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6:55 | 查看全部
 经济学家都是聪明人,他们不但没有成为老虎肉,而且研究出了一套传达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理论(假如坏消息迫不得已必须说的话),这就是前景理论。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奚恺元是前景理论研究的高手,他有一套“给消息原则”。他说如果有几个好消息要发布,最好分开发布。因为根据前景理论,几次好消息分别带来的愉悦之和,要大于几个好消息合并一起所带来的愉悦程度;如果有几个坏消息要发布则恰恰相反,要把坏消息一次发布,因为几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几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如果是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一定要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比如,“老婆,我炒股亏了十万。”“我早就叫你不要炒,你就是不听我的,这个日子我看是过不下去了,我看离婚算了。”“老婆,我路过那家百货公司,看到你上次舍不得买的鞋在打对折,我帮你买来了。”“亏了这么多钱还乱花钱,真是的……我要买的是那双蓝色的,你没买错吧,快把鞋拿出来我看看……”
  
  如果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对方。这样坏消息带来的痛苦就会被好消息的喜悦冲淡。比如一晚克格勃来敲房门,伊万如坠冰窖,对方宣布了坏消息:“康斯坦丁,你被捕了。”伊万立刻说道:“您弄错了,康斯坦丁住在隔壁。”伊万在坏消息的同时得到了一个特大好消息。
  
  伊万觉得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7:05 | 查看全部
 
  如果这两个消息分得太开,恐怕有人都等不到那个好消息了。
  
  据俄罗斯作家拉津斯基记载,1930年代的某晚,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在夜宴闲谈时,为天上一个星座的名称小有争论。在一旁笑听争论的斯大林便吩咐秘书给天文馆打个电话。新上任的天文馆馆长并非专家,而是原内务部官员,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急忙派车去找一位仅存尚未被“清洗”的天文学家。
  
  这位天文学家因为同行都遭了殃,正在家中惴惴不安,夜里两点半突被急促的门铃声惊醒,也以为自己的大限已到,这位年已60的老人不愿再受凌辱,便纵身从窗口跃下。他没等到那个好消息。
  
  在电视上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前景理论高手,比如先公布坏消息:某某事故死了多少多少人。再公布好消息:领导重视,群众情绪稳定。这让我想起的不是经济学,而是郭德纲,他说:“有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先听哪个?坏消息是我们迷路了,以后得靠吃牛粪过日子了!好消息是牛粪有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8:27 | 查看全部
中国人为何无法活得超越
时间:2014-11-24 作者:未详 点击:175次

  如今,打开电视,有两种节目最为耀眼,一种是“灭灯”,另一种是“转椅”。就这两种节目,就营造了全民娱乐运动的氛围。如果你这几天看完了节目,打开网络、微博,那主题词之一必然是“爱国运动”。
  
  娱乐运动+爱国运动,这就是当下中国人的真实图景——活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全民运动中。
  
  娱乐,不好吗?在苦逼的日子里,看看人生百态,自娱自乐,不是也能促进和谐吗?把多年来积攒的仇恨日本的教育,应用一下,到大街上,混入人群,乘机发泄一下骂、打、砸的情绪,不是也能解压吗?
  
  是的。都很好。除此以外,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吗?长久以来,中国人不就是在运动中找快乐的吗?“大跃进”运动,“四清”运动,“上山下乡”运动,“文革”运动,乡镇企业生长运动,学习运动,整风运动,春节联欢晚会运动,体育健身运动,广播体操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爱眼运动,“铁公基”运动,“扫黄打黑”运动,炒房运动,炒股运动,抢盐运动,围观运动,声讨运动等等,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运动。运动来时,声势浩大;运动走时,悄无声息。在运动中,中国人创造了一致性的短、平、快生活,获得极大的参与快感,而没有了运动,中国人则深感寂寞,无聊,只是压抑不住的欲望还在内心深处呼唤下一次运动的赶快到来。
  
  作为一个在运动中生的中国人,如果不在运动中死,那实在是虎头蛇尾,遗憾终生了。难道这就是中国人一辈子生活的轨迹吗?为什么只有全民运动才让中国人感到心有所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8:37 | 查看全部
 到了今天,中国人在娱乐运动、爱国运动中获得了极大的参与快感,但也在运动中失去了自我的理性判断和超越现实的长久可能性。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理论能够解释这一问题。在运动中,加入其中的人很容易获得一种集体心理,因为数量巨大和责任的消失,所以个人敢于发泄本能的欲望;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染性,所以个人很容易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因为易于接受群体的暗示,个人容易被催眠,成为“无意识活动的奴隶”。在这样人数众多的集体运动中,人会变得冲动、急躁、易变、易轻信、易走极端、易偏执、易专横、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人会接近宗教狂热,获得暂时的超越现实的信仰。
  
