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6:27 | 查看全部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16岁的大慧,因为她总是沉默着,面无表情。整整一个月,她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矗立在人群中,让你觉得她和这个群体没有丝毫关联。
  
  第一次月考,大慧的成绩是全班最后一名。每次上课提问,老师点到她的名字,她就木头一样站着,不说话。即便已是炎炎夏日,她仍是日复一日地穿着黑色的长衫。
  
  她像一个小怪物,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江谨渐渐开始有所抱怨,说新同桌太无趣,两个人几乎没说过几句话,就连她主动搭讪,大慧都很少理会她。
  
  某天自习课,我身后突然传来江谨的一声尖叫,随后,大慧像疯了似的把江谨桌上的书全都扔到了地上。事件的起因令人匪夷所思,只是因为江谨写字时,胳膊越过了大慧画在桌子中间的分界线。
  
  芝芝是最爱打抱不平的,何况受了欺负的是自家闺密,所以,回身端起我桌上的水杯就泼向了大慧。
  
  外班同学形容我们班那天的“盛况”,用了各种恢宏的词汇。
  
  江谨向班主任提出了换座位的申请,但是最终没有被批准,倒是训导主任亲自来安抚了江谨一番,还以鲜有的和颜悦色安慰她要和新同学搞好关系。
  
  我们私下猜测大慧是有背景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6:39 | 查看全部
 于是,她愈加被孤立起来,没有人乐于靠近她。
  
  她和江谨倒也相安无事,只是江谨的文具盒里偶尔会出现毛毛虫之类的软体动物,我们3个人分析那一定是大慧的恶作剧。
  
  那年暑假,暴雨不歇。
  
  原本定好的班游活动不能如期举行,我负责通知所有人。拨到大慧家的电话号码时,芝芝突然抢过我的电话,露出坏笑,说:“我们捉弄她一下。”
  
  也不知对面接电话的是大慧的什么人,芝芝把班游的时间地点重申了一下,请她转告大慧一定要参加。
  
  第二天一整天都在下雨,我们3个人窝在芝芝家里边看连续剧边吃零食,完全忘了糊弄大慧的事儿。直到夜里班主任打电话到我家,把我臭骂了一顿,说大慧失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6:46 | 查看全部
我们在路上
时间:2014-11-16 作者:未详 点击:130次

  美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凯奇写过一部钢琴曲,名字叫作《四分三十三秒》。
  
  这是他音乐会上的最后一支曲目。
  
  他站上舞台,打开琴盖,放上曲谱,端坐好了以后,手指却没有触碰一下琴键。
  
  第一个十秒,观众一直在等待,他们以为,音乐家在酝酿情绪。
  
  第二个十秒,有人开始打哈欠。
  
  第三个十秒,有人开始小声议论。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过去……到了第四分三十三秒,音乐家终于站了起来,收起曲谱,盖上琴盖,他说:“我的演出结束了。”
  
  全场莫名其妙。
  
  谢幕之后,新闻媒体充满疑惑地将约翰·凯奇包围起来。
  
  “约翰先生,请问您的最后一支作品想要表达什么?”
  
  “我希望大家沉静下来,听到琴键以外内心的声音——自己的心跳、呼吸以及浮躁。”
  
  “然后呢?”
  
  “当你沉静下来,才能开启新的旅程。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次——崭新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6:59 | 查看全部
我如此地害怕说话
时间:2014-11-16 作者:未详 点击:195次

  他们把一切和盘托出:
  
  这个叫作狗,那个叫作房屋,
  
  这个是开始,那个是结束。
  
  我怕人的聪明,人的讥诮,
  
  过去和未来,
  
  他们似乎全部知道;
  
  没有哪座山再令他们感觉好奇,
  
  他们的花园和山庄紧挨上帝。
  
  我不断警告和抗拒:请离我远一些。
  
  我爱听万物的声音,
  
  可一经你们触碰,
  
  它们就了无声息。
  
  你们毁了我一切的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7:11 | 查看全部
你给过父母多少承诺
时间:2014-11-16 作者:未详 点击:69次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让我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
  
  母亲却如数家珍般,一口气说出十几个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8岁时,隔壁小丫比我考得分数高,小丫在母亲面前炫耀,气得母亲一个劲儿对我翻白眼。我不服输的劲给激发了出来,愤愤地发誓:“以后,我一定次次考第一,让你抬头挺胸做人!”
  
  18岁时,我要到南方一个城市去读大学,母亲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嘱咐我,上大学要好好读书,可不能学人家谈恋爱,把正事给耽搁了。我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说:“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我保证上学期间不谈恋爱!”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那个南方城市,离家千里,回家的次数少得可怜。母亲的电话每周都会准时追过来,问工作、问身体,生怕我照顾不好自己。每次,我都对母亲说:“妈,放假我就回去看你。”
  
  母亲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最近给出的一些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7:24 | 查看全部
 大概一个月前,我对母亲说:“妈,有时间我带你出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可要把身体锻炼好啊!”
  
  半个月前,我对母亲说:“妈,我在网上看到一件衣服,特别适合你,到时邮寄给你,等着收货吧!”
  
  就在昨天,我还对母亲说:“我一定学会做糖醋排骨,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给你吃!”
  
  这些话,我说得多么顺溜啊,可是结果呢?我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大学时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很多次放假,我也没有回去看母亲。母亲每天吃完饭就出去走路,身体早已做好了准备,我却连带她到哪里旅游都没有想好。网上看中的衣服,因为不知道母亲穿的尺寸,也一直没有下单。至于做糖醋排骨,那就是随口说说,宁愿去买一份,也不愿下厨去做。
  
  跟姐姐提起这些,她也忽然想起来自己说过的那些承诺。
  
  有一年暑假,她对正在费力刮胡子的父亲说:“爸,把你那个老古董剃须刀扔了,以后我给你买个名牌的!”
  
