已习惯纪楠这一套了。
  
  “爸爸快吃,一会儿斗地主,我要挑战你哦!”女儿脆脆的声音把何军带回绿格餐布前。饭后斗地主,吵吵嚷嚷的,很开心。何军在抓扑克的间隙里有几秒恍惚:这样的日子不也很好吗?真要折腾,打破旧的建立新的?“再不跟她说离婚咱就分手!”女孩梨花带雨的脸仰在何军下颌,饱满鲜润的唇微微撅起,黑黑的长睫毛忽闪闪一扫,就扫下一串珍珠。“不,不能拖了,不能让我的幸福飞走。”“爸爸,你又输了!”女儿兴奋高扬的声音再次把何军拽回现实。
  
  何军瞅瞅纪楠,纪楠微抿着嘴,面色和暖恬淡,只是眼神里闪出若有所思的光亮。“坐久了怪累的,还是爬山吧。”何军不自在了,借故起身。“好,咱去爬那座最高的山。”纪楠指着远处,激昂地说。
  
  这次,纪楠一路当先,女儿随后,何军因心事坠着渐渐落在后边。纪楠没像前次那样等,而是不停地一路向上,向上。女儿大声喊:“妈妈,爸爸落后边了。”纪楠大声回:“没事,他会跟上的。”何军越落越远,猛丁的,倒有种被弃置感,何军没想到纪楠的体力也如此好。
  
  终于陆续抵达山顶,呼呼山风中,纪楠振臂大呼:“嘿,山,你好吗?我们来啦。”这呼喊,一下把何军带回过往。12年前的新婚旅游,在一片碧蓝澄澈的大湖前,纪楠也是这样振臂大呼。何军的心一阵悸动,眼睛热辣辣的酸胀难受。任时光如何流转,纪楠的一切都没变,变的是自己。可,人不该适时变变吗,否则人生何其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1:15 | 查看全部

  
  下山时,仨人选了另一条小径。何军只顾想心事,忽然被女儿叫住:“爸爸,等等妈妈。”何军向后看时,纪楠正蹲在半山坡的阳光里,那里热烈地、泼辣辣地开着一簇簇野雏菊。纪楠欣喜地专注地如获至宝地采摘着,转眼手里就握了一簇黄色火焰。何军不觉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
  
  回程的车上,纪楠把花插在灌了山泉水的饮料瓶里,花儿热闹地挤做一团,给车里填满了野趣。哪个女人不爱花呢。女孩也爱,但只爱花店里的,要韩式包装,香娇艳美。纪楠也爱花店的花吧,只是多年前自己不曾有钱,她便在每次出游时采回一束野花,她的俭省或是因为爱他吧。又或,她原本就是那野雏菊,热烈泼辣,不娇气,沾着露珠,带着泥土香,充满生命力。
  
  女儿香甜地睡了。纪楠坐在副驾驶位置,中间搁着那束花,絮絮地与何军说话,还几次要开车。何军知道,纪楠怕他困,有意与他讲话;怕他累,才换着要开车。女孩可不这样——该死,为什么要不停对比?何军咒骂自己,可还是忍不住对比起来。女孩每次出游回来都是安心睡觉,女孩完全依赖何军。像藤一样,只愿缠绕缠绵。到底,女孩与纪楠不同。患得患失中,何军一直没下决心摊牌。
  
  七号,何军才把女儿送回学校,女孩追命般的电话就来了:“说了吗?”“今天说,一定说……”何军应着,哄着,心里却渐渐堆成疲累的小土丘,堵堵的难受。
  
  放下电话,何军接到区摄影协会来的电话,说有影展,让送三幅国庆期间作品。何军把相机里的照片洗了,挑捡了几幅送去。刚办完,长春分公司忽然出了事故,何军被紧急调派去处理,摊牌的事便搁置了。
  
  10天后,何军才妥善处理好。进了家门,屋里像往常一样,整洁温暖。纪楠还没下班。疲惫的何军一头扎在床上,心想,还是家里舒服啊。突然手机响了,是协会王秘书打来的,说何军的作品好评如潮,已送到市里参展了。
  
  何军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作品能在市里展出,自是得意非凡。事实上,他和女孩就是在一次影展中相遇的。何军笃定获奖的是他精心拍摄的《女孩与海鸥》。他特意带女孩在海边拍的,花了很长时间,女孩青春的容颜,纤细的体态,被风吹动的白裙,蓝的海,错落起飞的海鸥,非常美。
  
