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6:15 | 查看全部
胡雪岩“烧冷灶”名利双收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64次

  胡雪岩别出心裁地“烧冷灶”,甚或将竞争对手变成朋友。光绪年间,在左宗棠的鼓励和支持下,胡雪岩欲做丝绸生意。但这种生意并非冷门,因为那时庞云缯在浙江的丝绸生意已成气候。尽管他的背后有左宗棠撑腰,可胡雪岩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提出与庞云缯合作。对方刚好缺少资金,这样的事正求之不得。
  
  胡雪岩发现对方也正好有“冷灶”,那就是庞云缯想做药业生意,却缺乏经验与资金,胡雪岩在药业上可是有一套,他全力支持庞云缯,在南浔为庞氏开设了庞滋德药店,与自己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互相合作,硬是将庞云缯的这样一处“冷灶”烧成了“热灶”,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打得火热”起来。
  
  胡雪岩甚至用“烧冷灶”的法子,和那些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化干戈为玉帛。有一年,胡雪岩从浙江到福州开了一个钱庄,这就不容于福州的钱庄大户卢俊辉,此人仗着自己是福州的商会会长,对胡雪岩百般打击和排挤,以致胡雪岩的阜康钱庄门可罗雀。
  
  一天,胡雪岩在茶馆里喝茶,无意中听到旁边一张桌子上的几位客人正在侃大山。看来有一位是卢俊辉元昌盛钱庄的伙计,他夸耀自己的报酬不错,因为他的生意特别好,每一笔贷出的钱都能收到丰厚的利息。
  
  伙计并不认识胡雪岩,胡雪岩便不动声色,只是很随意地问了一句:“那你们有多少银子用来放贷呢?”那伙计眉飞色舞地说:“因为元昌盛信誉好,虽说只有50万两现银,却可以做200万两银子的生意。”
  
  胡雪岩很快意识到这种“以少拨多”的方法虽降低了经营成本,但也增大了风险。于是他让助手将20万两银子存到元昌盛,助手不解:“他疯狂打压我们阜康,你何以还去帮助他?”胡雪岩说:“生意场上最忌讳针尖对麦芒,你就按我的话去做吧!”
  
  几天后,胡雪岩对助手说:“你可以去把那20万两银子取出来。如果元昌盛遇到难处了,就回来告诉我。”果然,助手没兑到银子很快就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6:26 | 查看全部
 原来,那天在茶馆喝茶时,当元昌盛那个伙计说得唾沫四溅时,另一张桌子上的一个人却恨恨地小声说:“你不要替你们主人在这里神气,我定要他难堪!”头脑精明的胡雪岩敏感地意识到有人要拆元昌盛的台了。
  
  那人叫王昌济,也正饱受卢俊辉挤压,他先是在元昌盛存了20万两银子,然后在这一天取出来了,并且在街头散布元昌盛已没有现银可兑了,挤兑现象立马就会发生,现银与放贷形成的巨大差额势必让元昌盛发生信用危机。
  
  助手说,元昌盛向他讲好话,希望他这20万两银子缓几天取。听完助手的报告后,胡雪岩立即去了元昌盛一趟,约见了卢俊辉,最后胡雪岩不仅没兑取那20万两银子,且又追存了10万两,使得元昌盛躲过了这一劫,卢俊辉对胡雪岩感激涕零。从此,两大钱庄相互支持,书写了一段同行不是冤家对头却是朋友的佳话。
  
  “烧冷灶”既是一种能洞察未来的人生智慧,也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豁达情怀,在成全了别人时往往也成就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6:36 | 查看全部
阎王与老温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31次

  严老板和温老板都从事出版事业,脾气却完全相反。严老板做事一板一眼、绝不吃亏。印刷厂为他印书,即使出了一点小毛病,或迟两天交货,严老板也绝对会扣钱,所以印刷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阎王”。
  
  至于温老板则正如他的姓,脾气温和,每次印刷厂出错或拖工,虽然温老板的生意大受影响,他却从不扣印刷厂的钱,大不了板起脸抱怨两声,所以印刷界送他外号“老温”。
  
  其实严老板真是阎王吗?不是!而应该说他的情理分明,除了理直的时候不退让之外,他是十分讲情的,有时明明可以付期票,当他知道印刷厂急用时,常会主动付现款。
  
  温老板真是那么和善吗?也不是!他虽然吃了亏之后,不当面骂人,背地里却总是诅咒对方,这样心里咒几句,温老板就变得很平和了。
  
  问题是:只要严老板印书,几乎很少出错,难得误期;温老板印书则常不够水准,而且总是拖班。原因很简单——就算为老温印坏了也没什么关系。
  
  有一次选派印刷厂参加国际印刷大展。严老板的印刷厂挑了几本为他印的书送审,立刻获得通过。温老板的印刷厂则落了选,那印刷的负责人逢人便骂:“只怪我为那个无能的老温印刷,怎么可能出来好成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6:47 | 查看全部
不只增肥,更增精神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2006年,中国女子姜凯莉去了日本东京相夫教子。然而,丈夫36万日元的月薪,根本不够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用度。于是她要出外打工挣些钱补贴家用,在求职屡屡碰壁之后,她终于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服务员的工作。
  
