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0:57 | 查看全部
 曾国藩:一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一曰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06 | 查看全部
 二曰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15 | 查看全部
 三曰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24 | 查看全部
 四曰口勤

  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32 | 查看全部
 五曰心勤

  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40 | 查看全部
迟到了就不能成功?看看他们

  【一】

  40岁那年,他开了一间加油站。他希望凭着这个加油站,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来,因为耐不住清闲,又在加油站旁边卖起了炸鸡。没想到的是,炸鸡店的生意比加油站还要好。因为炸鸡卖得好,他还被颁发了“肯德基州上校官阶”。

  看到这里,你一定认为他这辈子就功成名就了。事实并不是这样。

  1946年,在他56岁的时候,因为二战爆发,他的加油站和炸鸡店都没了生意,一下子倾家荡产过上了靠领救济金的生活。

  好在,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开着他的老福特汽车向别人兜售他的炸鸡配方,开始第二次创业。他被人拒绝了1009次后,终于在1010次时得到了肯定的回复,拿到了创业的资金。

  1955年,他在65岁的时候成立公司。今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那个生意兴旺的炸鸡店。

  他叫哈兰·山德士,他的炸鸡店叫肯德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50 | 查看全部
 【二】

  他想写一本书。

  可是他已经50岁了,一直想写的书也只写了前十几回。后来因为公务繁忙,就把写书这事给撂下了。

  直到晚年退休回家,才又再次动了写书的念头,这才正式开始写书。这本书写得并不顺利,还好,他抱着坚定写下去的信念。一直到他离世前,才终于完成。

  82岁那年,他去世了。他的书流传下来了。

  他叫吴承恩,他的书叫做《西游记》。

  【三】

  57岁的时候,他在北京靠卖画为生。

  他的画比一般的画家都要卖得便宜,可还是很少人买。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知音陈师曾,生活得以好转,不曾想陈师曾英年早逝,失去唯一知己的他又遭到了同行的口诛笔伐,生活又陷入困境。

  幸好他心态不错,活到老学到老,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因自己年龄增长而轻言放弃。终于,在1929年,刚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非常欣赏此时已经自成一派的他。从此,他的画越买越好,更被称为绘画大师。

  这一年,他66岁。他叫齐白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1:59 | 查看全部
 【四】

  我们听说过“有志者事竟成”,也知道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哪个成功者在追寻的道路上,因为屈服于年龄而半途而废。在成功者心中,岁月只会因为他们的坚持而变得辉煌和写意。

  如果你因为年龄而放弃未来,放弃追寻,放弃希望,那无异于画地为牢,目光短浅。

  因为,成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志气的迟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2:08 | 查看全部
 你若顽强到底,一切皆有可能

  上班坐地铁,刚踏上电梯,忽然看见旁边楼梯上有一位手拄拐杖的残疾人,正蹒跚着拾级而上,而这时电梯并不拥挤。站在电梯上经过他身边,我忍不住回望,那是一张青年人的面庞,顿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顽强!

  上了电梯继续前行,旁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广告:几个年轻人埋头于堆成山的文件中,旁边一个年轻人手握酒杯,仰在椅子上,似在度假,广告语是“与其做梦,不如现在行动”。这让人联想到,这个年轻人若肯努力拼搏,那梦到的就是未来成功的自己,否则就只是做梦。

  一个残疾人,一幅广告,看似是没有关联的两个事物,在此情景下却让我悟出一个道理:你若顽强到底,一切皆有可能!

  面对艰难困苦,如果你选择顽强,那便是选择了“可能”,而“可能”就意味着“改变”。有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学会忍受。其实,人生本来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如意要你来忍受。如果你顽强地强身健体,可能就不必忍受病痛的折磨;如果你顽强地学习,可能就不必忍受名落孙山的失落;如果你顽强地拼搏,可能就不必忍受碌碌无为的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12:17 | 查看全部
然而,假如你选择妥协放弃,那一切皆是空话。近日,一名19岁的少年因受挫折,便微博直播结束自己的生命,令人惊叹不已:一朵本该顽强绽放的生命之花怎能被生活如此轻易击败?

  还记得普希金着名的诗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两百年前的诗句,今日读来依然令人心情平静而又昂扬向上。因为面对不幸,人们总会有两种选择:妥协或顽强,而人们向往的总是后者,能给予人们力量以改变命运的也是后者。

  青年人对于自己的不幸,总能找到抱怨的理由:没有优越的家庭,没有美丽的面容,没有过硬的关系。其实,你也总该找到不抱怨的理由:你有温暖的家,善良的笑容,健康的体魄,青春的活力……这些不都足以让你以一种顽强的态度去奋斗吗?

  “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这是着名的残疾人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在其自传《人生不设限》中的话。每一个第一眼看到尼克的人都会为他的身体之残缺而震撼,亦为其精神之顽强而震撼。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双臂和双腿的男人,顽强地面对上天对他的不公,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

  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用一种顽强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那你的人生就不设限!

  青年人,还有什么理由不顽强到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