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0:19 | 查看全部
比狐狸还狡猾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507次   1992年,我所在的高原城市出现了夜市。夜市中有位头发斑白的老妇蹲守着一只铁桶,铁桶前立一纸牌,上书“北京风味窝头”字样。我观察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光顾。此时,我心生怜意,准备买几个窝头,以给她信心。但就在我掏钱的一瞬间,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出于怜悯之心的购买会给她错觉——窝头受欢迎。她会继续蹲守在那里,忍受望眼欲穿的折磨。而我不买她的窝头,虽然显得缺乏慈悲之心,但这可能使她作出正确决定,从而避免继续浪费材料和时间,并忍受意想不到的痛苦。
  
  可见,道德是个比狐狸还狡猾的词语,有些情况下,它并不一目了然。当你想当然地以为做了道德之事时,结果可能恰恰相反。正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将人间变成地狱的,恰恰是因为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人性有善有恶,而且并非一以贯之。那些要求在关键时刻一定要表现出高尚道德乃至充当舍己救人英雄的教育,会使人丧失对人性中恶的东西突然爆发的防范,从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制度设计不能以几乎不存在的圣人的善为蓝本,只能以无处不在的普通人的恶为假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0:28 | 查看全部
W001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418次   那天,我们到一个军营参观。饭后在大院内散步,忽见道路的前方横着一条红线,红线的右上方是红色的“WOO1”,十分显眼。我等好奇,边走边议论起来。
  
  有人说:“WO是我。我第一,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自信。”有人说:“W表示武装。武装第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有的说:“武警一号。这是武警营区。”另两个有点英文基础的则以“与国际接轨”的眼光提出看法。一个说:“是工作第一。W是Work的意思。”另一个说:“Woo是争取,是‘争第一’。”我们停在红线前争论不休,由于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便继续前行。
  
  越过红线后,大家仍争论不止。当我们再回头看“WOO1”时,“WOO1”却变成了“1OOM”——原来这里是百米起跑线。一个正确的答案明了了,争论立即停止。
  
  很多事情,在我们向前看时,是多么复杂和神秘,甚至争论不休仍难以搞清楚。但当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回过头一看,却发现是如此的简单、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0:38 | 查看全部
你的债都还了吗?时间:2013-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2630次   寺院里救回一个轻生者。

  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天也还是要去了结的。”
  
  方丈叹了口气:“我确实制止不了你。可是我想问问,你的债都还了吗?”
  
  那人奇怪:“我虽然家境贫寒,但温饱尚可,并不曾借债。”
  
  方丈缓缓开口:“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便欠下父母的债;你的吃、穿、用借自天地山川,便欠下天地的债;你的知识和智慧借自老师,便欠下老师的债……人这一辈子欠下的诸如此类的债真是太多了。你都偿还了吗?”
  
  那人惶然说:“如此说来,我确实欠下了债。可我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偿还?”
  
  方丈笑笑说:“这有何难?只两字就足够了——珍惜。”
  
  那人朝方丈拜了几拜,转身出了寺门,抖擞着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0:48 | 查看全部
做自己的庄家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535次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上乘,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一种叫做砗磲的大海贝了。据说在所有海贝中,只有砗磲才会长出弥足珍贵的黑珍珠,而瓦努阿图出产的黑珍珠颗粒硕大饱满,色泽光润细腻,受到了世界各地豪门富商的极力追捧,价格也逐年扶摇直上。
  
  瓦努阿图每天捕捞上岸的砗磲数以百计,但只有寥寥几个长出了黑珍珠。可是,砗磲的贝壳比较厚实,出水之后就紧闭不开,靠肉眼观察外观是无法判断里面是否有黑珍珠的,必须要用斧子凿开贝壳。如果找到了黑珍珠,一颗就能卖出十几万美元的高价。不过,贝壳一旦被凿开,砗磲就会很快死去,而且它的肉非常难吃,外壳也没什么用途,此时的砗磲就会变成一钱不值的垃圾。
  
  正因为黑珍珠的稀少和砗磲的神秘,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各国的冒险家纷至沓来,想试试自己的运气。因此,在瓦努阿图的市场上,几乎看不到黑珍珠的交易,人们买卖的多是砗磲。当地人论只数叫卖砗磲,并且按照个头的大小,标出了从四、五十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的价格。
  
