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06 | 查看全部
因为屈打,他跑成了王者
时间:2013-11-11 作者:未详 点击:4040次
  小时候,他到姥姥家去玩,路过一家商店门口时,他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由自主地收住了赶路的脚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结果店主冲了出来,误认为他是小偷,把他打了一顿。虽然打得不算重,但毕竟很委屈,他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去打官司。可后来,那场官司竟然没有打赢,理由就是他是黑人,而店主是白人。尽管理由如此荒谬,但在那个黑人普遍受到歧视的特定国度与特定年代里,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地跑开。
  
  为了宣泄心中的不快,让心灵有一个出口,他渐渐喜欢上了唱歌与跳舞。先是唱别人的歌,后来觉得这样不足以确切地表达自己,他就结合自己的经历给自己写歌,歌名《BeatIt》(避开),一经唱出,非同凡响。他借用演唱的形式给当时美国青年一代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不要以暴制暴,如果不可避免,那就《BeatIt》。
  
  《BeatIt》真的能化干戈为玉帛。
  
  1983年,他在街头拍《BeatIt》MV,激情摇滚的风格硬是把一群跟着起哄的黑人小混混征服了,带他们一起进入了歌舞的圣境,阻止了一场即将发生的群殴。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那些混混非常友好,他们不奢求其他,只要求上镜。”
  
  随着《BeatIt》的传唱,连白宫也被感动了。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向他提出友好的建议,要将他的这首歌曲用在公益广告中。他欣然同意。他也因此被里根总统邀请至白宫亲自为其颁发“世界杰出青年奖”以及“特别贡献奖”,同时,他还凭借《BeatIt》被评为第26届格莱美最佳摇滚男歌手,《BeatIt》入围了摇滚名人堂史上500首经典之作,而他又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
  
  这个因为被店主追打而最终选择跑开并不断歌舞着“避开”的他,就是令全球无数歌迷惊叹与怀念的美国著名已故流行音乐人迈克尔·杰克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12 | 查看全部
失败的副产品
时间:2013-11-17 作者:未详 点击:2261次
  毫无疑问,他已经失败了。尽管他为了去谷歌应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又将自己从头到脚包装一遍,依然落聘了。原因是在面试的时候主考官抛来的问题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能清洗西雅图所有的窗户吗?”这个问题在让他瞠目结舌的同时,也失去了到谷歌工作的资格。
  
  他有些啼笑皆非,又感到万分沮丧。从谷歌出来,他茫然走在大街上。流浪歌手迈克喊住了他:“嗨!你看起来有点不对劲儿,发生什么事了吗?”
  
  他望着迈克。尽管迈克弹着老旧的吉他,右腿残疾,但是他此时却一脸陶醉的神态,仿佛置身在华丽的音乐大厅中。
  
  迈克听了他的故事之后,笑笑说:“失败倒没什么,但是也许这次失败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副产品呢?”
  
  他呆住了,失败的副产品只能是失败啊!迈克笑笑说:“不,失败的副产品是成功。”
  
  他若有所思地回了家,忽然有一个新奇的想法:“如果我将谷歌的面试题整理成一本书,是不是会有很有销路呢?”
  
  说干就干,他花了两个月的时候将搜集来的谷歌面试时提过的刁钻古怪的问题整理出来,写出了一本名为《想进谷歌工作,你够聪明吗》的书。
  
  这本书一上市,就迅速登上了当季畅销书的榜首。他也成功地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的名字叫威廉。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失败的副产品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关键是能够在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机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18 | 查看全部
捷径就是最远的路
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3357次
  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16岁时在《休斯敦邮报》做过兼职,替报社招揽新订户。当年,他千方百计地查找新领结婚证者的姓名和地址,将资料逐一输入电脑中,然后亲自上门免费赠阅给他们两周的报纸。戴尔周到的服务使他很快便发展了新客户,可不久后社长却说:“如果我们每增加一个新客户,都要像你这样经过繁琐的程序,还得付出巨大的体力和精力,那么报社迟早会关门。”
  
  戴尔费解地问:“我尽全力去做,有错吗?”社长严肃地回答:“至少现在那些想订报的人都开始提要求,要报社安排专人给他们上门免费赠送两周的《邮报》,这加大了我们报社多大的成本啊!”戴尔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委屈地辞了职。
  
  考入大学后,戴尔了解到当时的学生都渴望拥有一台电脑,于是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卖电脑。他以低价从经销商那里买来一批过时的产品,再不分昼夜地组装升级,然后以低于市场价2/3的价格卖给学生,还提供免费上门维修服务,生意十分火爆,产品很畅销。戴尔注册了公司,向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按个性需求升级的电脑。因为每天要浏览大量的客户邮件,还得组装升级产品,戴尔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退学。他不辞辛苦地做起电脑直销生意,到24岁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经销商之一。
  
