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3:59 | 查看全部
那个失落在青春里的人
时间:2014-11-27 作者:未详 点击:188次

  一
  
  后来她在相亲网站上再搜到他的信息时,他已把自己的资料篡改得面目全非:一直还在等房价最低点的他,竟然“已购住房”;在无编制民办学院的他,在相关单位还没有招考的时间段把职业改成“公务员”;籍贯仍旧空缺;身高倒还是一开始虚设的谎言。
  
  她哑然一笑。
  
  点开了他们最初相识时的通信,已然能够清晰地瞥见他每一句言语后面的内心轨迹。而这一切要从最老套的相亲见面说起,时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
  
  那是五月份的一个夜晚,他们约好了在大洋百货见面。他给她的第一印象,竟然是两道深皱的眉——发来的照片是他红底笑得很阳光的大学证件照。他比学生时代更加世故苍老,可是他有一种圆滑、善于观察和取悦任何人性格的天赋。交谈几个回合,一顿饭吃完时,她起先反复揉搓面巾纸的手已经完全松弛下来,并且笃定了两人由于在爱好和思考方面相近而一拍即合,尤其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相遇,更是惺惺相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03 | 查看全部
平安家书
时间:2015-06-19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老林是我们工厂最老的一名工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老林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中午,他都要抽空去寄一封信。
  
  有一次,老林得了重病,我陪他去医院。
  
  输液时,老林从怀里掏出几封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交给我:“小王,我这几天可能起不了床,麻烦你去邮局将这些信寄出去,一天一封。”
  
  我看了看这些信封,都是写给同一地址同一人的,我问他:“这都是写给您爱人的信?”
  
  老林说:“是的。”
  
  我看里面都没有信纸,不解地问:“里面怎么没有信啊?”
  
  老林说:“不用写信,我老婆不识字。”
  
  我更疑惑:“您为什么要天天给一个不识字的人寄一个空信封呢?”
  
  老林说:“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我天天给她寄信,是为了让邮局的投递员去家里看一下她是不是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19 | 查看全部
 二
  
  他尽力学着不皱眉,想让自己趋向于对方心中的完美,并把每一个步骤做到最好,筹划再筹划,连一句话也要想好了再讲。
  
  开始的时候他对她更多的是一种欣赏。介绍他自己的家庭时,他会虚荣地说到自己的父亲原来做了十年中学老师,后来考上了公务员,在县城的计生办做一个小领导;母亲是评到了最高职称的小学老师。她默默地评价道:“你父亲本是个教书匠,在学校里言传身教极好,可是偏偏挤入公门。众人都往独木桥上推挤,却少有人明白自己适合的究竟是什么。”说完这句话,她见到他诧异地看着她,仿佛她是在警醒他今后的困顿与纠结。
  
  他们的确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和话题。比如共同对某一本书发生兴趣,约好同时间网购回来做阅读笔记,然后共同探究下去;性情均属于绿色系,对于声色犬马的事物兴趣甚微,热爱清静,早睡早起;同样属于心思缜密的人,逻辑能力彼此相当,经常一个人想到了上半句,下半句已经从另一个人嘴里脱口而出。几个月下来,她对他渐见好感,尤其有他在的时候,她的出行、购物、饮食、事业,都可以被筹划得更聪明——他把她的生活提升了一个档次。
  
  七夕之前他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你缺乏的就是社交,干脆哪天我们批发一桶花,我陪你一起在新街口叫卖吧。”为了与她更快进入婚姻的殿堂,他四处颠簸,平均每天看两处房子。他告诉她自己动力十足。
  
  有时候他会开玩笑:“你没有我第二个女朋友聪明,没有我第三个女朋友漂亮。”
  
  她会一歪头反驳:“可是我比你第二个女朋友漂亮,比你第三个女朋友聪明。”
  
  确实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他太追求完美和擅长比较。和他在一起,像在看一场电影,周围笑得很开心,可是本人就是投入不进去。因为他一面和背景人群一样开心,一面却又理性分析步步拿捏,使她不得不渐渐在他的棋盘里步步小心。
  
