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2:58 | 查看全部
很多人在谈到未来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高考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毕业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而现实又逼着我们向前走,我们总要学点什么、干点什么,于是稀里糊涂地我们就上路了,走来走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蓦然回首,顿时迷茫了……
  
  你是否有同感呢?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恭喜你,坚持下去,迟早会成功的,你最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怒放的生命”。如果你还在迷茫之中,那么你该好好想想了。
  
  也许,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有很多顾虑——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等,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试想:如果你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所有时间只够做一件事,你还会为其他的细枝末节多费脑筋吗?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想有点成就,那你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这样看来,其他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件事做铺垫——上不上大学、上哪个大学、是否要出国、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去哪个公司等等,这些都不成问题。只要你知道你一生中要做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就像那个13岁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3:07 | 查看全部
 这个方法在职业规划中也被经常用到,我们称之为“终极设想”。如果你正为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苦恼的话,不妨想想你退休时的状态。你希望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退休,这个答案中很可能就包含了你对自己的职业期待。在我主持的MSN《职场人生》节目中,一位网友非常喜欢心理学,但是目前从事的是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工作。他非常苦恼的是自己到底要不要把心理学作为职业,他甚至还想自己先做几年产品经理,等积累点资金,然后考心理学的研究生,甚至博士……但是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他始终也没有将兴趣付诸实践。当职业规划师抛出“你想以什么状态退休”的问题时,他若有所思,希望那时候自己是一个心理学专家。
  
  于是,他决定去了解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状态,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与工作状态,同时准备去找这些人了解情况,再决定自己下一步从哪里开始。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路上的一切障碍,都只是风景。
  
  我很喜欢电影《燃情岁月》中的那句台词:有些人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非常清楚,他们依循着自己的内心来行事。这些人将变得疯狂,或者成为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3:24 | 查看全部
关于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107次

  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永远都在呼唤着这个我。
  
  嘿,你是否和我一样,有时候会想,如果过去的人生的某个环节发生一点点变化,是否现在的自己是另外一个模样。我常常会在想象中回到那时那刻,让那个变化发生,然后想象其后的人生和现在会有多么不同。
  
  于你,是否常常想,如果中考的时候,那一道题看清楚答对了,可以过分数线进重点高中,现在是否快乐许多?如果那天没有去篮球场看到他打球的样子,现在是否还是无忧无虑地心中没有牵挂?如果那句伤人的话没有说出口,那么现在最亲密的她是不是不会生气?
  
  关于过去的种种“如果”那么神秘,就像坐船一样,我在这个码头上了岸,那条叫做过去的小船继续向前开去,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远去,它还能看见什么风景,还能经历什么奇遇,都和已经上岸的我,毫无关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3:35 | 查看全部
可是我总觉得,那条小船上,有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她还在那里,经历着或许我本该经历的一切。或许她比我先看到我一直在寻觅的胜景,或许她比我先遇到王子,或许她寻到了传说中的宝藏。可是我在我的码头,必须徒步走下去,因为决定那时那刻上岸的是我自己。
  
  我们是否成了对方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我们都在各自选择的码头上岸,却发现对方去了自己曾经最向往的地方。
  
  上了岸的你,不要在码头徘徊不前,否则你只能看着千帆驶过,白白叹息。就像我刚来德国的时候,无比思念上海的夜夜笙歌、花花世界,觉得德国语言奇怪、食物奇异。
  
  不管你是自己决定在这个码头上岸,还是不小心被命运扔在了这个码头,你只能向前走,看看是不是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或者意外的荆棘。否则你将一无所得。
  
  你不喜欢你所在的那个学校,那么你或许可以试试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创造一个自己的小环境,让这个小环境影响周围的人。你可以试验自己的定力,你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耐力,这些都会是这个意外的码头所带给你的财富。除非你站着不动,整天想象世界上的另外一个自己,才会一无所获。你要有选择的勇气,也要有承担的勇气。
  
  说人生没有如果那是假的,关于过去的“如果”始终在诱惑着我们,不过首先要活在当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3:44 | 查看全部
关于未来的“如果”多么美丽,总让人心存希望。
  
  没错,世界上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永远存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永远都在呼唤着这个我。在我奔向那个可能性之前,我必须把这个我做好。我的每一个当下都要对得起自己。你也是,要想明白,听从内心,然后选择,走到底。即使你未必获得掌声,至少每一步都有收获,每一步你都走得愉快且心满意足,当下完满。
  
  嘿,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我,如果我和你告别,请不要思念我。我在这里,一切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3:54 | 查看全部
电影中最美的老师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还记得第一位表扬你的老师吗?还记得第一位给你打气的老师吗?还记得在你人生道路上给你指引过方向的老师吗?让我们一起回顾不同影视作品中的老师形象,他们或执著,或聪慧,或勇敢,或深情……其间或许有一位老师就会契合你记忆中的某次温暖。
  