  何军顾不上一身疲惫,载着女孩去市里看影展,他要与女孩分享这个幸福时刻。然而,影展上没见到《女孩与海鸥》,获奖的却是《采野雏菊的女人》——就是那天下山时,他随手拍的纪楠摘野花那幅!女孩当即拉下脸,气得跑出展厅。何军没去追,愣怔在作品前,耳边都是观者的议论:“抓拍的太妙了,虽说是中年人,但眼神晶亮中透着倔强、天真,毫无俗气,尤其是脸上那种由心底生出的喜悦有一种动人的美……”“这是心中充满爱的女人,拥有这样女人的男人会很幸福吧。”
  
  许久,何军蹒跚走回车里,伏在方向盘上,任胸中翻江倒海。他掏出手机,紧紧攥着,恨不得攥碎。就在刚才,在载着女孩来影展的路上,何军禁不住女孩缠磨,给纪楠发了一条短信:没有爱的婚姻是可耻的,我们分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1:26 | 查看全部
 四
  
  何军默坐了许久才积聚起力量把车开回家。一进门,便远远瞄见餐桌上的两样物件:钢笔和白纸。白纸上似乎写了许多字,不用问,准是《离婚协议书》。何军无力向前,一步步后退着,颓然跌进沙发里。
  
  纪楠从来都是独立多于依赖。她爱家,爱女儿,爱他。但从不乞求,依附于他。也许,正是这点,让何军有种永远填补不了的空虚,而女孩百分百的依赖恰好填上了这个空。可,何军忽然苦笑,他想起个笑话:我有醋,借点饺子。自己原本有盘饺子,只差一点儿醋。那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不就是纪楠一手营造的幸福婚姻生活吗?而为了那点儿醋,自己却闹腾得找不到北了。如今醋有了,饺子却没了。都知道,人生从来不能十全十美,自己竟贪婪如此,糊涂如此。
  
  “我已拟好了,你看看。”何军正发呆时,纪楠走过来,她的眼睛有些红,似乎哭过。“我……一切依你吧。”何军慌慌地摆手,他不是一直盼着这一天吗?可心里竟抽空般难受。“可,你总要看看呀。”纪楠坚持着,把那张纸置在了他的眼前。
  
  何军绝望地俯身望向那张纸,纸上娟秀地写着《母亲寿辰安排》,竟不是《离婚协议书》!何军惊喜而迷惑地看着纪楠,纪楠的声音像往常一样平静,听不出一丝异常:“下周日是妈的生日,每回都是我们组织,我想今年也不例外,如果你不想——”“不不,我想,我想!”何军急忙说。犹豫了一下,才又忐忑地问:“你没收到短信?”“什么短信?回家就忙着做饭,手机在卧室包里,没听见。”“噢,没什么事,只是告诉你我要晚一点回家。”何军慌乱地说,却如释重负。
  
  纪楠继续在厨房忙活,何军悄悄进了卧室,纪楠的包果然在床头柜上。翻出她的手机,打开收件箱,里面却没有那条短信。“短信竟然没收到?”何军疑惑着,却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
  
  晚上,两人躺在床上,纪楠背对着何军,没有说话。看着纪楠的背影,何军才发现妻子近来瘦了,后背显得很单薄。他的心一阵疼,用双臂从后面将她紧紧搂住。纪楠的身体先是僵僵地一震,似乎要挣脱,要躲避,最终还是软下来。何军更紧地搂住纪楠,喉咙发紧,哑着嗓子说:“老婆,我们永远也不要分开!”纪楠的身子又是一震,忽然“哇”地哭起来,整个人完全瘫软在他的怀里。
  
  黑暗中,何军的泪也流了出来。他想,也许是纪楠删掉了那条短信。但他不知道的是,纪楠很早就在他的单反相机里看到了那些没来及删掉的女孩照片。她不问不说不怨不骂,是想给他留一条回家的路。
  
  夜深了,何军与纪楠依旧紧紧相拥,一场中年婚姻危机正悄然走开。有时,婚姻久了,我们常因麻木而感到厌倦和乏味,以为情淡了爱没了,惶急地四处去寻觅,其实,只要用心去品,会发现爱始终在原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1:45 | 查看全部
断肠草:解不了情花毒,也断不了一寸肠
时间:2014-11-28 作者:未详 点击:162次

  说到断肠草,很多人都会想起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杨过用断肠草解情花毒的情节。其实在植物学上,断肠草并不是一个正式采用的植物中文名字,而只是一个地方名。这个地方名所指的也不是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区,被叫做断肠草的植物常常是不一样的。光是《中国植物志》里面收载的地方名为断肠草的植物,就有30多种!
  
