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员工今日谈第8期】安全之殇要伤多久?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6:56 | 查看全部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创新
  要制定完善和认真落实好各部门企业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则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作落实得好,我们的安全形势、安全状况就好,反之情形就比较差。由此,是首先必须对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各类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如我们通过与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岗位人员包括各企业经营者及生产单位,以层层落实并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逐人明确职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按所分管或承担的责任和要求追究其相关责任。其次,要不断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生产是由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不论哪个方面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加强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单从这方面来说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部门、企业经营者的主要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要严格遵守和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安全生产职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要坚持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制。各单位部门、企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监督,人人参与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三是要做好检查监督工作,把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实到基层生产一线及一些重要的部门岗位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四是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奖惩兑现。其中包括运用法律、行政及经济手段措施来监督制约制度的落实,以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的落实。五是要认真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7:09 | 查看全部
二、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的创新
  我们说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的整个社会、部门单位或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更是确保全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安全培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提高,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要分部门、分层次、抓重点,分级分批统一管理进行培训。这里我们一是要注重加强对生产一线、重点岗位及新入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结合本人所从事的岗位性质、特点来培训,只有经过安全培训并熟知掌握了安全操作规程的方可正式上岗。二是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工人以及特种行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取得相关职业上岗资格证,确保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三是积极开展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安全管理技能。同时,我们还可结合部门岗位和自身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消防、防范等方面的技能竞赛或演练,不断强化提高从业人员应对和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技能本领。四是要重点把握好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环节,切实提高我们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要把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从业人员达到较高的安全生产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我们的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和"首要问题",实现安全工作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8:34 | 查看全部
三、安全宣传工作的创新
  多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因此,我们的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决贯彻大力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指示精神,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宣传、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广大的职工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坚持"安全无小事"和"抓大防小、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对安全隐患一抓到底,有效杜绝。同时,还要教育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真正把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扎实稳妥的把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工作和大事要事抓紧抓好。安全宣传要讲究艺术,避免搞形式主义,不能只停留在读报纸、念文件、学制度、搞形式走过场等作表面文章的形式上,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本岗位等实际情况和需要,努力构建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等为内容的大安全体系,可通过组织举办或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培训学习、演讲表演、征文评比、答卷竞赛或利用网络电视传播媒体开设"安全讲堂"、播放安全常识、播放事故案例等等,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使安全的宣传融于娱乐活动之中,促使广大职工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从中受到安全教育和触动,深刻认识到安全对我们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启发教育大家认真动脑用心来思考安全,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浓厚社会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8:46 | 查看全部
四、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
  要不断强化和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工作中我们应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通过加大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取得安全监管资格证书,提高安全监管技能,强化源头管理。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本单位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章程的宣传力度,强化提高单位依法从事安全生产的观念意识。二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和"事故查处制度"等,充分调动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高度责任感,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表彰。对不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漠视安全规程违规生产操作生产所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依据相关法规规定追究事故责任人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方面的处罚。三是创新监督方式。积极探索创新新形势下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做法,不断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通过广泛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上层次,能够有一个新的突破。在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方面,各单位要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精心选拔和严格培训,配齐、配精、配好安全管理人员,做到安全管理工作专人专岗。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组织网络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到每个单位、企业生产施工的各岗位、各个生产经营场所。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队伍自身建设,强化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并注意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不断强化和增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安全职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8:57 | 查看全部
总之,我们要不断注重开展对安全生产理论的研讨和管理创新,针对当今新形势下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的去探索研究、去总结完善,努力在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办法和措施上进行创新,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手段,特别是充分运用和发挥网络信息技术、高科技技术等手段,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增加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广泛开展宣传,严格安全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做到超前防范,防范于未然。只有人人重视了安全、人人参与了安全、人人遵守了安全,才能形成实现全社会对安全工作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才能够实现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愿望和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39:34 | 查看全部
安全生产是任何企业所提倡的,因为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不仅危害员工的人身安全,也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炉窑车间由于企业性质关系,大部分身在一线的工人的作业环境较为艰苦,且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危险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公司对安全工作尤为重视,并将安全生产的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企业安全文化、员工意识、消除安全隐患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员工们“防事故,保安全”的能力。

  对每一名员工来说,能够平平安安下班是最基本的要求,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员工素质的表现,也是确保安全的生命线。标准化作业程序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于一身,是制造行业指导性文件。因此,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在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效率。车间通过召开安委会、组织全员学习安全常识、开展安全劳动竞赛和创建无违章班组等各种形式不断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氛,促使员工自觉执行标准化作业,杜绝违章。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员工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高水平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首要法宝,也是企业对新时期员工提出的迫切要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是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由于员工长时间处于安全的状态下,怕麻烦、图省事等侥幸心理就会在员工心中不断滋长,对事故发生的征兆、信号、迹象视而不见,从而酿成大错。所以,炉窑车间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同时,还因岗施教,让员工学到自己所需的安全和技能,切实做到“防事故、保安全”。不断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不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辨识的能力和水平,从自我意识上提高对危险的存在、事故的发生的认知程度。使之树立“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此外,设备故障也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容易产生故障的设备及部位,加强日常维护,做好事前维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只有抓好生产安全才能做到家庭美满、企业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40:15 | 查看全部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我们将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从法制角度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通过学法、知法来守法的安全法制教育。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来教育作业人员的事故案例教育。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人。大家千万不能把教育当成形式,认为是走过场,而产生麻痹,这样就容易出事,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关系到每个人。