  如果个人可以在集体运动中获得超越性实现,如为了集体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的生命,那不是很好的结果吗?然而,这又有可能被那些有邪恶企图的人所利用,把个人变成实现集体利益的工具,所以,这种牺牲个人的做法很容易走上歧途。
  
  由此可见,在运动中,个人有可能实现短暂性的超越,但是又有可能被集体所利用,风险性很大。可是,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狂热信仰,又是中国人慢慢培养起来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一经培养,就成了现实的依赖所在,牢不可破。于是,利用这种习惯的运动接二连三地到来,继续强化中国人的运动习惯,使中国人难以自拔。如上述所说的娱乐运动、爱国运动,以及前几年流行的超女运动、达人秀运动,就是这种习惯的产物。总之,中国人学会了在运动中寻找最重要的快乐,在运动中寻找最崇高的信仰。没有了运动,就没有了最重要的快乐,就没有了最崇高的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8:48 | 查看全部
 1978年以来,中国打开了门户,逐步地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的召唤下,整个社会又开始了一种“向钱看”的运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让中国人为之疯狂。随之,GDP成为大众熟悉的名词,高楼大厦多了,公路多了,工厂多了,商品丰富了,然而,中国人的心灵却空虚了,一些医生、教师、律师、知识分子都成了要红包、要待遇的商人,官员的腐败、堕落问题层出不穷,“要不要扶摔倒的老奶奶”的讨论使许多中国人产生了迷茫、失落。尽管中国人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造成的危害,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超越这种现实的方法。一位博士无奈地告诉我:“在今天的社会,挣钱才是王道。我不想说那些大道理,我只想吃饱饭,穿暖衣,买间房子,再找个老婆,过个小日子。千万别和我说那些大道理,我真的不想听。”
  
  全民运动、文化基因、市场经济,三者把中国人牢牢地绑在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动弹,更无法超越。全民运动让中国人盲目地从众,少了可贵的独立个性和有长远眼光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让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几乎灭绝了外在超越的可能性;市场经济让中国人狂热地亲吻自己的物质欲望,并在数字叠加的符号象征中体会着浮华满足的快感。悲观地说,中国人要想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求得超越,比登天还难。
  
  悲后沉思,中国人还是有实现超越的突破口,这就是人本理念,即真地尊重个体的独立个性、兴趣爱好、基本权利。独立的个性来源于独立的价值判断,独立的价值判断来源于思想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来自于社会的包容和理解。尊重个体的兴趣爱好,就是尊重人的自我选择,就是要把人的自我选择制度化、民俗化,最终让它融入普通人的文化基因中。尊重个体的基本权利,就是要有一整套运行的规则和程序,让它逐渐地成为全民的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9:05 | 查看全部
7个围城故事,温暖你冻结的心
时间:2014-11-24 作者:未详 点击:450次

  带走的钥匙
  
  他和她邂遇在火车上,他坐在她对面,他是个画家。他一直在画她,当他把画稿送给她时,他们才知道彼此住在一个城市。两周后,她便认定了他是她一生所爱。
  
  那年,她做了新娘,就像实现了一个梦想,感觉真好。但是,婚后的生活就像划过的火柴,擦亮之后就再没了光亮。他不拘小节、不爱干净、不擅交往,他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虽然她乖巧得像上帝的羔羊,可他仍觉得婚姻束缚了他。但是他们仍然相爱,而且他品行端正,从不拈花惹草。
  
  她含着泪和他离了婚,但是带走了家门的钥匙。她不再管他蓬乱的头发,不再管他几点休息,不再管他到哪里去、和谁在一起,只是一如既往地去收拾房间,清理那些垃圾。他也习惯她间断地光临,也比在婚姻中更浪漫地爱她,什么烛光晚餐、远足旅游、玫瑰花床,她都不是在恋爱和婚姻中享受到的,而是在现在。除了大红的结婚证变成了墨绿的离婚证外,他们和夫妻没什么两样。
  
  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有名的艺术家,那一尺尺堆高的画稿,变成了一打打花花绿绿的钞票,她帮他经营帮他管理帮他消费。他们就一直那样过着,直到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弥留之际,他拉着她的手问她,为什么会一生无悔地陪着他。她告诉他,爱要比婚姻长得多,婚姻结束了,爱却没有结束,所以她才会守候他一生。
  