  钩魂之吻野菜迷思
  
  在广东,断肠草是指钩吻。把钩吻称为“草”似乎不太恰当,因为它其实是常绿的木质藤本植物。钩吻含有一类名为钩吻素的生物碱,是很强的神经抑制剂,可以抑制间脑的呼吸中枢,最后使人因呼吸麻痹而死。因此这种断肠草并不是让人断肠而死,而是把人“憋”死的。
  
  在香港有所谓“香港四大毒草”的说法,毒性排第一位的就是钩吻(另外三种则是洋金花、牛眼马钱和羊角拗,也都是吃下去会出人命的剧毒植物)。
  
  钩吻虽然剧毒,但毕竟是植物,不会像金环蛇、银环蛇之类有毒动物那样主动攻击人。在每年因钩吻中毒的人里面,相当多数都是把它误作野菜食用而中毒。比起久经人类栽培选育的蔬菜,野菜似乎给人一种天然、有机的感觉,因而成为很多城市居民野游时青睐的素馔。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野菜的滋味远远不如栽培蔬菜(否则人们也就没有选育、驯化蔬菜的必要了),其实并不对城市人的口味。如果能够破除认为野菜是天然、有机食品的迷思,哪怕只是简单跟随我们味觉的指引,绝大多数的野生植物中毒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钩吻不耐寒,在中国最北分布到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南部可能也有,再往北就不见踪影了。在广大的中国北方(特别是内蒙古),断肠草这个俗名常常用来指狼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1:56 | 查看全部
狼毒之毒亦正亦邪
  
  在中国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已经记载了“狼毒”之名,把它列为下品。但是该书中对狼毒的描述过于简略,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植物。今天,被认定可能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狼毒”的植物有两种,除了俗名“断肠草”的狼毒外,还有另一种狼毒,和常见栽培的一品红、铁海棠是亲戚。因为在植物学上,这两种狼毒分别属于瑞香科和大戟科,所以为了区别这两种狼毒,医药界分别管它们叫“瑞香狼毒”和“狼毒大戟”。但在植物学界,“狼毒”已经习惯用作瑞香狼毒的专用名字了。有趣的是,《神农本草经》中另外还有一味下品草药叫“甘遂”,虽然一般都认为是大戟科的另一种植物,但也有人认为是瑞香狼毒,把它作为瑞香狼毒的正名。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两类植物,却在人类的眼中纠结不清了。
  
  狼毒通常生于寒冷地带干旱向阳的山坡、草原,在较为湿润的高山草甸上也能生长。在北京西部的东灵山、百花山等高峰上可以见到它,在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的草原上更容易见到它。
  
  狼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肥厚的根状茎,借此得以越冬。它的花呈钉子状,外红内白(也有个别植株因为遗传变异,花的外面是金黄色),在茎顶簇生成一团,十分美丽,不用编织,天生就是造型优雅的花束。假如一片草原上全是狼毒,到它盛开的时候,白光紫气直冲云霄,景象十分壮观。
  
  然而,这种壮观的景象虽然在城市来的游客眼里令人陶醉,在牧民眼里却令人忧愁。正如狼毒的名字所显示的,这是一种有毒植物,全株都含有香豆素类毒素。这类毒素对于哺乳动物具有抗凝血作用,牲畜误食之后,很容易因为内出血而身亡。正因为如此,牲畜一般都不会去吃它。在正常、健康的草原上,狼毒的数量并不多,占优势地位的是针茅、羊草之类的牧草。但是如果草原上的牲畜过多,它们会把牧草吃光。这时,狼毒失去了竞争对手,便在草原上繁茂起来。狼毒占优势的草原,因而已经是极度退化的草原。这样的退化草原要恢复原样可不容易!
  
  像狼毒这样集美丽和歹毒于一身的植物,在草原上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有一类叫做棘豆的植物,其中的很多种类也和狼毒一样,既对牲畜有毒,又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在因为过牧而退化的草原上展现它们冷艳的身姿。
  
  小花棘豆。现在要对付它们,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是“以毒攻毒”,用专门杀灭狼毒和棘豆、对主要牧草无害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不过,这种办法终归是治标不治本,要想釜底抽薪,还是得解决草畜失衡问题。
  
  当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狼毒之毒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它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人类的视角。狼毒之毒能杀死牲畜,这当然是坏事,但是人们也能对它进行巧妙利用。除了入药之外,狼毒的一大传统用途是造纸。就像它所在的瑞香科的其他一些植物一样,狼毒含有丰富的韧皮纤维(主要含于其根状茎中)。在其他造纸原料获取不易的青藏高原草原地区,藏族人民就用狼毒的韧皮纤维来造纸。狼毒纸因为含有毒素,鼠不咬,虫不蛀,用它印刷的经文可以历经千百年而不坏。今天,用狼毒造纸的技术已经作为藏族造纸技艺的一部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狼毒之毒又显现出它好的一面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2:07 | 查看全部
挪威慢电视:在快世界中寻找慢的理由
时间:2014-11-28 作者:未详 点击:87次

