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12 | 查看全部
年轻人,你迷茫个鸡毛

  托一位在美院任教的朋友的福,有机会能跟一群平均年龄只及我一半的年轻朋友们坐下来喝喝酒,聊聊人生。虽然王朔不无醋意地说道:“庆幸的是,你们丫也不会年轻很久。”但是,年轻的时候哪里需要去考虑很久之后的事?青春的本质不就是可以任意发呆、犯浑、活在当下、肆无忌惮地浪掷年华么?

  但是,这帮孩子都不快乐,都告诉我自个活得挺阴郁挺迷茫的。青春少年时,你迷茫个鸡毛!你一天硬一次,一次硬一天,你气血方刚,满脸冲痘,你球场上射个门都能有年轻姑娘跟你暗送秋波,你还想怎么的?你唇红齿白、胸挺臀翘、皮肤紧绷,脸上茸毛初开,腰间的脂肪还要很多年后才能堆积得起来,你一条25块钱的小短裙都能穿出Versace的效果,小高跟配上,夺夺夺夺在教室门前一过,就能有一大群小鲜肉对着你流口水,你还想怎么的?我好歹活到了能理直气壮地跟你们说“谁他妈没年轻过,你们老过吗”的年纪,真的,相信我,你们今天犯愁的迷茫的所有事在你个人的历史长河里看来那都他妈的不!叫!个!事!没谁能规划你的人生,你自己也不能。你连明天上几趟厕所拉干的还是拉稀的都规划不了,还人生?

  这个世界上也许真的有那能在闹市中算微积分在腊月里洗冷水的奇才,但是那都是要干大事的,绝对不是你。咱们艺术家,要学的是95岁高龄上头还吵着要结婚的齐白石老先生,这才叫人生。

  要迷茫你就去看书。《梵高传》、《退步集》、王小波、《海贼王》、《小顾聊绘画》……爱看啥看啥。这也许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段不需要带任何功利目的,全凭自己的喜好去看书的时光了。比起几年后你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的什么《Photoshop从入门到精通》、《把信送给加西亚》、《人性的弱点》、《大数据时代》……你就知道,能有闲情凭着自己的喜好看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22 | 查看全部
 而且,几年之后,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年都看不完两本书。真的,2013年中国人均年读书量为4.77本,你以为你能比他们更强?你今后有大把的时间抛洒在酒桌上牌桌上夜总会里,迅速变成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人,然后,忙得实在没时间去读完一本书。

  要迷茫你就去打球。美国的学校里有条不成文的潜规则,体育不好的学生永远被排斥在社交圈之外。这很好。年轻的时候你不去滑雪、不去蹦极、不去跑步、不玩死飞,不到球场上去消耗自己多余的精力,那打算什么时候去?身体极度疲累的时候,灵魂就安静了。

  真的,以后你再也不能像今天这样站在寝室楼道里呼吼一声就能迅速组织起一场球赛来了。以后你得提前一礼拜预约,再三确认时间人数,等到点了才稀稀拉拉有三五个人慢悠悠地开车过来,等到换好装备武装到牙齿,天都黑了。然后你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吃饱了撑的组织尼玛的球赛啊!

  要迷茫你就去谈恋爱。哪个少女不怀春,那个少男不钟情?十八九岁,情窦初开,家长远离,年轻的朋友在一起,不谈恋爱还能做啥?也许你这个球进得漂亮,也许你的画画得不错,也许你就帮人家多拎了一瓶开水……这时候的爱情,实在廉价得过分美好。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想谈个恋爱得要有车、要有房,要有什么牌子的车、要有多大面积的房,房产证上需要加谁谁谁的名字……

  就算侥幸谈上了,圣诞节、情人节、中国情人节、生日、各种纪念日,哪个日子你都逃不掉送礼物。Tiffany起步,LV不错,Hermès才够换来一句“老公爱死你了。”当然要分手时你也不必担心财产分割、房产分割,青春损失费什么的,姑娘顶多就是甩你一耳光,禽兽!

  要迷茫你就去画画写诗歌唱。绘画不是门技能,那是上天恩赐给你的天赋。这个世界上拥有这样能自己跟自己都可以玩得很开心的天赋的人,百不足一。在绘画成为你枯燥的职业之前,或者在绘画还没来得及完全撤离出你生活之前,好好享受它。

  你们中的少数人今后会成为职业艺术家,底层的,艰难糊口;成名的,走穴应酬。(www.lz13.cn)卖不出画急,卖便宜了急,卖贵了也急。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今后都将远离艺术行当,做广告、做装修、做低级的职员、做成功的商人,及至同学相聚时才想起,哦,原来我也是学过画画的。未来无论怎样,都已失却了初心。……

