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1:17 | 查看全部
拒绝不容置疑的神圣目标
时间:2015-06-02 作者:未详 点击:222次

  佐佐木八郎是个东京大学的文科生。他留下来的日记显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叔本华、边沁、罗素、柏拉图、费希特、托尔斯泰、罗曼·罗兰、韦伯、契诃夫、王尔德、歌德、莎士比亚、川端康成和夏目漱石的书。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再往前追溯一点,佐佐木八郎在日记里也透露了他对战争的看法,他不反对战争,但坚决反对军方发动战争的理由。他不信“大东亚共荣圈”那一套,他认为战争的合法性,只能建立在摧毁邪恶的资本主义结构、结束人与人之间的剥削迫害关系,实践公平与正义。所以他支持日本对“邪恶资本主义控制者”的美国、英国作战,却坚决反对日本军方在中国的侵略行为。
  
  这样一位头脑清楚、独立判断而且好学深思的青年,最后上了战斗机,飞上天空,对准海上的一艘军舰的烟囱,狠狠地撞上去,在一片火光中,牺牲了自己的性命。
  
  佐佐木八郎是“神风特攻队”的一员。执行最终任务前夕,佐佐木八郎在日记中写着:“如果资本主义无法轻易推翻,却可以在战争的挫败中崩溃,那我们就有机会将眼前灾难转化为幸运的事。我们正在找寻火中重生的凤凰般的事物。”
  
  和一般印象中的“神风特攻队”不同,佐佐木八郎不是为天皇而战、为天皇而死的。他为自己心目中另外一个神圣目的——打倒资本主义——而捐躯。
  
  的确,虽然不提天皇,佐佐木八郎的生命选择,却和其他为天皇而死的青年一样,都相信人应该完全臣服于神圣原则之下,必要时为神圣原则以及神圣原则保证的神圣未来,供奉自己的生命。
  
  神圣,是可怕的。愈神圣的东西愈可怕。神圣,阻挡了理性的介入,因为理性的起点,就是怀疑,就是批判。不能怀疑,不能批判,神圣事物绝对地凌驾于个人生命之上,终究使得个人所做的选择,不再真正有“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1:27 | 查看全部
记情
时间:2015-06-02 作者:未详 点击:216次

  男人在睡觉,受伤,吃饭,信任某个女人的时候,会像个孩子,有着天然的脆弱和纯真。而女人不同。女人会随着岁月变得坚硬实用。
  
  每个女人在对男人的具象选择上,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微小记号。有些女人喜欢男人有长的眼睫毛(落泪的时候让人心碎),理非常短的平头(攻击性的象征),穿灯芯绒裤子(性格温和),偶尔会非常干净地穿一件白色细麻衬衣(内心有对人际关系及梦想的洁癖)。这都是私人化的情结。
  
  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态度,要么如同隔岸观烟花,心里惊动,无关痛痒,满目照耀。
  
  要么就是冷暖自知,血肉纠缠,不依不饶。她从来都没有中间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1:36 | 查看全部
在抽烟的王国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130次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第一次闯关东时,东北三大怪之一的大烟袋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卷烟:用一张小纸片将烟叶末卷起来,像纸烟那样叼在嘴上。
  
  那时是大集体,逢到在田间劳动休息时,往往是男人们坐在一起,女孩子们坐在一起,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已裁好的小纸片。谁要是忘记了带,不要紧,伙伴们会随手递给你一张。再从口袋里用三个手指捏出一些烟末,往纸上放一点,然后随手将纸卷起,再用唾沫沾湿封口,两头一掐,叼在嘴上,点着火,便美滋滋地抽起来。当时,我这个不会抽烟的人,看着这些男男女女们卷烟吸烟的娴熟动作,不由得暗暗称奇。
  
  在这样一个男女普遍抽烟的王国,你不会抽烟,似乎就成了一个不寻常的怪人。一天晚上,我到屯子里唯一的小卖店里去,想买一个日记本。日记本自然不会有,我只好买一个小学生用的练习本。让店里的服务员给拿了两次,不是带田字格的,就是带米字格的。我只好告诉她,我想要那种只有横格的。店员瞪着两只大眼睛,不耐烦地冲着我说:“什么横格的竖格的,你不就是要抽烟纸吗?”我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1:47 | 查看全部
识人高手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153次

  小梅要去参加集体相亲活动,她对母亲说,“妈,我想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可是我怕到相亲那天,他们都是盛装打扮,看不出谁穷谁富,我又不能明着问,你说怎么办?”
  
