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19:57 | 查看全部
有一种成功叫速度
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3486次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特的景观,也成了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之一。
  
  当然,被称为“沙漠植被之王”的梭梭,成功并非来自于侥幸。它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速度,无与伦比的速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梭梭的种子是世界上发芽时间最短的种子,只要遇上雨水,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它就能萌发新的生命。
  
  相比之下,即使是发芽时间比较快的稻谷、花生等农作物,发芽时间也需要三四天,要是椰树的种子,发芽则要两年多。而梭梭的种子,面对着干旱异常的天气,面对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它们从来不观望,不犹豫,不拖泥带水,只要雨水一来,它们就在几小时内迅速生根发芽,快速地生长繁殖,蔓延成片。
  
  这样快捷的速度,不能不让人吃惊。其实,细想一想,我们追求成功又何尝不应当如此呢?可以说,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我们谁都有许多想法,但由于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结果多少光阴过去,却只能停留在计划中。如果有朝一日忽然发现,我们因为缺乏当机立断的决心,已经错过了生活,那会让人多么难受与悲伤。
  
  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带着积极的心态,及时抓住机会,不断进取,不停拼搏,才有可能创造成功。如果按部就班、谨小慎微,在应该起而行动时,坐等机会溜走,就会时时落后、事事落后。要知道,光说不做,只想不行动,既不能增加成功的砝码,也无法增加人生的能量。古人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在水上漂起来。同样,要想拥有成功,就需要赋予人生足够的速度。这是成功者的姿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0:10 | 查看全部
“画”出来的前程
时间:2013-08-29 作者:未详 点击:2141次
  凯斯·萨德齐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LT专业,拿到学干学位的她,曾经雄心勃勃,想在这个顶尖科技领域干一番事业。可在美国,她这样的专业人才太多了,通过一位朋友的引荐,她只身来到了沙漠名城迪拜。
  
  萨德齐在迪拜这块创造了无数神奇的土地上一干就是八年,然而,尽管她业务精通,工作尽心,使出浑身解数,亦然是无所建树。眼见别的同事或成了行业精英,或成了企业老总,她显得非常焦急,却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萨德齐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写一些生活趣味小品。为了打发业余时光,她经常泡迪拜的各大书店,并且和当地的文化
  
  文化朋友。那天,她打听到这样一条信息:迪拜的精英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忙于事业,孩子们长时间呆在家里,非常无聊。这种无聊还体现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上,虽然阿拉伯语和英语是当地的两大官方语言,但街头的书本却全是英文的。当地的文化部门试着出版一些阿拉伯图书,但却无人问津,在当地文化界,都有一种失去文化个性担忧。
  
  萨德齐看了那些图书,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只是面对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尤其是迪拜这种外来人了聚集的城市,缺少一种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手段。她打算将用小品化的形式,创造一种读物。这种想法立即引发了书商的好奇,根据他们的建议,她以当地养鹰人为主题的民间文学《金戒指》改编成漫画脚本,并通过她的朋友、日本漫画家姬川明做画,一套新颖、生动的漫画丛书首次出现在这座阿拉伯城市。
  
  《金戒指》的推出,很快引发迪拜图书界的轰动。萨德齐也顺理成章,从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LT界跳槽,成了一名专业漫画脚本写手。不到一年的时间,她推出的《金戒指》系列,不仅令当地出版界洛阳纸贵,而且列入各大学校的辅导教材,荣获了迪拜图书奖。如今的萨德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漫画工作室,她戏称:自己的前程,是一手“画”出来的。
  
  也许你拥有出众的专业和过人的技术,但你一直找不到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这并非上帝在捉弄人,而是你的创业方位没有校准。萨德齐的成功经历表明,那枚幸运的钥匙,一直在自己手上,就看你能否及时打破桎梏,与生活的需求准确对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0:22 | 查看全部
用一根手指建成的大桥
时间:2013-08-29 作者:未详 点击:2949次
  在美国的曼哈岛和布鲁克林区之间,有一座跨越东河的悬索大桥,叫布鲁克林大桥。你可能想不到,这座全长1834米、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宏伟建筑,却是一位伟大的残疾人建筑师用一根手指指挥建成的。
  
