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6:33 | 查看全部
你9岁玩泥巴,人家穿上西装成大佬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69次

  还记得你9岁时在做什么?和小伙伴们满街滚玻璃球,还是玩泥巴?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9岁男孩科里·尼弗斯或许会让你自惭形秽。据《每日邮报》报道,科里凭借在时尚和商业上的敏锐目光,在烘焙业引发一股风暴。他不仅以自己的名义建立“Mr。Cory”饼干公司,还亲自担任首席执行官。
  
  别小看这位“年轻”的CEO,科里深知很多人都是“外貌协会”成员,像许多名企CEO一样,他也穿着西装,扎真丝领带。科里还会搞社交营销,在Instagram个人主页上,他已吸引3万多名粉丝。在炫耀其公司制造的甜点的同时,也不吝于展示自己无可挑剔的着装风格。
  
  事实上,创业和年龄并没多大关系。在90后创业大军异军突起之时,00后们也已经成为“大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6:46 | 查看全部
 你在玩游戏,人家在开发游戏
  
  乔丹·凯西出生在爱尔兰第五大城市沃特福德,他和其他同龄男孩有着同样的乐趣——玩游戏。9岁那年,他突然迷上了一款名为《企鹅俱乐部》的游戏,为了把游戏玩得有模有样,凯西经常逛各大游戏论坛并和玩家交流。他逐渐发现,自己对游戏背后那些代码的兴趣更大。
  
  小学生凯西用两年时间自学完成了3种计算机语言HTML、ActionScript2。0和CSS,还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凯西已经成为欧洲最年轻的iOS程序编写员。
  
  学会编程后,凯西的小脑袋瓜里就萌生了创作游戏的想法。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款游戏《外星球大战人类》就此诞生。在这款游戏中,玩家不再是保卫地球的英雄,而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这种逆向思维吸引了大量玩家。产品一经发布,便占据爱尔兰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排行榜的首位。
  
  凯西很懂得游戏领域的商业心理:游戏总是要试过才知道好不好玩。所以,在新游戏刚推出的前几周,凯西会让玩家们免费试玩,等到积累足够的人气后再收费。
  
  还看动画片?
  
  人家孩子都开动画公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6:57 | 查看全部
14岁,本该是放学后扔掉书包,看动画片的年纪,可印度女孩辛杜贾·拉贾拉曼却已经成为了一家动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5年前,我就开始思考:除了学习,我还能做点什么?我的父亲是漫画家,在他的熏陶下,我对动画产生了很大兴趣,我就做出第一部微型动画片。”
  
  当CEO这件事显然超出了小学课程。辛杜贾也是一边干,一边学。“我的员工都比我年龄大,他们会帮助并指导我,教会我什么是法人团体以及团队管理。”
  
  辛杜贾的母亲曾在公司创立之初协助她工作。她看到了女儿的成长,“起初,她并不习惯CEO这个职位。现在她见客户时,会礼貌地握手,交换名片,并熟练地放到名片夹中。”
  
  有趣的是,这位小CEO的工资比她的员工还低,“我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比员工赚得少的CEO。”辛杜贾调皮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7:10 | 查看全部
 卖糖果的小姑娘
  
  周一到周五,6岁的英国小女孩莫莉·普莱斯和其他小学生一样,去学校上学。可一到周末,她就变身为连锁糖果店的老板。在母亲的帮助下,莫莉先后在威尔士浦高街、纽镇的购物中心和什鲁斯伯里的傲山购物中心开设了3家名为“Mollie’s”的糖果店。
  
  莫莉喜欢吃糖果,经常光顾各种糖果屋,她发现糖果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萌生了开一家糖果专卖店的想法,专门卖自己喜欢吃的糖果。
  
  店中所销售的所有糖果,几乎都由她亲自挑选。莫莉会先请同学试吃,再决定店里要卖哪些糖果。
  
  英国评论员称,莫莉糖果店的成功主要归功于莫莉本身的年龄优势,她切实知道同龄人的需求,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还能确保糖果店在视觉上充满“童真”以及对儿童的吸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7:25 | 查看全部
这三个字,你说得出口吗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254次

