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6|回复: 40

[小说 报告文学] 网海拾贝

发表于 2014-9-9 10:56: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图片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58:52 | 查看全部
说明(代序)

        闲下来了,有些无聊。老是斗地主、连连看、红中赖子杠无聊也不好玩。写文章写诗或者电脑涂鸦都没有了灵感,确实有些难呐。
努力翻开曾经去过的网页,打开曾经写过的网文,竟也流露出一丝丝自我成就感。尽管文章不像文章、诗句不成诗句,但也毕竟是自己一番心血和写作的热情。因为这,就产生了把这些文字成集的冲动,于是就有了这本电子版的真名实姓的“文选”。
        又因为是网络上的游戏,有些论坛对于时间比较长的数据保留得不是那么好,而且丢了好多数据特别是图片数据几乎不存在了,想恢复挺难。我的第一篇网文肯定不是现在的这篇,只是再早一些的文字确实石沉大海,现在看来有些后悔。但是想一想反正也不是什么正规书籍,收集来就行,也算是留给自己作一个念想。
        我这个人喜欢做文字游戏,不管是在农村还是返城在单位,什么墙报板报都喜欢瞎掰掰,而且还有一点小建树。因为单位被资本化了,下岗后的我只得拼与求生之列,至于文字只能存酿起来,从没有想过这些存酿的东西是醇香还是糟粕。后来,电脑进门了,在儿子的辅佐下拼命地学打字,目的就是为了继续我的文字游戏,那时已经“年过半百”了。光阴流逝,日月更替十多年没有动“笔”,那些文字肯定生疏得很。不过鸡啄米的打字法让自己的大脑有了一些空间:边打字标边润色,腹稿、键盘、银屏一起来就留下这近20万字的“集”。
        因为是“过来人”,我的文字城墙似乎又有些怪异:喊冤叫屈的寓意较多,让人有些颓废。当然,我们这群人有着较强的传统思想和正义感,这些在集子里也有所反映。
        又因为是“懒人”编辑,这个集就没有类别之分了,闲麻烦。所以“集”是按时间顺序从前到后,看起来就有些乱了。
        还因为是比较原始的文字游戏,没有过多地追究字、词、句等文章所必须的苛求,所以这部所谓的文集里面绝对少不了文章的诟病和不符的遣词造句乃至错别字。呵呵,各位就别见笑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01:01 | 查看全部
             毛泽东----既清白又清廉的伟人

