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1956whsg

[小说 报告文学] 网海拾贝

发表于 2014-9-9 14:04:23 | 查看全部
支持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4:30:00 | 查看全部
吴老师,你这样发不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16:42:38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0:32 | 查看全部

回 4楼(古古小) 的帖子

呵呵,真快。帖子发后就下网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1:33 | 查看全部

回 6楼(何惜柔)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2:16 | 查看全部

回 7楼(荷花) 的帖子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3:45 | 查看全部

回 8楼(煤缘)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6:50 | 查看全部

回 11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怎么了。如果单发确实提高了主题量,但对集而言有些散了,故一个主题,单篇跟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07:33 | 查看全部

回 12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11:03 | 查看全部
雷锋,一个伟大而又沉重的话题

       每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这一天的前三后四,我们的政府或者执政党,我们的舆论,我们的军队学校,我们的共青团组织,我们的人民总要围绕这一历史事件做一些文章。
       其实,三十多年前的雷锋同志只是一个相当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关键的是这位普通的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得到了各级领导人的关注;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赞赏。于是,1963年开始,举国上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运动并延续数年。时至今日,这一种现象演变成:“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尴尬局面。因此,谈起雷锋就觉得是一个伟大而又沉重的话题。
        我以为学雷锋的时候其行为是一个事迹;不学雷锋的时候其行为应该是一种精神。用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与雷锋事迹或者提倡学雷锋的理论根据对比,就可以使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讨论:在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中需不需要雷锋精神?  
         首先,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政府对党的工作人员和政府的公务员起码的要求,雷锋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解放军战士,他在他的范围内或者说在他的行动范围内已经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随着时间的流逝,为人民服务只是一句口号而已。金钱至上,有赏服务成了社会的时尚。拾金不昧成为过去,“拾金”者可以明目张胆的找失主索取回报----服务费从政府机构到平民百姓比比皆是。假想,如果雷锋每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就去讨价还价就用金钱衡量自己的所失所得,那么还存在雷锋或雷锋精神吗?人们的道德观和社会意识是否完全靠“法律”来协调,来教化?
          第二, 雷锋的四句名言是: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六十年代以后的“四季歌”,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人撑起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天地。也许,很多人都不一定理解或赞同,甚至认为那是愚昧的世界引着一群愚昧的人干着一件愚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在回味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承认某一时期的政治狂热甚至愚昧,这种愚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但是,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就必须有这样的“四季歌”。商品经济冲淡了人情味;工作狂的热情是为了更多的回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战争离我们太遥远阶级斗争一去不复返。社会的发展逐步在淡化人情味的同时也淡化了人的社会责任感,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关心工程,把国家的钱或者企业或者大款或者慈善家们的钱拿出来,组织一个什么机构什么团体什么组织对某一群体进行帮助,这叫作爱心工程。由于少了同志之间的称呼,先生小姐之类市场之大,GG,MM之狂,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第三, “英雄”这个名称是否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艰苦卓越的长期斗争中以无数英雄的鲜血和生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又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英雄,这些英雄曾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使之成为楷模。然而,商品经济的大潮把英雄这个名称冲没了,正所谓“英雄流血又流泪”。流泪的英雄还称得上“英雄”吗?究竟什么才是“英雄”,职业与职业相关的贡献者=英雄?雷锋的职业是军人,他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在他的职业范围外做了很多与职业不相干的“好事”,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好事。而今,英雄的名称用滥了。航天英雄----航天是他的职业,航天成功只是他很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职业使命,与此类推职业范围内的成功不等于“英雄”,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就是敬业!真正的英雄是在自己职业外的奉献并且能够达到相当的“亲和力”,有一定的影响力,教育力和对社会的无私的奉献。为什么要让“英雄”流泪?一种无私的社会公德在某一事件中爆发后,造成的结果是见义勇为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思想压力舆论压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于是这些英雄们开始落泪了。这就是一种强烈的反思,小老百姓们的无私奉献远远不敌于高尚的有重大意义的或带有某些政治色彩的专一的职业奉献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雷锋精神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雷锋是最平凡的人罢了,如果上述情况属实,向雷锋(小老百姓)同志学习的口号就应该抹去。
           第四,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雷锋精神似乎已经过时,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或效益按法律之步就社会生存之班。正当我们逐步忘记或者放弃雷锋精神的时候(表面上我们从来就没有直言放弃)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却把“雷锋”请到了他们的学校并作为军人必修之课。西点军校必修的个人除美国本土的名人名将军外,古希腊古罗马和近代的拿破伦以及二战的有建树的几位高级将领,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列宁及继承者毛泽东都是这个学校的重要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精神”远远超过了其原有的定义。美国,世界头号经济大国政治强国民主“楷模”,一些人积极向往的天堂国家一个为培养这个国家忠诚军人的西点军校,为什么要把雷锋这个普通而又平常的中国军人作为他们的教科书?这就是民主!一个有益国家社会公德的民主!而我们却将以法律以民主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名誉快要把这本“教科书”转让给别人了。
         我很关注“央视”《感动中国》这个栏目,栏目中很多人都是在敬业的同时做出了职业以外而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我想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