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1:55 | 查看全部
 但是,这一切的艰难都不能拆散他们。他把这个大他32岁的女人,当成了手心里的宝贝。他用打工赚来的钱,给她买漂亮的衣服;她爱吃的东西,多贵他都舍得买;她生气时,他会唱歌哄她;他甚至送她去整容,去掉她脸上沟壑般的皱纹。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他只说:只要我一个人疼你就够了。
  
  他就这样,疼了她10年。10年,多少门当户对的婚姻破碎散场,多少才子佳人分道扬镳,可他们,在亲人反目、生存艰辛之中,仍然坚定地爱着,疼着,幸福着。
  
  她叫马玉琴,他叫李玉成。那天,在电视直播现场,他的左臂始终揽着她瘦弱的肩,右手紧紧握着她的手,他温柔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她的脸。那目光里盛着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是所有爱过的人都明白的,叫爱情。
  
  有观众提出一个很残酷的问题,说如果有一天,马玉琴老了离开人世,李玉成该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他们给彼此写了答案,主持人当场宣读了。马玉琴说:你交给我的钱,我都给你攒起来了,等我死了你再找个老伴吧。李玉成说:我以后不和你吵架,不惹你生气,我希望你能活一百岁,那时我已经七十岁了,就不需要找老伴儿了。
  
  那一刻,我坚韧的心,终于被一种柔软的情愫打动了。很多年前,莎翁曾说过:我决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会有任何障碍,一切开脱之词都会让爱情蒙羞。多年以后的今天,她和他,这一对跨越世俗隔阂的爱人,用他们坚定的深爱的心,给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情比金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2:07 | 查看全部
大学城过热的背后
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02次

  标签大学城
  
  高教资源项目建设
  
  始于2000年的中国大学城热,几乎在全国各省遍地开花。在经历14年的发展之后,正走到十字街头。
  
  一个学校分三四个地方,校区和教工居住地分离,教师疲于奔波,学生孤零零住在荒郊野外……兰州大学面临的困惑,亦是中国大学城被普遍诟病的问题。
  
  “目前大学城出现的问题,跟当时许多大学城上马仓促,规划滞后,缺乏科学的论证有关。”浙江大学规划系教授周复多说。
  
  多位学者指出,在国外,大学城应该是由大学密集而发展为“城”。但在中国,大学城大多由政府主导被动发展,大学城都是先有“城”,然后再“请”大学往里面进驻。
  
  “为了带动某一个地区的开发,搬个大学过去,这样的政府决策并不少见。”周复多说,对许多地方政府而言,建个大学城吸引大学入驻,和建个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没什么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2:20 | 查看全部
房地产生意
  
  “对于领导来说,办大学城的吸引力并不逊于建工业园。”中国第一座大学城、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创办者刘志毅说,大学城是没有污染的经济,又能经营土地、增加税收,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地方科学文化品位,给政府政绩贴金,可谓一举多得。
  
  大学城对地方各方面的拉动作用,从北京市海淀区的发展可见一斑。“海淀的八大学院,事实上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城。”刘志毅说。现在海淀已发展起了以科技、IT为代表的现代企业群,众多世界500强级别的公司总部设在这里。目前,海淀区的GDP在北京排名第二,仅次于国际贸易核心区所在的朝阳区。
  
  不过,大学城的规划和决策是由政府部门在负责。“领导从一开始考虑的利益就不是教育的发展,而是政绩、经济方面的因素。通过大学的建设,来带动周围经济的发展,很少尊重教育的规律。”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在如此运作之下,中国诸多大学城成了城市新城、新区的经济发动机、人气聚集器,甚至一个城市拥有几个大学城。
  
  “很多大学城的配套设施也跟不上。”刘志毅说,“办大学城就是办一个社区,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都要跟上。”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城铺开摊子后,许多配套的服务并未跟上。这直接导致交通、治安等问题,成了困扰各地大学城的难题。
  
  “从大学城建设时起,建设者的用意,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熊丙奇说,除了追求政绩,就是“跑马圈地”,将来可以再通过变更土地用途,经营房地产。
  
  “凡大学城,就一定有房地产项目。”刘志毅承认,这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他最近再度进入公众视野,也是因为被媒体报道称,中国最早的大学城“东方大学城”被各类房地产项目围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2:29 | 查看全部
 按照规定,经营性用地本该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出让,但打着办教育的名义,房地产商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从政府手中获得土地——这无疑对投资商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2004年6月,国家审计署对南京、杭州、珠海、廊坊4个城市的“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表明:大学城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违规审批和非法圈占土地问题突出。
  
