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3:50 | 查看全部
 第二天中午,姐姐装着无意的样子问道:“我在你房间里看到个小木偶,挺漂亮的,谁送的?”我愣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果然是母亲在偷看!因为我觉得随便收男生的礼物,并不妥当,已经拿回教室,准备还给人家了,姐姐不可能看到,一定是母亲让她来询问的。
  
  我在心里悄悄揣测着,气愤不已,回到学校,我没有把礼物还给男生,并且和他谈起了“恋爱”。这次,母亲没有发觉,而当我最终醒悟过来时,高考已经来了,原本成绩不错的我,永远地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一场青春的叛逆,就这样改变了我的命运。
  
  记得张爱玲有篇文章,说年少时的她,刚想走到一条路上,母亲急忙过来阻止,说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和泥泞。她反问母亲:“那你不是走过来了吗?你能,我为什么不能?”于是,毫不犹豫地大步前进。最后,当她疲惫不堪地走完这条路时,终于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这时,路的那边又来了个年轻的女孩,她急忙过去忠告,女孩也歪着头说:“你能,我为什么不能?”
  
  原来,青春的叛逆,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也许有疼痛,也许会摔跤,甚至伴着血泪。如果不曾走过一条这样的路,青春似乎就是不完整的。身为父母,总有一天,我们要眼睁睁看着亲爱的孩子,孤独而倔强地上路,我们劝阻不了,只能善意地引导,并在心底送上一份默默的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5:48 | 查看全部
W君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139次

  拜微信的奇特功效,我的初中班同学在毕业20余年后,竟然在今年重新聚齐了。大家的模样大了几号,性情似乎也大变。当年最不爱说话的几个人,现在都成了大学老师,不拿讲稿滔滔不绝讲两小时不在话下;当年最喜欢打架斗殴的几个男生,现在都是警察叔叔,其中一个还是网警,联系上后常在QQ上警告我,不要在网上胡说八道。
  
  这次聚会,是为了给W君饯行。在北京某部委混了十多年后,W君要去某偏远西部县城当领导了。我被安排坐在他身边,但全程只说了一句话:终于要从政了,一定要平安回北京啊!他黑着脸,一脸无奈地笑,我竟看出一丝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来。
  
  我和W君从小学起就是同学,上初中后一直是“一伙的”。找出当年的照片,如果照片里的姑娘不是我,那只有一个可能:照片是我照的。上高中后,他随家人搬到北京。为了他,我们这一伙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报考了北京的高校。
  
  所以,上大学后我们还是在一起。我们的学校相邻,每周我们都会见面。在同学中,我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恋情并见过他的女友的人,也是第一个知道他父亲突然去世的消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6:23 | 查看全部
 我们常一起骑车向北,去与京城另外几所大学的同伙会师。那时我俩常常骑一路车,争吵一路。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琐事,他往往都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而我往往觉得,集体的富强如果没有带来个人的福祉,便毫无意义。
  
  回程中,我们竟然还能捡起去程的话题,继续争论。送我回学校后,他会买两个冰淇淋,我们坐在马路牙子上,在夕阳里吃完。之后,握手言和。
  
  毕业后,我们已经不再争论了。他养肥了肚子,过起了公务员谨言慎行的生活,我则进入报界,换了个阵地,继续之前那些唇枪舌战的争论。有一段时间我们几乎不怎么来往,不知是不是双方突然都感觉到了三观不同话不投机的无趣。我们再也无法在夕阳下的马路边一起吃冰淇淋,在滚滚车流中微笑地挥手再见。为了保存曾经的温暖记忆,有时,远离就是拯救。
  
  偶尔会唏嘘,二十多年的友情,似乎只能到此为止了,恰如三毛说过的一句话,友情不过是“一种回忆中的承诺”。不过,三毛还说了另外一句: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就是好朋友。
  
  世态炎凉,不如此,又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6:34 | 查看全部
招工难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326次

  招工难,近年来每年春节后都听到此类呼喊。农民进城,离开了农业,融入了工业、服务业、饮食业等,自然得很。再过几十年,农业又发展了,有了家庭农庄、绿色产业,人们又会涌向农村,那时会不会在农业市场存在招工难呢?
  
