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2:51 | 查看全部
紧握的,都被捏碎,轻捧的,都飞入星空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184次

  最初让人惊讶的是他的琴音。
  
  无论是险象环生的现代作品《夜巷》,还是高难段落密集的改编曲《歌剧“唐璜”的回忆》,无一不被他的手指驯服,冷静华丽的演奏,光洁利落的音色,举重若轻的技法,在耳朵是入口的世界里,他曾说,他是国王。
  
  甚至最吝于赞美的世界级乐评人,也承认他的天赋,绝不在郎朗与李云迪之下。
  
  但他却让人扼腕。
  
  因为除了业内人士,没几个人知道沈文裕是谁。
  
  然而沈文裕从未被埋没,他小小年纪就夺得过拉赫玛尼诺夫比赛的金奖,在德国顶级的乐府师从欧洲最好的名师,学了七年。
  
  正为了握紧这样的天赋,让它耗尽每一丝光热,换来唾手可得的名利,不顾名师的劝阻,沈文裕的父亲让他辍学回国。
  
  事与愿违,在一些国内的钢琴比赛中,沈文裕甚至没有进入复赛。他的技巧华丽无懈可击,但在评委眼中,过分的炫技,甚至成了一种“offense”(冒犯)。
  
  意大利的一位评委,干脆建议“沈文裕应该谈一个女朋友,多了解下生活”。
  
  沈文裕被握得太紧了。
  
  沈父希望儿子的价值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把沈文裕真空塑封起来,没有基本的社交,几次暗恋也无疾而终,跟陌生人说话会本能地想躲在父亲身后,连最基本的穿衣吃饭都统统被照顾好,“只是弹琴”。
  
  而音乐同世上所有事,技巧只是铺路的石子,天赋是通幽的小径,最终需要抵达的,恰恰是对这世界的顿悟、理解、表达与深情。
  
  天分也需要轻捧,不随便糟践,也不过分看重,放它在行云流水的人生里摸爬滚打,在酸甜苦辣的人世间尽情入味,方成气候。
  
  世间最宝贵的事物,大抵都如流水河沙,明珠萤火,紧握的都被捏碎,落得一无所有,轻捧的,才能等及它绽放自己的光芒与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3:03 | 查看全部
一位波兰吸毒者的故事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85次

  那是在从法兰克福火车站步行回家的途中,路过红灯区。一位穿着还算整齐的男人在路边垃圾箱里翻找着空酒瓶。德国的空瓶子都有押金,价值从八欧分到二十五欧分,很多穷人都靠捡瓶子来补贴生活。
  
  那捡瓶者显然是什么也没找到,一屁股坐到地上,却挡了我的去路。我禁不住端详这个貌似五十多岁的欧洲男人,感觉很是眼熟,“你是萨沙吧?”我冒失地用德语问了他一句。他缓缓地抬起头,混浊又迷离的眼神看着我,果然是他。
  
  认识萨沙是多年前的事情,当年留学之余在中餐馆里干跑堂,一天一个高高胖胖的波兰男人上门来找工作,可他既不会说中文,德语也非常有限。老板见厨房正巧缺个洗碗工,就让他干了。这个东欧人性格活泼,没多久就和中国厨师们打得火热,我也知道了他叫萨沙。可能很多人觉得洗碗工这活东欧人怎么会干?其实在剧变后的东欧,相当多的劳动力在当地找不到工作而进入西欧。在德国,基本上所有的脏活累活,比如街道清扫工、厕所清洁员等都是由外国人来干的。好的中餐馆在德国效益好,给的工资也算不太低,所以东欧人也会去干。
  
  对于中餐馆的厨师来讲,重复无聊却又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们压抑不已。可他们苦于不会德语又不熟悉德国情况只能在休息时间里在家待着。现在萨沙来了,虽然他也是个德语二把刀可毕竟是欧洲人,在一次与厨师们比比画画的聊天中,他们竟然一拍即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3:15 | 查看全部
 自此以后,他们就经常在大家一起吃饭时谈论晚上什么时间出去的事情。当然声音不大,我和几个女跑堂装傻充愣只是吃饭,有时也笑笑。萨沙对我们这些打工的同事是客气的。他从他的波兰老家还专门给我带过一套波兰硬币,他知道我有集硬币的习惯。我也回赠他一些小礼物。
  