  不久,姜凯莉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男子尽管出奇地胖,可他们来到餐馆却偏要吃一种能让人迅速增肥的火锅。且吃起那种火锅来更是喜气洋洋的,吃了一锅又一锅。这让她不免感到纳闷。这时有人告诉她,他们是相扑手。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相扑手,除了要经历非常艰辛的训练外,“增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日本相扑手的增肥,一下子让姜凯莉看到自己增收的途径。她想到的是,若论色香味,中国的火锅可比日本的强多了。她也就有了在日本开火锅店创业的想法。
  
  开始三天,光顾火锅店的人倒也不少,可三天一过,来店里的人却零零落落的。原来为了招揽生意,踢开头一脚,姜凯莉特意在《东京日报》打出了广告。广告中说,头三天,日本相扑手来“凯莉增肥吧”一律免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6:56 | 查看全部
 中国火锅好吃,可日本相扑手却是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的。只因为在日本,相扑运动员的培养全部依靠“部屋”,能够进入部屋的学员,所有学员的吃、穿、住也就全由部屋负担。
  
  当一位朋友告诉她这一情况时,她急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但她突然想到,以前自己服务的那家餐馆为何有相扑手去吃增肥火锅呢?她问朋友,得到的答案是:那些是其他国家来学相扑的,他们的吃穿住全凭自己。
  
  如何招徕这样一些相扑学员呢?经过思考,办法有了,这就是增加不同国籍的服务员,让他们去说服自己国家的相扑学员来享用中国火锅美味。同时,她也和其他的经营者一样,采取会员制。这样的招数可真管用,不到3个月,她就发展了100多名会员。到了第5个月,她的“增肥吧”的营业收入就突破了1000万日元大关。
  
  但她并不满足,她还要吸引日本的相扑手来吃她的火锅。原来在“凯莉增肥吧”开业不久时,她就得知日本相扑手采用的都是暴饮暴食、外加超长时间睡眠催肥法。这种催肥法极不科学,容易成为日本相扑手的致命杀手。
  
  那时她已想到了国人在食品中加中药的做法,她决定推出药膳火锅。
  
  仅仅推出一周,前来就餐的相扑手就体会到了药膳火锅的妙处,他们高兴地说,最为明显的是,药膳火锅让他们食欲大增,吃后觉得特别有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7:08 | 查看全部
 8月26日,日本的第45代横纲若乃花和第65代横纲贵乃花,基于“凯莉增肥吧”的盛名,专门前来品享她的药膳火锅。
  
  他们一来到,所有就餐的相扑手立即放下手中的餐具,全体起立向他们致敬。
  
  这些相扑界的精英翘楚来到店里,特别是两位横纲吃了药膳火锅后赞不绝口,起到了非同寻常的广告效应。两年间,即到2009年,“凯莉增肥吧”就已赚了6000多万日元(合人民币500多万元)。2013年,“凯莉增肥吧”的盈利已突破8000万日元。
  
  不禁想起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个人只要有了一种向上的精神,在为别人增加精神与寿命的时候,自己也一定会福瑞满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7:21 | 查看全部
为什么中国孩子青春期最丑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240次

  昨天跟我高中的密友聊天,她女儿今年上高中,暑假去北京新东方寄宿学校密集学了一个月,连校门都没出,没看见北京长什么样,却长了十几斤肉。
  
  我的朋友梅说,国内的孩子都这样,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最丑的。
  
  我停下来仔细想想,我十几岁的时候,好像也不好看。这么说来,似乎青春期变丑是一个普遍规律。可是,美国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正好相反。
  
  我一早就注意到,美国十几岁的女孩子是最美的。美国青春期的孩子有种阳光和天然的美,我在暑假的时候到海滩上跑步,经常看见一群群的高中生在海滩上玩,女孩子都穿比基尼,无一例外的长发,身体的线条那么完美而无邪,她们在阳光下奔跑嬉戏,一颦一笑都摄人心魄。看得我倒吸冷气。男孩子也一样,随便一个穿着沙滩裤在阳光里站着,都让人想起广告牌上的模特。
  
  他们美得让我嫉妒。
  
  为什么美国青春期的孩子最美,而中国青春期的孩子却最丑呢?
  
  一个月长十几斤肉,这事我十几岁的时候也干过。从高中一直持续到大学,我一直在长胖,那时候,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吃更有意思的事,每分每秒都饿,吃多少都不觉得饱。实际上,我仔细想想,我这辈子的胖瘦程度,总是和快乐相关的。
  
  可是我们那时候那么无知,没有人想过,饮食和体重紊乱,是心理问题,是因为我们不快乐,我们刚刚绽放的青春期,被严重压抑和扭曲。我们的天性得不到释放。
  
  是的,我现在知道,我那时候的不快乐是为什么了。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许可,做我自己。不管这事情的起因是社会,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或者根本就是这一切共谋,让我把身体当了替罪羊,摧残它那么多年。我嫌弃它,以为我不完美,都是它的错。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我是独特的、美好的,我可以做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7:30 | 查看全部
 后来我毕了业,上了班,事情开始好转,我瘦回了正常的样子。我可以工作,自己独立生活,选择自己的衣服和朋友,我还记得刚工作那一年,无以言表的快乐。快乐的原因,不外乎自由,可以做自己。
  
