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8:09 | 查看全部
这个夏季
时间:2014-09-20 作者:未详 点击:114次

  这个夏季
  与众不同
  
  雨
  一场接着一场
  大雨
  小雨
  暴雨
  像是
  要将多年欠下的债还清
  
  有人被霹雳击碎了梦想
  有人被闪电照亮了前程
  有人在黄昏的细雨中徘徊
  有人在正午的雷暴中欢庆
  有人在雨帘后痴痴守望
  有人在雨雾中疾走如风
  
  我仿佛听见压抑的哭泣
  噢,孩子
  你丢失了回家的路
  还是看到了前方的泥泞
  这个夏季的
  某一场雨
  无可挽回地
  打湿了一个人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8:15 | 查看全部
奋斗是一个人的私事
时间:2014-09-20 作者:未详 点击:164次

  1999年,我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念大学,一个不值得夸耀的民办大学,没有通知书,没有谢师宴,有的只是火车24小时的颠簸、内心的狂躁不安和对未来模糊的想象。
  
  大学毕业后,如我一般的毕业生,像是非洲奔腾的斑马一样一起奔向就业市场。
  
  我也像他们一样把简历包装得像是企业的投标书,精致华美,恨不得把小学的奖状都搬出来,可是我们的简历在被草草看过或者还没看过便按市场价一元每市斤卖给了收废站。
  
  这样的求职生涯曾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如果没有上学,也许内心会平衡一点,至少不会感觉这么憋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8:39 | 查看全部
 我和同寝室的张伟都找不到工作,租住在一个狭小的城中村中,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就像与世隔绝一般。实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承包了一辆小三轮车,给三轮车做了一番改造,加了顶棚,挂了彩帘,摆上小商品,开始了我们的小本经营之路。
  
  上午我来,下午张伟来。这样过了一个月零三天,赚了500元钱,我们平分。为了不给对方分做250,我们花50元吃了顿海鲜大排档。然后,收拾好我们的行装,张伟对我说:“我准备去南方闯闯,也许会有机会。”我对他说:“一、违法的事儿咱不干。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南方的水土需要适应。三、无论好与坏,我们要经常联系。”他嘿嘿笑着,反问我:“你有什么打算?”我说:“回家吧,假如这个城市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我又何必厚着脸皮留在这里。”
  
  张伟真的去了南方,我却没有离开这个城市。
  
  我固执地要征服这个城市,做过书店的理货员,就是书来了后要把它们从楼下扛到楼上,然后按书籍的种类、价码做好分类。书店人手不够时,我还客串一把售货员。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需要什么书?我来帮您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8:44 | 查看全部
书店的工作繁忙而辛苦,但老板不在的时候,可以有时间阅读。假如说两个月的书店生涯让我有所收益的话,也只有在早晨人不多的时候,手捧一本余华的《活着》,反复地读他在前言里写的:“活着不是为了别的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生命本身可以承载千钧一发的力量。”
  
  我不太清楚这话是励志还是消极,但却有自己独到的体会。生命力如蟑螂小强的我,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口饭吃。广东人爱讲的一句话就是挑食,我要挑自己的食。
  
  之后,我又零零碎碎地做过好几份工作。每日披星戴月地去上班,回家倒头就睡,起来就去挤公车,下了公交跑着去早点摊买一份早点,气都不喘地上楼。这样的日子过了大概有两年多。
  
  在《喜剧之王》中,周星驰一个人在海边大喊:奋斗!努力!……每当我看到这个片段,就感觉一阵心酸,小人物的奋斗,都差不多,能够照亮我们的,就是那如萤光般若隐若现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8:56 | 查看全部
 终于有一个机会,一个行业中的精英介绍我去他的公司,这样,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晚上要参加学习班,白天在公司里做活,老板那时最常说的话就是:活做得太不像话。这样的日子随着老板的责骂变得越来越少,我的薪水也慢慢涨了起来,直到后来老板对我说:“嗯,你这个孩子,比较聪明好学。”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两年,在设计的圈子里,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次和引荐我的行业精英聚到一起吃饭,他喝得像个煮熟了的螃蟹,凑过来对我说:“知道我当时为什么推荐你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去那个公司吗?因为你小子身上有一股韧劲。”我说:“因为有个萤火虫一直在我前面,不停地闪啊闪,指引着我向前奔跑。”他问:“什么?”我说:“这个萤火虫叫做梦想。”他嘿嘿地笑着回道:“矫情!”
  