  一天,戴尔约见了一名计算机专家。交谈后,专家疑惑地问:“戴尔电脑已经享誉全球,为何你还死守着经销的业务不放呢?如果把资金和人员都集中到最赢利的软件研究上,那将会有怎样的收益啊?”“可电脑软件研发公司成千上万,而做最简单的电脑直销企业却屈指可数呀!有时捷径,往往就是最远的路。”戴尔指着存储在自己电脑里的不计其数的客户资料说,“如果我以前就习惯于只做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事,而省略繁杂琐碎的活儿,那么现在应该还只是《邮报》的一个订报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25 | 查看全部
天鹅和家鹅
时间:2013-11-19 作者:未详 点击:3609次
  法国科学家汉克森做过一个实验:用人工方法同时孵化出一群家鹅和一群天鹅。他把一只家鹅雏放进天鹅群,又把一只天鹅雏放进家鹅群,让它们在一起生活半年后,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天鹅群里的家鹅虽不能翱翔蓝天,但可以轻松地飞行几百米,而与家鹅从小长大的天鹅却连飞离地面都十分吃力。由此可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常和成功的人在一起,就能获得成功;常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就能分享快乐;常和诚信的人在一起,就会恪守诚信;常和幸福的人在一起,就懂得感受幸福。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跟鹰在一起,不是鹰你也学会了飞翔;跟鸡在一起,是鹰你也飞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31 | 查看全部
天鹅和家鹅
时间:2013-11-19 作者:未详 点击:3609次
  法国科学家汉克森做过一个实验:用人工方法同时孵化出一群家鹅和一群天鹅。他把一只家鹅雏放进天鹅群,又把一只天鹅雏放进家鹅群,让它们在一起生活半年后,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结果:天鹅群里的家鹅虽不能翱翔蓝天,但可以轻松地飞行几百米,而与家鹅从小长大的天鹅却连飞离地面都十分吃力。由此可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常和成功的人在一起,就能获得成功;常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就能分享快乐;常和诚信的人在一起,就会恪守诚信;常和幸福的人在一起,就懂得感受幸福。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跟鹰在一起,不是鹰你也学会了飞翔;跟鸡在一起,是鹰你也飞不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37 | 查看全部
总得抓住点什么
时间:2013-11-22 作者:未详 点击:2489次
  假如你先天失明,从来没有真切地看过这个世界;假如你先天失明还是个被父母抛弃,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界上?孤单无助的心还能去寻找幸福吗?
  
  若是我,真的什么都抓不住了。我完全可以整天埋怨命运的不公平,整日顾影自怜。
  
  也许,真的,我还不如那个广西盲童。他只有13岁,承受着命运的不公平,却不失勇气和信心。相信,很多人都从央视《我要上春晚》的节目中,认识了这个男孩——韩平安。
  
  小小的个子,黑黑的脸,其貌不扬的韩平安十分爱笑。笑的时候,露出几颗尖尖的牙齿。淳朴和简单的外表,就像小溪边丑陋的石头,没有人会关注。
  
  就是他,在节目里,坚定并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我以后要做个盲人画家。”
  
  “上帝关上了我眼睛这两窗,他就一定会打开我心灵之大门,让我走出黑暗并画出心灵的画卷。”听到这句话,在场的观众吹嘘不已。
  
  韩平安现场表演画竹子。这是我第一次看盲童作画。他握住毛笔的手似乎充满了力量,落笔后一顿,自然成了竹子的节。另外一只手按在指上,他沿着指头给竹子添加竹叶,黑黑的墨沾染了他的手指。他却沉浸在作画的乐趣中,像一个天才的画家。画作简单却不失大气和美。嘉宾蒋大为先生,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他着重地画上了题了画的寓意:竹报平安。
  
  大道至朴。
  
  小男孩有一颗简单而纯真的心,不染纤尘。尘世间的一切不曾污染它。所以,那颗宝贵的心灵可以看到世间的一切,并能感受和触摸到美。
  
  主持人董卿替韩平安表白:“我喜欢画画,我喜欢收音机,我喜欢小喇叭广播剧,我喜欢笑,我喜欢拥抱……”现场嘉宾娄乃鸣、阎肃、蒋大为和主持人董卿一一和他拥抱,他竟然高兴得哭了起来。
  
  人,总得试着抓住点什么。
  
  如果你不安于现状,如果你不满足于命运的安排,如果你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幸福……,那么你总会试着抓住点什么。
  