  招工难是一件大好事,好得每天听到此类消息就应该唱歌。因为这等于有了多选择,有了多种道路,有了多个方向,这就逼着那些老板们不断地加以创新,这包括技术的、培训的、服务的,人才引领的、工资福利的、医疗保健的、教育就业的……这些变化,促使了另外的变化。招工难,推进了社会的转型加快,结构性变化,人的无序流动,可促进改变用人者的懒散无方。
  
  更合理流动吧,不要都挤在某几个地方了,长期拥挤是很不正常的。读高中、大学时,每天吵架,甚至动手推扯的都是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饭堂。这一点,难以忘记,其实城市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6:45 | 查看全部
有位领导叫张老头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张老头是我的老领导。他虽然刚40出头,但由于太瘦小,脸上皱纹很多,所以我们在背后给他起了这么个外号。
  
  5年前,他空降到电视事业部当总裁时,因为我和前领导关系不错,所以对他多少有些冷淡。经过两件事之后,我们的关系才渐渐融洽起来。
  
  第一件事与开会有关。每次大老板开会的时候都会问部门领导情况。本来我们设想的情形是张老头一个都答不上来,会很尴尬。没想到,张老头直接说:“刘同,你们几个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一下情况吧。”他居然四两拨千斤地把这些难题转嫁到了我们身上。以前这种高层会议,我们只要带耳朵去听指示就可以,后来每次会议前,我都必须把各个工种的所有数据整合得一清二楚,还得外加分析报告。
  
  后来,公司部门调整,通知我负责资讯事业部所有节目时,我感慨万千。27岁时我以为工作就是拿份工资,尽量不被老板批评;张老头离开时我29岁,不再害怕和老板对话,不怕被老板质疑,做任何汇报之前都会尽力准备好所有相关的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6:58 | 查看全部
 第二件事与信任有关。有一次,他问我:“我想在电视事业部独立出一个策划部,你觉得怎么样?”
  
  这应该是事业部总裁思考的问题,他居然来问我的意见,这就是信任吧。我飞快地转动脑筋,然后小心谨慎地说:“首先,它的好处是……但是它也有一个坏处……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建立策划部是好的,因为它能解决我目前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唯一要注意的问题是……”他把烟屁股一掐,说:“挺好,那就这么干。”我又说:“如果确定要建立策划部,我先写一个详细的策划部规划,你看过之后确认没问题我们再宣传实施吧。”他看着我说:“就照你说的来,没问题。”
  
  就是“没问题”这3个字,让我之后有任何想法都会思考再三。当一个人相信你的时候,你要做的不仅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更要对得起对方的信任。
  
  这两件事让我对他的排斥渐渐减轻,因为他不是为了管理我们,而是为了和我们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
  
  他第一次审节目时我很紧张。他刚看了不到5分钟,突然说:“停下来。你们怎么找到这个人的?”我以为他要开始批评我们,立马就急了,说:“才开始看,你看完再说不行吗?这个明星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啊……”
  
  他看了我一眼,皱巴巴的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笑:“你急什么,我就是问你们怎么找到这个明星的。这个人很少接受采访,你们是怎么说服他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7:08 | 查看全部
 我半天才回过味来。原来他是觉得我们做得不错,才停下来问原因的。之后他又停下来几次,问我们怎么找到别的嘉宾的,怎么让他们愿意聊一些貌似很难启齿的话题,甚至还会问某个剪辑方式是怎么处理的。末了,张老头说:“审你们的片子真有趣,下次我还来。”之后他每次审片,我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节目做出新鲜感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不停地表扬我们,满足我们长期被压抑的心。而张老头从来不吝惜他的表扬,让我们感觉自己的任何一点儿努力都会被看见。
  
  张老头也丝毫不掩饰他的“无知”,每次他问我一些作为领导不应该问的问题,比如周杰伦是哪个公司的,我们怎么和索尼音乐谈合作,我就会下意识地先看看四周有没有人,然后再偷偷回答他。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问他:“张总,为什么我感觉你什么都不懂啊?你一点儿都不害怕别人知道吗?”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我:“不懂那些没关系啊,反正你们懂。我只要懂怎么管你们就行。”
  
  跟他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也不再佯装自己什么都懂,觉得同事做得好也会毫不吝惜赞美。
  
