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6:45 | 查看全部
  调查的结果同第一次一模一样,所有的环节都没有差错,大家都是朋友,每一个人都依旧信誓旦旦地为对方作保,但我们最终陷入了一个骗局。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久久地沉思。如果我们摔倒了,却不知道是哪一块石头绊倒了我们,这难道不是比摔倒更为懊丧的事情吗?
  
  那条友谊链在我的脑海里闪闪发光,它终于使我怀疑起它的含金量来了。
  
  这世上究竟有多少东西可以毫不走样地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嫡亲的骨肉,长相已不完全像他的父母。孪生的姊妹,品行可以天壤之别。遗传的子孙,血缘能够稀释到1/16、1/32。同床的伴侣,脑海中缥缈的梦境往往是南辕北辙。高大的乔木,可以因为环境的变迁,异化为矮小的草丛。橘树在淮南为橘而甜,移至淮北变枳而酸……
  
  人世间有多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其中也包括了我们最珍爱的友谊。
  
  友情不是血吸虫病,不能凭借着口口相传的钉螺感染他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是常法,要求友谊在传递的过程中,像复印一般的不走样,原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幼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6:57 | 查看全部
  道理虽是想通了,但情感上总是有着大而坚硬的疙瘩。我看到友情的传送带在寒风中变色。信任的含量,第一环是金,第二环是锡,第三环是木头,到了C到D的第四环,已是蜡做的圈套,在火焰下化作烛泪。
  
  现代人的友谊如链如鞭。它羁绊着我们,抽打着我们。世上处处是朋友,我们每天在各式各样友情的漩涡中浮沉。几乎每一个现代人,都曾被友谊之链套牢,都曾被友谊之鞭击打出血痕。
  
  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要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也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不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7:09 | 查看全部
外婆越来越不像话了
时间:2014-10-10 作者:未详 点击:199次

  外婆越来越不像话了。
  
  她瞒着家人去参加某“健康讲座”。直到舅舅在床底下翻出一台“纳米理疗仪”,她才支支吾吾地交代。理疗仪花了八百块,用一次就坏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回。去年夏天,菜场边上开了家“夕阳红义诊”,免费给老年人按摩量血压。几个大姑娘穿着白大褂,整天笑眯眯的,“阿婆”、“阿公”叫个不停。外婆和她的老同事们每天都去,让姑娘们量完血压,然后坐在电动按摩椅上喝茶聊天。两个月后,外婆悄悄从存折中取出三千元,购得“深海鱼油”、“蜂胶”、“灵芝粉”数瓶。等我发现时,“夕阳红”早已人去楼空。
  
  上个月,老同事拉着她参加“老干部杭州一日游”,据说车费全免,还包一顿饭。外婆执意要去,我只能没收了她的钱包,给她身边留了五十块钱。晚上我去车站接她,只见一车兴高采烈的老人,几乎每人都抱一条被子。外婆抱着两条。“这叫远红外线真空被,从前都是给中央领导用的”,外婆喜滋滋地告诉我,“九千多一条呢,现在搞活动,八百八”,“我给你妈也买了一条,她血压高”。钱是问同事借的。我只能告诉她,这事要是被我妈知道,血压就更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7:24 | 查看全部
 还有更离谱的事。那天外婆见到路边跪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地上歪歪扭扭几行粉笔字,“敬爱的好心人……”外婆掏光了钱包,还把男孩领回家吃饭,又理出一大包我的旧衣服。男孩千恩万谢地走了,往后隔三差五拎几根香蕉来看望“好心人”,顺便讨点钱花。外婆有点害怕了,嗫嚅着告诉了我。我冲她发了老大一顿火,然后在公园门口找到了正长跪不起的男孩。
  
  外婆今年78,身体还算硬朗。外公五年前去世,她一个人住着两室一厅的房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习惯了大声训斥外婆。训她不按时吃药,训她不自觉睡午觉,训她太容易轻信,训她一把年纪了还老爱喝珍珠奶茶。我觉得自己是为她好,训起来痛心疾首理直气壮,“说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听呢!”。外婆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响。
  