  对于盲童韩平安来说,他试图抓住的是画笔,相信只要他坚持不懈,就肯定能得到属于他自己的精彩。对于史铁生来说,他抓住的是写作,因此他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44 | 查看全部
弱者失败的原因
时间:2013-11-23 作者:未详 点击:4341次
  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牛和狮子是对头,两者对决,食草的野牛面对牙齿锋利的狮子显然是弱者,因此上,野牛往往就会成为狮子的盘中餐。
  
  不过平均身高1。7米、体长3。4米,平均体重有900千克的非洲野牛也不好惹,尤其是它们成群生活在一起,力量就不窬小觑,当它们发起时速高达60公里的集体冲锋时,任何动物都有可能被踏成肉泥。因此,面对成百上吉的野牛群,单独的狮子再强大也是不敢轻易发起攻击的,它们必须几头一起齐心协力才有可能享受到一顿美餐。同志是乎,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牛君和狮子君追逐争斗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场面惊心动魄、蔚为壮观,它们之间的斗智斗勇,不亚于人类间相互进行的惨烈战斗。
  
  数量上处于劣势,狮子君要想战胜野牛群,它们经常采用的战法就是在运动中独立一个敌人消灭它,在追逐的过程中,狮子们选中一个对象后,就会逐步把它从牛群中分离出来,几头狮子对阵一头野牛,那这头野牛基本上就摆脱不了被吃掉的厄运了。
  
  野牛被孤立后,大部分情况下其它野牛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任凭同伴在狮子们的合作中被一口一口吃掉,自己仍在旁边优哉游哉地吃着青草。不过,有时候野牛君也会团结一致来营救被孤立的同伴。这时候,面对野牛君发起的集体冲锋,狮子的牙齿再锋利也得退避三舍。一旦被孤立的野牛重新融入牛群,就预示着狮子的这次奋斗以失败而告终,要想填饱肚子,就必须重新开始。但狮子也有幸运时候,有次狮子孤立了一头还未成年的公牛,眼看就要成功了,这时野牛群对狮子发起了营救攻击,狮子们见状不得不放弃到手的美食四散逃开。就在狮子们要失望时,一头参与营救的野牛一不小心把已经受伤的小公牛给撞翻在地。小公牛被撞得翻了几个跟头后再也站不起来,狮子群则远远地静观野牛群的变化,慢慢野牛群决定抛弃这头受伤严重的小公牛。就这样,狮子们靠野牛的失误轻易得到了一顿美餐。
  
  野牛有牛脾气,发起脾气来不认输;狮子其实也是有牛脾气的,有时候它们锁定了目标以后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有次狮子们相中了野牛群中的头牛,三翻五次发起冲击,次次都能把头牛给孤立出来。头牛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它体重将近一吨半,牛脾气一上来,左冲右突,每次都能把狮子们打败平安回到牛群中,受到热烈的欢迎。不过时间长了,头牛也慢慢有点体力不支了,这次它在牛群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回到牛群中,还没喘口气,一头同样体型的公牛猛地向它发起了攻击,硬生生把它顶出牛群。原来这头牛是头牛的王位竞争者,它瞅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决定借助狮子们的力量消灭头牛,自己登上王位。这回王位竞争者得手了,被顶出牛群的头牛粗疲力尽,再也没有反击的能力,只得任由狮子们来宰割分享。
  
  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演绎的生死对决告诉我们,弱者要想生存下来不被强者所吞噬,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抱成团,一旦各自为战、失误不断或起了内讧,等待弱者的将会是被各个击破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6:52 | 查看全部
从不气馁
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3725次
  蜗牛,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软体动物,就像一朵无名的花儿,很少有人称赞过她。
  
  蜗牛,从不气馁,尽管没有脚,却要走有脚的路,甚至没有腿,也要顶着那重负艰难地爬行。她不知道山有多高,只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山外还有很美的风景。
  
  每一次爬行,都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磨砺,也给人一种心动。每一堵土墙,每一个石块,每一丛荆棘,都刺痛着她稚嫩的神经。她渴望拥有鹿的双腿,驰骋万里;她渴望拥有鹰的翅膀,翱翔蓝天。但她只是一只蜗牛啊,不得不缓慢地爬行,但她从不气馁,在爬行中,她在实现着生命的极至和跨越。
  
  或许,她会成功;或许,她会失败。可岁月终究不会抹去她曾经付出过的惨重的代价和顽强执著的追求。那一道道闪光的迹痕,正是无声的说明,深深地镌刻在生命的年轮之中。
  
  站在蜗牛的高度冷静地俯视,该是我们追求付出的季节,就一定不要错过,活着的真谛应该是从不气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7:00 | 查看全部
你相信石头会开窍吗
时间:2013-11-25 作者:未详 点击:5847次
  在印度,有个人小的时候头脑很迟钝。在他开始学习梵文时,感到特别吃力,尤其是学语法,同班同学轻轻松松就学会了,而他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仍然像没学过一样,毫无长进。他一度悲哀地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会语法了。
  