  是的,我渐渐相信,你越快乐,体重就越理想。肥肉是你所不能实现的那部分自我。绽放的生命不可能有太多赘肉。最终让我坚信体重和心理的关系的,是美国这三年。用中国眼光来看,这个国家有种莫名其妙的互相夸奖的习惯,大家见面都会很夸张地夸对方。我的美国丈夫每天都变着法夸我,我听着就像是一个收音机频道,定时打开总是那些华而不实的广告。在我那愤世嫉俗的中国心里,觉得这就是美国人的虚伪,我怎么可能那么好呢?
  
  后来,我的中国朋友看见我的照片,也开始说:“你变好看了。”我将信将疑,半推半就,年复一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早就不再嫌自己不好看了。我不再害怕穿短裤,露出我的粗粗的小腿,也不再害怕大脑袋平胸被人嘲笑。我买衣服的时候不再总想掩饰自己的缺点。我对着镜子想,呀,其实我真的挺好看的。
  
  同时,我的身体也回到了最健康的状态。我是爱运动的,以前体重很理想,但是其实没有多少肌肉。现在经常爬山跑步骑车,身上没有赘肉。在40岁到来之前,我终于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不满意了。同时,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的身体了。
  
  以前,看见有人写文章争论,到底女人哪个年纪最美,我总是跟着想想,想不出答案。现在我看见这样的文章,连看都不看。美是什么?这种文章的作者根本不知道,还来指导别人。
  
  每次看见美国十几岁的女孩子,我都会想。但愿我们中国下一代的孩子,也能这么奔放,这么美。
  
  可惜,看起来并不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7:45 | 查看全部
我来如流水,去如风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204次

  信佛的人往往要出家。出家所谓何来?据说是为了一大事因缘,那就是要“了生死”。在家修行,其终极目的也是要“了生死”。“了”即是“了断”之意。生死流传,循环不已,是为了轮回。
  
  生老病死四苦亦无乐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轮回。出家不过是一个手段,习静也不过是一个手段。但是生死果然能了断吗?人人都在想,自己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处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所谓人生只是生死之间短短的一个过程而已。
  
  不知为什么,亦不知来自何方,就来到这世界,像水之不自主地流;
  
  而且离了这世界,不知向哪里去,像风在原野,不自主地吹。
  
  “我来如流水,去如风。”这是所有诗人对人生的体会。所谓生死,不了断亦自然了断,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们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我们是被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08:00 | 查看全部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黄多多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59次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黄多多?因为黄磊给了她一个小孩应该具有的所有东西:教养、教育、教化,却保留了她所有孩子应该有的想象力、梦幻和幼稚。
  
  我曾经详细地研究了黄多多在电视上与摄像机之间的互动。的确,她特别关注摄像机的移动,并且经常在过程中还会瞟一眼摄像机。不过,后来我看到她5岁时接受鲁豫采访时的表现就释然了:她对于摄像机有着天生的兴趣,并且喜欢与摄像机之间的互动。或许她天生就会是一个演员。
  
  只有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才会设想一个8岁的小孩,会处心积虑地利用摄像机来提升自己的表现。只有那些内心肮脏的人,才会如此龌龊地猜测一个8岁小孩的内心动机。
  
  每个人在观看电视人物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喜好。我喜欢黄多多,也喜欢立方羊。但是这个真人秀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其令人疼爱和喜欢的理由。比如,贝儿是我排名最后喜欢的孩子。可是,当她从市场里归来没有给奶奶买任何东西,被陆毅责怪时,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一副懊悔悲痛的样子,那一幕真叫人心碎。
  
  娱乐节目的另外一个功用,就是有许多派生的谈资。这些谈资中,有八卦、促狭、搞笑和killtime等作用。比如,某小朋友特别热衷于各种官配,尤其是黄多多与费曼的“费多配”。这个话题的确很无聊,但是很搞笑,连孩子的爸爸,尤其是黄磊和曹格都忍不住会来那么一下。
  
  但是那么正儿八经的、居心叵测的攻击、抹黑和诋毁这几个小孩子,却并非偶然。我以为,这正反映了当今中国一个自私、无爱和缺乏教养的社会形态。许多人无法接受黄多多这样一个保留了人世间温存、互助和友爱的人,哪怕是孩子也不行。他们不能够控制对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丛林社会的恐惧,而只能接受竞争与恶性的生活,对于任何此类的美好,都一概斥之为虚假。他们不能够压抑自己对于社会现状几乎全面的负能量,在任何地方寻找出口,以至于对于小孩与老人,都塑以同样的邪恶模板。
  
  他们所针对的不仅仅是黄多多。只是黄多多的美好,提醒他们必须开启对于社会的敌对模式。这,才是真正的反社会人格,投射到了黄多多的身上,使她成为无辜的社会脏水的受害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