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1:34 | 查看全部
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

  让你烦恼的人,是来帮你的人;让你痛苦的人,是来渡你的人;让你怨恨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让你讨厌的人,恰恰是你人生的大菩萨。

  他们都是你自己的不同侧面,都是另一个你自己。相反,你爱的人,常常是给你制造痛苦的人;你喜欢的人,也是常常给你带来烦恼的人。因为他们也是你的影子,让你老也抓不住。

  其实,你爱的是你自己;你喜欢的亦是你自己。你爱的、你恨的,都是你自己。你还想改变别人吗?你还想逃离别人吗?你还想控制别人吗?

  亲爱的,外面真的什么也没有。别再做徒劳无功、劳神伤力、气坏自己的傻事了。你变了,一切就都变了。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你的一切都是你创造出来的。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一念到天堂,一念下地狱。你在哪里呢?你的心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1:45 | 查看全部
陈丹青:文凭是平庸的保障

  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凡·高。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都不是研究生学历,也不是本科、美院附中,有的连高中都没上。凡·高就是个病人,毕加索也没有大学文凭。当今中国,需要文凭,为了就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你就得拿个文凭。

  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一事无成的人,也太多了。“学历”与“成就”应是正比,不是这样的。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凡·高谁培养他?齐白石谁培养他?

  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你一要肯定自己的感受,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画出动人的画,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我画的那个朝圣的小姑娘,那么苦、那么好看,但她自己却不知道——艺术就是这样,凭这一点点就打动人了。

  偏爱、未知、骚动、半自觉、半生不熟,恐怕是绘画被带向突破的最佳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1:56 | 查看全部
常识健全就是基础,素描不是基础,现在的素描教学是反常识的。什么都很重要,但你要说素描最重要,那就不对。一棵树,你能说哪根树枝,哪片树叶最重要吗?

  我没有素描基础,不是照样画创作?中国传统绘画从来就不画素描,难道就是没基础了?想当年,我们一起画画的同学中,那些把大卫石膏像画得好得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艺术家是天生的,学者也天生。“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天才”,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情,什么也拦他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那三分之一就是指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国人。我实在不忍享受“水浅”而“火不热”的生活,遂毅然出国,“受苦”去了——真不好意思,今年年初,我又回来了。

  我一回来,还在美国的不少中国同行就忧心忡忡诚心诚意追问我:适应么?习惯么?后悔么?那意思,就是怕我回来又“受苦”。

  中国人大抵是惯于取巧而敷衍的,我自己也是如此。而我所见美国艺术家,一个个憨不可及,做事情极度投入、认真、死心眼儿、有韧性,即所谓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是也。

  同人家比,中国人的大病、通病,是做事不踏实,做人不老实,要说踏实老实的憨人,中国不是没有,只是少,例外,吃亏,混不开。

  放松政治钳制、美学观略略放宽、创作格局稍许多元,是做文化起码的前提。八十年代用过一个词,叫做“松绑”——不少语言真形象,一不留神,实情给说出来。

  真率是很高的要求。真率也是品德。

  我为什么喜欢鲁迅?他骂人、斗争,不买账,一辈子叫板,但是孝顺、善良、心软。西方一些知识分子、艺术家也是,很惊世骇俗,但私下很纯朴、真实。中国这样的人不多,要么惊世骇俗,人不可爱;要么人可爱,却没有骨头、锋芒。

  将当今教育体制种种表面文章与严格措施删繁就简,不过四句话: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我一点不关心中国学生的英语如何。我看见大家的中文一塌糊涂。我们千千万万的“好萝卜”如今是英语也不好,中文也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2:05 | 查看全部
你给生活机会,它才会赠予你风景

  文/十里红妆

  你为什么来北京?

  决定来北京的最初,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那时我想了很多种答案来面对不同人的提问,也选择了对某些人以沉默来回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熟悉在这个城市生活的节奏与步伐之后,偶尔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来北京?

  昨天,当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城市时,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厨房里忙碌,为自己准备晚餐,一个人的晚餐,标准的三菜一汤。合租的室友在旁边洗衣服。各自忙着手里活儿的同时,我们间或的交谈几句。不痛不痒的聊谈,有一搭没一搭的你来我往。

  她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会来北京?”

  我把很久以前准备的那套说词翻出来:“北京机会多。选择也多。”

  回答之后没有得到回应,我转身一看,室友早已离开。我微微一笑,专注手下的活儿。脑子里想着今天的红辣椒炒肉拍成图片发到朋友圈,应该不会再被认为是番茄炒鸡蛋吧!