  你他妈有那么多好干的,你告诉我你迷茫?不要羡慕老人,老人固然年轻过,但那是过,是过去时。如果可能,老人们愿意拿一切来换你今天的年纪。因为我今天有的,你们以后都会有。而你现在有的,我们却再也不会有了。你该发愁的,是明天是不是跷课躲寝室里睡个懒觉,是怎样把巧克力送到心仪姑娘的手上,是该怎样把隔壁班那个讨厌的小子揪出来打一顿……是在这个年纪里应该犯愁的美好琐事。年轻,就可着劲的去折腾吧。因为随便你怎么折腾,代价成本都会极小,而且你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再来过。

  总有一天你也会到没办法再试错的年纪,庸俗的中年,油盐柴米的中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32 | 查看全部
跟大家一样努力,就只能跟大家一样平凡

  文/松尾昭仁

  我发现,多数人正在努力的事,其实根本是在浪费时间:

  每天花很长时间加班——认为老板一定会注意到;

  买一堆书回家参考,圈出重点——但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实际上应用过哪一本;

  不断拜访开发新客户,快要跑断腿——我这么努力,老客户却留不住;

  ……

  在这我列出五种多数人误以为有用、结局却是徒劳无功的“努力”。为了摆脱这种努力换“瞎忙”的恶梦,我要告诉你那些大家认为对的事,其实风险最大,你反而应该做简单而直接的事。

  错误一:跟大家一样努力就行了

  结局:下场就是跟大家一样

  我想先问曾想过“我明明那么努力了……”的人几个问题:

  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你想变什么样的人?

  你想对谁奉献成果?

  不管你手边的事有多重要,请先暂停一下,专心思考以上问题。如果你已想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我希望你好好思考,下一步你要怎么选择?

  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我想变成什么样的人”、“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整理出明确的目标后,把所有力气都花在完成这个目标上,这时,你自然能把努力用对地方,这就是:

  成功=选择×集中×时间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却还是经常看到有些人总是在做无用功,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做错了。由此可知,一开始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建议那些认真过头的人,在做出决定前与其拼尽全力,不如保留实力。毕竟,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现在就仔细思考,自己想做什么、想朝什么目标前进。一旦决定,就瞄准目标,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40 | 查看全部
错误二:大家都在学英文,我也学吧!

  结局:大家都学了,就不差你一个了

  有些人的工作明明用不着英文,却还是上补习班补英文。既然不在外资企业上班,工作时又不会遇到外国人,为什么还要学英文呢?

  乐天集团已对外发布消息,规定公司内部的共同语言为英文,一时之间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他们是计划布局全球的公司,这种做法尚可理解。但想象一下,就拿心 灵咖啡来说吧,一群中国人用着不熟悉的英文开会,那景象不是很滑稽么?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自讨苦吃,也不适合一般中小企业或小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现在的教育来说,初中加高中总共六年,再加上四年期大学,至少有十年的时间都在学校读英文。但现实状况是,很少有人可以学得好。所以 出社会后还是努力学英文,甚至不断告诉自己:“这次一定会把英文学好,我要从头学起。”但很少有人冷静思考,自己工作时真的用得到英文能力吗?

  以前会说英文的人不多,英文确实是工作的利器,但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英文强的人太多了,在这种供过于求的竞争状态下,与其把下班时间拿来补救英文,不如在需要用外文时,雇用专业口译更有效率。

  当然,若是为了兴趣学外语,这是很值得鼓励的事儿。但既然要学外语,不如学较少人会的,未来还能为自己的履历加分。

  比起学语言,一般上班族应该学的东西还很多。以业务员来说,要学沟通能力、交涉技巧、商品知识等,这些都比学语言重要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49 | 查看全部
错误三:“晚点再说”

  结局:逐渐失去主管对你的信任

  当主管交代“这个工作交给你了”,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反应呢?有的人会敷衍说“好、好”,仍继续做手边的工作;有的人会立刻回:“我马上做!”停下手边的事情,立刻着手上司交代的工作。大家觉得这两个人,谁能获得较高的评价?

