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4:51 | 查看全部
  在他跳上课桌的那一瞬间,他已经给学生们展现了另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而他的教育理念,就是告诉学生们如何独立思考——虽然独立思考、追求自我在风格古板的威尔顿显得那么困难,以至于尼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热爱表演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最终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尼尔的离开,深深刺痛了观众。影片中所有出现过的喜剧色彩全部变得黯淡,基廷独自坐在昏暗的教室里翻看尼尔的课桌。在尼尔的抽屉里,有一本《五百年诗集》,基廷翻开诗集看到扉页,泪水终于落下。在扉页上,写着基廷的名字,还有这样的诗句: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些,正是基廷教育他们的理念,要用自信与激情为想做的事情做出一切努力。
  
  学生们叫基廷老师“船长”,代表着对他的信任和崇敬。虽然这艘船并没有成功出行,但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已经驶向了梦想的海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04 | 查看全部
给风打分数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风小的时候,风是我们的朋友。
  
  夏天,在炎热的中午,如果一点风也没有,我们就会热得透不过气来。平静无风,烟囱里的烟笔直地往天空升去。如果空气以每秒钟不到半米的速度流动,我们就会觉得一点风也没有,我们给它打个0分。
  
  微风的风速,是1米~1。5米每秒,或60米~90米每分钟,或3。5公里~5。5公里每小时。这是人步行的前进速度。这种风已经能使烟囱里的烟柱往旁边歪了。我们觉得脸上凉风习习,很舒服,不觉得闷气,我们给这种微风打1分。
  
  轻风的速度,是2米~3米每秒,也就是120米~180米每分钟,或7公里~11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人跑步的速度,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我们在风的记分簿里,给轻风打2分。
  
  软风的速度,是4米~5米每秒,也就是14。5公里~18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马小跑的速度,软风使细树枝摇摆,它兴高采烈地推着纸折的小船跑,我们在记分簿里给它打个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15 | 查看全部
 气象学里的和风是这样的:它扬起道路上的尘土,激起大海里的波浪,摇动树木的粗枝,它的速度是6米~8米每秒。我们给它打4分。
  
  疾风的速度,是9米~10米每秒,或32公里~36公里每小时。这大约等于乌鸦飞行的速度,这种风使树梢喧嚣,使森林里的细树干摇曳,使大海涌起波浪,它吹散蚊蚋,我们给这种风打5分。
  
  大风已经开始调皮捣蛋了,它使劲摇晃森林里的树木,把晾在绳子上的衣服扔到地上,把帽子从人的脑袋上吹下来,把排球往一边乱摊,让打排球的人不能好好地打。它的速度和39~43公里每小时的火车客车一样。幸亏气象学家们给风打分数,用的是12分制,像我们这种小学校里的5分制,就不够用了。气象学家给大风打整整的6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26 | 查看全部
“三”原则外的人类生存极限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14个g的横向加速度可以让人体的器官分离,人类在海平面上方几千米或下方几千米的地方待上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看似强壮的人体,在整个宇宙的环境下是非常脆弱的。
  
  普通人的基本生存边界很早之前就被著名的“三”原则界定了:人没有空气仅能活3分钟;人没有水能活3天;人没有食物能活3周。而国外最新一项媒体报道,通过过去几十年刻意的或意外发生的试验,人们已经摸清了更多人类生存的“领域”。
  
  人类能多久不睡觉
  
  人类最长不睡觉的纪录是264个小时,这个纪录由一个高中生在1965年创造,在11天之后他将要睡着时,他基本上已经进入了无意识状态。那么人在停止睡眠多久后会因此而丧命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为睡眠被剥夺而最终丧命的,而且科学家们也无法在实验室找到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
  
  不过科学家已经在小白鼠身上做了类似的实验。1999年,芝加哥大学的睡眠专家将小白鼠放在十分嘈杂的环境中,并不断记录小白鼠发射的脑电波以确认小白鼠没有睡着。当小白鼠快要睡着的时候,音乐就会突然响起并把它推向墙边,让其保持醒着的状态。两周后,小白鼠死亡。在其死亡前出现了代谢亢进症状,也就是说,生物体即使在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也会燃烧大量的卡路里,而这个症状正是因为缺乏睡眠而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36 | 查看全部
  人类能承受多大的加速度
  
  人体的胸腔保护着心脏免受撞击的伤害,但达到一定程度的加速度时,胸腔也起不到保护作用。
  
  横向加速会因为对人体施加了不对称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大众科学》最近刊载的一项研究表明,14个g的横向加速度可以让人体的器官分离,而4到8个g的横向加速度可以让人昏迷。
  
  向前或者向后的加速度对身体来说更容易承受一些。军方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试验表明,人体可以承受45个g的减速。在这个速率下,人从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减速到停止只需1秒钟。但根据研究结果,在50个g的减速情况下,人体还是会被撕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46 | 查看全部
  人类能承受怎样的极端环境
  
  人类是一种很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动物,不论是气压、温度还是氧气浓度的变化。不过,人类能否适应这些变化依然取决于环境变化的速率,因为人体只能通过较慢地改变对氧气的使用率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那么,临界点在哪里呢?
  