  父亲送她上大学,路过肯德基店,父亲不停地张望,喃喃地说:“肯德基是啥鸡?”姐姐笑道:“以后我挣钱了,天天请你吃肯德基!”
  
  姐姐生孩子,父亲去看她,等她坐完月子,父亲也要回家了。姐姐很是愧疚,说:“爸,等我有时间,把你接过来,好好陪你出去转转,看看我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7:34 | 查看全部
 可是,姐姐给姐夫买了无数个剃须刀,却把父亲的那一份忘记了;她请过泛泛之交的人吃肯德基,却一次也没有请过父亲;她陪过很多人在她生活的城市乱逛,却从来没有陪过父亲!
  
  说完这些,我和姐姐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伤感像潮水一样,将我们慢慢吞没。我们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地给父母一个又一个承诺,却从来也没有把这些承诺放在心上,更没有想过要认真兑现。如果父母不是一心一意不计回报地爱着我们,他们一定会把我们当成谎话大王,从此远远地躲着我们吧?
  
  每一个承诺说出来,便是给了父母一份期望,可是我们那么残忍,让父母的期望像脆弱的花儿,一次又一次凋谢,落红满地,我们却浑然不知。
  
  每个儿女,都应该认真检视自己,你给过父母多少承诺?又兑现了多少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7:46 | 查看全部
老却成佛
时间:2014-11-16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美国不是人长待的地方,至少,不是我这种中国人长待的地方:没有各种重味儿、重油、致癌、折寿的中国菜,没有各路经济来源不明、个人情史复杂、厌恶健康儿童和主流社会的酒肉朋友,没有足够多的中文书店、古玩城、新闻版上的后现代黑色幽默。但是,离开美国之后,偶尔会想起美国的好。比如,在高速路上开车,一边是海,一边是山,路上没有练百米斜穿马路的老太太和逆行而来的自行车。再比如,定居美国的老姐家的狗。人可以和人推托没时间,但是和狗不行,狗的一天相当于人的6天,你忙起来两年不见它,对于它来说就是12年。又比如,人少。巨大的湖,走路4个小时才能绕一圈,走一圈,遇到的松鼠比人多。当然,还有定居美国享受美国福利的我老妈和我老爸。
  
  抽空回美国住几天,狗还记得我。听说狗是靠嗅觉辨认和记忆的,很灵,你整了容、胖了50斤、换了肾、两星期没洗澡,它还记得你是谁。我一去拿狗勒子,它就上蹿下跳,用脖子碰我的手,让我赶快套上它出去跑。牵着狗去湖边,它一路飞跑,看到湖,眼眶湿润,四处乱嗅。我问老妈,多长时间没遛它了?老妈说,自从你上次走了之后就没有过。我问为什么啊。我老妈说,人老了,牵不住它了,到了湖边,牵它的人不留神被它拽一个跟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27:55 | 查看全部
 人老了,我老爸越来越走向佛。我问他,有多少存款?他说,不知道,有点吧。我问他,人生什么最重要?他说,人生在世,吃。我问他,您打算再活多少年?他说,现在已经够了。我老妈说,老爸现在的问题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过,喜欢吃炸的,所以什么都裹上面粉炸;喜欢电视剧,所以熬通宵也要看完,门清杠上开花一条龙,在摊开牌的那一刻没有痛苦地离开人世,是他最大的愿望。
  
  我老妈却越来越走向佛的对立面。她看什么都不顺眼,充满抱怨。总结起来,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都活这么大了,世界怎么还不围着她转呢?对于周围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她都能找到不如意的关键所在,和每个人的谈话,基本都围绕这些痛点进行。我给她看北京院子里西府海棠开花的照片,她说,真好看,比去年的还好看,今年不能亲眼看到了。海棠花期短,北京的风大,一两个星期就是满地花瓣了。她于是伤感,问我,你说,这样的美丽,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几次呢?我说,您才69岁,虚岁才70,还早着呢。老妈说,是啊,这样的美丽,也就还能再看三四十次了。
  
  我老姐说,老妈其实有非常独到的地方:她每次抱怨完,很快就开心了,烦事绝不挂心,仿佛上了趟洗手间,十来分钟后,屎尿留给大地,自己洗洗手出来了,扯脱功夫了得,接近佛。看来,佛和魔之间的界限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清晰。
  
  我对我老姐说,天天在老妈周围,辛苦你了。我老姐的境界比我高,她说:“不辛苦,老妈对于我是个天赐的锻炼机会,帮助我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6:22:07 | 查看全部
爆米花的经历不简单
时间:2014-11-16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玉米被体内的水蒸气爆开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玉米充分绽放成花朵形状,有的不但不开花,还变得比平时更坚硬呢?
  
  这个问题还真有人研究过。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位食品化学师,就认真研究过如何让尽量多的玉米爆开成爆米花。他发现爆米花中的硬玉米确实是常见的,在试验的14种玉米中,没有一种玉米能够全部爆开,最好的一种有4%的玉米没有爆开,最差的一种则是47%的玉米没有爆开。那么爆开的玉米与没有爆开的玉米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爆米花在受热时,内部的水会变成水蒸气,压力增大,当爆米花的炉子突然打开的时候,压力突然降低,玉米内部的高压水蒸气突然释放出来,从而把玉米爆开,成为爆米花。
  
  一般的干玉米虽然看上去外皮干燥,但种子内部都会含有15%以上的水,这些水在受热后会变成水蒸气,足以让玉米爆开。因此,含水量多少似乎不是玉米能否爆开的关键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