  后来她才知道,他从相识她的那一刻开始,就在最短的时间里搜寻关于她的所有信息,探究她的真伪。然后逐条分析,还总是设一些套子等她钻进去,去证实他最初料想的正确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20 | 查看全部
我是你的冤家
时间:2015-06-19 作者:未详 点击:200次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畏惧父亲,同时对他也很腹诽。
  
  这怕似乎没来由,怨却有因。而今想来,大约是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吧。母亲生我时,父亲才二十出头。或许他还没有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猝不提防,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条尾巴追随左右,张口要吃,伸手索穿,生活的重负一下子落到他的肩头,这也许与他幻想的生活场景有些不一样,有气自然要向我撒。
  
  不知父亲何时开始嗜酒的,酒后,我常无端遭殃。一次,奶奶在锅屋里烙煎饼,父亲从外边醉醺醺地回来,不知因何叫我,我没敢应声。他的无名火腾地蹿了上来,踉跄两步,拽过我就打。奶奶闻声跑了出来,护着我,企图阻止父亲,如此一来,父亲的犟脾气就被激起了,非打不可。战火便从我这儿烧到他们母子之间。奶奶护我于身侧,边烙煎饼边与父亲争吵,眼泪簌簌而落,滴到滚烫的铁鏊上,吱吱作响。
  
  那时,家境不好,早晚都是大锅煮稀饭。我常自作聪明,先下手为强,待开锅米沉淀之后,先用铁勺捞一碗稠的,屡试不爽。有一次,被父亲抓个现行,额上被父亲的“一阳指”点得一头包。有一年麦收季节的某天,天热难挡,见小伙伴们都在沟渠洗澡戏游,禁不住诱惑,便把父母不许下水的叮咛丢在耳边,光着屁股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不巧,被父亲碰到了,捉一次就是一百次,父亲不容我辩解,随手拿起鲜麦秸劈头盖脸地向我抽来,细嫩的肌肤上顿时起了一道道血痕,疼得我直蹦,大喊再也不敢了。而今想来,麦秸仍在眼前晃动。
  
  父亲打我时,常听奶奶说的一句话,你们爷俩就是前世的一对冤家。父亲回嘴最多的一句,上辈子我欠他的。
  
  后来,一次偶然,我翻阅《睽车志》,被一则故事吸引,颇觉有趣,不妨转叙于此:平江陆大郎,家里比较殷实,在平山有处房产。有一位老僧与他交情颇厚,老僧有点闲钱就寄存在陆家。时间长了,钱财越聚越多,陆大郎就起了贪心,想据为己有。老僧索要,陆大郎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还买通了官府,反告老僧诬诈。老僧钱财尽失,气愤异常,于是,每天盘坐在陆大郎家门口焚香祈祷,祈祷将来能成为陆的儿子,取偿所负。莫非父子真是一对冤家?不过,据科学分析,其实此乃因母亲分爱于子,而父吃子醋之故。
  
  时间流逝,回过头来看看有些事,那都是父爱的别样表达。前些日子回家,母亲张罗一桌子下酒菜,我与父亲对饮,父亲很高兴地让吃让喝,席间,他还披露了不少我儿时的糗事,话语意味深长。他那不经意的一句话,差点让我流下泪来,他说小时候打着吃骂着吃,现在怎么这么客气?一直以来与父亲的隔膜,一下子化为乌有了。在父亲的心里,有些事他一直都记着。
  
  我抬起头来,偷眼打量着父亲。父亲老了,已皱纹满脸,那是岁月刻画的,可那些岁月却是被我追赶而来的。
  
  父亲,我是你的冤家,我们一辈子都有一种神奇而亲密的联系,不能割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29 | 查看全部
 三
  
  他说在搜到那条信息的一刹那,他的内心世界突然就不再平稳了,她已经不再完美了。
  
  原来她毕业的学校是一所三本院校,而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根本放不下这份虚荣,去承担来自自己交友圈的攀比。其实,她并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只是自己一直没有主动提起罢了。他语无伦次地说自己要先回苏北农村老家一段时间,无法见她。
  
