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16 | 查看全部
 3
  
  潘石屹母亲瘫痪后,潘诗麟想尽办法在农闲的时候挣钱。他利用下雨天,做木椅子卖。买2元的木料,做成椅子卖7元,可赚5元。做椅子得让潘石屹打下手,帮他画线。这是潘石屹11岁时的事情。一天,他告诉他母亲:“人家小孩下雨天都去玩了,只有我爸要我帮着干活。”潘母严肃地告诉他:“你现在太小不知道,等你长大成人后就知道了,我们再辛苦,吃的也是干净的饭。你长大后,知道你父母的饭是靠自己劳动、靠本事挣来的,是干净的。”
  
  不干净的意思就是当时一些妇女跟村长、会计等村里有实权的人拉关系,靠这个吃饭。潘诗麟说:“农村里有些人吃饭肮脏得很,他妈妈的意思是说,她不一定能看到潘石屹长大。但是要让他知道,父母亲是正派人,靠劳动吃饭,饭是干净的。”这次过后,潘石屹好像一下子就长大,懂事了,他再也不抱怨了。每逢下雨天,他就主动把木料搬出来,帮父亲做椅子。
  
  潘诗麟说:“在农村不努力就没法存活下去。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往前走,但是要走正道,从不想歪的、邪的点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31 | 查看全部
先从广义的自由来说。
  
  一是发挥儒家以及西方主流社会倡导的,天性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必然经过艰苦卓绝的与自身惰性以及自然现实的不断斗争和挑战,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锻炼自己的自律。最终能够战胜别人,战胜环境,用反复的成功获得的成就感激励自己养成积极的心态和习惯,从而将对手们远远地抛在身后。
  
  例如你每天非常努力的工作,积极地社交哪怕你是个不善于沟通的人,勤奋的学习折腾每天睡觉少于6个小时而加班一定大于6个小时,于是你在40岁时因为在专业上投入的时间可能比身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多20000个小时(20000小时是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所必须的练习时间)从而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于是获得更高的收入、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自信。
  
  这时候你能够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这时候你想要的就是你已经长期使用并且已经适应的生活方式。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道家的中国原创的“无为”的出世精神。于方寸中求寰宇。顺应自己的天性与自然规律,发展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和生活方式。安贫乐道,哪怕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依然能够安然的满足于自己的生活。
  
  例如你可以打工半年,然后四处旅行。没钱了就在当地打打工,然后继续旅行。当然旅行这种远足的方式只是用来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和人生意义的方式。例如康有为最终选择青岛作为安生之地。你可能一辈子做了20个不同的行业,换过几十张不同开头的名片,但是最终依然赚得不多,但是你能够达到内心的安然和满足。追求在别处。
  
  这时候你已经跃然世外,将人生和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只是真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不可能撇开世人的评价和自己长期养成的价值观而彻底出世。如果为生活所困而不得不像高更那样为放弃物质而付出代价则得不偿失。
  
  我们了解了广义的自由的可能追求之路,再看狭义的自由,其实只是广义自由的路径而已。
  
  我们比较衡量思索后不难发现,真正能够去追求自由,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必要的悟性。希腊有大量的奴隶用来工作从而使一大批人能够不用干活整天吃饱了撑着没事去想些形而上的问题于是才能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相信阿基米德如果是在农田里泡着种苜蓿而不是舒服地躺在盛满热水的浴缸里,他绝对想不到区分真假皇冠的方法(虽然我极度怀疑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40 | 查看全部
但是并非每个有了物质条件的人,都能够悟道而真正投向自由。否则那些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企业家都能幸福的生活着,事实显然不是。
  
  那么什么人能够同时兼备必要的物质和必要的悟性呢?我们很难去量化一个人是否具有了追求自由,从而脱离痛苦的悟性,我们只能看谁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两类人居多,一类是富二代,至少祖上的基业够他不用为生计操心,第二种则是靠自己奋斗的事业成功者。在寿民命(感谢人比黄瓜瘦的订正)未知的人生长度上找到一个收入和年龄的平衡点,能够使自己在离开世界之前依然具有养活自己的财富而在退休时依然保有较为健康的身体。
  