       1). 毛泽东的一生,不任是哪一个时期的报刊.文学.影视.传记.研究论文.历史考证等等基本上都有一个共识:毛泽东是一个既清白又清廉的伟人.首先,毛泽东自离开韶山冲后就把自己的一生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照俄国革命的现实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建了独特的中国革命的新模式.(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其翻版).他的一生有被排挤的时候;有郁闷的时候;有消沉的时候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毛泽东能够把中国革命扎扎实实地引向全面胜利,使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次;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实更加说明毛泽东的无私和伟大,其左右战争的超常能力瞬间转换为指挥国家经济建设的指挥能力.反腐倡廉.消灭娼妓.扫尽毒品,使一个贫穷而又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强国之林初露头角,特别是在社会主义阵营更是占有强大的一席之地.第三;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更是其他人不可比疑的.对待强大的西方阵营决不低头,特别是在美国人强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压制下,新中国在朝鲜半岛还其颜色,让美国人颜面丢尽.两弹一星试验成功足以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进世界强国的行列.
        2) 毛泽东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其统治权力政治家风度是执政党领袖不可缺少必要手段.有人对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57年开始的每一次政治运动抱有怀疑,甚至以此为毛泽东后半生的绝对错误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毁灭.毛泽东之所以要接二连三地进行有目的的政治运动,首先是为了纯洁以他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不允许他的眼睛里有违背自己追求目标的思想和行为存在.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毛泽东必须要保持他的高度自己警惕性.没有一个执政党的领袖或者没有一个国家首脑会放弃对其政治班子或者国家机构的严格管理,否则这个政党或者这个政府机构绝对是短命的.其次,政治运动的利与弊应该就当时的情况而定.在史学家们还没有为过去下定义的时候或者说没有绝对权威作评价的时候,我们就不应该把一切罪过强加在毛泽东的身上.更何况毛泽东个人"独裁"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即使毛泽东的后半辈子的错误是客观事实的话,那么当时的中央其他领导人都逃不脱这一次历史干系.第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浩劫",应该从当时的政治角度和权力斗争来具体分析.毛泽东"我的一张大字报"把"文化大革命"推向举国上下的前提是北京政府已经变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皇宫不稳,权力何在?"如其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错误,不如说当时的权力相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危机关头,毛泽东作为一党之领袖点燃"文化大革命"之火何罪之有?
       3) 关于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毛泽东自己的必然心愿还是旁人故意扇弄?是国人真心拥戴还是几千年"山呼万岁"的封建残余?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应该是刘少奇在延安的一次党的重要会议上;高呼"毛主席万岁"的都是贫民百姓;毛泽东所有的著作和诗词里面目前还没有发现弦耀自己的言词.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只能作为一个不解的迷留给后人去玩笑吧!
       4) 毛泽东的个人贡献与当今商品经济的金钱交换相比,他的人格和气度是无人相比的.首先,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献出生命的妻子.兄弟.儿子和渺无音信的亲人,毛泽东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无私地为中国革命事业把舵指航.而现在好多的高层领导们安排的也就是这些人.其次,毛泽东的个人拥有的资金应该有多少?他的后人又得到了多少?而现在你给我多少我就贡献多少的商品经济能够与之相比吗?
伟人就是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不管在哪一个年代或者若干年后的历史学家们都会为他撰写鸿章!

2005.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02:22 | 查看全部
献给妻子的歌

                   少年夫妻老来伴,人生多少忧愁事;五彩缤纷二十载,一支玫瑰百年枝。妻伴君来同呼吸,儿随母走共相知;合家齐度“平安夜”,共同畅饮“年夜时”。 这一首小诗,对于平常百姓家庭来说是太平常罢了,而我却不行。首先,作为男人我对不起我的妻子----我同年的妻子。她年近半百,为家,为我,为了儿子已经完全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从漂亮的女孩到成熟的少妇最后到双鬓斑白的“嫂子”,一步一步地把自己送给了她的希望。每天清晨看着她忙碌出门晚上带着星星回家,那滋味确实让人难受。一片小店耗尽了她的青春也耗尽了她的生命火焰,十多年的下岗经历把她锤炼成为一棵不老的青松。闹市区,笑脸相迎的妻子成天面对着人世间各种各样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繁琐的检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剔的“上帝”们。孜孜不倦的她永远是那么的温顺,永远的那么和蔼。
                  其实妻子的内心多么痛苦,我知道;妻子的压力有多大,我也知道!她----一个无助的女人面对的是家庭,社会和妻子的责任。她的勤劳和智慧;她的艰辛和奉献是普通人的一切却又是很多人普通人不一定做得到的。每年三万六的房租养活了房东一家;数千元的工资为社会减少了一个失业人员;数千元的工商管理费,安保费,地税,国税为国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她,一个女人一个普通的女人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一个曾靠自学获得国家资证的妻子,一个在社会上挣扎的女人,一个曾辉煌的企业办事员随着企业的垮台而被淘汰的平民,一个坚强不息的拼搏人。女人的肩膀是坚硬的,它能挑起千斤重担;女人的心胸是博大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社会放弃了她,可她没有被淘汰。
                   一年365天,妻子没有一天的休息;十年3650天,妻子没有一天的休息。合家齐度“平安夜”,共同畅饮“年夜时”,是我的梦也是妻子的梦。
不会写歌的我,在妻子即将到来50岁生日的今天,只能默默地祈祷妻子----我的爱人平祥安康;只能默默地祝福妻子好心好报;只能默默地希望妻子保重,保重,再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1:06:34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将这份珍藏的文字记录奉献给我们,这些文字既记录了过往,也激励着我们不放弃思考,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期待老师继续书写自己的网络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1:07:29 | 查看全部
谈“年”