  母亲略一思忖,信心十足地说:“女儿,你就放心吧,到那天我请个高手做参谋,肯定不会看走眼的。”
  
  到了相亲那天,来到现场的除了众多俊男靓女,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家长,这其中就有小梅的母亲和她请来的那位“参谋”,是个男的。
  
  很快,小梅就在人群中看上了一位衣着光鲜的小伙子,她偷偷地给身旁的母亲使了个眼色。于是,小梅的母亲和那“参谋”走上前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那小伙子身旁转悠了一会儿,然后一声不响地走开了。片刻后,小梅收到了“参谋”发来的短信:“那小伙子神情不自然,动作很僵硬,很明显是第一次穿这么好的衣服,八成是个穷光蛋。”
  
  就这样,小梅一连看了四个,都被“参谋”给否决了,直到第五个,“参谋”才发来一条肯定的短信:“这小子有钱,相信我,准没错。”
  
  回到家,小梅不放心地问:“妈,你请的参谋会不会看走眼啊?”
  
  母亲肯定地说:“不会的,他是个医生,都坐诊二十多年了,不会看错人的。”
  
  小梅疑惑地问:“他是医生?这和相亲有什么关系呀?”
  
  “傻孩子,他在那家医院里稳稳当当坐诊二十多年,还不会看人?他要是不会看人,给穷人开了贵药,病人没钱买不起,要是给有钱人开了便宜药,哪来的业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1:56 | 查看全部
爱情瞬间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185次

  认识安时,他在我和朋友合开的咖啡馆里做业务老大,调咖啡、鸡尾酒,做提拉米苏,样样精通。作为一位适龄男青年,他的皮肤洁白细腻得让我看着挠心,当然,这纯属嫉妒。
  
  来咖啡馆的女孩都喜欢跟安聊天。男女之间的互相吸引是服务行业最为巨大的生产力,那些漂亮的孩子,都是上帝的宠儿。
  
  安的左手腕上戴着一串霜白中透着嫩粉的琉璃珠子,极少有男生喜欢这样娇艳的颜色。常常有女生让安把串珠送给她们,说这不适合男人。每逢此刻,安便显得小气。他说,正宗台湾琉璃的,很贵呢。
  
  那个下雨天,店里像开会似的客满。一个漂亮女孩站在吧台边与安聊天。安一刻不停地忙着手里的活儿,却丝毫不怠慢她。女孩显然被迷住了,以至于她那喝得半醉的男朋友靠近都未察觉。冲突是一瞬间爆发的。拉扯中,安手腕上的琉璃串珠断了,随着一个个珠子落地的声音,安的眼泪忽然像珠子一样大颗大颗地落了下来。我从没见过一个男人那样哭,比电影里点了眼药水的男一号更不真实。
  
  安的跑开,让咖啡馆不得不提前打烊。我蹲在地上,将珠子一颗颗捡起来,包在一张纸巾里。
  
  第二天,我将这一包东西递给安,告诉他珠子是完好的,可以换条绳子穿起来。他接过,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分手时,她把手腕上的这串珠子送给我,我答应要戴一辈子。看来,一辈子还是太长……”
  
  安的手链没有被修复。他光秃的左手腕有一段时间让我很不适应。我总是忍不住猜想,在哪一刻,又是哪一个情景,会再次让他想起她,那样干脆那样剧烈那样义无反顾,仿佛没有她,他的人生将是一块从未被耕耘过的土地。那样的时刻不会太多,并且因其稀有而显得珍贵。在忙碌的生活中,爱情是被刻意埋进很深泥土里的一粒种子。不知什么时候,会忽然开出一朵花,妖娆得像一滴忽然绽放的辣椒水,让人疼痛让人流泪。在这样的爱情瞬间面前,没有所谓的花心者与忠贞者、好人与坏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2:06 | 查看全部
他们的未来凭什么由我们来决定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210次

  你觉得他只爱你70分,于是你一意索取尚缺的30分,这样做比例对吗?不是该先投入你七成的心力,去回应他那七成的爱,然后你若有余力,再索取尚缺的三成,这才合比例吧。店家岂会出动全体员工去招揽没上门的三成顾客,却把原有七成顾客都气跑?爱情本不能计算,一定要算,建议这样算。
  