  生命因你而不同
  
  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库巴老师身上展现出了大爱的光芒。说他大爱,不是因为他善待学生,不是因为他投身慈善,而是他面对一个几乎对生活丧失信心的孩子所做的一切温暖的事。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特殊”的孩子,你会如何看待他?更甚者,如果这是你的孩子,你又会怎么办?当这个难题摆在伊桑父母面前时,他们选择了逃避。而这个“特殊”的孩子,被家人放逐到寄宿学校后,依旧孤独不安。所幸,美术老师尼库巴出现了。他感知到了孩子的恐惧,他愿意为孩子的生活带来改变。经过尼库巴的精心培养,伊桑终于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并重新找到生活的自信。尼库巴未必是最优秀的老师,但一定是最有责任感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4:03 | 查看全部
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伊桑已经无药可救的时候,尼库巴却在耐心寻找伊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他发现原因后,在美术课上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特殊人群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他列举了一些儿时患有“阅读障碍”症,长大后却取得举世成就的人。说完故事,尼库巴摸了摸伊桑的头,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就是这样平等的姿态打动了伊桑,这个年幼的孩子愿意相信眼前的人会帮助自己。
  
  尼库巴陪着伊桑练习拼写,去伊桑的家中与他父母沟通,他陪着伊桑玩耍,教他学习的方法,在游戏中训练伊桑的算术能力,在伊桑幻想的世界里发现他绘画的天赋。而等到画画比赛的那一天,伊桑清晨起床,对着镜子穿好校服梳好头发,背着他的小书包去了尼库巴最初给他信心的地方看日出。
  
  尼库巴终于看到伊桑出现在比赛现场,他欣慰地笑了;而伊桑看到尼库巴画笔下快乐的自己时,这个孩子的心彻底温暖了。他投入尼库巴的怀抱,留下了属于成功和喜悦的眼泪。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特殊”的孩子,即使他们没有遇见像尼库巴这样充满爱心的老师,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飞翔。就像尼库巴老师说的那样:“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冷落,但是他们中间出现了最后的赢家,于是使世界惊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4:18 | 查看全部
  
  音乐是希望之光
  
  《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形象的表现,来自他和孩子们在音乐上的互动。马修的责任感,体现在他对音乐一丝不苟的热爱,以及他对孩子们的耐心和慈父般的关怀。
  
  在《放牛班的春天》里,一位和蔼的男老师面对的是一群调皮的男学生。马修非常谦和,甚至有些不自信。这份不自信,来自怀才不遇,也因为心中无法企及的音乐梦。
  
  当马修发现这群孩子的天赋后,他给男孩们呈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禁闭、没有体罚、没有缺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切音符都是跳动的、温暖的。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们看见了梦想的形状。在马修深夜为孩子们谱写的乐曲里,寄托了他的关爱与希冀。
  
  最让马修头疼的学生就是莫翰奇了。这个孩子的心最难靠近,可在音乐上,他也最有天赋。等到他放下所有防备愿意接受马修的教育时,他已经开始拥有金色的未来了。
  
  还有贝比诺。每周六,这个年幼的孩子都会坐在石阶上等待父亲的到来,哪怕从未如愿。因此,在影片的结尾,他一路小跑追上马修请求带他走时,孩子脸上的期待让人无法拒绝。树林间投下的斑驳光芒映射了灿烂的一天,幸运的星期六,贝比诺终于找到了家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4:30 | 查看全部
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马修孤独沮丧地离去时,漫天飞下的纸飞机,他清楚地认出了纸飞机上那些孩子们的笔迹。在抬头的一瞬间,他看到了一双双小手从高处的窗户伸出来与他道别。在学生们清亮的歌声里,马修离开了这个叫“池塘之底”的地方。然而马修对音乐和教育的热爱并未终止,贝比诺告诉我们,马修终身教授音乐,直至生命的尽头。
  
  贯穿全片的主题曲最令人动容,没有什么文字比这首歌的歌词更能体现影片的灵魂: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童年的欢乐/转瞬消逝被遗忘/一道绚烂金光在小道尽头闪亮。
  
  马修就是那道希望之光,指引学生们找到了生命中的热忱和通往荣耀的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44:41 | 查看全部
再见,伟大的船长
  
  看到《死亡诗社》时,不要被名字吓到。这个温馨的故事讲述了基廷老师,他像一位船长那样教会了学生们抗争的勇气,也教会了他们独立思考。
  
  当老师不再是那个在学生耳边念叨规矩的角色,他还算称职吗?如果他敢于挑战权威、质疑传统,那么,他的学生一定不缺乏勇气和创新精神。约翰·基廷就是这样的老师,不守旧、不刻板,果敢里带着智慧,风趣中彰显着力量。他眼睛里偶尔闪烁的狡黠,让人不能不喜欢。
  
  影片伊始,一场严格的开学仪式正在进行着,院长在这个神圣的场合告诉学生属于威尔顿预备学院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四个词汇,无一不交代了威尔顿预备学院的背景,这是一所追求荣誉、严格遵守传统的学院。
  
  基廷的存在,是代替离去的英文老师。虽然他也毕业于这所古老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但基廷身上具备的活力与热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大概是威尔顿预备学院最有特色、最大胆的老师了,充满激情的课程演讲,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他甚至蒙住学生的眼睛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他告诉学生们什么是理智与狂热,他教会他们勇敢与谨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