  几个月后,萨沙不知怎么经常迟到早退起来,洗碗也不像刚开始时那么勤快了,以至于厨房的盘子摞得老高,老板要亲自去厨房帮忙。这时候的萨沙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人变得消沉,而且经常抱怨,这工资太低,挣钱太少了。餐馆的厨师们也开始远离萨沙,他们有时会在吃饭时严肃地讨论一件事情,我后来知道,在一次红灯区里的游逛中,萨沙认识了一些吸毒者,开始学会了吸毒。
  
  没过多久我辞去了跑堂工作,开始全力攻读学位。一次去我曾经工作的地方吃饭,见到以前一起干活的兄弟姐妹都很开心,我发现萨沙不在,就问去哪了。大家一下安静下来,面面相觑,一个厨师愤愤地说,他早跑了,临走时还偷了我们几个的钱,还好不多,几十欧元。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因为他曾经跟我说过他从中餐馆每月挣的这一千多欧元是他当年在波兰的七八倍,有了这些钱他可以很好地生活,他为什么要偷?
  
  “萨沙,你还好吗?你可记得我是谁?”萨沙迷茫的眼睛里突然一亮,这时我听到了像很多乞讨者重复千遍的话:“请问你有零钱吗?”我从钱包里拿出十欧元给他,他接过钱就直奔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那里三三两两聚集着吸毒人群,是个交易的地方。他摸出了身上凑齐的三十欧元,换得了一次性用量的毒品,走出地下通道,跪在街上旁若无人地吸起来。
  
  在德国吸食很多毒品并不犯法,售毒却要受到严厉制裁。吸毒人士多贫困,而且贫困且无工作之后还吸毒不能享受哈茨四(德国法律规定,贫困人口最低保障为每月374欧元,由政府发放,另提供免费住房)的保护。这些人终日游逛在红灯区里,靠别人的施舍和捡瓶子度日,一有钱就会马上换些毒品,吸上,倚在墙角,看着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3:29 | 查看全部
食指大动的玄机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88次

  紧挨拇指的手指头叫“食指”,名副其实,真的与吃有关。五个手指中,这个手指是最灵活的。很早的时候,人们习惯用这个手指试试食物的味道或者冷热,手指当然尝不出味道来,是需要放在嘴里吮一下的——很早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发明那么多的器皿,吃东西也是直接用手的。说到食指,历史上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具体时间是鲁宣公四年的春天。郑国的两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约朝拜郑国的最高领导郑灵公。走在路上的时候,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自觉地抖动起来,他兴高采烈地让公子家看,把公子家弄得莫名其妙:不就是手指抖动几下嘛,有啥高兴的呢?公子宋说:“这你就不明白了。只要我的食指处于抖动状态,一定会有好吃的美味,屡试不爽。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着我们呢。”如果史书记载真实,公子宋的食指真的是具备特异功能。
  
  公子家对此将信将疑,只等着证明公子宋是不是信口开河。结果,二人刚进宫,就有新发现,御厨正在杀一只大鳖。这只大鳖是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让御厨杀了准备犒赏大臣。这下公子家对公子宋的食指特异功能彻底信服了。要在其他地方,他一定会对公子宋发表一下他当时的感想:真是太神了。但这是在朝堂之上,在他们的最高领导郑灵公面前。他管住了嘴巴,但没管住动作,没管住表情。他看着公子宋,两个人会心地相视一笑。
  
  没想到的是,两个人的动作落到了郑灵公的眼中。郑灵公不高兴了:“朝堂之上,你们搞什么小动作?”公子家只好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一遍。史书并没有记载郑灵公听完之后的反应。估计郑灵公是在想:食指一动,就有好吃的,能这么灵验吗?给不给你吃,还不是我说了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3:39 | 查看全部
果不其然。大鳖蒸熟后,每人都有份,唯独没有公子宋的,这显然是郑灵公的有意安排。对于公子宋而言,要是这件事只有他和公子家知道,可能也就罢了。问题是,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公子宋的脸往哪儿搁?公子宋就生气了,头脑一冲动就短路了,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稳稳地走向煮鳖的大鼎,用他那具备特异功能的手指,伸到鼎中蘸了一下,然后放到口中,吮吸干净,转身而出,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
  
  这次轮到郑灵公的脸挂不住了,这是对他最高权威赤裸裸的挑衅。所以他起了杀心,想将公子宋杀之而后快。
  
  公子宋也预感到了自己的不祥,为保全性命,决定铤而走险,先下手为强。他与公子家商量,决定将郑灵公除掉。这件事本与公子家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所以他很犹豫,说:“畜生大了,宰杀的时候,还心存忌惮,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万万使不得。”公子宋知道自己的处境,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怎么也不能把自己当作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啊。你公子家不是不跟我合伙吗?那我就陷害你,看你答应不答应。胆小的公子家终于上了公子宋的船,在这一年的夏天,杀害了郑灵公。
  