  他是表面上大大咧咧但是凡事看在眼里的人,他说出矫情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眼里闪烁过的一丝光芒,我知道他懂,只是他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9:02 | 查看全部
 之后的岁月应该讲是顺风顺水,就这样,一切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也或者是内心的心潮暗涌早已不再那么炽烈浓郁。甚至,我还与之前一起拉三轮的张伟见了面。他风尘仆仆地从南方赶来,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区域经理。
  
  我和张伟还有女友小坐,张伟举杯,说:“为三轮车干杯。”我回:“为两个本应该250的人干杯。”他又回:“为了海鲜大排档干杯。”我回:“为两个萤火虫干杯。”……这顿酒喝到最后,两人竟然不约而同地闪出泪花。
  
  他问我:“你当时为何选择留在这个城市,你不是选择回家吗?”我笑说:“当时我想,我要征服这座城市。”他斜着眼睛瞅我一眼调侃:“这么大志向?!”我说:“后来才知道我是要融入这个城市,去贴近他,去感受它,去与它融为一体。”他说其实他也是。
  
  回家的路上,我对女友说:“其实,奋斗是一个人的私事。你看看街上的任何人,都是在奋斗啊,他们虽然不讲出来,但是你能感觉到,当人怀揣梦想的时候,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幸福的。等我老去的那一刻,有数不尽的时间来给你讲我的奋斗史,我亲爱的小傻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9:14 | 查看全部
头等舱哲学
时间:2014-09-20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关于头等舱,有一则传闻:麦肯锡坐飞机只坐头等舱,他说:“我在头等舱认识一个客户,就能给我带来一年的收益!”而比尔·盖茨则几乎从不坐头等舱,他说:“头等舱比经济舱飞得快吗?”
  
  有人说,麦肯锡倡导的是机遇战略,而盖茨倡导的是节俭战略。我个人认为,不应从字面上做浅显的意图猜测,而应更多地从发言者的角色来分析。
  
  麦肯锡渴望的是客户,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合作与扩大业绩。所以,对他而言,核心命题是:能合作的客户。再把这个命题深入分解,则包含了四大元素:客户的质量、客户的审美、客户的认知、客户的品位。从这一点来看,头等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门槛,类似行业壁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9:23 | 查看全部
 首先,头等舱就像一个筛子,率先把收入水平、审美要求、感官感受、生活品位“不合格”的客户筛了出去;其次,从时间成本来看,确保了潜在客户消费能力的头等舱,大大降低了业务开拓者(麦肯锡)出现时间成本浪费的概率,毕竟,如果你将飞行的时间用来沟通,最后发现对方认可你的观点却无消费能力接受你的业务,这会让你很无奈;第三,头等舱形成了一个满足特定客户群沟通语境的平台,当你选择了头等舱,你就找到了一个进入游戏的平台,至少在客观的认知上,陌生人会因为你选择了头等舱而对你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避免经济学系统性偏见中的“排外偏见”;第四,头等舱的选择会给潜在的客户带来隐性的安全感认知,对潜在的目标客户而言,一个和你同坐头等舱的人多少有一种身份的对等,而一个能选择头等舱的人(和他身后的公司)至少度过了捉襟见肘的创业前期,不需要对成本斤斤计较,因此,选择头等舱的另一个心理暗示是:这家公司相对稳定与安全,至少出行成本已不在日常成本控制范畴内,换言之,坐头等舱体现了你的资本与底牌。
  
  很多年前我计划过一件事:在所有自己看中的城市都买一套房子。这和坐头等舱是同样的道理。我做过调研,一个全新的合作方更愿意和在所在城市有固定资产的伙伴合作,这就是资本的信心与底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9:35 | 查看全部
 那么,为什么盖茨会选择经济舱?
  
  首先,盖茨的企业已成为行业老大,具有自主定价权。换言之,怎么玩全凭他自己乐意。对一个在鼎盛时期的企业而言,根本不需要主动出击去寻找客户。所以在舱位选择上,盖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成本,价值一样,价格最低者优先选择。事实上,公司在创业期和鼎盛期都极其重视成本。
  
  其次,经济舱还有一种人本的涵义:主动、刻意地与大众拉近距离,形成亲切友好的品牌感官。是的,对鼎盛时期的品牌而言,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品牌忠诚度和知名度的建立,而是亲切感和价值观的建立。鼎盛时期的品牌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对未来世界的反思、对资源的珍视。
  
  三流企业比价格与实惠,二流企业比技术与模式,一流企业比感官与认知。这与美国大选时总统候选人会通过参观老年社区来营造亲和力、新生品牌为了弱化市场的质疑往往会通过多种途径赞助慈善机构,是同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19:43 | 查看全部
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是我认为你我是一样的,我们是相似的。我在你面前,很亲切。
  
  “亲切”成为很多品牌这三至五年间主动思考的核心关键词。
  
  经济舱有着这样的亲切:老人、小孩、学生、少年、妇女、男人,一排六个,平身而坐,没有等级之分,看的杂志、喝的水、吃的热狗、系的安全带质感也都一样,是一种刻意的公平。而在一个刻意公平、一视同仁的制度下,游戏参与者的等级或许会消失,在等级看似消失的瞬间,人们会选择信任彼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