  很多时候,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期待你的回应来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但更多时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自我追问自我思虑的过程。比如那位室友。

  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有人带着希望和憧憬兴奋而来,也有人满怀无奈和伤感黯然离去,更多的人依然在这个城市里奋斗与坚守,或是麻木不仁,或是按部就班,亦或是打了鸡血一般的激情满怀。无论在行为选择的背后掩藏的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总归他们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演绎着自己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2:16 | 查看全部
我相信,只要还在这个城市生活,不管是你,是我,还是她,不时,总会被人突然问一句:“哎,你为什么来北京?”届时,你会怎么回答?是如同那位合租的室友,在某一个波澜不惊的傍晚,企图对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寻求答案,抑或是突然意兴阑珊的自我询问思量。也许,会如同曾经的我一般在午夜梦回之时迷茫前方路途。

  不管处于哪一种状态,我坚定的相信,总有一天总会找到答案。就如同今天的我,独自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九个月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为了不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在过去的九个月里,也幻想过倘若不曾来到北京,我的生活将如何继续?也许做着那份外表光鲜而实则无趣的国企工作,几年后无疑就是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在那个我长大的小城里并了此残生。最初,也觉得这样的结局没什么不好,至少很安全。安全的诱人,诱人的难以抗拒。就像是严冬寒雪里周末早上的热被窝,真想一直在里面舒舒服服的沉沦下去。但是,被窝睡久了,就会觉得太无趣,时而想找本书来阅读,时而又想听首歌来欣赏,时而又觉得看部电影也不错,总之最后,你一定会离开那被窝,最终你当然会回归被窝的,但也许那是又一个夜晚的来临。

  做不喜欢的工作,嫁不喜欢的人,偏安一居甘做井底之蛙,我的一生难道就这样下去?那时的境况,寥寥数语足以可以概括一生: “ 十年寒窗,学满毕业,偶有因缘,得入政企。工作勤恳,然天资平庸,不善长衣舞袖,终泯然于众人。韶华之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为人妇,期年又迫于流言蜚语及双亲期盼身为人母,五十年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纷争不断,六十载心系子女百般算计千番教导肝肠寸断。年四十,丧考妣,再见无期;年五十,沦孤巢,多病缠身;年六十,儿女成家皆离左右;年七十,失侣无伴独来独往;后期年,此身亦殁,一生无功亦无过。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2:27 | 查看全部
生活固然是不完美甚至是平庸的。我也并非想要活得如何光鲜亮丽。当然,它也未必一世安稳甚至风波不断,但我想至少不能因为畏缩而抱憾终身。

  追求安全及确定性是出自一种自身本能的反应。它对我们的吸引力如同地心吸引力一样无处不在。而我们的精彩恰好也在于地心引力的充斥其间。建成摩天大楼对峙苍穹,创造飞机与云比肩,发射脱离太阳系去更远的世界探索的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 …… 我们所有的发展,都是在抗拒,抗拒那些难以抗拒的东西。抗拒安全的诱惑,抗拒舒适的堕落,抗拒自我的本能。如果说追求安全是我们的天性,那么抗拒本能也同样是我们的天性。它们这对矛盾体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内心里对抗,此消彼长。

  我们已然习惯于生活在安全地带,被老师、父母、师长以及书本的汤勺喂大,习惯了去询问他们:“请告诉我,那高原、深山及大地的背后是什么?”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而不再享有抗拒本能的权利。长久以往,我们不再新鲜,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渐渐的,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遵循自己的想法,抗拒本能的安全,在尴尬的年龄放弃一切来到北京从头开始,给自己一个机会,给生活一个机会,是目前为止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

  “如果最后我终将迫于生活的各种原因嫁于不爱的男子,那么可否让我在可以选择的时候一直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初的勇气只是来源于这样的一种想法。觉得不做挣扎的人生太过于可怕,然由于对另一种人生的无法预见,让我胆怯,不敢选择。而当这条路终于被我走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蔡康永有段话可以很好的诠释:“ 15 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 18 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 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 28 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的前期,如果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2:42 | 查看全部
不给自己设限,试一试又何妨呢?高山,若总不去攀登,那就永远只能是高山,终生仰望,若征服过,便成为你脚下的一方尘土。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你给它机会,它才会给你风景。

  诸多的朋友之中,有一位 A 姑娘,虽说不上特别的漂亮,但五官非常和谐,丢在人群堆里也是抢眼的很。家里经济条件也十分优渥,称为富二代也不嫌过分。周围的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她,只要一直负责扮演公主的角色就足够,可是,很多时候却觉得她过的比任何人都更加的努力。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国内一流的高校,在校期间参加了不少项目,都是些让人觉得又苦又累也不讨好的项目,她不仅做的很认真,还保持所有科目成绩无人能敌的高度。

  我曾问过她:“何必这么辛苦,你所拥有的,已经足以让其他人奋斗一生也未必能赶超。”当时她回答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即使不是某某的女儿,难道我就没有可以立足这个社会生活的能力了吗?

