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6:46 | 查看全部
韩国人的“罪与罚”
时间:2014-08-31 作者:未详 点击:112次

  “200人还生死未卜,我如何能独自活在世上,对不起家人、学校、学生、教育厅和学生家长等所有人。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沉船水域。”
  
  “岁月号”客轮4月16日上午沉没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附近海域,一个星期后仅有174人获救,302人遇难或下落不明。正当韩国国民愤怒地要求抛弃乘客逃命的船长“谢罪”的时候,没人想到,本已获救的安山檀园高中(音)副校长姜民圭(音,52岁),竟然用自杀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遇难学生的愧疚。
  
  “独活的罪人”
  
  姜副校长是这次修学旅行的负责人,他作为13位老师和高中二年级325名学生的指导监督员,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岁月号”。据韩国媒体报道,客船沉没时,他曾大声叫喊“快出来”“到这边来”,为救学生尽了自己的努力。但由于低血压的老毛病忽然发作,晕在地上,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救到直升机上——获救后他曾坚持“要去找学生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6:56 | 查看全部
 韩国人是一个多“恨”的民族,只不过这种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恨”有些极致,常把不幸的责任归因于自己,就像无力救治孩子而眼睁睁看着孩子死去的母亲,把孩子的死归因于自己,于是自责、自怨、自恨,甚至自虐,让痛来惩罚自己,最终走向极端。
  
  据韩国政府统计,平均每天有超过33位韩国人自杀,这其中,不乏如姜民圭一样“以死谢罪”者。
  
  “大义凛然”的光荣
  
  近些年韩国“面子自杀者”名单长得惊人:现代峨山前总裁郑梦宪、全罗南道前知事朴泰荣、釜山前市长安相英、光州大学前董事长金仁坤、国家情报院前次长李秀一、大宇建设前总经理南相国、前国脚郑宗官、电竞职业选手Promise……当然,还有前总统卢武铉。
  
  “我已经陷入无法出来的深渊,大家应该放弃我。”2009年4月22日,深陷受贿丑闻的卢武铉在最后一篇博客中写道,一个月后,他在老家金海市峰下村的山崖边,纵身一跃。
  
  因言行失当,行为不轨而向公众道歉、谢罪的韩国公共人物时而有之,对道德纯洁的较真,韩国人甚至连到了“迂腐”的程度。在韩国,信誉破产,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哪怕你活下来,以后也必将被社会唾弃,甚至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这也逼得犯错者走向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7:07 | 查看全部
 
  2004年,韩国有食品公司用极不卫生的下脚料制作劣质饺子,丑闻震惊了整个韩国,民众十分愤慨,一致抵制购买,食品业因此遭受重大打击。当年6月,一家被证实制作劣质饺子的公司的总经理投江自杀,并写下遗书向国民谢罪,以“尽快洗清污点,恢复声誉”。
  
  4月21日上午,“岁月号”客轮上的一名轮机员在全罗南道木浦市某旅馆内自杀,未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19 | 查看全部
谁最歧视中国人
时间:2014-08-31 作者:未详 点击:192次



  西方人买房子,会很介意上一任屋主是印度人或中国人,原因是厨房会有很浓的咖喱或酱油味。而一个老外在酒吧里喝多了,多数人都会猜他是个美国人,而不太可能是德国人。由此可见,全世界范围内,歧视不是单向的,每个种族、阶层对其他种族、阶层都会有偏见。
  
  但是,好多所谓的“歧视”其实是因为文化上的隔阂,可能是在语言上无法沟通,或无法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遍布全球的唐人街、小印度、拉丁区、日本村、穆斯林社区……实际上正体现了这样的隔阂,统一种族的人聚集而居,主观上可能是为了生活方便,客观上却起到了缓解异族相斥的作用。
  
  然而,一个确实值得注意的趋势是,最近针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陆人的歧视和偏见开始越来越明显。奇怪的是,现在最歧视中国人的好像反而是中国人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29 | 查看全部
 很多华人移民在国外为孩子找学校,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所学校有没有中国学生?比例是多少?”如果答案是很多,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里去。可能在潜意识里,他们已将自己和其他中国人作了区分:我不是“一般的中国人”,我不希望与这样的家庭为伍,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
  
  不得不承认,这类歧视,背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中国人整体性的道德失落——因为真正的歧视,包括偏见,正是基于一种道德优越感之上的居高临下。
  
  难道是我们读书少吗?好像也不是。否则为什么有些国家国民教育水平低下却没有显现出道德沦丧,而我们的有些博士后却明显素质低下呢?
  
