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6 16:24:18
|
查看全部
上了高一之后,我们遇到了一个更奇葩的班主任。他在高一上学期结束之后,按着期末考试的成绩,将班里的同学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按小组分配座次。我考了个全班第五十五名,在第四小组的倒数第三排。这种排行榜很有效地让人每天都生活在危机感中,第一小组的人怕落到第二小组,第四小组的担心自己下一学期还在第四小组。如果那时有百度竞价排名,我一定会想办法拿钱让自己提高座次的,坐在那里实在令人羞愧万状,每个科任老师都知道本班的情况,他们往往不太理睬第四小组的成员,而对第一小组青目有加。
天可怜见,正在这时,我爹妈努力了好多年的工作调动实现了,要调回老家,同在漳州市的漳浦县。那时候调动工作,比登天还难,我记得他们为此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去各种领导家坐坐,提着礼物。除了要让这边的领导放人,还要让那边的领导接收人,总之缺一不可。高一结束的暑假,我住到漳浦一中的学生宿舍去,因为家还没搬过来,而学校已经开始有暑期补习班,为了迎接高考。
换了个一中,感觉此前的污点和坏记录都没了,我神清气爽,打算重新开始生活。同学只见到了一个说话带南靖口音的新人,别的都不知道。余下两年,我洗心革面,打算考个大学给人瞧瞧,追回失去的智商。除了晚饭时看一集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我戒了其他精彩剧集,好在那年好像再也没有类似于《射雕英雄传》和央视版《红楼梦》那样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了。
整个高二高三最大的悬念就是,到底谁会先疯掉。我们往届有个女生因为高考疯掉了,每年夏天,她都会穿着黑色乔其纱连衣裙,打着一把小碎花儿的遮阳伞,来教务处问高考成绩。当然了,问不出来,她已经毕业若干年了。高考这种制度,是为了改变一部分人的命运,而让另外一部分人的命运一锤定音,死了心留在县城或者农村老家。我也不例外。我突然有了危机感,如果考不上大学,基本上这辈子就得在县城找份可有可无的工作,嫁个整天喝酒赌博的丈夫,生个娃。这跟我想象的未来相距甚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