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6:10 | 查看全部
 垂帘听政后,30岁时,她亲手写的罢黜奕的上谕现存第一历史档案馆,节录如下:
  
  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种种情形等弊。嗣(似)此重(劣)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是(事)出有因,究属暧昧,难以悬揣。恭亲王从议政以来,妄自尊大,诸多狂敖(傲),以(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看(视)朕冲龄,诸多挟致(制),往往谙(暗)始(使)离间,不可细问……若不即(及)早宣示,朕归政之时,何以能用人行正(政)……
  
  不足300字,错字及不当十余处,文句通顺但粗俗,实非内阁文官所代拟。
  
  40岁时,作贺母亲70岁寿辰诗一首:“世间爹妈情最深,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也算留下了一条家喻户晓的句子。
  
  慈禧长年请两位秀才出身的首领太监进寝宫坐更,午睡及晚间都要讲一两个时辰的史书。幔内有宫女一名,为她轻轻捶腰。宫女一摆手,讲读者遽然止声,慢慢退出。太后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6:21 | 查看全部
  慈禧听的多是四书、《诗经》,她敬孔子,爱读《两都赋》和李白的诗,对《易经》不感兴趣。戊戌之后二次垂帘时,她每感学问不足,便传更有学力者轮值讲读,其中有位姚宝升尤得器重。
  
  她生性刚毅,极自信,也执着;她重情,但更重理性,很能自控。她笼络人的本事和她的硬心肠一样出名。
  
  有一次,她手持绿色玉杖,口作呖呖之声,音色极婉转,唤回了一只放出笼而不肯回来的小鸟;小鸟自高枝落在杖头,渐有昵就之意。时人称奇,乃引申四海之大,无人(物)不俯服其意。
  
  恭亲王和肃顺都是满人中的杰出人士,论才智皆足以独当一面,但同她较量时都败下阵来——肃顺人头落地,奕伏地痛哭,晚年更是锐气全消。被她重用的汉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都对她怀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畏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6:32 | 查看全部
 她知人善任,也懂抑扬有时,分而制之。她曾抑奕,扬奕譞;抑曾国藩、曾国荃、刘蓉,扬李鸿章、左宗棠;抑李鸿章、刘铭传而扬左宗棠、张万之、英翰……这些起落张弛的手法,并非她的发明,她只是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运用那些规则的“亲爸爸”“老佛爷”。在那个世界里,她喜欢人们把她当作男人。
  
  她也是天生的女主人,她的应酬功夫和魅力不俗。庚子之变后,她开始接见并宴请外国公使的夫人们。她从宝座上走下来,对客人说:又得您瞧我来了,深感幸运。她会拉着女客们的手,问她们进宫来这一路是否劳累,点心是否合口味。她会对每位客人分别关注一小会儿,使得对她素有偏见的人也受到感染。当她听说一位夫人在太平天国之乱时受过伤,立刻泪水盈眶,握着对方的手说:这种事儿不会再有了。宴席上,有夫人颇为失礼地向太后索要她用膳时与众不同的碗,她稍稍犹豫一下,转头吩咐太监:去,给她备两个(成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6:42 | 查看全部
多问一个为什么
时间:2014-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48次

  曾经价格昂贵的微波炉,如今已成为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也许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微波炉是21世纪新技术的杰作,但你怎么也想不到,其实它不过是“二战”时期一个战争的衍生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盟军舰船在德国潜艇神出鬼没的袭击下,一时溃不成军,损失惨重。为了反制德国潜艇,盟军急需对已有雷达系统加以改进,研发一种波长较短的雷达。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两位教授很快设计出一种叫作“磁控管”的器材部件。它可以产生大功率微波,即一种短波辐射。
  
  1940年9月,两位教授带着磁控管样品访问美国著名的雷达设备制造商“雷声”公司,以期寻求合作。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优秀的雷达工程师斯本塞,双方一见如故,很快就展开了“短波雷达”的合作研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6:52 | 查看全部
斯本塞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常常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吃饭的时间,所以,他经常在口袋里备一些巧克力,肚子饿了就拿来充饥。一天,斯本塞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工作,由于太投入,忘了吃午饭,直到感觉到肚子饿了,才准备吃点东西。斯本塞习惯性地把手伸进了装巧克力的口袋,不料触摸到一团黏糊糊的东西。这时他惊奇地发现,放在口袋里的巧克力化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时实验室里的温度并不高啊,斯本塞皱起了眉头。敏锐的他没有放过这一看似与工作毫不相干的奇怪现象。难道是微波产生了热?为了证实这个不可思议的想法,他找来一把玉米,放到雷达的磁控管旁边,结果玉米很快就成了爆米花,香气四溢。第二天,他又将一个鸡蛋放在磁控管的喇叭口前,结果鸡蛋受热突然爆炸了,溅了他一身,创新的火花也从他的大脑里飞溅而出。
  
  1947年,斯本塞与“雷声”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台用微波热量加热食物的炉子——微波炉,一种造福亿万家庭的神奇电器就这样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04 | 查看全部
一位中学新生的发言
时间:2014-08-29 作者:未详 点击:166次

  大家好,我是王宁。今天能站在这里,纯属偶然。
  
  为什么说是偶然呢?因为,南雅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164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我个人认为,班级前20名的同学,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的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先说明一下,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孩子的学习与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12 | 查看全部
 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因此,我考试时没什么压力,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儿去。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轻松考试。初中了,妈妈又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感到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考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在我们家,物质奖励也不与成绩挂钩。爸爸妈妈认为,物质奖励与分数挂钩很容易使孩子有功利思想,从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义。
  
  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几百元零钱备用。
  
  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21 | 查看全部
 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父母的报答不是用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每一天都好好活着。”
  
  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聊有好感的男生、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让我的生命之火激情燃烧。
  
  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31 | 查看全部
 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不凡之处。去年,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著。之后,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在阅读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效果,但写起作文来,文思从笔尖涓涓涌出,仿佛不是自己的。这就是文化的熏陶。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快速成功等等,要读经典,刚开始读时,可能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后,就会渐入佳境。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经典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10分左右,这10分对于中考来说,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40 | 查看全部
  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身心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播放。我在放松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得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素材写的。
  
  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做,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灌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