  这就像一场充满玄机的赌博,买家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猜测押宝,押对了就会一夜暴富,押错了就会血本无归。尽管幸运的人很少,但是买家都乐此不疲,对他们而言,只要押对了一次,区区几十美元就可以博回十几万美元,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买家一次又一次地投入金钱,博弈着自己的运气。
  
  每年的渔季,瓦努阿图都会迎来成百上千个这样求胜心切的买家,然而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满载而归,绝大多数人只能带着满腹惆怅铩羽而归。到了下一个渔季来临的时候,买家又会卷土重来,原先的赢家想再赢,原先的输家想翻本。到了最后,在这场经年累月的押宝游戏中,几乎所有的买家都输了,没有哪个人能够赢到最后,许多人甚至为此倾家荡产。
  
  有输家自然就会有赢家,这个赢家不是其他人,正是当地的渔民。他们卖砗磲的收入虽然并不是很高,但能够稳稳当当地赚取利润,许多年以后竟然也攒下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当然,他们完全有条件自己凿开砗磲的贝壳,找出里面的黑珍珠来卖,由自己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但是他们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在好胜的心态和不知足的欲望面前,没有一个闲家能靠押宝赢到最后,唯有做自己的庄家,才能把握住心态和欲望,也只有这样,取胜的筹码才能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做自己的庄家,什么时候都不会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0:58 | 查看全部
吃亏在暗处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876次   有两个农夫,一个叫哈利,一个叫西蒙。两人除了耕种之外,还各自养了一群鸡,于是,卖蛋便成了他们的另一项工作。
  
  两人既是邻居,又是竞争对手,谁都想早点将一天的鸡蛋卖完,以便多点时间休息,或者与家人外出。于是,他们便暗暗地较上了劲。
  
  可是任哈利挖空了心思,也斗不过西蒙。哈利甚至在自家门口打出了每买50个鸡蛋送1个,买100个鸡蛋送3个的广告,仍然收效甚微。
  
  眼看着西蒙家前来买蛋的人络绎不绝,每天仅半天时间,他就将蛋卖空了,哈利既嫉妒,又疑惑。于是,哈利咬咬牙,又打出了每买50个鸡蛋送2个,买100个鸡蛋送6个的广告。但是,令哈利不解的是,来他家买鸡蛋的人依然很少,而去西蒙家买蛋的人还是很多。
  
  难道西蒙送出去的蛋比他的还多?哈利仔细核算了一下成本,如果再多送的话,就没利可图了。更让他不解的是,西蒙甚至连广告都没打,他究竟是用什么魔力将客人吸引过去的呢?
  
  哈利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向西蒙请教卖蛋的技巧。西蒙说:“我哪有什么技巧,就算有,那也是跟你学的。刚开始,你打的广告是每买50个鸡蛋便送1个,买100个鸡蛋便送3个,于是,我也就跟着你做。后来,你打的广告是每买50个鸡蛋便送2个,买100个鸡蛋便送6个,我也是跟着你做的。这不都是跟你学的么?”
  
  哈利更奇怪了,说:“那为什么我的鸡蛋卖不掉,而你的鸡蛋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卖光了呢?”
  
  西蒙拍着脑袋,仔细想了想后,说:“哦,可能是因为你送在明处,而我送在暗处的结果吧。”哈利不解地问:“鸡蛋还有送在暗处的吗?那又是怎么送的呢?”
  
  西蒙说:“每次有客人买鸡蛋时,如果是50个,我就故意给客人51个,然后告诉他是50个,如果有人买100个,我就故意给他103个,然后告诉他是100个;后来,见你的广告又换了,我又暗中送出了与你相同数量的鸡蛋。”哈利依然不解,问:“我跟你送出的都是同样数量的鸡蛋,为什么客人都买你的,就是不买我的呢?”
  
  西蒙笑了笑,说:“这可能就是暗送与明送的不同之处吧,你声势浩大地打广告,那当然是明送了。客人都知道那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今天占了便宜,也许明天就占不到了。但我是暗送,别人会认为我傻,连数也数不清,只要是占了一次便宜的人,准会回头占第二次便宜,如果一连占了几次便宜,他就会认为我真是个傻得不可救药的人了,如果你碰上了这么个傻子,你会不会想长期占他的便宜呢?”
  
