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4:28 | 查看全部
在航行上,辽阔水面尽收眼底,澎湃海浪不停肆虐,你无可逃遁地得出一个答案。海洋上,人会变得极其单纯,完全丧失了思索的能力。并不是悲哀,海洋以它的无与伦比的壮阔,已经给出了答案,不必我们这些渺小的生灵再来费劲地思考了。
  
  一朵浪花,要是离开了海洋,片刻之间就会萎缩。时间之短,我相信任何一种陆地上的短命花卉,都会比它开得长久。太阳会晒干它,烈风会吹飞它,鱼会把它吞入腹中,云会把它吸走,雾会把它裹挟而去。雨会把它当作自己阵营遗失的一滴,蚌会把它摩挲成珍珠的雏形。人会把它当作坠落的眼泪,咸而且苦……
  
  一朵浪花,让自己永不枯萎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汇入一个丰饶的集体中。很多浪花聚集在一起,成就波峰浪谷,托起巨轮,掀起风暴。可以永不止息地歌唱,可以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地走来走去,可以在1000次毁灭后获得1001次重生。
  
  人的生命也是一样的。就其个体来说,多么惨淡啊!连一朵浪花也比不上。浪花们互相紧密连接着,你无法将一朵浪花和另外一朵浪花相分离,它们从本质上密不可分。它们先天的属性,使它们从不孤独。但是,人却不行。人有皮肤,在皮肤之里,是自我的界限,在皮肤之外,是他人和自然的范围。人必须有意识地走出自己的皮肤之外,和同伴找到精神上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不单单是互相帮助,而是本质上使自己一生不再渺小不再脆弱的唯一法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4:38 | 查看全部
 这种连接,有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名字,叫作—关系。关系分为很多种,疏离和密切是最基本的分野。密切关系是魔力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没有学会处理关系,关系处理失当,你就无法享受人生的乐趣,你就时时被各式各样的烦恼所袭扰。
  
  看看大海,看看浪花们。它们是如此的平等,如此的团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东西南北的区别,天下浪花结成一家,遇风则啸,遇雨则飞。风平浪静的时候,就缀成一块硕大无朋的蓝绸,大智若愚微微抖动着,与天公比试着碧蓝和寥寂。大海养育了多少生灵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就生活在海洋中。我在博物馆看到过蓝鲸的标本,它浮游半空,孤悬万千海洋生物之上,如乌云蔽日,体积大到难以想象。仰望蓝鲸巨大而美丽的流线型身体,我不由得想,它活着的时候,每天要吃多少食物啊?需要多大的疆域才能养活它啊!需要多大的区域它才能活动开身体腾挪扭转!需要有多么大的浮力,才能让它保持着优雅游势,不至于一个跟头沉没啊!它是如何长到这么大体量啊?那是怎样一段进化的漫漫长征,需要一个多么丰饶广大无拘无束的舞台啊!
  
  是海洋托举了它。海洋是蓝鲸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4:47 | 查看全部
 海洋中物种的丰富,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特别是深海,更是一个远远没有叩开大门的宝库。
  
  这种荡涤灵魂的经验,可以从大海的涟漪、风暴的吼声、海鸟的奏鸣和海豚的跃动中习得。倾心体会大自然的旋律,待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光明自然体现。
  
  关于海洋,我们知道的太少太少。然而仅仅是已知的这一点点,就已让我们倒头拜叩,肃然起敬。这一生,如有机会到大海的核心部分走一走,请千万不要错失。如果没有机会,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机会。你一定所获甚丰。
  
  也许有人会说,我常常到海边去。海边和海中央是不一样的。就像树叶和树根是不同的。树叶当然青翠可爱,但你在看到树根的时候,会感觉到深邃的力量和一种不可预知的神圣。反观树叶,你只会觉得精致和稍纵即逝的脆弱。
  
  海洋是一所大学,教会我们生命的感悟。浪花就是教授了,无数位,虽无职称,但日夜授课,永不言倦。
  
  海洋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把你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表浅认识,都颠簸着飞扬起来,发生碰撞和杂糅。举目四望,你是如此的孤独,天空和水永远在目光的尽头缝缀在一起,包围着你,呈现出博大的哀伤。你知道自己是一定要灭亡的,而大海则永远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04 | 查看全部
不选第一名
时间:2014-09-12 作者:未详 点击:186次