  那么如何能够成为这两者呢?前者靠幸运。而后者,一半靠努力,一半靠的还是幸运。所以说到底,并非人人生来都有机会从痛苦解脱,(事实上大部分人活着的时候承受着痛苦误以为死去是解脱而事实上死去只是转换痛苦的一种形式并非解脱)只有少部分极度幸运的兼具财富或者财运和悟性的人,能够完成解脱痛苦这一过程。
  
  最后简单讲一下解脱痛苦的过程。大抵是,观察,了解,领悟,实践,反复,得道,解脱。
  
  庄子说没有悟道的人是行尸走肉,当我们撇开褒贬而单从字面意思理解会发现这句话说得相当正确。
  
  没有人能够不偏不倚的讨论任何问题,如同本文我试图中立地谈论痛苦,自由,解脱而最后依然用道家的语言来总结论点而用儒家的笔法激励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42 | 查看全部
  4
  
  潘石屹赞助了800万元修了潘集寨学校—当年他读书的时候,是没有纸笔的。操场上的土,就是作业本。学生拿着木棒在地上划土做作业。老师批改作业则是用脚在旁边打勾、打叉。潘石屹祖屋前的水泥路,长四五百米,宽5米,也是他出钱修的。他把祖屋建成潘集寨的幼儿园,在祖屋前修了个标准的水泥地篮球场,供村民戏耍。
  
  几年前,潘石屹曾带着凤凰卫视记者去甘肃天水老家。凌晨三四点钟,他们爬到山顶上。在黎明的微光里看脚下的村子。
  
  原来潘石屹觉得这座山很高,村很大,就像他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看不到边。“现在觉得山很矮,村子很小。”潘石屹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52 | 查看全部
励志短文
  
  《敲碎坚硬的壳》
  
  文/赵盛基
  
  厚朴,落叶乔木,因叶大而浓荫,因花大而美丽,因药用价值而名贵。它的种子红彤彤的,也很漂亮,常被鸟儿们叼来叼去,成为它们喜欢的食物。
  
  有个人,知道厚朴的药用价值,所以就想种植厚朴发财。为此,他来到野外,找到野生的厚朴树。在果实成熟期,他选择健壮的母树,挑选出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地上种下。之后,他信心满怀地等待种子发芽、出土、长大。
  
  然而,种下的种子几乎全军覆没,绝大多数没有成活,甚至根本就没有发芽。
  
  他疑惑:那些被鸟吃进肚子里,然后又排泄出来的种子,没人管没人问都能发芽成活,我选择的是最优良的种子,进行的是最精心的管理,怎么就不发芽呢?
  
  专家告诉他,厚朴的种子外壳坚硬,而且有一层蜡质,所以不容易发芽。而被鸟吃进肚子里的种子,由于经过鸟的消化道之后,蜡质脱掉,硬壳软化,胚芽就容易钻出来了。
  
  他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采用人工的办法,干脆敲碎种子的硬壳,然后再下种。结果,他种植的厚朴获得了大丰收,收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真的,有些时候,束缚我们发展的因素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我们自身。正像厚朴的种子,只有消除坚硬的外壳,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7:56 | 查看全部
  艰苦年月是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老石头:您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潘石屹:我最珍惜的是精神财富,生活中的快乐、对家人的爱、对周围同事的爱、对世界的爱,我觉得这些精神的财富比物质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网友迦南尘土:您说过,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有远见。我们年轻人怎样培养远见呢?
  
  潘石屹:先有主见,然后有远见。这个社会受媒体影响太大,总是人云亦云,如果你天天都被媒体上的新闻缠裹住,你就很难理解事情的本质。所以年轻人一定要独立思考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去探求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如果对事物没有洞察力,做任何事情都会比较短视,这样就容易走弯路。所以年轻人要为自己设定比较远大的目标,无论是人生或事业,要盯住这个大目标去努力。
  
  网友冷静:我是一个研究生,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总是感觉心很累,怎么能让自己在愉快的过程中实现目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8:01 | 查看全部
《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
  
  成功不会如约而至,恰如烧水,99℃的热水和100℃的开水不一样。
  
  我很喜欢说一句话,水没开,不是天气太冷,而是火候未到。没有成功,一定是量的累积不够。
  
  成功就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成功不是偶然,是要付出努力的,没有量的变化哪有质的飞跃?
  