  大部分人在60℃且湿度极大的环境下会产生体温过高的症状。因为低温而死亡的情形却很难测量。当人体体温降低至21℃的时候会断气,不过这也取决于一个人有多耐寒。
  
  根据美国宇航局1958年的报告,人可以在4℃到35℃的环境中生存,而在35℃的环境下相对湿度不到50%的时候,人可以通过流汗来保持体温不至于过高。在一些科幻电影的场景中,宇航员在太空中失去了头盔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他们会因为缺氧和压力差而死亡。在地球大气层中,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当氧气浓度降低到11%的时候我们会窒息。不过,太高的氧气浓度也会要人命,长期在高氧气浓度的环境中生存会让人肺部发炎。
  
  当气压突然降低至地面大气压的57%的时候人会毙命,这个气压差不多等同于在4572米高空的气压值。登山运动员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慢慢适应了在低氧环境中生存,不过,没有任何人能不借助氧气瓶在7925米的高空长时间存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5:57 | 查看全部
天气啥味道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195次

  一些嗅觉比较灵敏的人有一种独特的判断天气的方式——闻一闻天气的味道!在他们的感受中,不同的天气味道不同!真是想象力丰富,天气还会有什么味道呢?
  
  且听听他们的描述,你就会觉得有理了。
  
  例如他们说:下雨前后,有雨的味道。这雨的味道,据他们的描述就像我们说的泥土的气息。他们还说:下雨之前,花香是最浓的。那意思就是,对于同一朵茉莉花,在将要下雨的时候,是最香的。他们还说:当池塘的味道钻进鼻子的时候,暴风雨就要来了。他们又说:打雷下雨的时候,有闪电的味道,据他们描述,闪电的味道有点类似鱼腥味……
  
  对于他们说的这些,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们没法否认,天气确实有味道。
  
  他们说的雨的味道,我们称之为“泥土的气息”,那味道据分析是土壤中的真菌孢子的味道,也就是雨滴砸到土壤中,让细小的孢子弹跳出来,就像石头砸到水中会溅起水花一样。花粉般那么细小的孢子随空气飘散很远,于是我们就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或者闻到了雨的味道。那么为什么鼻子灵敏的人在下雨之前也能闻到泥土的气息呢?这是因为雨滴往往在附近已经落下了,泥土的气息也就传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6:07 | 查看全部
下雨之前,花香是最浓的吗?经分析,首先,温暖潮湿的空气会增强人的嗅觉,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我们的鼻子最灵敏。其次,温暖的天气会让有味道的物质挥发得更快。同时湿气会加强分子的味道,因为很多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后才会有味道。从另一方面来说,下雨之前,气压较低,有气味的物质会随着上升的气流飘散到很远的距离。于是还真是在下雨之前,花香更香,有心的读者可以留意闻一闻。
  
  至于池塘的味道钻进鼻子,与雨前花香的味道更浓是一个道理,也是因为暴风雨之前,人的鼻子更灵敏,同时池塘的味道飘散得更远的原因。
  
  而闪电的味道又是怎么回事?那鱼腥味还真是闪电造成的,闪电放电时,巨大的能量释放和很强的电场会导致氧气变成臭氧,臭氧正是鱼腥味的气体,弥散在空气中,于是闪电的味道就出来了。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说到晴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在他们感觉中,晴天的味道就是花香淡雅,难闻的气味少。不过处于不同环境中,味道不同。而寒冷干燥的冬季在他们闻来是接近无味的。因为寒冷季节,很多有气味的物质不容易挥发,同时冷空气密度大,会下沉,导致有气味的物质尽量贴近地面,不易散发出去,因此空气比较干净,也就没什么味道了。
  
  分析了这么多,原来天气的味道都是某种天气下出现的气体分子的味道。说得确实有道理,只是鼻子不太灵敏的人,还是无法用气味来判断天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6:28 | 查看全部
友情如鞭
时间:2014-10-10 作者:未详 点击:186次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你啊。D笑笑说,我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可能是听出我话语中的生疏,D提示说,C是B的好朋友啊。
  
  事情现在明晰一些了,这个B,我是认识的。D随后又吐出了A的姓名,这下我兴奋起来,因为A确实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D的事很难办,须用我的信誉为他作保。我不是一个太草率的人,就很留有余地地对他说,这件事让我想一想,等一段时间再答复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6:34 | 查看全部
 想一想的实质就是我开始动用自己有限的力量,调查D这个人的来历。我给A打了电话,她说B确实是她的好友,可以信任的。随之B又给C作了保,说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尽可以放心云云。然后又是C为D投信任票……
  
  总之,我看到了一条有迹可循的友谊链。我由此上溯,亲自调查的结果是:ABCD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可信的。
  
  我的父母都是山东人,虽说我从未在那块土地上生活过,但山东人急公好义的血液,日夜在我的脉管里奔腾。我既然可以常常信任偶尔相识的路人,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自己朋友的朋友呢?
  
  依照这个逻辑,我为D作了保。
  
  结果却很惨。他辜负了我的信任,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愤怒之下,我重新调查了那条友谊链,我想一定是什么地方查得不准,一定是有人成心欺骗了我。我要找出这个罪魁,吸取经验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