  当然是“立刻去做”的那个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相反的做法,也就是等自己的工作完成后再处理。

  不管早点做或晚点做,既然都是要做,拖延根本毫无意义。更何况,立刻做和晚点做会大大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就是对方对你的好感。正常的状况下,谁都会对认真、负责、不拖延的人留下好印象。我们都知道,被主管讨厌一点好处也没有。因此,不如想办法留给主管好印象,对自己的未来更有帮助。

  不妨举一个例子,一般员工在提交工作成果时大致可分为三种状况:“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刻才提交”、“到了截止日期却无法提交”、“比截止日提早一个星期提交”。一看就知道,提早交的人绝对能比其他两种人获得较高的评价。

  再奉劝各位一句,工作不可能达到完美,因此做到一定的水平后,能提早交就尽量早交,搞不好还能让主管对你留下好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1:56 | 查看全部
错误四:我不需要别人对我偏心

  结局:失去最有利的资源

  你是否认为“人不可以偏心”、“万物皆平等”?假使你这般想,代表你还不太懂人性。人很难不偏心,依据心理学上的自我中心理论,多数人会根据与对方的亲疏远近,偷偷在心中排顺位。第一位一定是自己,接着是家人、伴侣,再来是朋友,依此类推。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即使在这一秒钟,世界各处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意外、饥荒正不断死去,看到此类新闻,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好可怜”。但要是这时自己的牙齿痛了起来,或看到小孩回家身上有擦伤,一定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或小孩身上。

  在学生时代,我们都看过某些学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偏爱。仔细想想,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些特点。譬如,成绩突出,能拉高班上平均分数;或是担任了班长,替老师管好全班秩序。这些特点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能替老师带来好处。

  偏心是人之常情。我们必须先承认这个事实,接着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2:19 | 查看全部
错误五:人脉不重要,个人能力才是关键!

  结局:单打独斗出不了好成绩

  在工作上你可能遇到过这种人,他非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我明明这么有实力,却没有得到赏识,都是那些人不识货,都是他们的错。”不用想,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很容易会被大家疏离,对他的观感自然也变差。相反地,有些人能力普通,却能获得大家的赞赏、工作一帆风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因为这种人懂得如 何用最少的劳力、获得最大的成果。现在,我想请你想一想,你想成为哪种人?

  一般人一定会想成为后者,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你的价值是由谁订的?答案就是,别人。

  从踏入社会到现在,见过许多实业家,我发现愈成功的人,姿态愈谦卑。不仅如此,我还发现,愈成功的人愈觉得自己的努力还不足,常常认为“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这样不代表他们感到自卑,事实上完全相反,因为愈厉害、愈成功的人,他们的谦虚都有自信支撑。

  不管对象是谁,请记得保持谦卑。尤其是愿意花时间和自己见面的人,我们更应该保持谦虚,以表敬意。毕竟,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

  假设你是上班族,评价你的人应该是公司的同事、主管、部属以及客户等,即你周遭所有的人。既然如此,我们平时就要留意,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才能获得别人的赞赏,然后去做就对了。

  最后提醒一点,在质疑公司对你的待遇及其他人对你的评价之前,应该先扪心自问:别人喜欢我的态度吗?我的行为能为别人带来好处吗?只要像这样换个方式思考,就能为你带来好人缘,工作也会更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2:41 | 查看全部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文/黄小平

  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由于想得入神,一路上跌倒了五六次。他的一位同事见了,大笑不止。爱迪生回应道:“你笑什么?你知道跌倒的是什么人吗?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坐着的人、躺着的人当然不会跌倒,但也不会抵达成功的目标。抵达成功目标的人,是那些行走的人,是那些经常在行走中跌倒的人。

  但那些跌倒了从此不敢行走的人,从此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人,跌倒便成了他们永远爬不出的陷阱,成了他们行走的牢笼和坟墓。

  在行走中跌倒了,但只要有勇气在跌倒中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爬起来再走,跌倒永远都是行走者的形象,永远都是走得最远、走得最成功、走得最精彩者的形象。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爱迪生的话,让人不由想起一位保险推销员。他能力平平,从他从事推销业务开始,他每天坚持拜访5个客户。一年下来,他拜访了1849个客户,遭到了1783个客户的拒绝,仅成交了66件,成功率仅1/28。

  尽管如此,但他仍坚持每天拜访5个客户,一直坚持了20多年,创下了一生拜访40000个客户的纪录。如果按1/28.的成功率,他一生遭受了多少拒绝和失败呢?按“40000——40000×1/28”算式计算,共是38571次。

  这个一生经历了数万次拒绝和失败的保险推销员,就是法兰克·贝吉尔。尽管他能力平平,尽管他一生遭受了数以万计的“跌倒”和失败,但最终他成功了,成为世界上顶尖级的保险推销员。

  法兰克·贝吉尔遭受的38571次的拒绝和失败,其实是在为他“沙里淘金”,在淘尽千千万万拒绝和失败的“沙子”后,留下的便是成功的“金子”了。

  成功属于谁?成功属于那些在千万次的“跌倒”、失败和挫折后,却仍不放弃坚守的人。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正是跌倒,成就了我们的行走;正是失败,成就了我们最终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2:49 | 查看全部
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同时它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文/登登

