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32 | 查看全部
 有一天,他走进我的办公室,拿着一张订单和一笔一组电话的款子。我问他这一组是怎么卖出去的,他说:“我告诉她:女士,即使它只会响,这家伙也比你用的那个漂亮多了。于是她就买了。”
  
  这位女士签了一张支票给他,但牛仔并不确定我是否收支票,于是开车带她去银行取现金。牛仔把1000元的现金交给我,问:“莱瑞,我做得好吗?”“我向你保证,你做得棒极了。”我由衷地赞叹。
  
  3年后,牛仔拥有我公司的一半股权。又过了一年,他又拥有了另外3家公司,我们成为事业伙伴。牛仔的事业已经很成功了。
  
  牛仔是怎么成功的?因为他努力工作吗?努力工作确实是重要的。他比别人聪明吗?没有。刚开始时他对电话事业一无所知。那是什么呢?我相信是因为他“想成功”:
  
  他对成功十分在意,并且去努力。
  
  他下决心寻找成功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40 | 查看全部
《一场游戏一场梦》是我的第一张唱片,它也见证了我生命的转折点。记得唱片推出上市的第一天,公司的一位“前辈”刺我:“王杰,你的唱腔实在太奇怪了,你觉得你的新唱片能卖多少?”他的眼神不太友善,但我还是很坦诚地说:“应该可以卖到30万张吧。”没想到,不到半天,我的回答就被当成笑话传遍了公司,甚至有人见到我就开始叫我“30万”——在他们眼里,我是想一夜成名想疯了。看着他们的嘲笑,甚至连唱片的制作人都不帮我说句话。我只有在心里默念着老伯曾经说过的话,告诉自己: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能否改变命运,就靠这一次了。唱片推出的第7天晚上,我下班后坐计程车回家。车窗外不断流逝着美丽的夜景,闪烁的霓虹灯照耀着街上的夜归人,我却无心欣赏,一想到将来,想到自己夸下30万的海口,我的心就一阵阵刺痛。
  
  隐约中,计程车的收音机里传出一个悦耳的声音:接下来播放的是本周流行榜的冠军歌曲。一阵音乐的前奏响起,熟悉的旋律让我的心开始狂跳。主持人继续说:“本星期的流行榜冠军歌曲,就是王杰主唱的《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一瞬间,我泪流满面。
  
  第二天,我推开唱片公司大门,所有人的脸都在看到我的一瞬间挂上笑容。之后,我听到很多恭喜的声音,我不断向他们说着多谢,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改变命运的时刻已经过去,而我也彻底相信了,人是不可能被注定的!
  
  到现在为止,《一场游戏一场梦》已经大概超过1800万张的销量,可能大家不相信,其实我从来没有觉得我红过,而后来感情突变,甚至在官司中家财散尽一切从头开始,我也没有觉得有多气馁。
  
  在世事的动荡中,我对那位老伯的话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人的一生是不可能被注定的,人来到了这世上,就是为了体验惊喜与激情,同时,跌撞和低谷也就是难免的了。有过不一样的体验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就像那位老伯,他只是个守夜的,可是谁能想到他心里的快乐与富足呢?所以,尽一切可能改变自己、丰富自己,享受生活中的各种惊喜,这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44 | 查看全部
他有见识和目标,他将自己看作是个会成功的人,并且把成功目标写下来,努力执行。
  
  他执行目标并且坚持不懈,这是很不容易的。他比其他推销员吃了更多次闭门羹,但他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往前走。
  
  他要求,首先他要求我给他机会,然后他要求顾客买他的电话系统。他的要求实现了。
  
  他在乎,在乎我和他的顾客,他发现他只要关心客户超过关心自己,不多久他就不必担心自己的业务了。
  
  最重要的是,牛仔每天都像胜利者一样开展工作,他不假设失败,只期待成功。
  
  牛仔的故事可以鼓舞你,因为他就是不靠任何环境、教育和技能而成功的最好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50 | 查看全部
一位北大才女写的文章,不偏激的、不埋怨,很靠谱
  
  女孩子该干什么
  
  我的大学室友里有几个外国留学生。有一次,宿舍忽然跑水,我们几个女孩都叉着腰,小心翼翼地站在角落的砖头上给楼管打电话,只有她一个人挽着裤腿,光脚穿着橡胶拖鞋,泡在满屋子的脏水里……我们都劝她:“别干啦,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事情!”她停下来很认真地问我们:“那么女孩子应该干什么呢?”
  