  我手机里一直有一张照片。当时张老头去外地,因为时间太赶,没有飞机,只有普快列车,没有卧铺也没有硬座,张老头挤在一群人之中,在车厢门边睡了一宿,那时他45岁。
  
  那张照片是和他一块儿出差的同事拍的,我一直留在手机里,换了几部手机,那张照片还在。我也不知道存着它的意义是什么,只是每次看到45岁的张老头蜷缩在那儿睡觉,我就会提醒自己,现在的状况远不如张老头那时惨。
  
  我和他在一起共事不过3年,但他走后,我在作任何决定之前总会先想一想,如果是张老头的话,他会怎么做。
  
  他是这样一种人,进入你生命的时候并不让人欢天喜地,却能够在离开之后,让你一直想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7:18 | 查看全部
梦的繁星漫天
时间:2014-10-22 作者:未详 点击:226次

  她爱发呆做梦,从不懂要分时间跟地点。
  
  他则太过羞涩,腼腆得总是在远处看她被风吹乱的发。
  
  还记得那一日里的相遇,午后闲云漫天,白色的痕迹掠过天空帷幕,有那么一瞬间,竟是会有种时光交错的以为。
  
  而她,就这么坐在草地上看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做着的梦里面,有一头虎头鲨温柔地守护着一只娇小的海豚。那里深蓝色的海水,杂乱的珊瑚丛混合着气泡蔓延。有一些光束撒了下来,透过不知道是多少层的海水,印在那里,久久不愿散去。
  
  而后有风吹来,她的长发就这么散了开去,有那么一丝勾在眼睫毛的上面,翘起来的黑色睫毛混合着柔顺的头发,瞬间就迷了他的眼。
  
  从此以后他经常来到这里,躲在小山坡后面的小屋子里,在很远的地方看她坐在那,看她的长发被风吹拂得乱了他的眼。
  
  那个时候柳青松就想,这样的女子是个什么样的温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7:34 | 查看全部
  可惜等着后来终于是鼓起了勇气上前,因为紧张而红了脸的他,就这么看着她微笑的样子愣在了那里。
  
  “在看什么呢?”
  
  随后,他被她突然而来的问吓得翻倒在草地上,引来她的大笑声伴着天上暖洋洋的悠云,柳青松这才觉得,这个一直安静着发呆的女子,并没有他想的那么温婉。
  
  “我叫苏小洵,你呢?”
  
  那是他们第一次的对话,柳青松还跌倒在地上没有起来,苏小洵笑得眼泪在光线下发射着轻微的光线。
  
  那个时候的他们,年纪轻轻,不过是高中青涩的年华,单纯得简单。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柳青松变作了苏小洵的男朋友,每天等在她家的楼下面,瞒过了苏小洵匆匆忙忙赶去上班的父母;在教室里随着老师粉笔尖的摩擦声,偷偷地看着彼此偶尔转过去的眼神,笑了好久好久。
  
  某一次,柳青松带苏小洵去学校外面转角的店里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6:27:58 | 查看全部
那一家店距离他们学校要步行十分钟,从班级走到校门口要八分钟。学习艺术的苏小洵,在三月樱花刚开的时候,拉着柳青松从她们班级楼下快速奔跑到了转角的那家店,在店门口笑着拿出手机,上面的时间刚刚过了七分钟。
  
  喘着粗气的苏小洵,大笑着叫柳青松看身后种了一排的樱花树。
  
  “人家说……樱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你说……我们从学校跑到这里,看到的那片正在落下的花瓣……是从什么时候落的?”大喘着气的苏小洵,天生的浪漫细胞发作,眼睛里的光彩,让柳青松忘记了呼吸。
  
  可也只是到了这里。
  
  躺在床上看着头顶自己喜爱的紫色帷幕,苏小洵依旧是爱做梦,只是在她的梦里,却已经很久没有出现那个会一不小心便羞红了脸的男孩,没有了高中毕业之后,那个男孩握着她的手说,我会等你的心跳。
  
  一如每一段简短却又最难以割舍的初恋,苏小洵的记忆里总是会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只是等着她终于长大了,才知道,虎头鲨跟海豚,永远都是敌对的双方。
  
  一如她跟柳青松,终将只是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一段安静的过去。
  
  那一夜忽然又想起了那个草地的苏小洵,睡着的时候却没有那个心思去看一眼窗外,夜色里的天空,没有所谓的星辰,只是天际的蔚蓝色泽依旧而已。
  
  那些初相识的画面,伴随着一季的樱花,落了满满的小道,一直,到了她再也看不见的终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