  1999年开始的扩招正是大学城发展的动力,但“真正抓住了这个机遇的却是各地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蒋国华如此批评说。
  
  不过,刘志毅依然坚信,中国大学城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它契合了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位原北京二十五中的老校长,对于中国偏低的高考入学率一直耿耿于怀。他回顾说,高校扩招前,中国百人中本科人数比例,在世界上一直都在很后面的位置。而发展至今,今年中国的本科毕业生就有727万人。
  
  “现在几乎70%的学生都能上大学。这中间,大学城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刘志毅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2:40 | 查看全部
 “空壳”危机
  
  大学城热造成的巨大浪费,正是广受诟病的问题。“我们现在对这个问题没有追责机制。”熊丙奇说。大学城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行为,谁都不会对投资行为负责。
  
  不科学的规划,成了沉重的办学负担。熊丙奇说,此前有专家测算,中国的高校依照其校园面积、行政人员配备,办学规模至少要维持在5000人以上才能正常运转,否则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目前的大学城建设,最缺乏的是成本核算。”刘志毅指出,按照市场规律,投入产出也有成本计算,但我们现在甚至不能测算一名大学生到底花了多少钱。
  
  此前他一直呼吁,大学城建设要通过市场规律来进行调节。“改变计划经济的办学模式,引入市场经济机制,通过成本核算,恰当的投资,用最少的钱,撬动最大的高等教育资源。”
  
  当然,根本问题或许还在于大学的办学模式。刘志毅说,在国外的大学城,由于采取开放式办学,规模根本没有中国的那么大,也无需高校投入过多资源。“我们需要盖学生宿舍楼、盖游泳馆等等,而国外的学校办学,更多依靠社会上的资源。”刘志毅说,学生租住当地居民的房子,学校只要盖少量的教学楼即可。
  
  更令人担心的是,“大干快上”的大学城热过后,中国或许即将迎来招生不足、高教资源过剩的“空壳”危机。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小学招生不足已经出现。”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肖郴松之前曾研究过相关问题。而按照熊丙奇的测算,以目前的生源发展趋势看,到2020年,我国18岁-22岁的适龄学生人数将减少3800万。这对于动辄从银行贷款数十亿元,依赖学费偿还利息的部分大学城来说,或将引发大规模的金融风险。
  
  “未来10年,我国将有一批高校面临破产危机,对于这一现象,需早做打算。”熊丙奇警告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2:56 | 查看全部
说是爱其实不是
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220次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说在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3:06 | 查看全部
生死于母语之中
时间:2014-11-20 作者:未详 点击:144次

  我生在大陆,只会说国语。直到出国前,我没有母语意识,也没有母国问题,一切都理所当然。可是一出去,就发现我从小讲的普通话,在不同区域的华人圈,上演不同的剧情,这些剧情,就是母语和母国的不断错位。
  
  我先到旧金山,见了一堆从未见过的亲戚。几天内不能交流,他们生在那里,全说英文和台山话,可我只会说国语。到纽约后,我除了少数大陆朋友,此外的交际便是台湾人,理由很简单,就是彼此懂国语,说国语。
  
  可我很快又发现“国语”的错位。80年代初很多台湾人会对大陆过去的人说,口头语是:“你们大陆”,“你们中共”,我们的口头语呢,是“你们台湾”。跟台湾朋友初次见面,我们会说“解放后”,他们立即纠正,说,那是“沦陷后”。我说“北京”如何,他们会说“No,对不起,陈先生,我们只说‘北平’,不说‘北京’”。明明说的是普通话,但是,不断错位。
  
  这两天我开始受教育,新加坡一地的华人,讲的是普通话,写的是简体字,是共和国版本——据说贵国的李光耀会6种语言。他是位语言政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3:22 | 查看全部
据说,他启动了当时的华语运动,也据说,他持久抑制华语教育。他可能想在小国家、小族群,率先高效地西化。语言必定是第一步。所以在新加坡,马来语是母语;英语是实际上的“国语”;华语呢,成为辅助语言,对外,方便跟中国做生意,对内,可以成全族群认同、族群和谐。族群的母语不影响国家语言、官方语言,族群假使落后,暂时也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李总理有他的算盘。
  
  总之,全世界各国华侨,没有一国人像新加坡华人这样,能说双语。
  
  母语,讲还是不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永远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自尊心,一是安全感。在语言问题上,我们非常容易受伤:对外容易受伤,对内也容易受伤。
  