         不久就要到农历春节了,走在大街上,走在小巷里不时地抬头就能看见挂在外面晾晒的烘鱼腊肉。这一看就知道“冬至”后的人们所翘盼的春节就在眼前。过年了,这曾是我们孩提时代的一种希望:一身崭新的衣裳和一包百字头的鞭炮就能显示家庭环境的面子活,搞得孩子们猪着小嘴找着大人们扯皮拉筋。唉,过年就是过年!平淡的欢笑中充满了“年”的喜庆。那日子真是叫人爽心。
         如今,“年”这个东西慢慢地就跑了----被洋人的节日赶跑了。
因为有了“圣诞节”的狂欢,几乎没有几个青年人把“年”当作一回事了;因为有了“情人节”的无奈,祭拜祖先的“清明”也变了味;因为有了“父亲或母亲节”,合家团员的“中秋”随之淡忘!我不说中国的“月亮”就一定比外国圆,但是外国的“月亮”未必就比中国圆。挂在天上的月亮对世界是公平的,人家有人家的特色,我们有我们的传统。一个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它总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文化底蕴。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它所形成的民族节日是一些国家根本就不可能相比以的。比如春节为“过年”,传说中的“年”就是跨越时空的怪兽,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后就要喜气洋洋的无忧无虑的迈向新的一年,任何阻挡自己生存的怪兽都是不可能影响自己来年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过了“年”,人们就会相互祝贺而形成“拜年”。在祝贺声中大家就会感觉到那一种特有的亲切感和使人奋进的情怀。为什么要守岁?说白了就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意志!既然我们能够战胜“年”,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又有什么不能战胜的呢?
          这都是老话。熬夜,作为现代人已经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四方城”的通宵大战闹得第二天精神全无;趴在电脑前一夜不息却叫人筋疲力尽。现代的生活既无聊有无奈,其目的也就是自我陶醉自我享受自我回避!尽管有着莫大的压力坐上来就烟消云外,那里还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过年应该是很快意的事儿,而我们恰恰就渐渐地淡忘了它。如果不是每年的“黄金周”和广大农民兄弟们重视,这个“年”究竟怎么过?民族的节日就这样被消失被淘汰了么?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没有它特别生活的方式或传统的喜庆特点这个民族还有什么精神可言?春节虽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节假日,过“年”也许只是一种浪漫的遐想,但是它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要维持和发展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就必须绝对地重视这一种文化的发展和深入。否则这个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意识就有可能淡忘就有可能消失。我不反对“西化”,但是,我坚决不赞同政治和民族传统被“西化”。民族的就是民族的,为什么无意或有意的被淡化被消失被淘汰呢?
        说到这里,无意中又闲扯到人们的权利问题:禁鞭,限鞭。好多地方政府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实施了禁鞭,限鞭,其它时间我们暂且不谈,就过年来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似乎已经剥夺了人们的消费权和享受权。空气污染,爆竹伤人,火警火灾这都是正常理由,不正常的是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什么不用其他方式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硫磺硝氨的替代品难道比“神6”升空还要难吗?如果说死人 伤人就禁止卖加朝拜的话,整个伊斯兰的教徒会怎么样?中国人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一是趋赶邪恶二是喜庆延年,掏自己的荷包消费而且是合法的消费被地方条例禁锢了,这岂不是“条例”大于《宪法》?在喋喋不休的争执中解脱出来,把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把过年的气氛闹火,老百姓盼的就是一个热闹的年!
          我希望找回历史,找回昨天,找回民族的特色。让孩子们记得中国的“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2:52:52 | 查看全部
宝林老师派我前来灌水,感谢您对原创天地的支持,中秋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3:52:25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4:03:56 | 查看全部
毕竟是自己一番心血和写作的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4:04:11 | 查看全部
学习,向各位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