  如果说郑灵公在位不足一年的时间尚有贡献的话,就是给后世留下了三个成语:食指大动、染指于鼎、染指垂涎。
  
  “食指大动”,这个成语的本义就是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来还逐渐延伸出另外一个意义:形容见到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实际上,这两层意义的顺序正好颠倒了,前者是“食指动,有好吃的”,后者则是“有好吃的,食指动”。
  
  “染指于鼎”本义就是把手指放在鼎里蘸蘸,尝尝滋味。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比喻占取非分的利益。“染指垂涎”也是从此衍生出来的,“垂涎”就是流口水,这个成语也是比喻急于占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3:51 | 查看全部
真正的清廉
时间:2014-11-13 作者:未详 点击:81次

  西晋的胡质、胡威父子同在朝中为官,都十分清廉。一次,胡威到荆州探望过父亲后,准备回京城。荆州刺史帐下一名都督听说他要离开,连忙请假回家,拿了粮食和肉,追随而至。都督谎称也去京城办事,二人结伴同行。
  
  一路上,都督尽心尽力,送饭送肉,很是殷勤。过了几日,胡威察觉出问题,一问才知都督是想让他给父亲递句话,好帮其晋升。随即,胡威将父亲给他的一匹绢赠予都督,谢过后打发他回去了。
  
  回到京城后,胡威写信给父亲,建议革除这个都督的职位,以警示官员要严守清廉。父亲却回信说,此人虽是行贿,但情节并不严重,革除的惩罚偏重,影响也过大,等于向外人宣传自己的清廉。父亲还说已对其进行了诫勉谈话,这样影响小,于人于己都是妥当的。胡威对父亲的处事周到佩服不已。
  
  后来,胡威入朝,晋世祖问他:“大家都说你们父子二人清廉,那到底谁更清廉呢?”胡威沉吟一下,说:“我远不及我父亲。”晋世祖一听,笑笑说:“你这么说有什么理由吗?”胡威答道:“我清廉,担心别人不知道;而我父亲清廉,却生怕别人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及我父亲的地方。”
  
  越是德行高尚的人,越是谦卑低调。对于他们来说,低调本身已成为一种德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4:01 | 查看全部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时间:2014-11-12 作者:未详 点击:301次

  Lawn Chair Larry,1949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童年的时候,Larry每天看越战新闻,他很崇拜飞行员,所以他决定做一个飞行员。在18岁的时候,他报考美国空军学校,因为视力不过关被淘汰,然后考地勤,19岁那年拿到了美国空军地勤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就在他刚刚到学校报到的时候,接到家里电话,父亲因为卡车事故当场身亡,他需要回去料理后事,需要替代父亲管理一个超市来维持生计,于是不得不从学校退学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离命运之门那么近,那么近,你都摸到了门把手了,甚至推开了一条缝,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冥冥之中你又被弹了回来,被拉到现实中来,从此与这个梦想擦肩而过,再也没有遇到过。

  Larry回家之后浑浑噩噩地过了十五六年,在他35岁那年,他成了一位卡车司机。母亲已经过世了,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维生。我们印象中的美国卡车司机,都是留着大胡子、戴一副大墨镜,每天一嘴的啤酒味,穿着蓝色的汗衫、脏兮兮的牛仔裤,嘴里经常骂骂咧咧的。Lawn ChairLarry跟所有的卡车司机一样,只有一个小小的地方不同:每天下午3点半的时候,只要不开车,他就会在家里的后院摆一个躺椅,坐在上面,打开一罐啤酒,看着天。他家里的屋顶正好是飞机降落的航道。他看着飞机飞过,在蓝天上留下两道白烟,然后慢慢地散开去,轰鸣声传下来。Larry通常会盯着两道白烟看很久,然后会猛灌一口啤酒,和周围的人说:“你看见了吗?那就是我的梦想,但是,我再也上不去了。”