  柴火很慢地在壁炉里烧着,火苗只是轻微地晃动,在8个小时里甚至连解说、背景音乐都没有,只有放大了的木材燃烧时产生的“哔哔啵啵”声,柴火因干湿不均匀,燃烧有时突然响得像鞭炮,甚至如阵阵响雷。所有过程,固定的长镜头没有任何切换。
  
  今年2月,NRK(挪威广播公司)二台在黄金时段连续12小时直播一堆柴火从点燃到熄灭的全过程,前4小时,直播中还有专家讲解和配乐,后8小时全无——除了一堆火在烧。
  
  只是每隔十来分钟,摄像师英格丽·海特来沃尔就会把胳膊伸进镜头,在特定的位置添一支特定大小的木柴;有时,她在树枝上面插着一支香肠或是棉花糖。
  
  这个“无聊”的烧柴火的直播,伴随着“哔啵”声,从夜里8时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时柴火熄灭时停止。它却吸引了约100万挪威观众观看,在总人口500万的挪威,节目收视率高达20%。
  
  这个被称为“慢电视”的节目,已和挪威的经典童话、越野滑雪一样,成了挪威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2:18 | 查看全部
“烧柴火”的真人秀
  
  “很荣幸,我成为那天晚上点燃柴火的人。”半年后,挪威作家拉尔斯·梅汀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仿佛2013年2月16日0时,这个北欧男子在一户农舍的壁炉里点燃的,不是一堆木柴,而是奥林匹克圣火。
  
  节目制片人卢纳·穆克勒布斯特介绍,这个名为《挪威柴火之夜》的电视栏目,是受到梅汀所著的畅销书《实木》的启发。这本讲述挪威人与木材“特殊关系”的书,副标题清晰地反映了书中的内容:“砍伐、烘干、堆砌——如何让柴火烧”。
  
  梅汀说,没想到《实木》出版后,一下子就激发了挪威人对木柴、火炉以及堆砌木柴的兴趣,“媒体的相关报道一下子变得很多,许多报纸还设置了堆柴火比赛,每个挪威人都在讨论柴火!”
  
  《实木》在挪威的首次印刷只有4000册,但这本非虚构图书很快就排在了挪威最畅销榜首位,并稳坐54周;光是在挪威就卖出15万多本,在瑞典卖出5。5万本以上;还被翻译为英语、瑞典语、芬兰语、丹麦语、德语、爱沙尼亚语。梅汀说,或许还会被翻译成日语。
  
  梅汀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挪威人对木材得天独厚的热爱。在挪威,大多数家庭都有壁炉,梅汀自己也和大多数挪威人一样,自己砍树、劈柴、储藏柴火。由于靠近北极,挪威大半年时间都需要保暖。而树木,则是取暖的最佳资源。
  
  “《实木》这本书,确证了挪威人对木材的巨大兴趣。这是我们制作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挪威柴火之夜》项目主管丽兹·梅·斯贝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斯贝西很快被节目制片人卢纳·穆克勒布斯特临时征召,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做一场12小时的现场直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2:28 | 查看全部
作为NRK(挪威广播公司)的一名节目主任,斯贝西平时在NRK负责另一档名为《闲逛挪威》的节目,斯贝西介绍说,那是一档“用故事记录一些挪威人的奇特做事方式”的节目,它的收视率平均在3%左右,而挪威的大多数电视节目,都不会超过10%。
  
  NRK是挪威最大的电视频道,“就像英国的BBC一样”。它拥有三个频道,和99%的挪威人口订数,也制作普通电视节目。而挪威另一家主要的商业频道TV2,则被称作大众娱乐频道,用户覆盖率为92%。此外,挪威还有十来家地方性商业频道,覆盖率小得多。
  
  他们找到了《实木》,邀请梅汀作为节目策划之一,并参与前4个小时资讯娱乐版块的嘉宾。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节目在2013年2月15日(周五)晚8时黄金时间播出。前4个小时,主持人开场后,梅汀等嘉宾开始一边解释,一边演示如何砍柴、劈柴、堆砌柴火。这个过程中,音乐家拉着木制的提琴伴奏。整个过程,包括摄像、伐木助理等技术人员,大约20人。
  
  从零点开始,只剩下两名摄像师,梅汀点燃壁炉里的木头后,镜头便锁定了壁炉,一直到早上8时。
  
  “大多数观众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节目制片人卢纳·穆克勒布斯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不少挪威人到早上8时才发现,自己已经看了一宿柴火烧。
  
  梅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网络留言未做统计外,节目中共收到60条短信。有一半认为,木柴的树皮部分要朝上放,火烧得才旺;另一半则认为朝下才对。“树皮把挪威给分裂了。”梅汀开玩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