  我觉得这里面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
  
  在我们的社会里,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遇到问题,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找人找关系,因为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是由权力来维持的。长久下来,就导致了一种大范围的道德败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38 | 查看全部
在一些欧美国家,很多没什么背景的华人移民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自身努力而成为“杰出人士”,儒雅有礼,事业春风得意,而且备受尊重。但当我和几个国内来的“土豪”朋友在加拿大吃饭,他们却满腹抱怨,说外国的医疗服务太差,排队都要排几个小时。显然他们是拿在国内享受到的“特权”和这里的“平权”相比。这些“土豪”所生长其中的整个生态体系,充斥的全是“成功学”,只有得失,不论是非。
  
  今天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口构成已经不再以劳工为主,相反,加拿大70%以上的豪宅都是被中国人买走的。然而,你发现就算别人把房子卖给了你,却没有在心里尊重你。
  
  一位华人女性在加拿大开豪车违反了交规,英语说得不利索,就断定警察罚她是因为嫉妒她有钱——这种逻辑多可笑!当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以为钱可以成为万能通行证时,就注定了会被人所轻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49 | 查看全部
人生是拼图,不是蓝图
时间:2014-08-31 作者:未详 点击:193次

  高雄餐旅大学每年有个“餐旅大师”讲座,今年,学生们希望邀请奥美广告董事长白崇亮,于是我通过朋友邀请白崇亮,他也答应了。白崇亮问:“该说什么题目呢?”我说:“这个年纪的学子生长在‘悲惨世代’,希望能谈‘悲惨世代’年轻人的工作观。”白崇亮看到题目显然吓了一跳,他希望能改一改,最后定调为“少年PAI的奇幻工作之旅”。
  
  白崇亮出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化学公司担任总经理的特别助理,他说,前一任特助交接时告诉他,这份工作很无聊,就是跑腿、做会议记录、收发公文。一开始他也觉得这份工作乏善可陈,不适合他。
  
  但后来转念一想,又没人禁止他看公文内容,于是他细细阅读每件公文,了解这家规模相当大的公司内部发生的大小事,还试着猜测董事长会怎么批这份公文,如果批示跟他设想的不同,便研究为何如此,于是看到了老板的角度,有他没考量到的关键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8:57 | 查看全部
 后来,白崇亮成为最了解公司的人,尽管他根本不是管理者,却学会如何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公司,这段时间的历练让他眼界大开。
  
  白崇亮说:“人生是拼图,不是蓝图。”不可能有一条预定的康庄大道等着你走,都是一路学、一路看,每次的体验都能帮助自己成长,但也不是每个选择都必须接受,可以看看自己手上拥有的,想象一下拼图的全貌,舍弃不需要留恋的,就能拼出一个自己想要的人生版图。
  
  白崇亮学理工,后来却转念企管,最后成了奥美广告的董事长,他的生涯转了好几次大弯,因此他认为人生不是蓝图。谁能规划自己未来的样子?但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次的经验,从中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算是一个自己不想要的经验,也可以从中挑选、抽取、学习到想要的经验。任何职务都不必看轻自己,即使是个小助理,却学会以总经理的高度看公司,让他打开了人生的视野,对日后工作有莫大助益。重要的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学习中学会更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兴趣,自然会引导出一条全新的道路。随着历练增加、经验增加,所有过去累积的知识与所学都不会白费,都会成为未来的你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回头一看,恍然大悟,原来人生真是拼图,不是蓝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9:07 | 查看全部
永不降温的弃婴保温箱
时间:2014-08-31 作者:未详 点击:63次

  3月27日,当小女孩被送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时,儿科主任徐浩用温度计根本量不出她的体温。她发现,小家伙的大腿外侧已经变硬了,“就像冻柿子”,小嘴也变得发紫。
  
  那一天,这座东北城市的平均温度只有零摄氏度左右。在铁西区重工街一个“平时只有捡垃圾的会来”的巷子深处,这个弃婴被发现躺在一个红色的旅行袋里。一条腈纶绒毯和一件咖啡色的羽绒夹克,是她在这个雨后清晨的御寒衣物。
  
  人们以为这是个死婴,但当警察赶到现场检查死亡时间时,却发现孩子有些地方“还软和着”,“隐隐约约有呼吸”。来不及叫120,他们抱着小孩来到了附近的奉天医院。
  
  这个弃婴被送到了位于二楼的儿科诊室。
  
  徐浩成为这台“弃婴保温箱”的第一个搭建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19:17 | 查看全部
她的手刚一搭上,就发现孩子身上冰凉,把听诊器放在婴儿的胸膛,也听不到心跳的声音。
  
  她意识到,必须先为孩子取暖,只有体温恢复,血液才能正常循环,心肺复苏也才可能有效。由于事发匆忙,医护人员没来得及准备其他取暖设备如辐射台,只推来了保温箱。但保温箱要达到三十多摄氏度的温度,需要一段时间。
  
  “赶紧用手焐一焐,让小孩儿取暖!”徐浩吩咐在场的实习生和护士。
  
  这台“弃婴保温箱”正式运转起来。病床两旁,5个人伸出双手,分别握住她的四肢和头部。负责心脏复苏的医生则用双手包裹着她的胸腹部。
  
  急救室里的医生和护士渐渐多了起来,大约有二十人。用手给婴儿取暖的护士不得不改为半蹲的姿势,以给参与抢救的医生腾出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