  一天,老师提问他背诵学过的语法。他竟一点也背不出来。老师气坏了,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他完全丧失了信心,干脆不读书,甚至连学校也不去了。他心里想:看来我命中注定不是块学习的材料。
  
  从此以后,他无所事事,到处游逛。有一次,他来到一个湖边的小码头上,码头是用很坚硬的石头砌成的,十分坚固。他走过去,坐在上面,忽然发现光滑平整的石头上竟然有一个坑,圆圆的。他很纳闷:为什么这里会有一个小石坑呢?
  
  恰在这时,一位妇女提着水罐走了过来,把水罐打满水后放下水罐休息了一会儿。他被一个现象吸引住了:水罐正好严丝合缝地放在了石坑里。
  
  看到这个,他就问:“这是石匠专门凿好,用来放水罐的吗?”
  
  “才不是呢,是天长日久了,水罐磨出的石坑。”妇女说着,把水罐顶在了头上慢慢离去了。
  
  他惊呆了,暗暗地想:既然这块坚硬的石头都能被水罐磨成坑的话,那么经过持久而刻苦的努力,难道我这个遇蠢的脑袋就不能变得聪明起来吗?
  
  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立即站起来,回到了学校,找到了老师,下定决心用功学习。奇怪的是,同样的语法,以前看起来就像一座大山,今天看来好像一口清水,一下子就喝下去了。不管学习什么课程,不管有多大困难,他如有神助,很快就能背熟,还能很快理解。
  
  他那过去像石头一样的脑袋竟然真的开了窍。
  
  他就是包簿·德瓦,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语法学者,关于语法学问题他还写了一本书。至今,学习梵文的人通过学习他的这一著作就能够较快地领会。
  
  其实,克服了内心的魔障,激起了奋进的动力,盯住了一个目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07:08 | 查看全部
成功要下笨功夫
时间:2013-11-26 作者:未详 点击:5578次
  安静的时候,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学有所成,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我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出一个结论,成功没有秘诀,要想成功,就要下一番笨功夫。
  
  我自己喜欢太极拳,曾经的理想,是要当太极拳的一代宗师。可是,眼看着已经年过四十,别说一代宗师,就是大方极拳的粗浅功夫都没有练到身上,原因是什么呢?
  
  是师傅不明吗?结论当然是否定的。我的老师是一代明师,老师对太极拳的认识极其深刻,太极拳的功夫已登峰造极。
  
  是自己天资不够吗?我想也是不对的。我自小就有神童之称。小学,我的成绩一直第一。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四年级全年的数学考试,每次都是满分。自己当时的感觉,是已经把数学给学透了,根本没有不会的题目。在升初中的时候,我是全乡唯一考上县一中的学生,并且考了全县第23名的好成绩。初中,因为都是县里的尖子生,竞争就大了一些。即使这样,三年的初中考试,我最差的一次成绩还在排在了全班的第七名。中考的时候,自己又是全县唯一考上部属中专的学生。所以,如果说自己天资不够,我看是也不对的。
  
  是没有时间练习吗?现在想来,自从认识老师以后,自己并非没有时间练习。在邯郸工作的时候,妻子全力支持我打拳。现在,我一个人在石家庄工作,工作之余,时间全是自己的。所以,并不是没有练拳的时间。
  
  古人说过,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若要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等谚语。老师也曾告诉我,持之以恒不冷热,上乘功夫自然得。想来想去,自己之所以学拳十年而无成,并非老师不明,也非自己天资不够,更不是没有时间,根本的问题,就是自己没有把笨功夫下到。
  
  前几日,我看了美国作家葛拉威尔写的一本书——《异数》。葛拉威尔在书中讲了一个道理: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按此计算,如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十年。如果想缩短成功的年数,就要增加每天的时间。如果减少了每天的时间,就会增加成功的年数。
  
  功夫之所以称之为功夫,就是需要下够功夫。下够了笨功夫,才会有真功夫。有了真功夫,也就有了我们所说的成功。
  
  从哲理上说:下够笨功夫符合质量互变定律。下笨功夫,就是时间在量上的积累。下够了笨功夫,量的积累就到了一定的程度。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发生质的飞跃。有了质的飞跃,就有了阶段性的成功。
  
  从生理上说:人的身体有学习上的适应性。当一个人经常性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思维和生理就会越来越适应做这件事情。当思维和生理的适应成为一种本能后,再做这件事情,身体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与此相反,如果做得少,就会在生理上产生不适应,也就永远做不好这件事情。永远做不好这件事情,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