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10 | 查看全部
追糖果的人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154次

  今年3月下旬去了趟柬埔寨,归来后,有人问我对什么印象最深,巴肯山的宁谧日落?小吴哥的安详倒影?高棉微笑的神秘壮观?我摇摇头:“这些都很棒,但给我触动最多的,却是临行前最后一晚乘坐热气球的体验。”
  
  “乘坐热气球”这项旅行体验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应该是土耳其,柬埔寨的乘热气球俯瞰暹粒根本不值一提。唯一有点特别的,是起飞之前工作人员发给我们一包糖果:“一会你们飞跃暹粒城市上空的时候,地面上会有很多孩子追着你们要糖果。到时候你们就可以把这些糖果丢下去给孩子们。”
  
  在热气球上面往下发糖果!听起来是多美妙的事情!“糖果”“孩子”“热气球”,这些词汇任凭哪一个单独出现都代表着幸福和美好。
  
  气球刚腾空还没有拉升到安全高度,地面上就有许多孩子一路追随着跑起来。他们原本聚集在我们的出发点,零零星星,三三两两,可是当热气球飞起来的时候,从上往下看过去,你才惊异地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孩子!他们都有黝黑的肤色和充满渴望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19 | 查看全部
 你有过在旅游景点撒鱼食喂鱼的体验吗?同样的场景,疯狂聚集的是鱼儿时你会觉得有趣,疯狂聚集的是孩子时你却会觉得心酸——这些不问意义不计目的不知疲倦一路奔跑的孩子啊,就为了这寥寥的几颗糖果,日复一日地做着同样的动作,得着同样的甜头,他们当下的快乐也许是真实的,可是会否那么一天,他们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在追跑的孩子当中,有一个赤裸上身的小男孩特别引人注目。他的肤色比其他孩子都要黑些,速度也比其他所有孩子都要快。宛如一只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小豹子。我不免想:这个本应该当成重点培养对象训练球技的男孩,这个拥有出众体能速度惊人的男孩,难道他的童年时光,就该在这追逐糖果的奔跑中度过吗?
  
  热气球上的众生相同样值得玩味。我身边的白人女孩,一路匀速抛撒糖果,所以得到的总是跑在队伍最前面的那几个孩子,她说这样是奖励先进最直观的表达;另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省份的男士,尤其喜欢在三五成群的孩子间丢下数量少于孩子总数的糖果,然后得意地说,“多像‘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我就是要告诉他们强者才有可能胜出”;我则喜欢看到有新的孩子加入时再抛糖果,目的是努力做到见者有份利益均沾……可是渐渐地,渐渐地,连我自己也困惑起来:到底哪一种方式是正确的?还是哪一种都不正确,热气球上的我们,向田野上的他们投掷糖果的这种行为,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就是一个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27 | 查看全部
我真的失去了评判的能力,也许停止了发糖,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人会回到课堂上专心读书,未来成长为出色的人物;但也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要过着困顿的生活,停止发糖就是停掉了他们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甜头和念想。于是我明白了,即使有一双上帝之手,即使有一部“人生修改器”,要操纵和定义每一个个体的人生都是极其困难的,哪怕你是出于莫大的善意。哪怕是上帝,也很难对他的每一个决定负责。
  
  当晚我乘坐红眼航班回到了北京,第二天清晨就开始上班,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当我路过国贸地铁站看到汹涌的人潮和每一个人困顿麻木的面庞时,我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那群追糖果的孩子——上帝在天上看着辛苦劳碌讨生活的我们,是否也如我们当时看着孩子们一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40 | 查看全部
帮青蛙过马路的荷兰人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今年七月马航空难,荷兰对其遇难国民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在此之后,我收到在世界各地不少朋友的短信,称赞荷兰对遇难国民无微不至的善后措施和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在荷兰工作生活了十余年的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荷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被有些别的国家和人民认为是感人至深的佳话呢?
  
  其实,荷兰每次有人死于非命,如车祸、酒后斗殴、家庭暴力,都会得到政府福利机构等各方面的关怀、媒体的关注和人民的关心。他们对这次空难的反应和行为是往日做法的延续,与过去没有不同。只是由于这次死亡人数很多,所以范围大了许多。
  
  而荷兰是怎样将人文关怀注入政府、社会和人民的每个细胞的呢?
  
  记得我1996年刚到荷兰时,同我的几个荷兰朋友去海边旅游。在沙滩餐厅吃午餐时,我面包上落了一只苍蝇。我顺手就打它。结果我的朋友们对我怒目圆睁,好像我是杀人犯。他们问我,干吗打那只动物?我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荷兰将植物、动物和人一视同仁,不加区别地爱护。
  
  十几年后我从荷兰南部搬到荷兰西部海牙市,我住的地方有条小溪,溪东边是居民小区,西边是沿海灌木丛,中间是条大马路。春天四五月份我晚上沿着马路慢跑锻炼身体时,常看到一群男女老少拿着手电筒在马路地面上照来照去,好像他们丢了什么东西似的。他们不是一天如此,而是坚持三四周如一日,每晚必找,从七八点找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睡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47 | 查看全部
 有一天我鼓足勇气问这群人他们到底丢了啥。他们指着其中一位高大伟岸的年轻男子说,莱姆科,你给这位女士讲讲。
  