  生活中,也有这么两种人,一种人讲究的是吃亏也要吃在明处,一定要告诉别人,是你占了他的便宜,并且还要说明,究竟占了多少便宜。这样,那些占了便宜的人,尽管明白自己占了便宜,但总觉得这是个人情,于是无形中便背上了个心理包袱,下次可不能再占人家的便宜了。
  
  而另一种人,吃了亏就吃了亏,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别人知不知道无所谓。于是,那些占了便宜的人,明知道自己占了便宜,却没有心理负担,是你错算给我的,又不是我故意占你的便宜,所以下次还会心安理得地去占便宜。
  
  最终的结果是,那些吃了明亏的人从此失去了“吃亏”的机会,也就再也无法获得收益了;倒是那些吃了暗亏的人,却还要接着“吃亏”,最终成了长期的受益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1:12 | 查看全部
看不到不等于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872次   她是个工作态度很“灵活”的员工,领导在的时候,她就努力地工作,一旦脱离领导的视线,她就尽量偷懒。
  
  三年前,一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她的工作态度。
  
  那天,因为休假,她坐火车去西安游玩,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来自意大利的老先生。老先生在卧铺车厢过道的小桌旁和她面对面地坐着,旅途太寂寞,找个人聊天也是个解闷的好法子。见对方会说英语,于是,她就用英语和对方聊了起来。
  
  经过聊天,她知道对方是意大利一家大公司的资深员工,这家大公司生产的皮包是世界著名的品牌皮包。老先生在这个公司里干了三十多年,他的工作就是负责给皮包上的每个小孔清理灰尘,清理干净后的小孔外面会缀上各种装饰品。她觉得这个工作非常荒唐,既然小孔外面缀上装饰品了,那么小孔有没有灰尘,客户是看不到的。她笑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对方很严肃地说:“虽然小孔内是否洁净从外面看不到,但是,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我为自己一辈子干这样的重要工作而自豪……”
  
  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一个普通的皮包也就是几百元,但是,这种世界名牌皮包却卖到几万元一个。之所以这么贵,就是因为这种品牌的皮包每道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例如镶嵌装饰品之前,还需要认真清理小孔里的灰尘。其实,这样的“洁净”真的看不到吗?万一装饰品因为外力的作用脱落,小孔里的“洁净”就会证明这个名贵的包物有所值!
  
  她在心里慢慢琢磨:这样里外品质相同的皮包,值得卖这么高的价格。如果一个人也具有这样的品质,那么在职场上也会身价大涨的。
  
  休假结束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老总经常出差,在老总出差的日子里,大家工作放松了一些:聊天,上网看新闻。部门主管自己也乐得轻松,于是对部门员工的懈怠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但是,只有她依然认真地工作。她觉得工作时间就应该认真工作。虽然这种工作状态老总看不到,但是,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她相信一个对自己各方面严格要求的人,最终也会成为职场中的品牌。
  
  她是公司销售部的销售助理,负责统计公司销售额、回收款、外欠款等详细情况。根据业务的发展以及陆续回款,这些统计数字都是不断更新的。她每天总是把最新的报表统计得非常清楚。
  
  一天,老总出差回来后,想了解公司近期销售和回款的具体情况,因为销售经理出去办事情了,老总直接找她要报表,要她把近期的销售情况尽快统计出来。让老总没有想到的是,她当即就把详细报表打印了出来。老总非常惊喜。回到办公室,老总看到报表,连昨天的回款情况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他发现了她优秀的工作品质:领导在与不在都一样敬业工作。
  
  老总对行政主管早就不满意了,他在公司的时候,行政主管工作很认真;只要老总出去一段时间,行政主管就会堆积出大量的工作,甚至连办公室的花都不按时浇水,花显得病怏怏的。于是,老总撤了行政主管的职务,提拔她为行政主管。
  
  老总没有看错人,不管老总在不在公司,她都能把公司的一切事务管理得非常好。老总每次出差回来,发现公司重要的行政事务都被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另外,办公室总是一尘不染,盆中植物也欣欣向荣的,这让老总非常高兴。
  
  前不久,她又得到了晋升,当了公司的副总,老总出差的时候,她负责公司的全局工作。
  
  一个当初的普通职员,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是因为她具备人前人后一样认真的工作品质。这种品质赢得了老总的信任。一个很受信任的员工担当公司的重要角色,也就理所当然了。
  
