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7 16:23:48
|
查看全部
尊重他人的私人时间
这些年王宁经常到美国参加学术会议,不得不感慨国内的办事机构太僵化,太多形式化的程序浪费了办事人的时间。“比如美国的一些机构可以用驾照证明身份,但在中国只能用身份证。”
让王宁深感无奈的是,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每年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答辩都只能安排在周末,因为老师们平时都太忙了。他认为这个问题源于制度僵化。例如,由于少数人在提交的成果清单中存在作弊现象,为了避免人们作弊,学校管理部门要求所有的人在职称晋升或年度考核中,必须上交成果原件,以供学校管理人员核对。制度环节的增加使得教师们无端耗费了额外的时间。
中国人付出的“无效时间”太多了。我们一生需要办103个证,办理这些证件需要经过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所审批,盖100多个章并需要缴费。
2014年4月,微博上疯转着一条“法国的最新劳动法规定”:晚上6点后到早上9点之前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将不允许公司向员工发送邮件,也不可以给员工打电话。“国外的员工都很少会在周末工作。可在中国,老板以各种借口要求员工加班加点,侵占员工的私人时间,甚至要求他们必须随叫随到。中国并不存在明确的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王宁认为,“这说明中国人还是不懂得尊重他人拥有私人时间的权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