  几天以后,莱姆科拿着他的笔记本电脑来到我家。那天他身着笔挺的西装,除了高大伟岸,还平添了文质彬彬的风度。他一亮自己的名片,我更是惊叹不已。原来他是荷兰重要党派绿色左派党,海牙支部的领导。他告诉我说,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和海牙市民一块儿帮助青蛙过马路。
  
  青蛙四五月份怀胎,它们要趁天黑人静,从河东居民住宅的花园里经过偶有汽车行驶的街道爬到小河里下崽。因为驾车人不注意就会把过路的青蛙轧死,所以海牙市民自发组织救援活动。常是一家男女老少一齐上阵,在马路上用手电筒找青蛙,找到后就把它捧在手上送到小溪中。这样不仅帮青蛙妈妈一个大忙,也趁机可以培养小孩子爱心。关心各种动物和植物,当然也关心自己的同类人。
  
  我的天,左派绿党领袖放着正事不干,跟青蛙玩!他说爱护生物是每个人的职责,更是他们党派的宗旨。一个政治家如果不时刻注意培养国民对小是小非的认知能力,岂能希望国民在大是大非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帮青蛙过马路不但是正事,而且是国家大事。
  
  我家后院常来野鸟。有一天我发现一只鸽子躺在我家后院,一看,死了。我刚想挖个坑把它埋了,正好在我家吃午饭的荷兰朋友不干了,非要打电话给动物急救中心。没过五分钟,来了一辆救护车,车里跳出一个大小伙子。他一只手提急救箱,另一只手提鸟笼子。检查了鸽子后,确定它没救了,才把它小心翼翼地装进笼子,带回急救中心。我问那荷兰朋友,干吗非叫他们来处理鸽子?
  
  朋友说,万一鸽子还有存活的可能性,岂不是失去了抢救它的黄金时间段?再说了,没准急救中心的医生需要解剖鸽子,看它是否死于流行病,真是如此,有关部门将对活着的鸽子采取免疫措施。
  
  虽然这一切在我看来小题大做,但是从他们如何对待小动物与普通百姓,不难理解他们为何在马航空难后,对遇难同胞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施行无微不至的善后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8:59 | 查看全部
柯震东:那个哭鼻子的吸毒男孩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220次

  23岁的柯震东成了第一个在央视新闻里哭鼻子忏悔的明星。他因为吸毒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在看守所里,他穿着印有“东拘”两个红字的囚服,泣不成声:“我希望我所有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喜欢我的人,同样可以张开他们的手,给我一些拥抱。”
  
  这个求拥抱的家伙,成长于一个放任他自由发展的家庭,又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暴得大名,成了商家的宠儿、粉丝的心头肉。众星捧月之下,更是志得意满,加之年轻单纯的性格,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少有顾忌。当朋友递过一支大麻时,他接了过来,沉溺其中,最终遭遇了人生的一次大挫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9:10 | 查看全部
  大笨蛋
  
  柯震东的父亲柯耀宗来自澎湖一个传统家庭,他事业上耗费的心血,也许比在两个孩子身上都多。
  
  柯耀宗夫妇对孩子的教育策略就是任其自由发展,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绝不会横加干涉。他们不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特意指导,而且凡事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也没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
  
  在人生遭遇“毒害”之前,柯震东觉得这样的家庭氛围并没有什么不好。
  
  柯耀宗的好友庾澄庆引荐两兄弟一起去参加《那些年》的试镜,但害羞的柯震东打定主意只陪哥哥去看一看。柯家洋跟台湾偶像教母柴智屏畅谈入行理想,柯震东几乎没怎么开口,还直言“对当艺人没兴趣”……结果,柯震东选上了。
  
  说服柯震东接演的原因除了赚片酬,还有父亲柯耀宗的出演。柯耀宗在里面本色出演了男主角柯景腾的父亲,这大大减轻了柯震东初次触电的压力。
  
  片子上映后火遍三地,柯震东把这个幼稚爱耍宝但又真诚有担当的大男孩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此之后,柯震东就成了这种青春纯爱的代言人。
  
  陈妍希得知柯震东吸毒后,发了一条微博,只有寥寥几个字“真是个大笨蛋”。这句三年前《那些年》里熟悉的台词,好像一语成谶,顿时戳中很多人的心窝。原来柯震东,还是那个不成熟、贪玩的柯景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9:24 | 查看全部
 失控
  
  自由而不愿被约束的柯震东一脚踏进了声色犬马、奢华浮躁的娱乐圈,他依然保持了未入行时的单纯、任性。
  
  有媒体回忆今年七月陪他去巴黎看LV男装秀,前一天,大家一起吃晚餐,柯震东吃得特别快,像台风一样,菜一瞬间就消失了,工作人员半是无奈半是调侃地说:“这是有多饿啊。”给中奖粉丝送礼物录视频,他坚持要把奖品从屁股口袋里掏出来,说是带着自己体温的,结果又换来大家的白眼。给《ELLE》杂志拍照片时,杂志编辑给他一只巨大的玩具熊,让他自由发挥。结果他接过来就开始耍宝,把熊像女人一样抱在怀里做一些暧昧动作。现场的编辑说:“旁边的经纪人都要哭了……反正我就觉得他把工作当成玩一样,毫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因《小时代》而开始接触柯震东的宣传林瑜(化名),感觉他是一个被惯坏的人:“他可能因为广告代言特别多,所以品牌商把他伺候舒服了。对我们片方宣传来说,因为是要接待整个电影团队,没办法把一个人照顾得特别精致,那他就会有些任性。”
  