  职场中,一些原本被老总看好的人就是因为有着两种不同的工作态度而让老总很失望。这样的人,老总根本不敢托付大事,不敢让其承担重要的工作。
  
  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从表面上看,这种态度很迂腐,其实,这种金子般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的重大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1:24 | 查看全部
冒尖儿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537次   很多人没见过锥子,我见过。早些年也许是家里穷,也许是母亲保持了好的传统,我穿的很多布鞋都是母亲做的。做鞋需要纳鞋底子,纳鞋底子就要用到锥子,若是不依靠锥子,母亲是无法在厚且硬的底子上穿针引线的。
  
  尖的东西都锐利,都不甘寂寞,不想冒尖都难。人若是锥子,纵然把他藏在口袋里,他迟早也会冒尖——冒尖之后有两种结果,要么引起主人注意,要么惹怒了主人而被丢得远远的。
  
  什么人是锥子呢?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像锥子,毛遂就接话说自己其实就是个锥子。于是平原君带着毛遂这把锥子去楚国谈判,在平原君谈不拢时毛遂居然按着宝剑威胁楚王,说实在的,楚王是脾气小肚量大,否则,他跺跺脚,使使眼色,平原君一行怕是有去无回了。
  
  “锥子”用来扎人时,人危险,“锥子”也危险。若是扎在人屁股上,被扎者自然暴跳如雷;若是扎在刀背、枪托上,“锥子”断了尖儿事小,一命呜呼事大。
  
  毛遂通过自荐,引起了主人的注意,把楚王“扎”了,还挽回了不利局面,总算是彻底冒尖了。也有惹怒主人的——急于冒尖的人,都带着强烈的功利性,急于表现,急于取得战绩,有时就急躁、突兀,结果把好事办砸了;就算是没办砸,也遭旁人嫉妒,不停地挑他毛病,不停地在主人那里冒“凉风”,主人最终会恼怒,一把把他甩得远远的,再不搭理。
  
  刚参加工作的人,刚换了工作的人,刚被提拔的人,刚到新岗位上的人,都不能做锥子,一定得做拖布,哪里脏你就拖哪里,拖完了尾巴一夹躲到墙角“憋屈”着。你若是做了锥子,特别是还扎了人,你的日子就好过不到哪里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人家放的那都是焰火,好看着呢。若是他三把火烧了谁家的“房子”,烧了谁家的“祖坟”,你再看看是什么情形?
  
  曾经有一个从事营销的年轻人,业绩不错,他觉得老板给的薪水少了一点,就去找老板要求加薪,老板问他你要多少?他给老板说了个数,老板说你不值这个数——薪水没加上去,还被老板当即辞退。没有哪个老板喜欢下面的人要求加薪,纵然你付出的真的比得到的多很多。你要了,你就是锥子,你没要而老板给你了,那是老板的“恩惠”,哪一个老板不喜欢借助于赏赐别人而得到尊崇呢?至于你要了而老板居然还给了的,那是你“拿捏”住了老板,或者是离开你老板玩不转,或者是老板的心情真的好极了。
  
  这年头当上真正的大一点的老板是不容易的,很少见到脾气不大,不说一不二,不霸道的老板。别说你是锥子,你就是一颗炮弹,人家也能拔了你的引信。
  
  是的,锥子的用处很大,但是破坏性也很强。不要让自己成为锥子,也不要被别人当锥子使。更不能拿锥子硬碰硬,那有时反倒会崩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1:35 | 查看全部
当猪开始独立的时候--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时间:2013-04-12 作者:小小Z 点击:2071次   亲爱的约翰:
  
  每个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要问心无愧。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很少理会那些乞求我出钱来解决他们个人问题的人,更能解释让我出钱比让我赚钱更令我紧张的原因。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家农户,圈养了几头猪。一天,主人忘记关圈门,便给了那几头猪逃跑的机会。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以至于开始威胁经过那里的行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闻听此事,很想为民出害。但是,这些猪却很狡猾,从不上当。
  
  约翰,当猪开始独立的时候,就会变得强悍和聪明了。
  
  有一天,一个老人赶着一头拖着两轮车的驴子,车上拉着许多木材和粮食,走进了野猪出没的村庄。当地居民很好奇,就走上前问那个老人:“你从哪里来,要干什么去呀?”老人告诉他们:“我来帮助你们抓野猪啊!”众乡民一听就嘲笑他:“别逗了,连出色的猎人都做不到的事你怎么可能做到?”但是,两个月以后,野猪已被老人关在山顶上的围栏里了。
  
  村民们再次惊讶,追问那个老人:“是吗?真不可思议,你是怎么抓住它们的?”
  