  是的,爱比婚姻的长度要长,婚姻结束,爱还可以继续,爱不在于有无婚姻这个形式,而在于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9:17 | 查看全部
破碎的花瓶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他来自偏远的农村,她来自繁华的都市。他的父亲是农民,她的父亲是经理。除了这些,没有人不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在她家人的极力反对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他是定向分配的考生,毕业只能回到预定的单位。她放弃了父亲找好的单位,随他回到他所在的县城。他在局里做着小职员,她在中学教书,过着艰辛而又平静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爱情不亚于好来坞的“经典”。那天,很冷。她拖着重感冒的身体,在学校给落课的学生补课,她给他打过电话,让他早点回家做饭。可当她又累又饿地回到家时,他不在,屋子里冷锅冷灶,没有一丝人气,她刚要起身做饭,他回来了。她问他去哪了,他说,因为她不能回来做饭,他就出去吃了。她很伤心,含着满眶的泪水走进了卧室。她走过茶几时,裙角刮落了茶几上的花瓶,花瓶掉在地上,碎了。半年后,她离开了县城,回到了繁华的都市。这便是婚姻,坚强而又脆弱。如同漂亮的花瓶,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经受得住岁月的风化,但是只要轻轻一碰,掉在地上,就可能会变成无数的碎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9:23 | 查看全部
 滴水的窗檐
  
  他和她属于青梅竹马,相互熟悉得连呼吸的频率都相似。时间久了,婚姻便有了一种沉闷与压抑。她知道他体贴,知道他心好,可还是感到不满,她问他:“你怎么一点情趣都没有?”他尴尬地笑笑:“怎么才算有情趣?”后来,她想离开他。他问:“为什么?”她说:“我讨厌这种死水样的生活。”他说:“那就让老天来决定吧,如果今晚下雨,就是天意让我们在一起。”到了晚上,她刚睡下,就听见雨滴打窗的声音,她一惊,真的下雨了?她起身走到窗前,玻璃上正淌着水,望望夜空,却是繁星满天!她爬上楼顶,天啊!他正在楼上一勺一勺地往下浇水。她心里一动,从后面轻轻地把他抱住。
  
  婚姻是需要一点情趣的,它就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我们疲劳的眼睛感到希望和美,适当地给“左手”和“右手”一种新鲜的感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9:35 | 查看全部
最后的旅行
  
  他是个搞设计的工程师,她是中学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两人都错过了恋爱的最佳季节,后来经人介绍而相识。没有惊天动地的过程,平平淡淡地相处,自自然然地结婚。
  
  婚后第三天,他就跑到单位加班,为了赶设计,他甚至可以彻夜拼命,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她忙于毕业班的管理,经常晚归。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就像两个陀螺,在各自的轨道上高速旋转着。送走了毕业班,清闲了的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的婚姻,她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他心里有多重,她似乎不记得他说过爱她。一天,她问他是不是爱她,他说:“当然爱,不然怎么会结婚。”她问他怎么不说爱,他说不知道怎么说。她拿出写好的离婚协议,他愣了,说:“那我们去旅游吧,结婚的蜜月我都没陪你,我亏欠你太多。”他们去了奇峰异石的张家界。飘雨的天气和他们阴郁的心情一样,走在盘旋的山道上,她发现他总是走在外侧,她问他为什么,他说路太滑,他怕外侧的栅栏不牢,怕她万一不小心跌倒。她的心忽然感到了温暖,回家就把那份离婚协议撕掉了。很多时候,爱是埋在心底的,尤其是婚姻进行中的爱,平平淡淡,说不出来,但是真实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4:29:47 | 查看全部
 晾晒的萝卜干
  
  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是离休的处级干部,女的退休前是一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是某局里的中层干部,一个在国外读书。
  
  入秋的一个傍晚,我看见那老夫人在翻晒萝卜,我很奇怪,像她这样的家庭,还用自己淹菜吃吗?我问她:“张阿姨,你家还腌咸菜吗?”那老夫人很有丰韵,笑起来一脸的幸福,她说:“你王伯就爱吃我做的萝卜咸菜,吃了一辈子都不够。过去工作再忙,都要给他晾菜,何况现在退休了有的是时间。”望着翻菜的老人,忽然就想起林语堂先生的名言:爱一个人,从他肚子起。对那些走过几十载风风雨雨的婚姻来说,爱可能真的就落在碗里,落在“萝卜干”上了。
  
  不是每份爱都是惊天动地的,实实在在,朴实无华是婚姻的一种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