  ——蔡康永
  
  成功的作家第一个特点是智慧,从生活当中找出一个特别的角度;第二个特点是有很好的思想,没有一个很新奇的点子是难以为文的;第三个特点是有自己开掘生活的一个途径,没有生活的作家是绝对不行的;第四个特点是会造句,句子造得很漂亮。
  
  ——蒋子龙
  
  沈阳这么大的城市,研究2020年以后的城市发展,为什么没一个80后参加,他们的未来凭什么由我们来决定,这种规划没有任何基础。
  
  ——研究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著名并购专家、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巍看到满场请来的领导和专家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时说
  
  有着巨人一样的膂力是一件好事,可是把它像一个巨人一样使用出来,却是残暴的行为。
  
  ——莎士比亚的剧本《一报还一报》
  
  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闭幕后,中国总理温家宝在长达3个小时的记者见面会上的开场白
  
  上学的时候学过“心如刀绞”这个词,当时念着就过去了,今天终于知道了它的涵义。
  
  ——被毁容的安徽合肥少女周岩的妈妈李聪
  
  瘦子永远体会不了胖子站在秤上的忧伤,胖子永远理解不了瘦子轻易被推倒时的凄凉。
  
  ——因此,我们要学会体谅
  
  我最想要的三种人才:能独立做好一摊事的人;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制定战略的人。
  
  ——中国IT教父柳传志说
  
  做好人,靠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做老好人,靠的是一张善变的脸。
  
  ——好人与老好人之别
  
  在学习和钻研的过程中,年轻人要珍惜每一次机会,做好眼前每一件事,然后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大唐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山枝
  
  靠家里,你可能会当上公主。靠男人,你可能当上王妃。但靠自己,你才能当上女王!
  
  ——自强的另类解释
  
  林书豪长得不够帅。我希望将来我和老公走在一起,人家会很羡慕的对我说:哇,你老公真帅!而不是:哇,你老公居然是林书豪。
  
  ——罗玉凤对网友热炒的“林书豪危险了”(当年罗玉凤提出的要求是:男185cm以上,学历清华北大以上,专业要经济学的,最好住东部沿海城市。林书豪191cm,哈佛经济学专业毕业,且住在美国东部沿海的纽约。完全符合)做出回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2:16 | 查看全部
你有没有职业伦理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136次

 说两个有关我女儿的事给你听。
  
  美国的教育观念很妙,我女儿在哥大念书的时候,学校居然开了门调酒的课。那时候她才十九岁,按法律规定不能喝酒。
  
  没问题!他们上课的时候教室里站着校警,盯着学生:准调不准喝!
  
  调酒课过关,居然能拿到“调酒师”的执照,还由学校介绍到外面调酒。
  
  问题是谁会请这些连酒味都不知道的学生去调酒?
  
  居然大有人在,许多豪门开派对,不请职业调酒师,专请这些“嫩鸟”,据说因为有些嘉宾,不希望外面的调酒师看到。
  
  有一天,我女儿调酒回来,我好奇地问她:“有名人宾客吗?”
  
  “当然有!”
  
  “哪些人?”
  
  她居然瞪我一眼:“这怎么能说?”
  
  我女儿去北京工作,中文能力有限的她,居然常常为公司做翻译。
  
  我不放心,问她,中文够不够用?要不要把翻好的东西先发过来,让我帮忙看看?
  
  她居然想都没有想就说:“这怎么成?这是我公司的文件,怎么能给外人看?”
  
  再说几个“相对”的故事给你听。
  
  有位朋友去做美容手术,医师助理说要先给她拍张照。
  
  “拍照做什么?”
  
  “好对比前后的差异啊!”那助理边说边在电脑上点,“秀”出好多人手术之前和之后的照片。
  
  我朋友当下起身,不做了。
  
  走出我住的大楼,要打车,正好一辆计程车停在门前,走出一位同楼住的小姐,就上了那辆计程车。
  
  “刚才那小姐住你们大楼吗?”司机回头神秘地一笑:“从××宾馆上的车。”
  
  碰到我的保险经纪人。
  
  “上次给你介绍的那位,成了吗?”我问。
  
  “成了!而且保了一千两百万,受益人是她女儿,不是他太太。我正要谢谢您呢!”
  