  这样的生活大概过了三年多,有一天,Larry突然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对他自己说:“Hi Larry,if you have a dream,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总要为它做一些什么,人不能无所事事)。”但是,一个卡车司机能为梦想做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4:12 | 查看全部
 Larry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从商店里买了很多直径为3.6米的大气球,充上氦气,自己坐在里面,然后把躺椅加上很多的水袋和沙包保持平衡,让气球不至于飞起来。他在花园里面钉了一个桩子,把躺椅固定在草地上,然后在躺椅上安装了三个皮带,让自己的身体可以固定到躺椅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Larry把气球充好气,把躺椅上的三条皮带加固,然后坐在躺椅上,背上一个书包,书包里面都是牛肉、三明治和啤酒。他还带了一把枪,飞上去之后可以用来打爆气球。一切准备就绪,他拿出一把刀,开始锯那个绳子。“一!二!三!……”他为自己加油。嘣,绳子断了,躺椅带着Larry真的飞起来了!

  Larry一开始以为这个躺椅只会在离地面十五六米的地方飘荡一会儿,然后他就把气球打爆,吃个三明治就下来,算是完成了自己的飞行梦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气球以每分钟45英尺的速度迅速上升,根本停不下来。气球带他穿越平流层直到离地面大约3500米的高空。在云层之上,Larry赶紧把电台打开,联系航站楼,说:“我坐在躺椅上面,我在航道上面!”航站楼的工作人员以为是个笑话,就挂掉了电台。

  Larry意识到自己正好处在这个航道的正中间,很危险。怎么办呢?Larry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于是决定先休息一会儿,他从背包里面拿出一罐啤酒、一块三明治,一边喝啤酒,一边吃三明治,一边等待机会。这时候,至少有两架过往的飞行员看到了Larry,看到了这个被气球吊着的“飞行员”,他们吃惊极了,赶紧联系地面的塔台。塔台这才意识到那不是个笑话,于是重新联系了Larry。Larry在塔台的指导下,把气球按照顺时针的顺序一个个地慢慢打破,使得气球慢慢地降下来。由于下降得很慢,整个过程持续了2小时45分钟。

  Larry终于飘到了离他起飞的地方17公里的一个社区上面。当他的气球徐徐下落的时候,小孩子们奔跑说“天上有气球”,大人们开着汽车欢乐地追逐着气球,甚至有一群记者不断地用照相机拍照,后面还跟着一辆警车,准备逮捕Larry。而整个洛杉矶地区为了迎接英雄的归来,怕气球挂到电线,电力部门拉下闸,全城停电15分钟!然后,Larry最终落到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他摆了个pose,把皮带解开,跳到草地上,双脚一着地就被所有的记者围起来,闪光灯疯狂地在他面前闪烁,孩子们大笑大跳,视他为英雄,有两个警察站在一旁,仍然等着逮捕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4:23 | 查看全部
一位记者采访Larry:“Hi Larry,are you scared?”——你不害怕吗?

  你猜Larry怎么说?“I’m so scared.”——我怕死了。

  记者问“Why?”——那为什么你还要去做呢?

  “If you have a dream,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因为人不能无所事事,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总要为它做些什么。

  所谓的梦想不是你觉得一马平川的东西,而是你觉得很害怕却依然要去做的事情。

  Larry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包括一个电影的编剧——他写了一部电影,就是《飞屋环游记》。又过了很多年,他又感动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为梦想、为生命的可能性做一些很害怕但是值得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回头审视“我想要什么”,这远远比“我如何得到什么”重要。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当你慢慢做了很多人生实验,有一天,当你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当你活得精彩、活得认真、跟自己比的时候,你的人生就会散发出无限的可能。

  祝你们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7:14:33 | 查看全部
最好的导盲犬
时间:2014-11-12 作者:未详 点击:308次

  苏珊在一场疾病之后双目失明,成天待在家里闷闷不乐。
  
  妈妈给她买来一只叫卡特的导盲犬,还告诉她,卡特训练有素,能把她带到想去的任何地方。
  
  那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了公园。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假山旁。
  
  苏珊抚摸着卡特说:“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假山旁呢?”卡特好像听懂了她的话,开心地叫了几声。
  
  苏珊拥有了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卡特,心情好多了。每天,她都会在卡特的带领下外出。
  
  苏珊总是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卡特,你长什么样呢?我多想看看你。”
  
  每当这时,卡特都会舔舔苏珊的手,好像在说:“你别难过,总有一天你会看见我的。”
  
  渐渐地,苏珊适应了失明的生活,也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这期间,父母为她找了最好的医生,开了最好的药。医生告诉苏珊,吃半个月的药,肯定有起色。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的眼睛仍不见起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