  她的记性越来越差,钱包丢了几回,出门要折返好几次,想不起来有没有锁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7:37 | 查看全部
 她越来越糊涂,已经不会用手机接电话,时常忘了怎样用遥控器开电视。一个大热天,我推开门,家里跟蒸笼似的,她满头大汗地摆弄着空调遥控器。吹的是热风。
  
  她越来越任性,碰上喜欢的电视节目,熬到凌晨两三点都不肯睡觉。她最爱看《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还四处宣布她的新发现——觉得我有点像苏有朋。这让我成了全家人的笑柄。从此一看到电视上有苏有朋,两个表妹就恶毒地嚷嚷“明明哥哥出来了”,然后笑成一团。
  
  她越来越怕孤独,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停地给老同事打电话,反反复复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直到同事厌烦地挂了电话。
  
  她越来越胆小,晚上一个人不敢睡。我和妈妈、两个舅舅轮流去陪她。
  
  我看着她的腰慢慢地弯了下去;我看着她已悄然满头白发;我看着她站在岁月里,被时间一点一点带走;我看着她渐渐忘了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那个乐观爽朗,总是风风火火的外婆去哪了?那个有着一双温暖的手,为小小的我撑起一片天的外婆去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7:47 | 查看全部
 小时候我体质差。连着好几年的暑假,外婆每天带我去中医院理疗。正午的烈日下,外婆一手撑伞,一手拉着我,一遍遍走过蝉鸣聒噪的马路。我记得大滴的汗从她的发梢砸落在地。理疗期间不能吃冷饮,外婆也陪着我不吃。有一次她好像忍不住了,小声地问我,“外婆吃一根雪糕好不好,明明不要馋哦”。我点点头,好,明明不馋。
  
  我在作文中三次写到外婆。第一次写她手巧,翻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第二次写我生病,她急得去静安寺烧香磕头,主题是讽刺老年人的愚昧迷信。我拿给外婆看,她高兴地不得了,碰到熟人就吹嘘,我外孙又写我了,写的老好了。第三次是我虚构的情节,写她重病昏迷,醒过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鼓励我好好学习。后来作文发表了,外婆听说了很激动,立马跑到最大的新华书店,让店员把所有的小学生作文书搬出来,一本一本翻。最后失望地说,什么破书店,连我外孙的文章都没有。
  
  去年冬天,外婆查出胸腔有一个肿块,初步怀疑是恶性。那时我在国外,家人没告诉我。复查报告出来前一天,外婆一个人去了我的高中。她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看着穿校服的孩子走来走去,终于潸然泪下。几个孩子围过来,问阿婆你怎么了。她哽咽着说想我外孙了。孩子们安慰她,说阿婆看着好精神,一定没事的。外婆破涕为笑,她擦着眼泪,硬要请那些孩子吃羊肉串喝可乐。好在第二天报告一切正常,不然我不会原谅自己。
  
  从前她腿脚还利索的时候,每次都坚持送我下楼。我说,外婆你回去吧。她挥挥手,你走吧,外婆没什么事,我看着你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7:56 | 查看全部
 我突然有些害怕,我怕这是注定的别离。
  
  记忆中的烈日和暴雨,那些温暖平常的日子,终有一天要被收回。岁月不曾饶过外婆,记忆也不会轻饶过我。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昨天陪外婆吃过午饭,我催着她去卧室午睡。外婆不情愿地去了,一会跑出来问我要不要喝茶,一会又跑出来告诉我,前几天的晚报都理好了,在壁橱里。我知道,她不过是为了多看我几眼,多跟我说几句话。我几乎又要训她,可我忍住了,眼泪不小心流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8:23 | 查看全部
半途而废的人生很美
时间:2014-10-10 作者:未详 点击:106次

  亲爱的孩子:
  
  因为我是一个在年龄上比较资深的妈妈,所以我有很丰富的故事可以告诉你,但我会尽量避免“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或“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这种企图赢得压倒性胜利、倚老卖老的训示。
  