  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我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做最基础的快递联络工作,每天负责通知快递来拉机器,或者等着快递把机器送到公司里由我签收。有时候,快递来了我不在工位上,机器就会被堆积在我的座位周围。我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北大毕业的女生,那些动辄10公斤的机器显然不应该由我来搬。所以如果没有男同事在身边,我宁可任由那些巨大的物体摆在最挡道儿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清洁工看不过眼,提出替我搬到仓库里去,我实在不好意思,只得硬着头皮亲自动手,一趟趟地把机器往仓库抬。
  
  真的伸手去做才发现,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沉。后来的日子里,我买了专业的拆卸工具,开始学着自己动手拆装机器,经常拖着货仓里的小推车跑来跑去,爬高上低地整理仓库,甚至稳稳当当地坐在大货车的货架上押货外出,几个月后,我既可以穿着小西装、颠着小碎步在办公室之间送交文件,也可以抬着20公斤的机器放到摄影师指定的地方,我再也没有抱怨过为什么不招一个男实习生。在年终公司的年会上,我的领导们感慨万分地说,那些传统意义上应该由男同事完成的事情,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丫头片子居然全部搞定了。那是我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天生就被指定为男孩该做或女孩该做。
  
  我们常常抱怨,大学四年,我们的成绩一向优于男生,在校内各种活动中的表现丝毫不比他们逊色;可是有朝一日与社会接轨,无论是实习、社会调研还是求职,都会败下阵来,尤其是进入职场以后,明显后劲不足,如果有某个女孩幸运地成为高管或领头人,人们会立刻投去无比钦佩的目光。难道职场一定是男人的天下吗?我承认,某些行业确实对女孩存在偏见和歧视,但更多的原因恐怕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大家同样身处职场,拿着同等的工资,为什么女孩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所当然要比男孩干得少?为什么女孩就不能像男孩那样去奋斗?为什么女孩就不能在进入职场后一直保持大学时那股旺盛的学习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55 | 查看全部
山的背面开满了鲜花
时间:2014-09-21 作者:未详 点击:110次

  编辑意见:9月,又一批莘莘学子将迈入大学的殿堂,开始新的征程,但总有些同学所读的学校不是理想的学校,所读的专业自己不喜欢,他们为此而郁闷彷徨。其实这并不能决定什么,只要你不放弃努力,即使不喜欢的平台也能帮你成就自己的理想。谨以此文,献给高考录取结果不如意的学子。
  
  很多年前,我战战兢兢地迎来了高考。
  
  让人绝望的是,按照估分,我只能报考师范学校。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记者啊。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真想重新复读一年,再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父母却坚决不同意我的想法。弟弟妹妹正上初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人挣工资,早一个孩子有出路,父母的担子就轻一点。而且在父母看来,教师这个职业不但稳定,而且师范学校每月还有生活补助,那点钱虽然杯水车薪,但对我们这个拮据的家庭来说,却不啻一个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0:59 | 查看全部
谁和谁斗智斗勇
  
  如今,杜拉拉成了无数女孩竞相模仿的职场导师。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杜拉拉学习厚黑学、洞悉办公室政治的一面,却自动忽略了她在入职之初焦头烂额,熬夜学习,以弱女子的肩膀扛起了预算、设计、施工、选材的大旗,最终圆满完成了琐碎的装修,这才第一次得到了大领导的赏识。
  
  某天,我和久违的大学同学一起聚餐。她百思不得其解地问我:“你觉得你的工作快乐吗?”我说:“挺好的呀。”她又问:“那你们公司有勾心斗角,人事斗争吗?”我特认真地回答:“我不知道。”她不甘心地接着问:“那你会参与公司的团体帮派吗?”我反问:“有帮派吗?我不知道。”她扭动一下自己的坐姿继续追问:“你们同事会故意躲着你,或者故意欺负你吗?”我想了许久,说:“不知道哎。”她挠头问:“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吗?”我答:“没时间。”她最终感叹道:“难道你只关心自己手头的工作吗?”
  
  我放下筷子认真地回答:“我每天要高效率地完成我的工作,尽量按时下班。回家后我要学习,要读大学没学透的古文,要更新博客,要写专栏,要为那本被出版社编辑追着的书准备提纲,还要随时和公益组织联系做项目,你觉得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别的事儿吗?”
  