  她经常只身一人出国旅游,有次回来后告诉我,她决定要考取英国一所全球着名的学府进修博士课程。我知道那份工作,她曾经非常看中,为了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她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艰辛。问她是否考虑清楚,她说:“世界太大了,我需要给自己机会,不断的去攀越,去发现,去尝试。我愿意死在前行的路上,而不是死守着一成不变的现在。”当她拿着高到变态的 GRE 和托福成绩,附上录取通知书放在我前面的时候,我的人生轨迹也因为她而悄然的发生了转变。我们是同一天离开故乡的城市,她出国,而我来北京。

  时常,我们会遇到一种生活状态: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什么都得过且过,没有追求,觉得空虚无聊且肤浅。这一切可能只是由于我们习惯于安逸的生活,沉溺于周末早上的热被窝,被我们本能力的地心引力所束缚。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尝试一些新的选择,去走一条看不见结局的路,去不断的学着给生活机会。

  如果不曾在早晨毅然爬出温暖的被窝出去散步,你就没法体验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人间的美丽。如果不曾在闲暇时出去旅行,你就不会欣赏到小河里流淌的溪水,树林间习习的薰风。

  人生苦短,请去探索!一朵可爱的云彩、衬着蓝天的高山、春日里的一片绿叶、壮丽婉转的山谷、绚灿夺目的夕阳、或是一张动人的脸庞,一个温馨的片断。宫崎骏在他的电影里说:“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另一个自己,只要我们愿意,就没有我们不敢做的事,就能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请给生活机会,这样它才能赠予你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2:54 | 查看全部
千万别让这6种生活方式终结你的梦想

  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伴着许许多多的理想长大。然而,很多“梦想计划”,甚至连“立项”这一关都没有通过。没错,太多梦想都被各种原因“扼杀”了。

  领英用户Bel Pesce,是一位企业家,TED演讲嘉宾,巴西“最有影响100人”称号获得者。在她看来,以下6种生活态度,是最常见的终结梦想的方式。改变自己,实现梦想,就从改变这些生活方式开始吧!

  1、相信会有“一夜成名”这回事

  你可能也听过很多类似的故事:某某人20岁出头,因为在短短几天内卖出一个手机App,身价飙升数百万美元。

  类似的故事或许是真实的。但如果留心,你一定能发现那家伙在创造这些App以前,在自己的领域可能已经拿到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而他酝酿这个点子的时间可能更长。

  所谓一夜成名是不存在的。

  就像我创立FazINOVA公司一样,这是一所巴西企业家学校。我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我想成功推出一项产品,可能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所有的“一夜成名”背后都有无比艰辛的努力和汗水,这是他们所有努力成就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3:05 | 查看全部
 2、让他人决定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幸运的话,我们经常会在我们从事的领域遇到比我们更有经验的人。他会在你创建一个项目时给你提供经验。这时候,你会虚心向他们学习,并感谢他们对你的指点。

  但是,最终决定事情要怎么做的人是你。

  举个例子,我坚信数字和移动时代将主导未来,并且知道我应该专注于一件事情。虽然很多人不看好,去年我还是下定决心,在提供数字课程以外,另外开发一系列线下课程。虽然过程艰难,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非常成功。

  不妨将你的生活想象成一个乱七八糟的管道系统。

  在你的人生通道上,有多种选择管道的办法。但是为了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每一次选择你都必须自己决定,而不要让别人给你做选择。

  虽然这样的决定有时会让你受伤,但是,你正走在你理想的道路上。

  3、“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其他事情与我无关

  这一点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当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但问题是,当你在做喜欢的工作时,或多或少总会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

  我妹妹和我在一起工作。在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前,她觉得我做的一些项目非常有趣——所以她认为我所做的正是我理想中的事情。

  而直到她真正开始和我一起工作后,她才慢慢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她没想到我一天在办公室处理的很多事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有趣。

  比如说,我们需要按照公司的规则来处理一些人和事。所以,要想真正成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肯定需要去处理一些你不喜欢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03:17 | 查看全部
4、认为“增长”会自然延续

  好吧,你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在过去的五年中,你没日没夜地专注你的项目,你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你的工作也无可挑剔了。现在,一切步入正轨,你是否会设想:即使你现在什么都不做,公司业务也会持续增长。

  错了。如果你现在觉得自己达到了一个峰值,你需要做的是继续努力去达到另一个峰值。完成一个项目时,多去想想还能怎样去让它变得更好。

  2012年,我在巴西发布了一本非常流行的免费电子书,这本书有超过200万人下载。2014年,当我发表第二本时,我知道自己并不用费大力气就能获得不少下载。但是我并未就此止步,恰恰相反,为了推出这本书,我在巴西的26个州巡回宣传,每一个州停留一天。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破了自己,见证了自己的另一个峰值。

  5、将生命里的错误归咎于他人

  我常听人说:“我有最好的产品,但是市场不景气,没有人买我的东西”。或者他可能会说:“我的idea非常好,但是缺乏有眼光的投资人。”

  推卸责任总是很简单的。

  市场不好、投资人没眼光……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一件也没卖出去,没有一个投资人欣赏你的idea,那你可能真的有点问题。

  改变你的产品、团队、做法以及计划。不要妄想着天上会掉下馅饼来,能让你的梦想瞬间变成现实。

  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对它负责,也只有你才能对它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