      安全生产为了谁?从我国现行实施的法律、法规来看,立法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坚持铁的标准、铁的面孔、铁的手腕、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政府和部门安全监管,严格规章制度,严格安全标准,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在建筑施工事故中,有高处坠落事故、各类坍塌事故、起重伤害事故,所在比例最高的是物体打击事故,约占事故中的80%;在建筑施工中,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的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大家来工地干活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在家中都是顶梁柱,其家庭和谐、稳定、美满、幸福都靠在坐的每一位,一旦出了什么事故,这个家庭就惨了,出了事故个人受到伤害,家庭遭受痛苦,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作为老板,经济损失也不小。从公司角度来说,出了事故影响到公司声誉、资质等政治影响。请大家记住:安全无小事,生命不可复制,不能再生。

      今天,给大家发放的《安全交底资料》是供大家学习和掌握的,这些小册子都是血和泪总结出的,安全生产事关个人和企业,只有靠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

      班组长每天要对本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作好班前安全交底的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当天的作业环境、气候情况、各个环节的操作安全要求、与特殊工种的配合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40:38 | 查看全部
如何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2米以上(含2米)】悬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当高挂低用,挂在牢靠处,扣好保险钩。进入现场必须随时佩戴安全帽,并且必须系好帽带,现场作业中不允许随意将安全帽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在施工现场应建立起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任何人发现工地存在安全隐患都有义务指出来并汇报。同时,施工班组长对施工责任区的安全问题进行自查自检,要检查上岗人员的劳动防护情况,每个岗位周围作业环境是否有安全隐患。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对不属于本工种工作范围内的事,切忌擅自搭、拆或操作,并做好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时经常有上、下层或不同工种、不同队伍互相交叉作业的情况,大家要避免这时候发生危险,互相间协调好。上层作业时,要对作业区域围蔽,有人值守,防止人员进入作业区下方。落物伤人是工地经常发生事故之一。大家时刻要牢记,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戴好安全帽,作业过程中,观察周围,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不伤害自己,保护他人不受伤害,这是工地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施工人员经过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否则,不得上岗作业。

      作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直接责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它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40:53 | 查看全部
当前安全生产应注意的问题:

      高温酷暑的季节已来临,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要学习和掌握防治中暑的急救知识。近期高空坠落伤人多,一个时间在凌晨五六点钟,另一个时间为中午两三点钟。一是凌晨通宵赶工,二是中午时间高空施工,缺乏休息,施工人员容易导致疲倦而出现高空坠落事故。因此,一要调整作息时间,充分保证睡眠时间。二要加强临边防护。

      具体措施为:坚持班前安全活动,作业前对班组成员身体状况进行检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巡查员坚持每天现场监督巡视,危险部位旁边的监护,密切关注作业人员身体状况;项目部现场办公室配备专用医药箱,内放常用药品及防暑降温药品并置于醒目处;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和盐汽水的充足供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0:41:54 | 查看全部
近日来,一连串的安全事件接连发生,7月10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旧宅基地建房时发生意外坍塌,截至目前,已救出的被压人员中有4人脱离生命危险,其余8人经抢救无效死亡。7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商业储运有限公司,一座约两层楼高的瓦房结构房屋仓库发生火灾,仓库内堆放有数百万元的货物付之一炬,造成起火的原因有可能是仓库内电线老化引起。同样是7月11日,四川峨眉山景区零公里(地名)上行700米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11名游客的面包车坠入路边3.15米深的山沟,导致车上3人当场死亡、8人重伤的严重后果……。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联想到的却是伤亡者家属亲人那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心酸情景。身为安全员,每每看到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内心难免会有所触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犹如履薄冰,容不得工作中存在半点疏忽和麻痹。

  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管理的好与坏决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安全亦是如此。安全生产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进一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预防措施的到位,可以极大地减小事故的发生率。而如何将预防工作落实到实处,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制度建设  明确安全责任  建章立制有章可循是管理的基础,制度的完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这就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将制度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将制度和责任贯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仅是为了让每一位干部职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违章违纪早晚会铸成大错。出了问题,追究责任在所难免,因此造成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

  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的强化和贯彻落实,安全责任清晰明确,只有将这些措施贯穿起来,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和进行。

  注重安全文化  加大培训力度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制度执行力度大小,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到位皆取决于人。全面强化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真正地做到既懂安全也懂业务,才能进一步避免在工作中造成人身和设备的事故发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不是空喊口号,不仅局限于一种工作、任务。它更包涵了企业内的整体文化精神,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是只对其进行一般的安全知识讲解,其中还包括安全态度、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对新进人员的安全培训,更要细致入微耐心的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新进人员是事故易发人群,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中的相关技术不懂,避免事故能力较差,对生产工作中的危险程度不够重视等因素。这些都是最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只有对新进人员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深化安全检查  狠抓隐患整改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如“安全就是生命 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安全生产无小事 要防患于未然”等等。这些作为安全生产标语,仅是安全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起到鼓动、警示、激励的作用,如何将标语内容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加大对安全检查的力度。安全检查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制度化、经常性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敷衍和凑合。要杜绝出现“上级有要求就抓 上级没过问就丢”、“安全月检查一次 活动后就没事”、“出了事故搞突击检查 暂时没事就放松检查”等现象的发生。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在其位谋其政。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制度和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彻底在检查中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实只要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大问题当时不易出现。事实证明,很多事故的发生,关键就在于平时检查中走过场、流于形式。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或发现了未能及时整改,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安全事故。安全检查过程中,要自觉地负起责任心,要善于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抓牢检查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发现及时,快速解决,才能取得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只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环节工作的建设,在管理范围内建立“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的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干部职工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使每一名职工对安全生产都有责任,使所有人员都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安全生产就不会称为一句空话,也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经济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