  我见过太多把精力分散于打扮、恋爱、四处打听八卦、热衷于毫无意义的小道消息的女孩。作为专栏作者,我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女孩的来信,其中80%都像怨妇一般向我细数自己的职场抱怨。她们无比信任地把自己在职场上遇到的每一个小纠结详细说给我听,生怕我不了解她们所处的水深火热,比如谁歧视自己了,谁指桑骂槐地暗讽自己了,谁瞪了自己一眼,谁钩心斗角给自己穿小鞋了,谁压着自己不让升职了,谁上位了,谁不是东西了,然后向我请教该怎么办,该怎么和这些人斗智斗勇。
  
  于是,这些从小努力学习,一直是人尖儿的女孩们就这么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慢慢耗尽了自己全部的激情与梦想,忘掉了她们大学时曾经精心策划的人生轨迹,错过了很多本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男孩们从昔日大学校园里吊儿郎当、不务正业蜕变成职场精英。更可怕的是,这些女孩们慢慢会用“社会就是这么残酷,总会磨平我的光芒”这样的鬼话来说服自己,也慢慢相信妈妈说的“女孩要安稳,不要来回乱跳槽”,老师说的“女孩要会健美操或瑜伽课,不要学什么跆拳道”,闺蜜说的“女孩要回归家庭,不要野心那么大”,然后让自己慢慢甘于平凡,从而丢掉了大学四年积累下的光荣与梦想,丢掉了自己的无畏与坚强。
  
  我也有过从早到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在职场颤巍巍讨生活的日子;我也有过因为老板一个脸色不对,一句话说得不好听,我提心吊胆一整天的日子;我也有过因为说错一句话得罪了同事,自己担忧到夜不能寐的日子。但是,当有一天我开始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专心于工作,我发现,我根本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为各种乱七八糟不靠谱的事情担忧。
  
  虽然我身边仍然有无数的女孩在关注升职内幕、老板关系、比拼打扮,但我不想参与,也无力研究。我逃避到别处,只愿做个又宅又独的好员工,关注如何能将手中的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用心地度过我工作的每一分钟,我希望从我手里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品,哪怕它只是一个PPT,一个Excel表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1:06 | 查看全部
  拗不过父母,我只能通过另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填报志愿时,我故意违背了父亲要我报考本地师范的要求,转而选择了一所离家非常遥远的师范学校。没想到,最后分数线出来,外地的分数线高出本地好多,我的成绩只够本地师范的取档线。
  
  父亲一下子急了,我也有点瞠目结舌。最终,他托了关系,才将我重新调剂回本地师范。
  
  经过一番周折,我心里那点残留的郁闷也飞到爪哇国去了。用父亲的话说,本来顺理成章的事情,让我一闹腾,害他几乎跑断了腿。
  
  去报到时,看着别人欢天喜地的样子,淡淡的苦涩又泛了上来。
  
  一个夜晚,孤独的我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信。除了倾诉苦闷之外,我还发出呐喊:有人说,给我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希望,今天的我终于拿到了那把钥匙,却发现,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墙。
  
  那封信不久真的被电台播出了,我开始收到天南海北的听众来信。至今我仍记得一个叫慈的残疾朋友写下的一句话: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因为选择了不喜欢的学校而苦闷彷徨,却从没想到,这个世界另外的角落还有一个人,因为永远无法再站起而羡慕你的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1:09 | 查看全部
上得了……下得了……
  
  大学毕业已经一年了,从最初的分散精力到重聚动力,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大学时代的梦想又呼啦飞回来了。那个瞬间,我开始明白曾见的那些分心有多愚蠢,我差点就为无关紧要的琐事放弃自己多年的奋斗目标,放弃了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只存在于我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美丽新世界。
  
  再看看我的大学同学,一年前走出北大校门的那一刻,我们是一群多么心高气傲、动力十足、拥有广阔视野和胸怀的女孩。在大学里,我们动辄去英国交换,去美国调研,那个时候的我们觉得自己心里装着整个世界。可是现在,为什么我们会对工作变得斤斤计较?计较一个报告做的是不是心烦,计较一个箱子是不是应该由男同事搬,计较电脑中病毒是不是应该由男友来重装,计较生病了是不是必须有人陪着上医院,计较一双新鞋是否第一天穿就有了划痕……我们内心的全世界哪去了?
  