  遇到邻居的管家。
  
  “你家老板好吗?好久没看见他了。”我说。
  
  “好极了!昨晚才回国,就被他老婆一拳头把眼睛打黑了。”
  
  一对情侣走进餐厅。
  
  “王先生好!还坐老位子吧?哎!张小姐呢?张小姐没来啊!”服务生说。
  
  说了几个笑话,因为笑话比什么都讽刺、都真实,请各位自己想。最后总归一句话:
  
  职场有忌!忌不懂职业伦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2:36 | 查看全部
种橙者说
时间:2015-06-03 作者:未详 点击:126次

  褚时健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他缔造了红塔帝国,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但由于体制原因,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1999年,因贪污受贿,他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春节,褚时健办理保外就医,75岁深居哀牢山的他却种起了橙子,并在耄耋之年成为了亿万富翁。
  
  “心里不平衡”
  
  如果不是1999年的那场“世纪审判”,这位王石最崇敬的企业界大佬,现在一定是在某处颐养天年,而不会如此高龄还在玉溪市和山中果园间两头奔走。
  
  1979年10月,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此后的18年的时间里,褚时健带领团队将这个陷入亏损的小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为国家创造利税991亿元。在退休前,由于“经济问题”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此前,女儿在狱中自杀,那时他已经71岁了。当时,作为云南红塔集团的一把手,褚时健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烟厂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18年的工资收入总共不过60多万元。“富庙里的穷方丈”身陷囹圄,在当时成为一件让人瞩目的大事。讥讽者有之,叹息者有之,而为之抱不平者亦不乏其人。几年后,褚时健因为罹患糖尿病,于2002年得以保外就医,从此在哀牢山中种橙至今。
  
  在山中转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嘎洒镇。这是一个以傣族为主要居民的小镇,山里的农民遇到泥石流就比较麻烦,有的人连房舍都被毁掉了。不过,带着一双手跑到山里种橙子,日子又变得好过了。“是给褚时健种橙子吗?”我们问,当地人点点头:“褚时健提供住的地方。”在嘎洒匆匆饱餐一顿后,又在山里走了近半个小时,车终于驶入了一个布满橙树的山头,空气中飘着淡淡肥料的臭味,经过了一座厂房建筑后,车停在一幢黄色的二层小楼前,这是褚时健的家,也是他在山中的办公场所。
  
  身着米灰色套头衫、外面罩一件黑色马甲的褚时健缓缓走向我们,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招呼我们吃橙子。一张矮桌,四条长凳,褚时健坐在桌边,吸着玉溪烟,操着浓重的玉溪方言,一开口便说:“我们的橙子分成三个等级,特级品10块钱一公斤出货,市场上卖10多块一斤,供不应求。”
  
  我们问:“当初为什么想起来承包果园呢?”褚时健低下头,想了想说:“心里不平衡,现在的国企老总一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我也不想晚年过得太穷困。另外,我70多岁出监狱,总得找点事做,让生活充实点。”这句话,在一个小时后,他又重复了一遍。说话时,褚时健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眼睛则少有笑意。这丝微笑,就那样不深不浅地挂着,像是劫波之后面对外界的某种展示。
  
  指着桌上的橙子,褚时健有些得意,跟我们历数起这些年如何一年解决一个问题,改良了土壤结构,发明了独特的混合农家肥,解决了灌溉问题、病虫害问题、口感,等等。市场反映,“褚橙”的口感已经不在进口的美国新奇士之下,甚至比口感略酸的进口橙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今年他要让橙子的色泽更鲜艳、手感更平滑。9年辛劳,2400亩从湖南引入的普通橙树在哀牢山中脱胎换骨。
  
  我说,这是“微笑曲线”的一端研发,褚时健点头表示同意。“另一端是市场吧,那个不用操心,把品质做好最重要,市场会求着你的。刚种橙子的时候,不懂技术,出了很多问题,像第一个收获期,那么多树才收了14吨,那倒是让我睡不着觉的。”褚时健做香烟的时候,技术上也是零基础,从头摸索跟技术员反复讨论,一点一点解决问题,种橙子亦如是,单肥料的配比就反复试验了无数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2:46 | 查看全部
“失败倒没有想过”
  
  “你怎么知道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能种出这样的橙子?你想过失败吗?”问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件事:褚时健年轻的时候,在边纵打过8年游击,在一次战斗中,由于敌人火力太猛,上面命令撤退。褚时健不听,孤身一人在战场上寻觅一个多小时,找到了他二哥阵亡后的遗体。
  