  早在19世纪中叶,纽约就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成长最快的城市,为解决交通不便的状态,市政府计划在曼哈顿与布鲁克林之间修建一横跨两地的大桥。这项计划很快得到了实施,移民美国的德国工程师约翰·奥古斯都·罗布林成为修建大桥的总工程师。按照他的设计,布鲁克林大桥全长1800多米,建造周期为14年。
  
  然而,就在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大桥即将动工的前夕,罗布林突患破伤风。为了争取大桥早日动工,罗布林一心扑在工作上,拒绝接受医生的治疗。就在大桥开工三个月后,罗布林离开了人世。临终前,罗布林将32岁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叫到床前,呵嘱他一定要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心态,华盛顿·罗布林流着眼泪答应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年轻的华盛顿·罗布林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总工程师一职。
  
  担此重任后,华盛顿每天都亲临现场,和工人们一起施工。由于长时间的水下浸泡,使得华盛顿换上严重的“潜水员病”,这是一种会使人失去活动能力的慢性病。虽然身患重病,但华盛顿·罗布林和他当年的父亲一样,没有住进医院,而是坚持在工地上指挥施工。当布鲁克林大桥的两个桥桩都建完的时候,华盛顿的病情也严重恶化,最后全身瘫痪,无法现场指挥施工。
  
  这时,几乎每一个都认为这座伟大的建筑一定无法继续了。但是,在顽强的意志支撑下,华盛顿决心要完成父亲的心愿。躺在病床上,他用唯一能动的一根食指敲击妻子爱密莉的手臂,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由妻子把设计图传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每天,他都要坚持坐在家中的窗台前,通过望远镜监督桥梁建筑的进度。虽然每次他都疼痛得大汗淋漓,但这种特别的遥控指挥却从未间断过。
  
  13年后的1983年,华盛顿·罗布林终于用一根手指指挥建成了一座富丽典雅的布鲁克林大桥。大桥的建成,不仅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更是建筑师华盛顿·罗布林的一个奇迹。因为13年来,华盛顿·罗布林用唯一能动的一根食指,敲击妻子的手臂达一亿次之多。为此,美国近代著名诗人哈特·克雷恩专门为这座伟大的建筑和这个伟大的建筑师写了一首长诗,诗名就叫《桥》。
  
  任何一个勇敢自救的人,上帝都不会放弃他。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垮你。当你从艰难的境地里依然一往无前的时候,哪怕你只有唯一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只要你持之以恒地用它去敲击成功之门,终有一天,你会敲开那扇原本虚掩的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0:35 | 查看全部
成功前的“偏离”
时间:2013-08-31 作者:未详 点击:3119次
  现实生活中,你有一个梦想,你满腔热忱地开始行动。然而,数月后,生活打断了你的梦想:问题总是出现,重重困难阻碍了你实现梦想的进程。
  
  把你的生活和一架从悉尼飞往东京的飞机进行比较,这是一段漫长的海上飞行。不管怎样,每星期都有上千人登上飞机坚信自己可以抵达东京。
  
  如果我告诉你在95%的飞行时间里,飞机都是偏离航道飞行的,事情又将如何?我是说,没有人控制,飞机几乎一起飞就偏离了航道。
  
  区别就在于:飞机是由飞行员负责方向的。飞行员有预定的计划:飞向东京。他清楚会被气流吹得偏离航道,所以他监控着飞机的飞行方向,不时地进行调整,然后,最终到达他的目的地:东京。
  
  生活非常像在大洋上空飞行的飞机,经常使自己置身于交叉气流之间,随时会被它们吹得偏离航道。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所以我们要学会做成功道路上的“飞行员”,要学会不断调整方向以抵达最终的目的地。
  
  现在,既然明白了“事情永远不会百分之百地像我们预计的那样”,你还担心什么呢?不要感到不安,看看你手中的地图,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还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后,做必要的调整。
  