  所以一年后的今天,我的很多女同学依然站在毕业时的起点上,而同班的男生不知何时已经悄悄跑到了我们的前头,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只能远远眺望他们的背影。
  
  或许你会说,每个女孩都要面对现实,可是,如果我们就这样说服自己一点点怠惰下去,那么若干年后你就会变得和最普通的女孩一样,一样的家长里短,一样的房子车子孩子,一样的东家打折西家促销。我们曾经在大学校园里那么努力地让自己不安分、不妥协、不放弃,为的就是这最后的殊途同归吗?
  
  我们总是被教育“女孩子要柔弱一点,不要逞强,不要事事都会,要学会撒娇,让男孩来帮你做”。其实,每一个女孩生来都没有标签意识,那些所谓的你该这样、不该那样,都是后天环境强加给你的。曾经我也认为电脑技术这事儿不该我管,一个女孩子懂个这干什么?自然有男生排着队帮你做。直到有一天,工作强迫我要捧着说明书,——找到光驱和硬盘,判断CPU有多大,刻录机怎么用。当我扔掉内心的障碍,把一个坏了的电脑拆开又装好,然后详细地告诉女同事每一个部件有什么用,每一根线应该连在什么地方,每一个电路板是什么原理的时候,她只会觉得这个女孩子真棒。
  
  在社会的期待下,我们慢慢变得知书达理,变成贤妻良母,变到白发苍苍。其实,那些男孩期待过的事情,比如设计一座房子、造一架飞机、成为技术牛人、精通物理和化学,那些想法也都曾存在于我们心里。只是我们习惯了拿性别当借口,放弃了进步的动力,于是眼睁睁地看着男孩成就了一段段传奇,谱写了一个个神话。
  
  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什么是新世纪女性的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或许这个并不是笑话,而是身为女孩应该努力达成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1:18 | 查看全部
奋斗+坚持=成功
  
  文/刘小瑜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或许在这条路上你没有收获成功,但毕竟你走过、经历过、感悟过,这也是一种收获。
  
  在逛书店的时候,我买下了这本书:《考拉小巫英语学习日记——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考拉小巫是一名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硕士毕业的80后,同时是新浪名博“考拉小巫居”博主,关注她的博客粉丝遍布全世界21个国家117个地方,很多忠实粉丝已关注她的博客长达5年之久。
  
  这本书中分享了考拉小巫在她人生中各个阶段学习英语的所有方法和心得体会,和她为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翻译能力所做的一切失败与成功的尝试和努力,以及她考过的所有英语考试的备考方案、计划安排和所用书籍和资料,书后附录了作者总结的英语学习资料及资源推荐。除了分享英语学习方法以外,考拉小巫还分享了她与伊甸园字幕组的亲密接触,她被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美国名校录取的成功经验,她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以及在美语环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新思考和新感悟。
  
  学生活,在第一学期就把所有课本自学完,后来也不断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与坚持。虽然其中也有考GRE的动摇和放弃,北外保研失败的挫折,但她还是带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从成功的经历中学习经验,从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最后顺利保研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同时,还总结了对于背单词、练听力、英语翻译和“看电影,学英语”等的经验,诠释了“天助自助者”的含义。第五章“我的飞跃重洋记”包括备考托福、GRE的经验和“我的DIY美国名校之路”,对现在很多立志出国求学的同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1:20 | 查看全部
这句话好像一记重拳狠狠擂在我的心上,也就在那一刻,我开始认真打量自己的生活。师范学校虽然不是我的最爱,可在那些落榜的同学眼中,这样的学校,是不是也有着梦一样的华美?退一万步说,无论我多么不喜欢现在的学校,可是,已经成为事实,难道就永远在黑暗中匍匐着吗?
  
  我开始用书籍来排解苦闷。不久,我成了本市日报的通讯员,不间断地去日报编辑部送稿子。一次闲聊中,报社年轻的编辑部主任告诉我,他的母校就是我们学校。
  
  这让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我第一次意识到,虽然读的是师范专业,但我依然可以实现理想。
  
  从此,我更加勤奋了,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和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一些报纸上。大学毕业时,因为这些文章,我成了全县60名师范生中唯一一个改行的人—去县电视台做了记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