  这个问题让褚时健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当年做烟的经历,他语速缓慢:“失败倒没有想过,像我当时在烟厂的时候,我向省里提出贷款2300万美元,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卷烟生产设备。有人说如果效益搞不好,还不上钱,说不定就要去坐牢了。那时,昆明卷烟厂对这个项目也有兴趣,但后来就不敢了。我想,香烟的品质和效率提高了,一年就能还上钱。后来就是这样的。我对风险也是有评估的。”
  
  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点上,褚时健的话题又回到了橙子:“农民太弱小了,他们是无力承担风险的。现在园子里的两口之家,他们只要出两双手,房子、肥料、树苗都是我出,按照公司的要求做,一年收入差不多有6万块左右。他们还可以自己养上几十只土鸡,几头猪。以前他们的年收入也就几千块钱,现在日子好过了,孩子上大学,学费也掏得出。技术员年薪10多万,不比做公务员差。”
  
  褚时健抽烟频率很高,半个小时就抽掉了4支,不过每次都不抽完就掐灭了。他灭了烟又说:“农民其实也不好管理,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褚时健。比如说,要想橙子品质高,必须先前就摘除一部分果实,农民舍不得;树长大了,空间不够,相互争夺阳光和养料,必须砍掉三分之一的树,农民也舍不得。不过,我们收果实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按照公司要求做的,收入明显提高,其他人也就跟着学了,他们想,凭什么你的果子比我质量好,产量比我大,收入比我高。以前做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我从烟田抓起,给农民种子、化肥,指导农民怎样种出一流的烟叶,高价购买烟叶。没有世界一流的烟叶,就做不出品质一流的香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3:07 | 查看全部
“搞人际关系,我不行”
  
  褚时健做企业的最早经历是在“文革”时期,他曾经担任过嘎洒糖厂的厂长。谈起这段历史,褚时健脸上的笑纹深了一些,像在说一个笑话:“我这个厂长是戴罪之身,‘摘帽右派’,打个比方,‘右派帽子’挂墙上,检查的人来了,就给我戴上,批斗我了,就戴着帽子走个过场。厂里有两路造反派互相打,他们都不舍得往死里整我。整个云南的糖厂都亏损,我那个镇办小厂一年盈利30多万呢,别的厂100斤甘蔗能榨9斤糖,我们能榨12斤。我们还把别人榨过的废料,要过来再榨一次。尽管设备简陋,品质在当时算好的,像蜡一样。”
  
  面对为何成为右派这个问题,褚时健凝想了片刻,点上一支烟,悠悠地说:“1955年,我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我的上级常常暗示我替他做点违反原则、对个人有利的事,我听不懂。他说小褚你不懂事。反右的时候,我负责给一部分人定性,那时候反右是有指标的。我想不通,那些我熟悉的人怎么可能是右派呢?指标越来越高,我工作越来越差,‘对右派手软的人肯定是右派’,1959年,我就成右派了,就去农场改造了。这一年,我30岁。”
  
  从做糖,到做烟,再到种橙,褚时健都可以说是一个技术至上型管理者。三次做企业都很成功,这使他只认这个理。“真有拳头产品,市场就不是问题。”褚时健说。
  
  “搞技术”的褚时健其实很懂得“分甘同苦”的道理,这个词的本义是同甘共苦,做另一番解释也别有意味。他率先在玉溪烟厂工人中实行计件工资,有赏有罚,极大提高了效率,工人的工资有时甚至超过管理层,并曾经发生过多次工人翻墙进厂加班的事情。分配与激励是褚时健管理企业的一大利器,做烟种橙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做烟最红火的时候,作为烟厂的厂长,他觉得自己和其他高管也应该被激励一下。他的这次率先尝试却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深陷铁窗,家破人亡。
  
  “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你如何看待朋友?”听了这话,褚时健猛吸了一口烟说:“我在牢里的时候,心想我70多岁了,以后能不能活着出去,出去以后又靠什么生活?后来,我弟弟来看我,带了他种的橙子,我吃了一口,心想,味道还可以啊,要是能出去就种橙子吧。后来,得了病,身体状况很差,再不出去看病,估计就死在里面了。出来后,就想找点事做,消磨时光。处理我的案子时,他们给我留了120万块钱。听说我要种橙子,几个有钱的朋友每人借给我几百万,加起来一共1000来万,他们说,就是给你玩玩,玩没了也没关系,反正我们也用不着。到2009年,这些债务都还清了,还钱的时候,他们又不肯要利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