  像飞行员一样,让飞机飞回正确的航道,然后,把它安全地带到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0:45 | 查看全部
卓有远见的沙鸥
时间:2013-09-01 作者:未详 点击:2725次
  作为鸥鸟的一种,沙鸥常和海鸥、银鸥、燕鸥等同族鸟类随潮而翔,一起捕捉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在海边、海港,以及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鸥鸟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时两只鸥鸟会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笔直射入海面,瞬间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一条鱼。
  
  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沙鸥颇有远见。它放养了近在眼前的利益,不像海鸥、银鸥燕鸥那样,只是把飞行当作觅食的手段,因而飞行的范围主要局限在海岸边的船舷。争食的目标,主要是水手施舍的零食。沙欧喜欢飞行,在飞行中,它可以饱览海天风光,享受灿烂的阳光,一路心情惬意,没错过一处风景。因为懂得享受生活,所以一路飞翔的它,也不曾错过享受最内陆与最远洋的山珍海味的大好时机。而这样的好东西,因为基本上没有其他竞争者来争夺,它可以慢慢食用,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其实,人在职场,也大可不必死盯某一份工作,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领域。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像沙鸥那样,换一种姿势飞翔,在恶劣环境条件的限制下,想办法从工作当中汲取最大的养分,而不是那么争功近利。

  向竞争不那么激烈,同时也非常热门的职业迈进。

  有的工作,短期内虽难见效益,但只要长期能够坚持,苦练内功,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人生反而会因此而打开意想不到的新局面,翻开事业的新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0:56 | 查看全部
拿出一万个小时来
时间:2013-09-02 作者:未详 点击:4163次
  你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吗?
  
  一位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否认自己是个天才。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例?“我想,20%不到吧……不过,这20%当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15%以上。”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
  
  一位园艺高手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对我说:“上一次我来这里,这竹子还生机蓬勃。照顾植物跟学习有相通的道理:如果你天天花点时间照料它,它就会长得很好;如果你疏忽了它几天,它就会出现残败之相,愈看它,愈觉得对不起它,愈对不起它,愈不想看它,不久,它就一命呜呼了。”有多少改变我们人生方向的事,因为这种“愈荒废愈害怕”的理由一命呜呼呢?
  
  我也有虎头蛇尾的倾向。就拿大学时修日文来说吧,刚开始我除了上课外,还上补习班,买各种教材。室友每天早上念半个小时,我就比她多念一个半小时。只不过,她那“每天半小时”持续了4年,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费留学还未停息,我那每天两个小时的努力,不断被“郊游、烤肉、恋爱和打瞌睡”打扰,不到一个月就“出师未捷身先死”,然后告诉自己:“算了吧,我看我是没有学日文的天分。”
  
  心理学教授迈克·侯威专门研究神童与天才,他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想要变成还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专注地投入3000个小时的训练;如果想成为专业水准,10000个小时是少不了的。
  
  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的种种小挫败,并非没有天分,而是没有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1:07 | 查看全部
亚马孙河的王莲
时间:2013-09-04 作者:未详 点击:2847次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水生植物。

  它的叶子巨大无比,漂浮在水面上时,就像一只只绿色的大浅盆,最为奇特的是,即使让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坐到叶子上,它也不会下沉,这种植物就是闻名遐迩的王莲。
  
  人们一直对王莲充满好奇,感觉它非常神秘,不明白它那柔嫩的叶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浮力呢?其实,就在王莲的叶子背面,有很多放射状的粗大叶脉,它们仿佛构成了坚韧的骨架,又好像大桥的桥架,稳稳地支撑着叶面。同时,在叶脉之间,还有许多镰刀状的横隔,把整张巨大的叶子分成一个个气室,从而使它具了有很大的浮力。
  
  正因为有了强大的支撑体系,亚马逊河的“莲”,才能够变成与众不同的“王”莲,被人类格外青睐。

  这就好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自我,时时不忘完善和强大自己,因为,不管遇到什么关况,保持内心的强大才是王道,也才有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1:19 | 查看全部
在行进中享受精彩
时间:2013-09-09 作者:未详 点击:2941次
  所谓成功,不是站在终点赢得喝彩,而是漫步人生旅途中,欣赏沿途的精彩风景。如果我们太在意结果,就会忽略行进中的点滴感悟。
  