  老人解释说:“首先,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一些食物作诱饵。www.rensheng5.com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过来,闻食物的味道。很快一头老野猪吃了第一口,其它野猪也跟着吃起来。这时我知道,我肯定能抓到它们了。”
  
  “第二天,我多加了一点食物,并在几尺远的地方竖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般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那白吃的午餐很有诱惑力,所以不久它们又跑回来继续大吃起来。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在食物周围多竖起几块木板,直到我的围栏完成为止。”
  
  “然后,我挖了一个坑立起了第一根角桩。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段时间,但最后都会再来吃免费的午餐。围栏造好了,围栏内的陷阱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虑地走进围栏。这时我就利用陷阱,那些白吃午餐的猪就被我轻而易举地抓到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简单,动物要靠人类供给食物时,它们的机智就会被取走。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人类,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个人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别忘了,每个人在娘胎里就有被“照顾”的需求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教育后世子孙。一天,老国王将他聪明的臣子召集来,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个时代的智慧录,去照亮子孙的前程。”
  
  这些聪明人领命离去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套十二卷的巨著,并骄傲地宣称:“陛下,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录。”
  
  老国王看了看,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人们读它会不得要领。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费去很多时间,几经删减,成了一卷书。但是,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次浓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2:39 | 查看全部
一生只做一件事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499次   疲倦的时候,往往习惯地想看书,可是如果倦透了,那就大多数书都看不进去。这时候我有最后一招,拿出一本雷杜德的《玫瑰图谱》。立即,恍若走进了一座玫瑰园,心旷神怡百虑全消之余,还有“花开有枝当须惜”、“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珍视之情,因为那一簇簇一朵朵含露凝香、娇艳欲滴的玫瑰,好像为了我刚刚绽放,而很快就要凋谢。其实我知道,这其中的许多品种早就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这一天,不知道第几次手捧《玫瑰图谱》,突然想,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很好。比如这位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二十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终成《玫瑰图谱》。他本人被称作“花卉画中的拉斐尔”、“玫瑰大师”、“玫瑰绘画之父”,这本图谱被誉为“最优雅的学术,最美丽的研究”、“玫瑰圣经”,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芬芳降临人世……雷杜德,他只做了一件事:画玫瑰,但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甚至不敢生这样的念头。
  
  一生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了不起。这样在单一、狭小的领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突然让我想起另一个人:简·奥斯汀。就是那个写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总是关心一家子的女孩子如何出嫁的简·奥斯汀。有人嘲笑她所写的都是小地方的小事情,都是茶杯里的风波,但是,在她那些绝不广阔的世界里所发生的感情事件、择偶标准、生活趣味,那些鲜活的主人公们是多么有趣、迷人,其中展现的情感世界,和尘俗人间时而搏击时而妥协,更是何等丰富和跌宕起伏。简·奥斯汀的作品经久不衰,喜欢简·奥斯汀的人遍布全世界,以至于美国有一部故事片就叫《奥斯汀书会》,说一群她的粉丝成立一个专门讨论她的作品的书会。不知为何终身未嫁的奥斯汀一生写了6部长篇,写的全是男婚女嫁,她就这样一路写了下来,丝毫无意于“突破”或者“转型”。但她的作品被当做了“婚恋圣经”,成为毫无争议的经典,流传至今。
  
  一生只做一件事,又能做好一件事,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如此专一,如此宁静,如此恒久,如此完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22:52 | 查看全部
两个相反的忠告时间:2013-04-03 作者:小小Z 点击:375次   两个相反的忠告
  
  美国总统杰斐逊曾给其孙子提出过这样的忠告: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
  
  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
  
  绝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
  
  绝不能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
  
  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而今天,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约翰·丹佛则提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忠告:
  
  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股票的时候;
  
  别人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自己动手去做,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做,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掏一个子儿;
  
  我经常在商店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我是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呢?我看不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
  
  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我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喜欢美妙的食物;
  
  我常常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还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
  
  我认为只要目的确定,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过于讲究方式方法,只会贻误时机。
  
  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气恼的时候,我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化,没有什么忠告能成为千古不变的真理。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个时代,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方地域;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个阶层;有的忠告,只适合于一类人群。所以,有选择地接受别人的忠告,才是对我们人生最有用的忠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