  她夜里也不睡觉,陪他聊天,却不就事论事,换了话题开开心心地打趣自己,说等发了工资可以买一条花式的背带裤爬山穿。
  
  他很感动她的稳重,却透露了自己软弱的往事:他的第三个女朋友也不是公办本科毕业。他说你想不到那个女的竟然能窝在家里一天不出去吃饭,只吃饼干;她有一次心血来潮要煮东西给他吃,面条水饺她都说不行,后来端上来烂在锅里的汤圆;她有一次和他吵架,自己摔门跑了出去,在外面转了两个小时,给他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一直等着他跑出去追她。他说他们相识于女孩子读大专的时候,那时候他凑巧做她的辅导员助理。女孩子追的他,告诉他为了配得起他,自己也要考本科,也要考研。
  
  他和再前的一个女友有过爱情,很确切的爱情。只是两个人自私的程度不同,爱情会因人而异各分结局。他们曾经在一起散步时路过一片花地,当时他随手摘下一朵放在她的手里,而那个女孩子在几个月之后,竟然交回一个大瓶子,里面是已经比原来茂盛几倍、盛放饱满的花束。他母亲劝他,这个女孩已经可以了,因为她好爱他。但是他嫌弃的是,与她匹配的婚姻质量,没有他第一个研究生女友能够给予的高。他说,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他觉得他最大的损失就是为了一个“低质量”的女人白白浪费了两年,否则他这么大的年龄不会至今未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31 | 查看全部
“Duang”背后的“绯色toy”
时间:2015-06-20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2月14日,成龙之子房祖名在北京举行媒体道歉会。
  
  同一时刻,家在北京的单身青年“绯色toy”正在费城德雷塞尔大学的宿舍里对着自己的电脑屏幕陷入思考。
  
  之前他制作过两个视频作品,不过播放量不尽理想。这一次,经过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积累,他决定再做一个视频试试看。
  
  2月20日,“绯色toy”在大洋彼岸鼠标一点,将《我的洗发液》上传至B站。
  
  在这段视频里,成龙在他的设计下,踏着《我的滑板鞋》的节奏,认真地念着被重新剪辑的台词:“加了一个月/特技之后呢/头发Duang……头发Duang~Duang~Duang~”
  
  他终于目瞪口呆地见证了什么叫“火”。视频上线第三天,《我的洗发液》已被顶至B站榜首,并且播放量以每天10万的速度继续上涨着。2月26日,成龙本人也在微博上“Duang”了一下。3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在“潮流首页”登载了介绍“Duang”的文章,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对“Duang”的走红进行了分析。
  
  “Duang”火了,但“绯色toy”依旧过着自己平常的日子,对他来说,能够偶尔可以发发视频娱乐下大家,就足够了。
  
  现在,他在德雷塞尔大学的同学几乎都知道了“Duang”,但他们都不知道,那个视频的制作者就是他们身边的人。“绯色toy”就这样,大隐隐于市,在人群中微笑着听着身边的人“Duang”来“Duang”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39 | 查看全部

  
  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情以后,他们在后来相处的一个多月的光景里,他渐渐对她冷淡。他仍旧每天在QQ上和她保持联系,但都成为了短句回复的例行公事;他还是和她见面,可是慢慢拉长每次的时间,还没有见面多久,便不耐烦地低头查看手机时间。终于有一天他暗示她,如果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也可以在外面继续相亲。
  
  “如果在外面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我还是会回来找你。”他这样对她说。
  
  她不解地问他:“难道这些外在的优秀和完美就那么重要吗?”他反过来这样解释:“你知道我的身高为什么并不高吗?”因为他当年上初中长身体的时候,为了成绩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他觉得考大学才是人唯一的出路。由于严重缺觉,身高再也没有长过。可是如今奋斗到大学讲师的他,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对。
  
  这只是他这辈子得不偿失的一个开始。因为父辈培养的这种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到了他的骨子里。他还会一年一年,按照父亲愿望继续去考公务员。
  
  和聪明机敏、生存能力无关,他也许很优秀,但是和他度过的一生,会很沉重很压抑,一个女人最好在生命里绕过这一类的人。她并不觉得自己在这个人的世界里还有什么驻足的必要。她只是淡然地关掉网页,将笔记本重新合上。今后,她再也不用看那深重的皱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42 | 查看全部
梦想不会一“Duang”而成
时间:2015-06-20 作者:未详 点击:163次

  谁都知道成功不易,可万一得知谁谁谁成功之后,仍要幻想自己也能“Duang”地一下功成名就。然而,有几人不用十年寒窗,只需一“Duang”便被世界认可?
  