  “对不起”让下属说出来不容易,要想出自领导之口就更难。这三个字几乎也是当今老板使用频率最低的词之一。去年,我参加了我的一位教练对象的企业内部大会,会上有一位骨干在汇报最近带团出国考察的体会,介绍国外同行业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老总听着听着,突然当众打断发言:“那公司我也去过,你根本不了解当地情况,凭什么还在台上讲?公司白花了这笔差旅费!”此君当时如遭雷击,一下子乱了方寸。不过他缓过神后,还是结结巴巴地坚持讲了下去。慢慢地,大家发现,发言者是做了细致调研的,老板也察觉出刚才结论下得过早,实在是错怪他了。会议结束后,老板主动拉着这位胖胖的下属,搂着他的熊腰拍了张合影。据说年终老板还给他发了个“特殊贡献奖”。老板虽然嘴上不愿意承认,但用行动表示了道歉。
  
  大人物有时也这样道歉。起初丘吉尔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找了个机会告诉杜鲁门,自己以前低估了他,用赞誉的方式表示了歉意。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时,格林斯潘几乎说出了这句话,但并不彻底。他承认:“是的,我已经发现了一个漏洞。我不知道这一漏洞有多大,或者会持续多久。”这三个字几乎到了喉咙口,最后还是吐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7:38 | 查看全部
 2001年,美国戴尔公司有半数员工打算跳槽,公司CEO迈克尔·戴尔下令调查出状况的原因。反馈上来的信息是,多数下属对他没有强烈的忠诚感,并认为戴尔不近人情、与人感情疏远。这让戴尔大感意外。经过反思再反思,一周之内,他决定向20名高级经理公开认错:承认自己过于腼腆,承认跟人相处时显得冷淡和难以接近,他承诺将和大家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那天当众认错的实况还做了录像,并发给了公司每一位经理。大家对“极度内向”的戴尔会公开检讨感到非常震惊,一场认知危机随着迈克尔·戴尔的真诚道歉悄然化解。腼腆也能算是错误吗?戴尔的回答是:如果员工说是,那就是!道歉有时看上去是一种认错的表现,其实更是一种对对方感受的尊重。
  
  据美国《财星》杂志统计:与人争执或犯错后,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道歉的比率是年薪2。5万美元收入者的一至两倍。在世界各地,或许只有成功的老板才会认错。2012年,美国的巴菲特在年终致股东的公开信中承认自己的五大错误。在中国,《总裁的20大失误》《鹰的重生》《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一些老板的认错书。有一种说法,成功的老板是错误铸就的,假如换句话说,没有成功的老板,是否很少肯认错的呢?
  
  “对不起”之所以难以启齿,对讲话者来说需要勇气、需要放下身段。不过,说声“对不起”并不可怕,或许还要讲点艺术:
  
  直面问题,忌用“但是”。大部分道歉会这样:“对不起……是你没理解我”“也许看起来是我的错,但……”道歉者不像是为个人行为道歉,而像是在指责对方的挑衅行径。真正的道歉应该是“对不起,我……”或“对不起,我们……”。
  
  兑现承诺。道歉者应承诺做出改变。这句话应该说得简洁、可行、具体。当你说这三个字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跟说“我爱你”一样虔诚。如果只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人家还是会感觉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8:50 | 查看全部
瀑布效应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05次

  一天,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小妾,在临街的楼上,见到一个瘸子一拐一扭地在井台上艰难打水,便好奇地盯着看,还大声地笑问:“大哥,你能打起水吗?要我帮帮忙吗?”瘸子顿感自己受到极大侮辱。这位身残志坚的仁兄得知女子是赵胜的小妾,就立即找到赵胜反映这一情况,怒不可遏地要求赵胜杀了这个小妾。见赵胜犹豫,此兄声色俱厉道:“大家都认为平原君尊重士子而鄙贱女色,所以,士子们都不远千里来投奔您。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请您为我做主。否则世人会认为您爱色而贱士,从而离开您。”平原君被说得无言以对,最后只好忍痛斩了那个说话没有分寸的小妾。小妾在临死前说的一段话定也让赵胜纠结不已:“妾只是无意说了一句对人不恭的话,就要被定死罪;而那些心怀叵测、暗中行恶的人却能继续在您身边享受荣华富贵……”
  
  平心而论,这个小妾死得有点冤。一句“无心之言”刺伤了别人,偏偏对方又是个不依不饶、锱铢必较的人,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很多人可能都有过“无心之言”刺伤别人的经历,如果对方心胸开阔,在愤恨不快后原谅了你,但无法再喜欢上你;而如果对方心胸狭窄,则很可能为你这一句话耿耿于怀一辈子,并想尽办法报复你。一个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在另一个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坦荡,但传出的信息被对方接收后却引起了心理失衡,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平日与人相处时一定要顾及他人的感受,给足人家面子,千万别用一些“无心之言”与他人结下冤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9:34 | 查看全部
你是你吃的东西造出来的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90次

  我一直相信,你是你吃的东西造出来的。
  
  东方人较西方人矮小,完全是因为我们吃米,他们吃面。所有用面粉做的食物,都能令人类的个子高大,我虽然不是营养学家,没有什么数据来做论点,但是我能提出推翻不了的实例。
  
  举个最简单的,我们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父母,一般身高都不高,但我们生的子女,如果从小送去美国念书,他们都会长出魁梧的身材来,这是为什么?还不证明了和食物有关?
  