  一位心理学教授,录取报考她的研究生时,去掉得分最高的学生,取了分数略低的第二名。
  
  有人问:“你是不是徇私舞弊,或是屈服于什么压力,才舍高就低?”她说:“我在进行一项心理追踪研究,或者说是吸取教训。”
  
  她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专业范畴内颇有建树。别人一定要她讲讲录取标准,她缓缓地说:
  
  “我已经招了多年研究生,我希望我热爱的学科在我的学生手里发扬光大。老一辈毕竟要逝去,他们是渐渐黯淡下去的苍蓝。新的一辈一定要兴旺,他们是渐渐苏醒过来的嫩青。选择什么样的接班人呢?以前,我总是挑选那些得分最高,看起来兢兢业业、学习刻苦、埋头苦干,像鸡啄米一样片刻不闲的学生,我想,唯有热爱,他们才会如此努力,取得优异成绩,他们应该是最好的。在私下里,我称他们为‘苦大仇深型’的学生。
  
  “许多年过去了,我有从容的时间,以目为尺,注视他们的脚步,考察他们的历史,以检验当年决定的命中率。我发现自己错了,在未来的发展中,生龙活虎、富有潜质并且宠辱不惊,成为真正的学科才俊的,是那样一种人,表面上,他们像狮子一样悠闲,甚至有点漫不经心和懒散。小的成绩并不能鼓励他们,反而让他们藐视、淡漠。对于导师的指导与批评,他们往往是矜持而有保留地接受,看起来不很虚心,多少有些落落寡欢,经常得不到众口一词的称赞。失败时,他们难得气馁灰心,几乎不需要鼓励;辉煌的时候显不出异样的高兴,仿佛对成就有天然的免疫力。他们的面部表情充满孩子般的好奇,洋溢着一种快乐,我称之为‘欢喜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13 | 查看全部
“苦大仇深型的学习者,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追求科学知识给自身带来的优裕。一旦达到目的,对于科学本身的挚爱渐渐蒸发,代之以新的、更敏捷的、优化的生存状态的努力。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作为学业继承者,他们不是最好的人选。”
  
  “欢喜型的学习者,一开始,也许他们走得不快,脚力并不格外矫健,但是,心中的爱好,犹如不断喷发的天然气,始终燃烧熊熊的火焰,风暴无法将它吹熄。在火光的引导下,欢喜型的人边玩边走,兴趣盎然地不断攀登,不会因路边暂时的风景而停下脚步,直到高远的天际。”
  
  最后,心理学教授说:“几乎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划分成‘苦大仇深型’和‘欢喜型’。比如读书,若是为了一个急切的目的,时过境迁,就会与书形同路人。如果真是大爱好而喜欢,就会永远将书安放枕边,梦中与书相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23 | 查看全部
信任孩子就是信任未来
时间:2014-09-12 作者:未详 点击:129次

  一个多月以前我去中国台湾地区,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我突然想到,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大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比年轻人更聪明,那灾难就出现了。
  
  很多人都说80后不行了,90后不行了,这个世界上孩子们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还是没有出问题,是我们出问题了。我父亲认为我不如他,争论了将近20年,每次吃饭就吵架,直到前几年我对他说,我把儿子十六七岁养到了一米八,你把我养成这个样子,你看是你本事大,还是我本事大?
  