  作家史铁生十分仰慕美国著名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刘易斯对史铁生说:“其实,跑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那比破世界纪录更重要。
  
  ”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际的人却对人生有着共同的理解,刘易斯在奔跑中享受着人生,史铁生何尝不是在与病痛的拉锯中写出力透纸背的文字?史铁生的人生马拉松无疑是痛苦的,可他用一个个文字传递着真情,他的人生之旅是壮美的。
  
  诚然,生活是实际的,太多的努力需要成功告慰,太多的故事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可这些并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行进的真谛在于,人们每走一步,便会调整心态,看清路上的荆棘与花草,用行进中获得的感悟丰富自我。
  
  非洲戈壁上有一种名为依米的小花,它用六年时间扎根汲水,在一夕之间绽放,美得令人惊艳,之后在一夕之间枯萎。它用耐力度过溽暑烈日,最终在这生命的禁区奏响绝唱。我们感叹的已不再是它花开时的芬芳与美丽,而是多年来它无声地成长。
  
  没有最成功的人,却有更丰富的人;

  没有最后的终点,却有更新的旅途;

  没有最完美的结局,却有更生动的故事。

  在行进中享受精彩,人生之旅会更加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1:33 | 查看全部
做一条反向游泳的鱼
时间:2013-09-12 作者:未详 点击:6399次
  挂面问世以前,人们都是在家里现做现吃,有人挑战规则:为什么不能做一种可以出售的成品面条呢?于是,挂面出现了。后来,有人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快捷化的特点,又向规则发起新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把面条煮熟再卖呢?于是,方便面成了市场新宠。
  
  打针为什么非得用针头不可呢?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出疑问。他们用超声波代替常规的注射针头,使涂在人体表皮上的凝胶状药物,从细胞的缝隙间渗入血管,实现了“无痛注射”,而且皮肤细胞没有遭到破坏。
  
  书为什么非得用纸做不可呢?日本索尼公司发出疑问。他们研制发明了便携式激光光盘。这是一本无纸的书,它所用光盘的记录密度极大,一张9厘米直径的光盘,可以记录5本大辞典的内容。
  
  自行车为什么非得用链条不可呢?德国一家公司发出疑问。他们利用万向轴,对一个5档轮毂变速器发生作用,从而发明了无链条自行车。
  
  照相为什么非得用胶卷不可呢?美国柯达公司发出疑问。他们在全球最先推出一种数码相机,以与计算机储存数据相同的方式储存影像,可直接把影像输入网络,也可用计算机把影像放出来或者冲洗出来。
  
  开刀为什么非要用手术刀不可呢?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用超声波治疗肾结石患者,不用开刀,用超声波将结石打碎,然后排出体外;利用微型内窥钳,可以把直径小于1毫米的导管插入人体内,进行组织切除、血管修复、止血、缝合伤口、定位给药等医疗处理。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
  
  世界是如此的浩大,我们谁也无法穷尽其真理,这就注定了探索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只有不拘于常理,不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敢于打破常规、改造环境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打破常规需要魄力和勇气,需要远见卓识,需要承担风险和忍受痛苦。各种导致社会变革的新思想,最初往往被人们拒绝,甚至曾经是不符合法律的。进步总是时时与传统发生冲突。爱迪生、福特、爱因斯坦以及莱特兄弟在取得成功之前,都曾因标新立异而受到人们的嘲讽。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并由此变得复杂,变得缤纷多彩。诚然,改变自己的固有习惯,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无论是对于一个个体、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而人世间,没有任何成就感能够比得上创新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
  
  打破常规,创新求变,你会拥有更多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9:21:47 | 查看全部
别急着觉得自己失败
时间:2013-09-15 作者:未详 点击:7224次
  别急着觉得自己失败,很可能,你只是还没找到你会成功的那块领土而已。
  
  古斯巴达社会,讨厌算术,认为学算术,就是想赚钱,很可耻。
  
  如果你很会算术,在那里一定觉得自己很失败。换成现在,算术好,绝对被当成优点了。
  
  世界很大,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
  
  在找到你的战场之前,别轻易说自己是失败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