  陕北作家路遥,可谓家喻户晓。1970年,他第一次以“路遥”的笔名发表诗作《车过南京桥》,从此彳亍于写作之路。是为敲开梦想第一“Duang”。
  
  1971年,与曹谷溪等人合作编写诗集《延安山花》,销量达28。8万册,轰动全国。可谓追逐梦想第二“Duang”。
  
  1973年春,到延安大学学习。1976年毕业后,在《陕西文艺》当编辑。1979年到1989年间,陆续在全国大刊上发表作品。为接近梦想第三“Duang”。
  
  可是当时,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投稿时却屡遭冷遇,连续两年被退稿。最后寄到《当代》,最终得以发表。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各种奖项。为实现梦想第四“Duang”。
  
  1982年,小说《人生》一版再版,达26万册之多。并获“1981—1982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时,改编的电影《人生》公映,再度引起巨大轰动。由此为坚定梦想第五“Duang”。
  
  经过两年的素材积累,1985年秋,开始在陈家山煤矿着手《平凡的世界》的创作。
  
  《花城》于1986年11月的第6期上全文发出。却并未得到“主流”的肯定,批评之声异常强烈。
  
  路遥极度痛苦,但第二部还要继续。路遥说:“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行走,在千万种要战胜的困难当中首先需要战胜自己。”1987年夏,《黄河》全文发表。他不再关心周围的评判,坚持第三部的创作,即将完成之时,1988年3月27日中午12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从此改变了这部书的命运”。
  
  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终于完成。1991年3月10日,《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为超越梦想第六“Duang”。
  
  谁的梦也不会一“Duang”而成。
  
  路遥的每一“Duang”都如此艰辛,每一“Duang”又都如此笃定,他“Duang”、“Duang”地踏上终极梦想,给世人留下永恒的标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52 | 查看全部
勇者物语
时间:2014-11-27 作者:未详 点击:200次

  我有个大学同学,女生,长相很像美国电视节目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嗯,奥普拉长什么样自己去搜索。这位整个大学生涯都是特别普通的女生,在大四那年,忽然有人看见她跟我们的英语老师手牵手在逛街。补充一下,那老师挺矮,男女身高居然刚好相等。闲言碎语小道八卦传出,还据说系里找男老师谈话施压。多年后,我在回家路上遇到英语老师,问他近况。他笑容满面说自己还在任教,那女生一毕业他们就结婚了,买房了生娃了。
  
  另外有个大学同学,这女生是班花,据说女生集体不喜欢她这个人。男生呢,也没人追到她,得不到的当然也容易非议。我曾经约过她一次,我们吃了火锅。她说她挺努力去跟同学们,跟女生们改善关系的。但既然一个习惯高调的人,没法让所有人喜欢,那就没办法了。没多久,她做了豪迈无比又温柔动人的事。在那年圣诞节,全班全体男生分别收到意外:一张她手写的贺卡,导致男生们那天心情统统美得不行,浮想联翩。在我脑海里,深刻鲜明。她这算是彻底得罪了全体女生,衬托得其他女生清静无为,黯淡无光。毕业多年后,我跟另外一个大学男同学提起她,眼亮,像是在回忆一段传奇。
  
  还有个女同事,离婚多年,40多岁,英文不通,基本是零。有一天她在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个美国佬,然后他们开始交往,恋爱,没多久结婚嫁到美国去了。去年回家办手续的时候,我们问她,什么,网上认识的?你不怕吗?你们语言不通你又不会英语,怎么沟通啊,就不怕人生地不熟吵架了你走投无路?这同事说,英语不好慢慢学啊,平时吵架生气她就使劲说“sorry”,“honey,Iloveyou”……对方就笑了。我们实在是太佩服她的勇敢无畏,复杂简单化。结果就是这样,我们白操心担忧了,她过得挺有滋有味的。
  
  这世界向来如此,循规蹈矩者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永远没有勇者那样容易成就一段故事。他们这些勇者,都是有故事的人,中国版的形容词是彪悍。
  
  被讥讽的师生恋又如何,修成正果了他们去过自己的日子。就知道跟男生搞好关系又如何,闪瞎群众的眼大家最后也不过是闭嘴。女人40了又怎么样,照样网恋结婚,还漂洋过海。我们记得他们的故事,谁会记得我们的故事?
  