  我尝试过很多种人生游戏,而且到现在还不肯歇息。我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还可以,你仍是我时间表中最重要的事情。
  
  很多女人会在生了孩子后,自动自发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有朋友打赌,我会不会从一个过动儿变成贤惠的主妇,在家相夫教子,但很显然的,有句老话说得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渐渐健康成长之后,我不改本性地继续进行新的游戏。
  
  我在怀你的时候,其实也没闲着。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还是持续工作和写文章。很多人觉得干吗要那么苦,那么爱钱啊。但他们不是我。只有我了解自己,要我什么都不做,和大家闲磨牙喝下午茶、窝在家里打毛线、每天过着贵妇般做头发做指甲做身体,或者两眼望着天花板发呆,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和坐牢的感觉大概是一样的。我最怕一句叫做“度日如年”的成语。
  
  我记得怀着你的时候,我着手写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写了六七万字后,再也写不下去了,那些字就躺在我的计算机里,像被封藏的木乃伊。再也写不下去了──写不下去,大概和我的脑袋和能力不够有关系,总之,就是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力气,接不下去了。也许某一年,我会重新拾起它,把这个故事写完,也许它会永远在我记忆的博物馆中变成一个未完成的展品。反正,它不是第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8:29 | 查看全部
 那叫做半途而废。
  
  我做过很多半途而废的事情,并不觉得后悔,反而十分满足。我从小很会浪费时间,所以三十岁之后,我每年要学一样新把戏,这是我给自己的承诺。有些事情我做了好几年,技术还是不怎么样,比如学钢琴(几乎忘光了)、潜水(现在下水还要有教练护航)、陶艺(拉坯还是拉得有点歪)、油画(每年大概只能画一幅)、佛朗明哥(现在大概不太跳得起来)、念了EMBA(绝对不要再拿考过的考卷考我)……这些都没办法变成我的专业,都算是半途而废。
  
  我必须承认,过了某个年纪之后,你再怎么认真学一种东西,也很难变成天才或完全的专业,多半只是获得一种胜于排遣的专长。可是,它可以增添我的生活乐趣,不只是“杀时间”而已。人啊,当你只想找事情做杀时间,表示你的生命已经由高峰趋向凋零。不管你多么年轻。
  
  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些活水,学一些东西。
  
  你想学什么就学吧,只要曾经领会过学习的快乐,半途而废,妈妈不会怪你。我相信,每个人如果努力寻找,都会找到天地之间他最喜欢也最适合的一件事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都不想半途而废的一件事——那就是真爱,也是他活着的意义所在。
  
  谈尊重,谈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8:41 | 查看全部
女人做饭需要哄
时间:2014-10-10 作者:未详 点击:118次

  对于要不要洗手作羹汤这个问题,近年来常常引起我的思想斗争。
  
  自然,我是不会做菜的。我们这一代人,以前报纸上都用最矫情的名字称呼,小公主,小皇帝。我还算好,小时候曾经亲手煮过几包方便面,胡乱炒过两次蛋炒饭。隔壁邻居家小妞,活到28岁,没摸过一次煤气。据说在她7岁时,父亲就厉声警告她:“摸煤气是会爆炸的!”
  
  这些父母对将来都有一个十分美好的幻想,他们以为不必害怕把下一代娇贵坏,因为等我们长大时,他们肯定已经飞黄腾达,家里雇两个厨子,一个做中餐一个做西餐,或者从科技角度讲,到了21世纪,怎么也发明了厨师机器人吧?
  
  于是年近30,在做饭问题上,我依然可以谦虚谨慎地讲:不太会。而我母亲则喜欢咄咄逼人地告诉别人:“我家小囡,从小就没干过家务。”言外之意,要是哪个瞎了眼的男人娶我回家,不开眼叫我去做饭,她登时就可以提两把菜刀来拼命。套用一句丈母娘都爱说的话:辛苦养她20年,可不是给你家做饭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