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6:22:09 | 查看全部
你没有资格心存侥幸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933次

  朋友酒后驾车,结果出了车祸。车子撞得一塌糊涂,好在人并无大碍。回来,信誓旦旦,从此不再酒后驾车。可是两个月以后,朋友就将他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问他不怕再出事?朋友笑笑说,不会这么巧吧?……只要多加注意,只要不超速,只要不违章,应该不会有问题。而这时,朋友的身后就坐着我们,车祸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像现在坐在车子的后排。可是现在,我们的想法,竟和这位朋友惊人的一致。——不会这么巧吧?
  
  还有一位朋友,英年早逝。虽然病因很是复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他工作起来太玩命,结果积劳成疾。圈子里的朋友们谈及此事,一个个长吁短叹,一边为逝者痛心疾首,一边发誓要从此爱惜自己的身体。可是三五天过去,似乎,所有人都将自己的誓言彻底忘掉。照样不吃早饭,照样烟酒无度,照样熬夜,照样不注意锻炼……直等到下一次聚会,再谈起生老病死,再发一遍誓言。我当然知道朋友的想法,那就是: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太多了,不幸的事,不会偏偏落到我的头上吧?
  
  想起那些骗子,那些窃贼,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做尽坏事的人,小故事大道理全集其实,他们也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后果。我相信,当他们听到同行被绳之于法,心中,或许也会产生放弃继续犯罪的念头。可是为什么还要继续做下去?不是他们不怕,只因为他们心存侥幸。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偏偏落到自己头上,于是一次一次,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越陷越深。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心存侥幸地生活。有关健康的,有关生命的,有关事业的,有关道德的或者法律的。我常常想,这个世界上,人们具备的惟一的共同性格是什么呢?或许,就是“心存侥幸”。但是,无疑,很多本应该避免的事端,很多不应该发生灾难,恰恰就是由于我们的“心存侥幸”。
  
  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你比那些不幸者高明到哪里?既然你心存侥幸,那你又有什么资格,逃离不幸?——不会这么巧吧?所有不幸或者灾难的序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6:22:23 | 查看全部
温暖是双向的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996次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别人都是对我恶语相加,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
  
  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呀?”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现在你暖和了吗?”
  
  小和尚回道:“当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小和尚一听笑了:“师傅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了,是人把棉被暖热了。”
  
  老和尚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第二天开始,小和尚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的人恶语相加,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地对待每一个人。
  
  10年以后菩提寺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而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小和尚也成了住持。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里,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6:22:35 | 查看全部
不能只看到自家的门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1027次

  有个木匠,做门绝活传遍乡里,方圆数十里的人都请他做门,每次木匠都制作出精致实用的门,赢得夸赞。有天木匠觉得应为自己家造一扇最精良、最耐用的门,来展示他高超的技艺。于是他挑选出最好的木材,花了10天,精心做出一扇木门。一时间,慕名前来观赏的人接二连三,木匠很高兴,每次都骄傲地向大家介绍那扇门的用料、工艺和耐用。
  
  可是再坚固的木门,也经不起岁月的侵蚀。3年后,门上掉了枚钉子;5年后,门上烂了块板子;6年、7年……10年过去了,这扇门的栓、轴等各个部位都出现过问题,但每次木匠都不厌其烦,精心修理。木匠对此甚是得意,常常自夸:“多亏我有好手艺,要不然这门还不知要坏多少次,换多少新的呢!”
  
  直到有一天,有个孩子路过木匠家,瞥见大门,便嘲讽道:“亏你还是木匠,看看这门,不但样式陈旧,还都是补丁!”木匠一愣,盯着自家那扇门仔细打量一番,又望望邻居家的门,他惊讶地发现,别人家的门都样式新颖,崭新漂亮,唯独他家的门又破又旧,遍体鳞伤。
  
  木匠这才知道,原先令自己自豪、仰仗的技艺,已成为招致别人嘲讽的笑柄。
  
  对于不善进取的人来说,精湛的技能固然是一笔财富,但如果你囿于这扇门内,只专注于日复一日地训练技能,而不懂得变换思维,与时俱进,势必无法取得最后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6:22:44 | 查看全部
上帝只送种子
时间:2014-09-11 作者:未详 点击:1577次

  一位女士在购物中心闲逛时,看到一家花店的海报。她走进那家花店后,既看不到花瓶,也看不到任何鲜花,只有上帝站在柜台后面。
  
  “你想要什么,可以提出来。”上帝说。
  
  “我想要幸福,我想要安宁、金钱和被人理解,我想死后上天堂,也想让我的朋友们都能得到这一切。”
  
  上帝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一只罐子,打开罐子,从中取出一些颗粒状的东西,递给那位女士。
  
  “拿走这些种子,种下它们,因为我这里不出售成果。”上帝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39:20 | 查看全部
学会检讨自己
时间:2014-07-30 作者:未详 点击:1883次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制胜诀窍吗?”

  赛车冠军说:
  “每一个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怎么正常,对手太强。
  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车手坚持不断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的技术和路线,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的确,只有不绞尽脑汁为失败寻理由,而是千方百计为失败找原因,才能真正逐渐地向成功一步步靠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39:33 | 查看全部
瓶盖里的精明
时间:2014-07-30 作者:未详 点击:1590次

  有个富翁荣归故里。

  这天,他在当地最豪华的酒店设宴,点了最好的酒菜,招待亲朋好友。

  众人酒足饭饱,十分尽兴。
  
  酒店领班见富翁出手阔绰,便动起了歪点子,他在结账时,多报了好几瓶酒水。

  不料富翁一听,就沉下脸说:“你多报酒水钱了!”
  