  大风吹,吹净人生表面的浮尘,显现真相。勇猛活着的人,也不一定比循规蹈矩的活得更好。他们只是非常率性和自我,在自己的物语里,成为了勇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2:34:53 | 查看全部
治疗抑郁给我的启示
时间:2015-06-20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因为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压力,我在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抑郁的泥潭,也做了一些咨询和治疗,无奈丝毫没有抽身之感。几番辗转,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留美心理咨询师冯大荣老师,让我郁闷的是,第一次咨询时,老师似乎并不关注我的抑郁状况本身,而是在听说我喜爱太极后,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书生习武的故事。
  
  有一位书生在师父那里学了几招武艺后就骄傲地离开了,决心用学到的招数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一天,书生与一个习武之人起了冲突,他下意识地用起了那几招惯用的招数,谁知对方武艺超群、招数变化多端,书生很快就败下阵来。吃了亏,他跑到师父那里诉苦:“对方没有武德,他不从正面进攻。”书生的哭诉让师父哭笑不得:“招式怎能一成不变呢?武术一定是见招拆招呀!”
  
  听完故事,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就像那个书生,只能心随境转,而做不到“见招拆招”。其实,我也知道内心要淡定,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很难。似乎是看透了我的愁绪,老师笑着说:“没有内在的功底,武术招数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人若没有‘内功’,懂得再多的道理也是形同虚设。”
  
  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内心很受触动,也让我开始对“心灵成长”感兴趣,我决心跟随老师认真修炼人生的“内功”。老师说:“就如同内家拳要去掉所有的用力习惯一样,心灵成长的方向,就是要去掉所有的潜意识习惯,让本性回归。”
  
  如同习武要靠放松来融化拙力一样,心灵成长意味着我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也就是老师所说的“无论我处于什么状态,我愿意学习爱我自己、满意我自己。”对自己的宽容,既能止住内心的痛苦,又能为人生加油。
  
  回到刚才那个故事,武术的精华依托的是像泰山压顶一样的放松后的整劲,而不是靠单一而笨拙的肌肉力量。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不能够很好地立足,是依靠内心自由而形成的宽阔胸怀和视野,而不是靠非理性的情绪力量。过去有很多同学我都看不惯,给我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就是潜意识里情绪的困扰。针对这一点,老师让我学着宽恕——“我现在原谅你没有按照我所要求的那样对待我。”通过宽恕我内心变得宽广,也开始理解,很多人之所以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是因为他们不能摆脱内心的不良情绪,我不仅不埋怨他们,还能体谅他们的痛苦。
  
  这是我第一次学会了用自己的心去改变当下的境遇,学会了“见招拆招”。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禅坐,对自己的障碍说:“我知道,我承认。”看到一个个障碍崩塌,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喜悦,我的心也因此变得自由。如同庖丁清楚地知道牛的各部分的组织结构,从而避免刀受损一样,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也能清楚地看到别人的红线和软肋,从而从容地应对,既保护了自己,也避免了伤害他人。
  
  武术离不开勤学苦练,心灵成长也离不开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心理练习。四个月做了十次咨询,我告别了抑郁。在我开展崭新生活之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冯老师之所以对我的抑郁状况表现得“不够关心”,是因为老师在做一篇大文章,釜底抽薪,不只是将注意力放在抑郁的表征上,而是要教我生活的“内功”,当我在生活中学会了见招拆招,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抑郁也就不治而愈了。这样一想,不禁佩服冯老师的专业与缜密。
  
  这段治疗抑郁的过程也好似一段人生的旅程,我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终于明白——人不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一定要看清困扰人生种种问题背后的真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