  在美国,孩子每天吃面包,加上喝有营养的牛奶和吃一大堆的汉堡包热狗等垃圾食物,男人个个都长得像篮球健将,女的皆有做时装模特儿的躯体。
  
  当然也有例外的,因人体基因,有些长得不高就不高,像某些美国人,如活地·亚伦一样瘦小的也有,但属于少数。
  
  罪魁祸首应该是米饭,炊起来是那么难的,要先洗米、生火、进锅,煮后还不能即刻就吃,等待蒸汽把米粒焗个全熟。肚子饿时等米煮好,等个半天,饥饿的感觉就消失了,不会吃得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9:54 | 查看全部
 另一方面,面就不同。看中东人做,把面粉加水搓成面团,往挂炉的热壁上一贴,一下子发胀,一块薄饼就完成了,马上吃将起来,怪不得他们的身体一个个都比东方人高大。
  
  中国的山东人也吃面,所以山东人也比广东人高大,不止高大,而且美。你看林青霞和巩俐,不就是山东女神吗?面食由山东传到高丽,所以韩国美女多过日本。你去首尔,一个小时之内可以看到三个美女;你到东京,三个小时也看不到一个。
  
  当今香港约有十万个印尼家务助理,你星期天到她们集中的维多利亚公园看一看,个个个子都很矮小。
  
  为什么?吃米的呀,穷呀。
  
  营养不足,身体就矮小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吃不够饱的人,一代传一代,就矮了。像寮国、柬埔寨等,人都很矮。菲律宾就不同了,菲律宾虽穷,但土地肥沃,吃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从前聘用过的菲佣,比你当今用的印尼家务助理还要高大。
  
  另一个更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人,战前的日本人,都矮。除此之外,他们还不会吃肉,以鱼为生,更变本加厉地矮小。
  
  战后,他们在美国影响之下,开始吃面包和牛奶,身体就逐渐高大起来。在小学里,他们有配食制度,注重营养之外,还针对各种身体的缺陷进行改善。像他们发现学生们个个都近视,到底为什么?研究结果,在食物中加了奥米加3,近视就减少了。
  
  反观香港的学生,就没有政府去纠正他们的食物,最后个个都是四眼仔,和日本的一比,不是更能证明你是你吃的东西造成的吗?
  
  除了食物,生活习惯也能改变人类的体形,从前的日本女子小腿都很粗大,称之为大根足。大根就是萝卜,足为腿也。那是因为她们都跪在榻榻米上,把身体压着脚,脚就粗了。当今她们已坐椅子,所以到了日本,你会发现她们的腿修长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30:43 | 查看全部
 不光惹火的身材如此。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也是这样。许多成功人士都曾经在哈佛就读过,这是不是就等于哈佛是所好大学呢?我们不清楚。有的大学也许很烂,但它一样可以招收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我曾就读过的圣加伦大学就是这样的。它名声极佳,但课程一般。尽管如此,出于某种原因——精心挑选的学生、狭窄山谷里的气候、食堂的饭菜……许多毕业生都事业有成。
  
  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大打收入牌,在全世界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它先算给感兴趣的人听,一个MBA的收入平均会增加百分之多少。这一简单计算旨在表明,学费虽高,但短期内就会得到回报。许多人都上当受骗了。我不想硬说这些学校虚构出了这些统计数字,但它们的说法没有价值。造成人们收入差别的理由有成千上万个,而不只是有没有MBA证书。因此这又是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将选择标准与结果搞混淆了。
  
  每当我询问快乐的人们他们的快乐有何秘诀时,我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必须保持乐观,不要悲观。”这些人似乎不承认他们天生就是快乐的人,倾向于在所有事情里看到积极因素。快乐的人不愿认识到,其实快乐大多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中恒定不变。因此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也是自我幻觉。如果快乐的人还来写书,这一欺骗就完美无缺了。
  
  为此,请你从现在起远离成功自助图书,它们百分之百是那些天生具有快乐倾向的人所著。书中从头到尾都是好点子,但读者不知道,这些点子对数十亿人都不管用——因为倒霉蛋是不写成功自助图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