  题记:工作十年后的今天,公司涌进了大批新鲜血液,当看到他们一面面鲜活的面孔时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我初到公司的画面,也许是一次苦涩又甘甜的回忆,又或者是提笔记录下一些往事,谨以此献给毕业不久刚刚入职的奋斗者们。

  遥记我初到公司驻地的时候还是个22岁的年轻小伙子,我带着家人的嘱托与个人的信念来到了深圳这座发展前沿快节奏的城市,时值7月中旬,如蒸桑拿一般的南方气候着实令我不适应,每挪动一步便是满头大汗,所幸年轻气盛心中理想当道,这点儿不算问题的问题转瞬间就被我抛在了脑后。我所入职的公司是一家建筑行业国企,04年同期毕业的新学员有50几人,经过几天的培训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个人能够承受孤独,但是很难忍受寂寞,步入新环境之后能够找到几个谈得来的人实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在二次分配的时候与我同去广州地铁项目部的几位新学员有三人是与我挺谈得来的,心中窃喜。由于火车晚点,我们一行七人到达广州项目部时已夜幕降临,项目部书记及办公室主任为我们分配了宿舍,七个人简单的安置下行李后便洗漱睡去。第二天召开全体项目部会议,我们受到了项目部领导及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根据新学员所学专业七个人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部门。包括我在内,七个人尽管知道了自己归属于哪一个部门,但是脸上依旧挂满了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2:59 | 查看全部
之后的日子里大家每天都往返于项目部与工地之间,刚刚穿上的新工装在下了一次井之后便面目全非,加之南方长期烈日当头,气候潮湿,汗水混着机油、铁锈、泥土,衣物硬生生的套在身上的滋味不言而喻,逐渐的,在我们同期毕业的新学员中就有人产生了抵触情绪。“本以为有空调喝咖啡西装革履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图纸与同行探讨交流,有需要时就夹着图纸去查看一下施工现场,现在可好,你们看看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境况?我们在做些什么?每天抬钢筋到处走,铲淤泥一车一车的往外运,脚手架爬上爬下,跟农民工没有什么不同的吗!登登你是学文的,被分配到办公室工作,每天不用下工地,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你太难感受到那里有多么的闷热、潮湿,呼吸有多么的困难,稍不留神就会轮着锤子砸自己的手指,一个不小心就会转头撞向坚硬的岩石或是脚手架,甚至是裸露在外面的钢筋!你看看我的衣服、手套,已经被刮坏好几次了,安全帽上到处都是划痕,鞋子更是每天都泡在泥汤子里!”小白抱怨着。其实那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这样那样的抱怨,都产生过“坚持不住了,离开吧”这样的想法,有的时候在聚餐酒后因此抱头痛哭过,彼此诉说着有多么苦有多么怨有多么的想念家乡的一切,更是与同龄人不同工作环境相比较人家有多么光鲜亮丽而自己是那么的落魄不堪。尽管如此,大家依然坚持着,在向着理想进发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点星火光亮指引着自己继续前行。

  因同期新学员的种种抱怨以及个人自身的迷茫,在一天晚饭后我找到项目部书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些苦闷,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苦诉着,书记听着,听了我的话之后他并没有对我投以同情的目光,也没有针对所谓的苦与累安慰我什么,他只说:“从明天开始,我要求你每周一早参加周例会,每天去参加调度会,每天去工程部查看工程进度,每天至少下工地一次,每天至少去机电部、工程部向你的同事前辈请教一个问题,有不懂的,尽管推开我或者项目经理的房门,我们随时欢迎你。”便结束了交谈。那一晚我几乎没有睡着,一直为书记对于刚毕业的我连半点儿安慰都没有而恼火着。也许这就是年轻人特有的倔强性格,又或者是80后从不在现实面前低头的那股子傲气,不就是参加两个会没事儿去现场转转吗?这有什么难的!从那以后,我一切照做着。第一周没有什么感觉,无非就是各工班完成了那些任务,还需要做哪些事,工程进度到哪儿了云云,第二周、第三周也都大同小异没什么不一样。一天下午,转了一圈工地之后我回到办公室,摘下安全帽坐下来心想书记让我做的这些事难道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吗?我喝了一大口水润了一下被晒得直冒烟的嗓子。当我静下心来之后,这三周以来的各种数据在脑海中飞快的转了起来,同时确实感觉到这二十几天以来工地有了一些变化,第一周装了多少管片?第二周呢?今天呢?盾构机掘进了多少米?好像在哪一天盾构机换过一次刀片?想着想着,更多的问题冒了出来,一些我从来不曾想过的,并且需要找人去解答问题。慢慢的,对于施工现场的各项事务我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了解,在与同事前辈交流的时候我不再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而是能参与其中,对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对自己的原始积累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