  大家一定听说太多华侨家庭,很多很多悲剧,来自家庭两代之间语言无法沟通。对外,你开个罚单,来张传票,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我亲眼在纽约海关口见过很多台山乡亲,大嫂、老太太、乡下小孩,站在官员面前,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必须临时请人帮忙,才能过关,双方都困扰。
  
  此外就是安全感。语言的安全感,推至极端,历史上许多国族要征服另一个国族,第一件事,灭你的语言。人杀不光,灭你的语言。
  
  我热爱中文,但我不是国家主义者。语言问题,我的体会不是诉诸群体、诉诸国家、诉诸政治,而是诉诸我自己。在自己的手中,珍惜母语,提炼她,无论说话还是写作,把母语弄得更有意思。一个一个的个人,母语说得好,写得好,未必影响整体,但会是母语的光荣、母语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4:17 | 查看全部
 这里我要说到我的老师木心先生。木心先生前年去世了。他几乎一辈子没有名声。他毕生只有一件护身符,就是母语写作。
  
  “文革”前,木心先生私下写了22本书。“文革”初,全部抄没了。“文革”中,他被关进监狱,就在狱中继续偷偷写作。那样的年代,狱中写作如果被发现,罪加三等。我亲眼见到那些手稿,密密麻麻,正反面写满。写完后,缝在棉裤内层,日后带出来。他为谁而写?不为谁写,更不可能发表,他为自己写。他写的不是政治论文,也不是政治抗议,而是诗、散文和随笔。他只为写作而写作。当他失去尊严,失去安全,几乎失去一切,他靠母语写作活下来,他说,他是“一个字、一个字把自己救出来”。
  
  他对文字的态度是文学的,美学的,内心的,精神的,和诸位在新加坡遭遇到的语言困境,不太一样,但他指向中文,指向汉语,指向我们所有人的母语。
  
  他回国后,临死前,偷偷写道:“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
  
  这段话,是我见过对母国问题的最高见解,非常决绝,非常潇洒。他把母国、故乡、老家、祖宅,统统看成流亡之地,而陪他流亡的,是他的母语。在木心的个案中,母语的力量,大于母国,高于母国。
  
  这不是一个中国人的思维,而是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思维,是尼采“艺术高于一切”的思维。自古以来,故乡、故国、故园,是中国古典诗人的终极乡愁,可是木心把故国、故园视为流亡之地。他用母语推开母国,他背离母国的乡愁,对母语表达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20:24:32 | 查看全部
自曝三分短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238次

  真有那种好命的女人,智慧、家庭、容貌样样上等,还遇上了同样优质的男人做老公。
  
  男人是工程师,生得气度不凡,出手更是阔绰。求婚之日,开来一辆崭新的宝马停在女人面前,“它是你的,如果你正好需要一个不用付工资、安全可靠的男人做终生司机的话,请考虑我!”
  
  听她讲述如此隆重的求婚仪式,在座的我们都目瞪口呆,同时心中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气氛慢慢变得不咸不淡。不过这个让我们羡慕的女友又黯然道出,她的优质老公原来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闻此,有人做意味深长状。我却拍手称赞:“有过失败前例的男人会对下一次婚姻更认真,肯再动结婚的念头,可见是动了真情。你们的婚姻一定会稳定很多,可喜可贺!”气氛开始扭转,女人们均成婚姻高手安慰那个女友。
  
  上洗手间时,与那个女友同行。我忍不住提醒:“何必将痛处给人看?”她笑得嫣然:“留点儿缺憾,会让周围人平衡很多。”
  
  智慧与否,区别便在其中。笨女人将自己的5分优越夸张成10分,聪明女人将自己的10分幸福浓缩成9分。
  
  人往往都有嫉妒心理,常常见不得他人好,特别是与自己关系近的人。若是不相识的人成功,大家会扑上去齐观“名人成长史”,将其当做榜样楷模,尊敬至极;若是相识的人发达,不免又换了一种态度:“他?想当年……”“这小子当初还向我借过钱呢!”
  
  聪明如女友,与其让别人眼红,倒不如大大方方将瑕处亮尽,免去被人打探情报、四下口沫飞溅地宣传。
  
  人非圣贤,自然有三分短。三分短处我亮完,等于控制了整个局面。像如来佛的五指山,就这么巴掌大点儿的事,你们想说便说想笑便笑想闹便闹,反正在我承受能力之内,掌控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