  我们的孩子永远超越我们。我父亲超越了我爷爷,我超越了我父亲,我也坚信我的孩子会超越我。假如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我不知道我们对未来还会有信心吗?孩子是我们的产品,一个老板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的时候,你怎么相信这个产品会走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32 | 查看全部
 听懂他们的话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们不承担责任,可是你们看,汶川大地震冲在第一线的是80后,玉树地震冲在第一线的是80后。我们的爷爷相信报纸,我们的父亲相信收音机,我们这代人相信电视,孩子们谁都不相信,他们相信自己的观点。他们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表达而已。我们总说孩子不听话,请问我们听了孩子的话没有?我父亲说了我20年不听话,他从来没听过我说话。
  
  其实很多时候,所谓孩子的问题,就是我们与他们沟通的问题。我孩子17岁,跑过来跟我说:“父亲,我要找女朋友了。”我说好事儿啊,为什么?他说97%他这个年龄的人都有女朋友了。我说好,第一你告诉我这97%的数据从哪里来,他就说不清楚;第二,假如你爱上一个姑娘,那个姑娘也爱上了你,我坚决支持。如果97%的人都找对象了,你不找对象我觉得不太靠谱了。最后他就会慢慢思考。
  
  其实我们只要学会跟他们沟通,去倾听他们的话,我们就会理解他们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41 | 查看全部
 给未来机会
  
  80后、90后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公司90%以上的员工是80后,他们创造的公司,他们创造出几千亿的市场,几千亿的创新,父母连想都不敢想。
  
  有一个争论提到,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吃过苦,要告诉孩子们,但是不要让孩子们重新走我们走过的路,重复我们走过的路是错误的,可是谁都会犯错,我们没有过偶像吗?还是我们的父亲没有过偶像?所以我们不要去埋怨,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80后、90后既然承担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就要支持他们,没有人给过我们机会,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
  
  所以我坚决相信,孩子们一定比我们有更多办法。假如我们对他们失去信心,那么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全是假的。我们懂得开放,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未来,他们更懂得承担这个责任。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倾听而已。有不同观点存在,那才叫和谐,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不同的观点。
  
  80后、90后在为全人类承担责任,我们要给他们一些信任,给他们一些支持。正如鲁迅说过的:“关心我们自己的孩子。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49 | 查看全部
让成长飞快点儿
时间:2014-09-12 作者:未详 点击:136次

  “让子弹飞一会儿”,那是姜文的潇洒,你没那么潇洒,你至多有点儿酷,所以在一天夜里,你为了所谓的理想,突然就放下了一切,赤手空拳从那个城市来到了这个城市。
  
  你甚至不知道跟那个城市说再见后,有没有一张通往下一站的车票,莽莽撞撞就连夜出发了。当车停人下,你更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但那个编辑梦似有神奇魔法般牵引着你,只管前行。
  
  你没什么才华,也谈不上对文字有多热爱,就只是长久地、莫名地喜欢编辑想做编辑而已,幸而上天垂怜,很快,便有一个杂志社给了你机会。
  
  那天,风很肆虐,叶很猖狂,仿佛不把你打回家去就有损它们英雄形象似的,但你满心欢喜,把它们当作天地给你的烟花伴舞,一路踏着它们昂然而行。笔试、面试,你表现得并不出色,但招聘者优雅的举止、柔和的言语、暖暖的笑容、高效的工作让你依然充满期待。你就坐在那风那落叶里等,静静地等,直等到社里老师发来录用的告知,霎时,漫天的落叶在你眼里成了金光灿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8:55:59 | 查看全部
几天后,你怀着忐忑与欣喜上班了。你没有告诉任何人你进了杂志社,做了梦寐以求的编辑。你不相信那样的好运会降临于你,你更害怕它是朝花夕拾给了你一声惊叹之后一闪而过。但确实,你是那么好运的。
  
  不懂什么是杂志,给你足够的时间看;不懂什么是栏目,给你细细地讲;不懂什么是编辑,给你不厌其烦地示范;不懂什么是校对,给你一遍一遍地练;不懂什么是写作,给你点点滴滴地启发;不懂什么是回信,给你一封一封地参考。自从进入杂志社那天起,你的运气就好得一塌糊涂。
  
  渐渐地,你开始参与期待已久的编辑工作。笨笨地上路,让你显得很稚嫩,很可笑。不过你并没有害怕。因为前辈们的言语一如既往地柔和,笑容也一如既往地暖暖。于是,你心安理得地每天晚上把幸福装得满满的回来,每天早上把希望装得满满的出门。
  
  终于,着有你痕迹、签有你名字的杂志要出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