  在娱乐圈里,光环的背后总是伴随着丑闻,要保持单纯需要强大的内心。
  
  柯震东显然没有。他后来回忆道,有一段时间,坐飞机,空姐过来问要不要报纸,他都赶紧摆手。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感觉那段时间“一切都失控了”。二十出头的他,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圈子里,什么都不懂。父母对他的生活和工作,也并未介入太多。“所以后来很多事情只能用喜好来判断,如果我不喜欢,我为什么要做?”
  
  长他8岁的好友陈柏霖说他是“资讯时代的牺牲品”,刚好赶上了这么发达的科技。但柯震东似乎毫不在意。一如他曾在微博里写的:“管他那些在那儿说什么骂什么的人!还是有支持我和爱我的人在保护我!我也会保护你们的!”一如既往地爱用感叹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9:52 | 查看全部
 吸毒
  
  柯震东从不避讳最爱玩和爱泡夜店,后来,经过萧亚轩介绍,他认识了有“夜店导航”之称的房祖名,2012年,柯震东去房祖名家里玩,主人拿出了大麻招待朋友。柯震东只是感觉有一点意外,终究还是接了过来。
  
  也是在那一年,因为形象健康、阳光,柯震东被台湾官方邀请与九把刀、陈妍希一起拍摄了禁毒宣传片,并大声喊出:“我不吸毒。”柯震东觉得“因为他(房祖名)的关系,所以我会觉得好像没有关系,很愚蠢地认为我只去吸一口我就离开”。他面对着摄像镜头,终于还是哭起来:“我做了最坏的示范,最坏的影响,犯了很大的错误……我很难过。”
  
  但是狂热的粉丝们显然并未意识到吸毒是个很严重的错误。案情公布的第二天,微博上就出现了“给柯震东一个机会”的热门话题,而在Facebook上,“给柯震东机会”这一话题迅速就赢得了18万个赞。众多狂热粉丝跳出来表示“每个人都有被原谅的权利”,甚至还有“东东能戒毒最好,戒不了咱们粉丝帮他戒,实在不行我们供他吸”这种惊悚言论。
  
  但这其实害了柯震东。“冷封杀”他的速度由此加快,据称各家电视台已经接到通知,下架柯震东相关广告。而央视更是罕见地在节目中批评柯震东对青少年的不良示范超过预期,以及柯震东的粉丝失去是非判断。
  
  在看守所里的柯震东,并不完全清楚外面发生的这一切。他画着“正”字过日子,忐忑地设想自己出狱后的情况。
  
  也许一切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但也许,他从此会失去大陆的市场,退回台湾岛内,成一个B咖艺人。
  
  当然,若要再回台湾,他首先还要面对台湾的司法处罚——台北地检署襄阅主任检察官黄谋信已经对外表示:“大陆对吸食大麻以行政处理,未构成刑事责任,但因大麻在台湾属第二级毒品,施用仍有刑责——将来他返回台湾,需要强制送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00:05 | 查看全部
美式拼爹为什么不会拉仇恨
时间:2014-11-19 作者:未详 点击:68次

  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讲过一个段子:“在美国,人人生而平等。但出生之后,人们的生活将取决于他们父辈的收入提供的教育和医保。”在一次美国电视记者年会上,这个拿代际收入差距说事的段子逗乐了台下的记者们。
  
  在“拼爹”问题上,美国人除了自嘲,也不乏严肃的讨论。最近,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写道: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经济的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承袭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克鲁格曼的论据是:1979年,1%收入最高的家庭得到了17%的企业所得;到2007年,同样一群人却拿着43%的企业所得和75%的资本利得。美国富人榜前10名中有6位是财富继承人,而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经济精英的子女一开始就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不过,美国的大亨们也深知富不过三代的道理,因此他们教养儿女的方法并不是大把花钱,豪车、别墅伺候着,他们会给自己的后代在青少年时期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但绝非奢侈,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工作历练。纽约的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算是非常自负、讲究奢华的超级富豪了。但他培养儿子的做法是,送他们去商学院,然后来老爹的地产公司上班,和所有员工一样,从基层做起,做不好就卷铺盖走人。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非常昂贵,非一般城市平民所能负担。奖学金数量有限,仅限于某些专业,大部分美国人还是得自掏腰包,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尚可以负担,收入低一点的家庭就比较困难。乔布斯多年前在斯坦福的演讲时坦白,自己退学的原因是不想花掉父母半生的积蓄,去大学度过四年无意义的时光。比起比尔·盖茨的“冲冠一退为创业”,乔布斯的退学理由或许更接近残酷的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