  所以,不要忽略每天一点点小小的进步,一天一天的积累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只要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保持平常心,克服浮躁心,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次都努力一点,你一定会成功的。
  
  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能守得住。形式坚持久了,就会成为内容的一部分。比如生活,你生活的方式就定位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成功亦或不成功。
  
  失败是特例,真的能够失败到足够多的次数,多数人就会认为你成功了,而且老天总会给你一次“成功”的机会,让你翻盘。
  
  增加你的量,无论什么,都会有质的飞跃,那时的感觉将美极了!
  
  一直往北走,能到南极,这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8:06 | 查看全部
潘石屹: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还是要寻找原动力,如果没有原动力你很快就觉得做这些事没有意义。就像赚钱一样,对于我来说,这个原动力就是要永远让自己进步,自己进步还要跟社会一起进步,如果只是你一个人进步就没有意义。
  
  另外,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前几天,我到温州去,有一个大学生拿一本书请我给他写这样一句题词:“提高自我,实现理想”,我就给改了一下,改成:“消除自我,实现理想”。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深刻,一个人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骄傲,觉得别人不如我,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这就是太自我。所以要消除自我,变成虚心的竹子,让伟大的智慧和能量通过自己。
  
  网友Babybaby:我们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怎么在大城市立足?
  
  潘石屹:来自农村并不是缺点。我14岁半才离开农村,我觉得这十几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千万不要自卑,如果觉得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收入情况没有别人好,别人可以给女朋友买手机,自己连饭票都买不起,就会越想越沮丧,千万不要停留在比这些东西上,越比越自卑。你的所有经历都是财富,应该让它们给你带来正面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8:14 | 查看全部
《你不去试一试,你怎么知道》
  
  文/merisa
  
  有人问我,你怎么找到工作的,你怎么申请学校的,你怎么拿奖学金,怎么交朋友,怎么爱人。这么多问题,我无法一一回答。或许我也和你一样,只是一个在人生旅途的行者。可是有一点,我不会去问,我回去自己找答案。错了,怕什么。因为年轻,我还有时间,还有时间去犯错,去面壁,在咀嚼伤口的时候,相信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我从来不相信偶像,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无法照搬。
  
  一个人背着包来到深圳,我知道我来了就一无所有,从头开始。
  
  朋友收留我,我拿着网上找的设计公司,一家家去。带着自己的作品,学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自己,你就是资源,你就是财富,这个财富本身是人,不是其它。
  
  我敲开第一扇门的时候没有勇气,不知深浅。可是总监看了我的图,说还不错,但是公司没空缺,要我等一等。于是我又冒着大雨去第二家。找不到工作,就要挨饿,多么的现实而残酷。
  
  第三家公司在我画完图,马上说要我。于是,我就留下来了。
  
  朋友,有时候你要知道世界很大,可是有时它也很小,当你足够自信,勇敢,自己就可以成为一支队伍,向前。如果你总是胆怯,犹豫,思考着付出与回报,你会错过人生多少风景。
  
  开始行动,才是正道理。(励志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8:18 | 查看全部
失败也经典
时间:2014-09-21 作者:未详 点击:216次

  美国有一家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馆—糟糕艺术博物馆。它成立于1993年,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专门收藏、陈列各种失败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博物馆。
  
  博物馆收藏的400多件艺术品大多由人们捐赠而来,作者不详。
  
  这些作品有的结构混乱,有的色彩诡异,有的主题匪夷所思。
  
  总之,每件作品看起来都让人感到不太对劲儿。
  
  但是,你细细欣赏过这些收藏后便会发现,失败的作品中同样不乏“杰作”和“经典”。
  
  德国《全景》杂志在一篇介绍糟糕艺术馆的文章中称:
  
  “艺术品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好坏。一个人眼中的垃圾,在其他人眼里也许是无价之宝。”
  
  这座艺术馆中的很多作品,在观者眼里丝毫不逊于大师的名作。即使是那些“糟糕至极”的作品,也能体现出画师真实的情感,和他们想要创作出不朽名作的渴望。就像糟糕艺术馆一直强调的那样,即使是失败的作品也有意义,它们同样能给人思考和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