  领班早已派人收走了桌上的酒瓶,料想富翁是死无对证,便坚持说,没有多报。
  
  富翁也不多争辩,而是从烟灰缸里拿出几个瓶盖,冷冷地对领班说:“虽然酒瓶早就拿走了,但是瓶盖却在这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请你好好数一数。” www.rensheng5.com
  
  领班万万没想到,富翁会把瓶盖留下来。

  他只好说:“先生,是我数错了。”说完,重新报了正确的金额。
  
  富翁听完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

  “别看我花钱如流水,但我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今天,我要多给你一百元,当然不是奖赏你,而是要提醒你,每当你看到这张一百元,就会想到今天的事。年轻人,你的路还长,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

  说完,他把一百元放到桌上,然后走出了酒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39:46 | 查看全部
本领
时间:2014-08-01 作者:未详 点击:1004次

  朱泙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老师,跟他学杀龙技术。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
  
  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画脚地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都笑了,就问:“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
  
  朱泙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自学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超的杀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无的放矢,为学习而学习,那么学来的本领再好也是一钱不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39:59 | 查看全部
任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
时间:2014-08-04 作者:未详 点击:1875次

  一条生活无聊的鱼总想找个机会离开大海。

  一天。它被渔夫打捞上来,放养在一口破旧的水缸中。每天,渔夫总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大口地吃着,累了则可以停下,打个盹。

  鱼儿开始庆幸自己的美妙命运,庆幸现在的生活,庆幸自己一身花衣。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鱼儿一天一天地游。它似乎有些厌倦,但再也不愿回到海中了。

  “我是一条漂亮鱼。”它总是这样对自己说。渔夫要出远海,十天半月才能回家。鱼儿只好吃渔夫儿子的残羹剩饭,心情极糟。

  终于,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儿子收拾东西搬走了。什么都带上了,只忘了那条漂亮鱼。

  鱼很悲伤,想到昔日渔夫待它实在不薄,现在却遇难身亡,它十分悲伤。

  鱼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伙食太差,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无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甚至抱怨它决意离开大海时伙伴们为何不加劝阻,抱怨它所认识的一切,只忘了抱怨它自己。

  时间静悄悄地过去了,破水缸里的这条鱼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它却是一条死鱼。

  当困难和灾难来临时。
  任何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
  如果我们不能去改变,那我们就去适应,然后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摆脱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40:14 | 查看全部
听见自己的内心
时间:2014-08-05 作者:未详 点击:1183次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曼哈顿时代广场。

  此时已近中午,街道上满是行人和车辆,汽车、出租车的喇叭声和警车的笛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都快把整个城市震聋了。

  突然,印第安人停住脚步说:“我听到一声蟋蟀呜叫。”
  
  “什么,蟋蟀呜叫?你一定是疯了,这么嘈杂的环境你不可能听见蟋蟀的呜叫!”他的朋友说。
  
  “不,我相信我听到的肯定是蟋蟀的叫声。”印第安人说。
  
  “那太难以置信了。”
  
  印第安人又驻足仔细听了一会儿,然后,他穿过马路走到一个大花坛前。就在一棵灌木的根部,有一只小小的蟋蟀正在振翅歌唱。
  
  他的朋友惊讶地说:“你一定长了双超人的耳朵!”
  
  “哪有。”印第安人说,“我的耳朵与你的没有不同,这取决于你想听什么。”
  
  “不对啊,这么嘈杂的环境,即使我想听,也不可能听见那么微弱的蟋蟀叫声!”朋友说。
  
  “真的,关键是看你最在乎什么。”印第安人回答,“让我给你做个演示。”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到人行道上。虽然环境依然嘈杂,但是20步以内的行人全都回过头来。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印第安人笑笑说,“它完全取决于你最在乎什么。”
  
  只要是你最在乎内心的美善之音,外界再喧嚣都掩盖不了它,你一定可以听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7:40:25 | 查看全部
改变细小差距
时间:2014-08-05 作者:未详 点击:1388次

  有两匹马,星期天和戈尔,在两项比赛里,它们各自取得了一项赛事的冠军,而关键在于另一项总决赛。
  
  在总决赛里,它们都奋力冲向终点。最终,电子记录显示,星期天获得了胜利,但仅比对手快了一个鼻子那么一丁点儿。
  
  星期天获得了50万美元的奖励。再加上总成绩第一的100万奖金,这样就达到了150万美元。而第二名——戈尔只得到了6万美元。星期天得到的是戈尔的25倍。
  
  那么星期天做的真的比戈尔好25倍吗?不可能。完成这三项比赛需要5个星期的时间,跑4公里的路程,星期天只是赢了对手两英寸而已,实际上差别并不大,而它们的回报却相差25倍!这就是微小边缘原理在起作用。
  
  也许只是多一点点的训练,也许只是多一点点的奋争,也许只是方法好那么一点点,或者还有其他更多的原因。每一项几乎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把这些加起来,优势和利益却令人难以置信。
  
  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通过这许多小的步骤而来的。
  每次只是一小步而已。
  许多人失败后,就灰心丧气,然后放弃。
  他们不知道,倘若把注意力先放在改变这些小的差距上面其实很容易减少挫折,达到突破,从而挥别失败与痛苦,笑迎成功与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